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2304461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1.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宜昌高岚朝天吼漂流有限公司电 梯 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1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升降机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公司应对电梯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编写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施工升降机 GB 100542005和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写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指导企业电梯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也适用于基层技术

2、人员进行应急工作时借鉴和参考。1.4 工作原则1.4.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乘客伤亡和财产损失。1.4.2 相互协作,积极应对。电梯设备使用管理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协同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和配合注意事项,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以便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地采取正确措施,有效应对。1.4.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总指挥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

3、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单位、部门和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1.4.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4.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

4、.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指挥、应急办公(值班)室、现场指挥部、专家技术组组成。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通信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等,其中总指挥应由单位的主要责任人担任。发生紧急事件时,现场指挥部在总指挥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见图1。图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2 应急救援岗位职责2.2.1 应急救援总指挥岗位职责(1) 组织制订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 负责现场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3)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 事故状态下确立办公

5、室、警戒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分析调查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内部机构及工作职责和各级人员的职责。(7) 电梯事故的上报工作。(8) 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9) 组织应急救援的演练。(10)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2.2.2 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岗位职责(1) 协助应急救援总指挥工作。(2) 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对策和建议。(3) 保持与现场指挥人员的直接联络。(4)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物资、设备以及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2.2.3 现场指挥部工作职责(1)对电梯事故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随时上报现场指挥部。(2)传达和落实现场指挥部的指令和安排、

6、承上启下保证现场救援有条不紊的进行。(3)协调现场救援各组的工作,保持相互沟通,快捷有效的按程序实施救援。2.2.4 警戒保卫组工作职责(1)做好现场保护和警戒工作,在保证应急救援的同时尽量保护现场。(2)必要时协助指挥部负责事故周围危险区域人员的疏散和撤离。(3)维持救援现场的秩序2.2.5 抢险救灾组工作职责(1)负责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2)采取有力措施切断事故发展链条,控制事故危险源的发展和扩大。(3)负责电梯的抢修和应急设备的监测等工作。2.2.6 医疗救护组工作职责(1)负责伤员现场救护和送往医院。(2)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增减医疗力量,保证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有效。2.2.7 后勤

7、保障组工作职责(1)负责后勤物资的供应,包括应急救援保障,技术资料,应急设备和物资,通信设备及资金等。(2)提供现场后勤保障服务。2.2.8 通信联络组工作职责(1)负责现场通信、宣传及应急救援时广播安抚工作。(2)负责现场指挥人员与各应急组之间的联络工作,保持畅通。2.2.9 善后工作组工作职责(1)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生活安排和善后处理。(2)负责财产损失清理和保险索赔事务以及设备的修理和处置。(3)负责善后恢复正常生产的一些工作。3 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3.1 单位的自然概况3.1.1 性质、隶属关系、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纵、横距离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3.1.2

8、 生产规模、人员数量和有关生产工艺状况。3.1.3 电梯周围建筑物性质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距离)。3.1.4 当地的气象、环境资料。3.2 电梯参数3.2.1 可承人电梯(SC型施工升降机、高空作业车、升降作业平台、锅炉炉膛检修平台等)。设备注册代码: 规格型号:额定 载 重量: (kg) 额定速度: (m/s)吊笼工作行程: (m) 自由端高度: (m)制 造 单 位: 产品编号:安 装 地 点: 用户编号:3.3 救援资源3.3.1 不同类别应急救援活动需要的资源类型(人力、装备、资金和物资供应)、具体数量及保障措施。3.3.1.1 应急人员。包括:(1)专业维修人员;(2)医疗服务人员;

9、(3)保安人员;(4)物资信息管理人员; (5)综合应急抢险人员。 3.3.1.2 应急设备。(1) 营救设备:救援服务车、臂架式(曲线)作业平台、便携发电机、叉车、汽车式起重机、气割设备、金属切割机、液压扩张器、千斤顶、手拉葫芦、便携式照明灯、撬杆和常用工具等。(2) 通信设备:对讲机、手持话筒、电话、传真等。(3) 个人防护设备: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靴、防砸鞋、绝缘鞋、手套、防护眼镜等。(4) 医疗设备:救护车、担架、夹板、氧气、急救箱等。(5) 文件资料:升降机使用维修说明书、电气原理图及敷线图、基础图、安装拆卸工艺及有关计算机内存储信息等。3.3.1.3 应急资金和物资供应。3

10、.3.2 对照现有资源,提出资源补充、合理利用和资源集成整合的建议方案。4 危险辩识与灾害后果预测4.1 电梯的概况与安全状况4.1.1 企业电梯的概况(明细表、平面布置图、使用地点、使用环境、使用年限、完好状况及安全责任人等)。4.1.2 企业电梯安全状况(1)安全装置状况(名称、型号、完好状况、更换维修记录、检查记录等)。(2)主要受力构件状况(完好状况、更换维修记录、检查记录等)。(3)灾害事故及损坏情况记录。4.2 电梯危险分析和辨识按电梯种类、作业场所以及发生事故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析(可乘人电梯;载货电梯),当发现下列事故隐患,外观现象或临界状态时,就可能发生相应类型的事故和危险。

11、4.2.1.1 电梯冲出导轨高空坠落事故(危险)及原因(1) 操作失误或疏忽大意连续上升,使电梯冲出导轨坠落。(2) 控制系统失灵或出现故障或上行方向接触器粘联,电梯连续上升冲出导轨。(3) 电梯顶端的天轮或防撞保护装置未安装或未固定牢固,无法挡住电梯上升。(4) 上限位、上极限失灵,不能起到高度行程的保护作用。4.2.1.2 电梯沿导轨高空坠落事故(危险)其原因(1) 电梯悬挂钢丝绳断裂或绳端固定脱开。(2) 驱动装置损坏。(3) 制动器损坏。(4) 电梯严重超载。(5) 防坠安全器(限速器)失灵。(6) 盲目拆除制动器。(7) 手动下降电梯操作失误。4.2.1.3 空中电梯困人事故(危险)

12、其原因(1) 运行中突然停电。(2) 导轨架或导轨上有其他物件阻碍电梯升降。(3) 机械制动装置损坏。(4) 导轨架严重倾斜或导轨变形阻碍电梯升降。4.2.1.4 电梯升降时撞人事故(危险)其原因(1) 修理人员违犯操作规程,电梯边运行边修理或边安装调整。(2) 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3) 施工人员违章在层门口探头观望时,躲闪不及被电梯撞伤。(4) 电梯门无电气联锁保护或不起作用。(5) 地面护栏门联锁保护失效。4.2.1.5 触电事故(危险)其原因(1) 电梯导线绝缘老化。(2) 电器元件无罩盖或损坏。(3) 无接地保护或不起作用。(4) 雨雪天气。(5) 人员疏忽,碰触在裸露带电导体上。(

13、6) 带电检修或未按操作规程进行修理。4.2.3 载货电梯有封闭或半封闭较大尺寸的轿厢,在封闭井道内的导轨上运行,服务于固定楼层运送货物,这类升降机多为强制驱动和曳引驱动,操纵装置在层门外,具有防断绳保护装置安全钳或防坠(限速器)安全器,停层保护装置,层门与层门门锁和电气联锁,上下限位,上下极限保护装置以及电气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运行速度低(不超过0.5m/s)、在低行程(不超过20m)的建筑物内,垂直运送货物,比载货电梯造价低,常用于中小型企业的简易厂房、库房和批发商场(城)内,该电梯多数在室内环境下使用,也有在露天封闭的井道内运行,易发生以下事故隐患和类型事故。4.2.3.1

14、人员误入井道坠落事故(危险)及原因(1) 层门门锁损坏。(2) 层门电气联锁保护失效或人为短接。(3) 层门间隙过大,或层门固定不好,能较容易被扒开。(4) 非专业操作人员用机械钥匙开门或门开后未关闭。(5) 修理层门时误入井道。(6) 修理轿顶、井道或对重装置时不慎坠入地坑。4.2.3.2 层轿门剪切事故(危险)及原因(1) 层门、轿厢门电气联锁失效。(2) 控制系统故障。(3) 人员误操作。(4) 违章乘坐。(5) 检修轿门,层门时站位错误或违章短接层门,轿门联锁开关,开门运行。4.2.3.3 触电事故(危险)及原因(1) 接地保护不符要求。(2) 防护等级低。(3) 导线带电体绝缘保护不

15、好,易接触部位漏电。(4) 带电检修或未按操作规程进行修理。(5) 人员疏忽,碰撞在裸露带电导体上。(6) 电器元件无罩盖或损坏,导线绝缘老化。4.3 电梯发生事故后的灾害预测灾害影响的地理范围和人口数量等因素应予以考虑。4.3.1 电梯冲出导轨高空坠落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人员在电梯内随电梯冲击导轨高空坠落地面、由于高度较大,电梯从导轨外自由落体坠落着地,对地面打击的力度大,人员和电梯受冲击力大,受打击危害的范围大,可能造成:(1) 电梯高空坠毁,人员严重伤亡;(2) 地面受害范围内人员、设备及建筑物受到较大打击而伤亡和损毁。4.3.2 电梯沿导轨高空坠落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1) 电

16、梯内的人员与吊笼发生高空坠落,造成伤害和损害,电梯上人员数量的多少,坠落高度的不同、决定了造成的灾害的程度不同。(2) 电梯着地时,升降机基础范围内的人员、设备受打击和伤害,但危及范围较小。4.3.3 空中电梯困人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1) 人员被困在高空吊笼内,无法撤离,产生急躁、恐惧、担心、烦恼等情绪,或出现不理智、盲动、冒险行为,造成伤害。(2) 困人故障发生后,会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4.3.4 电梯对重升降时撞人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1) 导轨架上修理人员或层门处作业人员或修理人员被电梯或对重升降时撞击或挤压,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2) 电梯不能正常工作造成

17、经济损失。4.3.5 电梯和导轨整体倒塌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整体倒塌是指电梯的导轨及固定系统和外架固定设施以及附墙、附墙框架以及电梯,在外力或自身动力作用下,发生整体倾倒着地,造成地面危害区域内的人员、物品,受到坠落物体打击的过程。(1) 电梯和导轨架上有操作人员和安装、维修人员时会造成人员高空坠落伤亡,人员较多时会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2) 在电梯周围地面危险区域内的施工人员、行人会受到物体打击而伤害,严重时,也可能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3) 倒塌可能造成其地面危险区域内的建筑物、设备及植物的破坏或损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4.3.6 触电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触电人员伤亡,救援

18、时(未关闭电源)方法不当,也可能造成救援人员电击伤害,或引发火灾或设备严重烧损。4.3.7 人员高空坠落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1) 人员坠落伤亡。(2) 人员坠落着地范围内行人或施工人员受打击而伤害。4.3.8 人员误入井道高空坠落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1) 人员坠落在轿厢造成伤亡,同时造成轿箱设备受打击而损坏。(2) 设备损坏停产造成经济损失。4.3.9 层轿门剪切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1) 人员被剪切甚至坠入井道而伤亡。(2) 层门、轿厢受挤变形以及救援时损坏层门和轿厢及地坑设备造成经济损失。4.3.10 升降作业平台倒塌事故后的灾害预测(1) 平台上操作人员随设备倒塌伤亡和地

19、面倒塌范围的人员受到打击而伤害。(2) 设备损毁及地面设备、设施受打击损坏或被维修设备受到损坏,造成经济损失。4.3.11 其他机械伤害事故(危险)后的灾害预测人员被机械旋转部件伤害或臂架(剪叉架)挤压、剪切而伤害或伤亡。5预警和预防机制5.1 预警 根据当地政府应急管理要求,结合设备所在企业应急预案的规定与程序,编写本应急预案时应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5.2 建立并执行电梯使用监控措施5.2.1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5.2.2 设立专门机构或者设专(兼)职人员。5.2.3 定期分析电梯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预案。5.2.4 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制度。5

20、.2.5 企业日常检查制度。5.2.6 消除事故隐患制度。5.2.7 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5.2.8 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5.3 重点危险设备日常监控措施5.3.1 电梯加高、安装、拆卸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定。5.3.2 电梯主要受力构件定期检查制度。5.3.3 电梯安全装置、制动器运行状况的定期检查制度。5.3.4 电梯安全使用状况记录和交接班制度。6 应急响应6.1 事故发生后的内部报告程序电梯发生事故后,现场操作或作业人员第一时间通知电梯组长,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现场确认并向应急援救指挥部报告情况(发生事故升降机型号、参数、位置、事故程度、大致损失情况等),按图2所示流

21、程进行。发现通知事故发生 现场人员发 电梯组长 确认报告 应急救援指挥部图26.2 电梯发生危险状态时的紧急处置电梯发生危险状态时,应该按应急报告程序在第一时间,将危险信息传递出去,同时参照以下方法进行紧急处置。6.2.1 事故(隐患)现象发现初期时的应急处置(以切断事故发展的链条,使突发危险从事故的临界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为目的),见附表。6.2.2 电梯高空坠落危险发生后的紧急处置(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人员状况和数量,选择不隔离或采用黄色带或人墙方式进行警戒和隔离,警戒和隔离区域和范围应适当,避免坠落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2)抢险救出伤员。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

22、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电梯坠落变形情况,指挥抢险组人员,用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手段(如撬杆、扩张器、千斤顶、气割设备、液压推杆等),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打开底层进料门和电梯门,必要时破开地面升降机周围防护隔板和电梯壁进入电梯,救出吊电梯或压在设备下面的伤员。(3)医疗救护组现场施救和送救伤员。注意: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现场指挥人员可用扩音器(或话筒)实施统一指挥、统一方法、统一行动且勿慌乱。6.2.3 电梯高空困人后紧急处置(1)现场警戒和隔离。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现场围观人员情况决定,由警戒保卫组实

23、施黄色带隔离或不隔离。(2)抢险组人员在地面电梯配电箱(柜)处切断总电源。(3)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从距离被困电梯最近的楼层进入电梯或采用云梯或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等设备进入电梯,根据驱动装置安装的位置,在电梯内,手动下降电梯平层,打开层门和电梯门,救助伤员离开电梯,若手动下降电梯平层操作无法进行时,可在靠近电梯楼层处搭建临时通道,用切割设备破开电梯门(或壁),进入电梯,救助伤员。(4)医疗救护组现场救护或护送伤员救治。注意:手动下降电梯操作应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登高作业证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电梯前,必须采取必要的(固定电梯)保护措施

24、,防止发生电梯和人员高空坠落。高空、地面抢险人员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地面应有防止空中施救人员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的保护措施(充气减震垫、防护网等)。6.2.4 导轨和电梯整体倾翻事故6.2.4.1 若倾翻事故在临界状态未发时(1)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通信联络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高音话筒、电话等)立即通知和告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电梯可能倒塌的危险情况。(2)警戒保卫组组织危险区域人员的撤离和疏散,并严密警戒。(3)现场警戒和隔离。警戒保卫组用黄色带或人墙方式对电梯可能倒塌的区域范围,进行警戒和隔离,避免倒塌突发后造成严重损失。(4)采取措施阻止倾翻事故的发生,由抢险救灾组专业抢

25、险人员根据电梯受力固定情况,采用增加缆风绳的数量、加大缆风绳的强度或增加附墙强度等方法,确定位置,局部进行有效支撑和加固,阻止倾翻事故临界状态的发展,防止倾翻事故的发生。(5)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事态发展状况及时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6.2.4.2 若倾翻事故已经发生(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围观人员数量和情绪,警戒保卫组选择采用不隔离或黄色带或人墙方式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警戒和隔离区域和范围应适当,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通

26、信联络组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高音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警戒保卫组及时组织、有效的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4)由抢险救灾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挖掘机、气割设备、千斤顶、撬杆、洋镐等)移动倒塌物件搜寻救出受伤人员。(5)医疗救护组运送急救伤员。注意: 疏散和撤离现场人员的工作应由现场指挥部落实专人负责,应作到迅速和彻底,避免周围人员受到伤害。 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先切断总电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

27、)进行严密监控和观察,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在倒塌物中寻找伤员时,禁止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尽量少用工具,避免二次伤害。6.2.5 人员误入井道高空坠落事故(1)若人员坠落在高空井道部件上时,警戒保卫组先作好地面警戒和隔离,断开电源,由抢险救灾组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登高作业证的专业维修人员,穿戴必需防护用品(安全绳、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地面采取必要的(充气减震垫或防护网等)保护措施下,用专用钥匙打开层门,进入井道,空中救出伤员。(2)若人员在井道内地面或底坑内时,警戒保卫组在作好地面警戒和隔离,断开电源的同时,抢险救灾组用专用钥匙打开底层层门或采取必要手段(气割、液压钳、千斤顶、手拉葫

28、芦等)破开层门进入井道内地面或底坑救出伤员。(3)医疗救护组送出和抢救伤员。注意:必须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用专用钥匙打开层门,救出伤员后必须关闭好层门。6.2.6 安装、拆卸、修理过程事故6.2.6.1 人员在高空发生危险,应按高空施救的方法进行。6.2.6.2 人员坠落地面,应按地面施救方法进行。6.2.6.3 若伤员挤压在设备中无法脱身,应采取手动下降电梯或用必要的手段和工具、设备(如撬杆、扩张器、千斤顶、气割设备、液压推杆等)最快、最有效的救出伤员。注意:安装、拆卸、加高、修理过程是电梯使用环节中最危险的过程,也是危险和事故发生最频繁的环节,作业时,现场指挥和安全监护人

29、员非常重要,要做好监护和危险状态的及时辨识,发生危险后要果断、及时、有效的采取具体应急措施施救。 高空施救和地面施救抢险人员应具有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6.2.7 物体打击事故电梯或部件损坏后高空坠落或运送物料散落地面,打击地面人员时:(1)应先停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专人监护空中物品,后勤保障组采取防护措施。(2)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穿戴必需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危险区域救出伤员,若伤员挤压在物件中无法脱身,应采取必要的手段实施救援。(3)由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护和运送伤员。6.2.8 触电事故(1)切断电源,抢险救灾组迅速在最近距离的电源(开关)箱上,拉闸

30、断电。(2)抢险救灾组抢险人员用绝缘物(棒)或木制杆件分开导电体与伤员的接触。(3)医护人员实施人工呼吸或其他方法救护伤员。注意:断电前禁止直接接触伤员或用导体分离伤员与电源的连接。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6.2.9 层轿门剪切事故(1)切断电源。抢险救灾组人员在电梯机房或地面开关箱处拉闸断电,也可先在就近楼层层外控制面板上用“急停”断电。(2)救出被挤剪伤员。根据事故现场情况(伤员被挤的楼层位置、身体部位,电梯的状况),由现场指挥人员和技术专家(人员)制定具体有效的解救方案。若人员在轿厢内被挤在轿厢上坎与层门地坎之间时,抢险救灾组人员用层门机械钥匙打开层门进入轿厢

31、,保护伤者,在机房采取手动慢车移动轿厢上升,救出伤员;相反若人员在轿厢内被挤在轿厢地坎与层门上坎时,应先在本层层门外或用层门机械钥匙打开上层层门,进入轿厢,对伤员进行保护,然后在机房采取手动慢车移动轿厢下降,救出伤员。若伤员在轿顶被层门上坎挤剪时,抢险救灾组人员用层门机械钥匙打开上层层门进入轿顶,保护伤者,采取手动移动轿厢下降,救出伤员。(3)医疗救护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组现场对伤员作必要的包扎和止血救护处理后,及时送急救中心施救。(4)抢险救灾组人员关好打开的层门或护栏门或用隔板封堵住层门,并做好现场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井道,保护好现场。切记: 用层门机械钥匙打开层门时,应先确认轿厢的位置,

32、同时采取有效方法后,进入轿厢,严禁贸然进入轿厢或轿顶。进入轿厢或轿顶前,必须用断绳保护装置固定住轿厢,在下层搭好防护架和防护网。 、进入轿厢或轿顶施救人员,必须由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和登高作业人员证书的人员进行,并应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固定好安全带、安全绳等。6.2.10 人员被困作业平台事故(1) 切断电梯作业平台电源。(2) 在电梯周围铺架好减震气垫或防护网等。(3) 采用消防云梯,高空曲臂作业平台,或通过现场高空通道进入作业平台上救助被困人员。(4) 医疗救护组救护伤员。注意: 高空施救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安全绳、安全带、安全帽等)。所用设备,施救前应先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完好。进入

33、被困作业平台施救时,应严格控制人员数量,严禁作业平台上人员超载。6.2.11 电梯作业平台倾倒事故6.2.11.1 有倾倒危险发生时(1) 警戒保卫组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和疏散,并用黄色带对危险区域实施隔离和警戒。(2) 抢险救灾组按人员被困作业平台危险紧急处置方法,救出平台上被困人员。(3) 抢险救灾组用现场设施和设备(管架、型材、建筑物等),在倾斜方向固定支撑升电梯作业平台。(4) 电梯作业平台进行修理。6.2.11.2 电梯作业平台倾倒事故已发生时(1) 警戒保卫组现场隔离和警戒。(2) 抢险救灾组采取必要的手段现场救出伤员。(3) 医疗救护组救护伤员。6.2.12 臂架(剪叉架

34、)挤压事故(1) 抢险救灾组切断电源停止升或降运行。(2) 指挥人员与现场技术人员(专家)查看人员被挤的状况及受伤部位,制定出应急解救方案。(3) 抢险救灾组采用反方向运行(升或降)升降机或用液压扩张器,千斤顶等设备撑开挤压在伤者身体上的构件,救出伤员。(4) 医疗救护组现场对伤员包扎和止血处理,及时护送伤员救治。注意:禁止贸然采取不恰当或错误的施救方法进行救助,避免对伤者加重伤害。对抢险人员必须做好监护和自我防护,防止救助中受到伤害。6.2.13 空中物体打击地面人员事故(1) 停止现场高空作业。(2)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3) 查出原因吸取教训采取措施,继续作业。6.3 事

35、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事故确认的内容包括事故地点、影响范围、事故类型等技术要求;分析程序的内容包括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初步分析事故趋势。6.4 事故外部报告程序事故确认后,在自身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相应应急指挥中心等有关部门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报警后,在作好专业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同时应按有关规定,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状、伤亡数量、损失情况及危电梯组长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总指挥事故发生应急措施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电梯专项救援预案决定报告上级部门外部救援力量评估 确认险

36、扩大趋势,是否需要外部救援等情况及时上报地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当地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中心,必要时启动地市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共同抢险和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综合预案启动应急救援总指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外部救援6.5 事故监控措施包括监控和分析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扩大危险趋势。事故监控由现场指挥部具体实施。(1)安排专人随时注意升降机事故现场(整体倾斜情况、金属结构、外架的变形及危险部位的变化)情况,确保危险和事故不会进一步扩大。(2)收集调查、查阅电梯原始资料,根据现场状况分析和认定事故危害的程度,并对人和物品的损

37、失进行汇总和上报。6.6 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6.6.1 启动条件对电梯事故现场危险程度进行快速预测,对可能扩大的危险和发生整机倒塌或倒塌会引起受害区域危险源(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易爆气体、强酸强碱腐蚀物质等)连锁反应危及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的危险和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应报请应急救援总指挥,确定是否实施人员疏散和安置。6.6.2 原则(1) 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在安全的前提下,迅速疏散,就近安置。(2) 提供必要的物资条件,保证基本的衣食住。(3) 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迅速实施。6.6.3 措施(1) 明确疏散路线和安置人员名单、数量、地点。(2) 应急指挥部组织和帮助疏散和安

38、置(3) 检查落实安置人员生活、安全的状况(4) 根据救援工作的进度决定安置人员的回位。6.7 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包括救援现场的警戒区域,设备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程序,救援队伍、物资供应、人员疏散以及警戒开始和撤消步骤。(1) 警戒区域有明显标志(图示加告示说明)。(2) 交通管制要求、路线、时间、通行人员证件。(3) 警戒期间问题的处理。6.8 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6.8.1 现场紧急救治伤员。6.8.2 送出伤员的交接办法(包括伤员医疗救护情况交接)。6.9 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6.9.1 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6.9.2 根据事故性质,确保选配和使用正确

39、,合理的个人防护设备。根据升降机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应急救援人员可分为空中施救人员和地面施救人员。空中施救人员应配备安全绳、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鞋等,地面施救人员应配备安全帽、防砸鞋等个人防护设施。6.9.3 自救和互救措施。应急救援人员应掌握出现下列情况时的自救、互救措施。(1) 高空坠落的自救,被挤挂在高空的自救,空中触电的自救。(2) 被压在地面物件下难于脱身的自救,地面触电的自救。6.10 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1)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信息发布程序和原则。(2)请求有关部门或救援队伍帮助程序。6.11 现场恢复6.11.1 撤离救援和宣布应急结束程序。6.11.2 重新进入和人群

40、返回程序。6.11.3 现场清理和设施基本恢复要求。6.11.4 对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要求。7 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7.1 使用判断事故灾害扩展的趋势所必需的检测技术和装备(1) 用激光导轨垂准仪、经纬仪、检测导轨垂直度和变形,可判断导轨架整体倾斜和变化情况。(2) 用力矩扳手检查导轨架联结螺栓的松动情况,防止整体倒塌。(3) 用接地电阻测量仪,兆欧表,测量接地电阻和绝缘电阻,预防触电事故。(4) 用万用表,检测升降机电气控制系统故障,防止控制系统失灵,发生坠落事故。(5) 用钢丝绳探伤仪,检测钢丝绳缺陷,防止控制系统失灵,发生断绳高空坠落事故。(6) 按规定时间进行安全防坠器校验,监控安

41、全防坠器使用情况。(7) 通过定期的现场检查制度,查看测量记录安全装置的状况,主要零部件的磨损,腐蚀情况以及联接固定状况,及早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现象,及时采取措施。7.2 使用实施控制事故发展所必需的装备、资源(1) 自备发电机组、流动式起重机、电瓶叉车、曲臂高空作业车,消防云梯。(2) 电焊机、气割设备、电动砂轮切割机等(3) 防护车、单架、氧气瓶、防雨帐篷等医疗救护设施。(4) 各规格、长短的牵引钢丝绳及各绑扎尼龙绳。(5) 规格不等的槽钢、工字钢、钢管等加固材料。7.3 应急人员采用的具体应急技术(如层门快速开启、危险区域隔离等)重点突出什么人、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机、干什么、用什么

42、装备或手段、如何干。7.3.1 手动下降电梯操作技术(1)先在电梯内断开总电源开关。(2)在电梯内驱动电机端头有标记的手动装置(将制动器释放杆的带螺丝的一端拧入电机尾部的螺丝孔中,用手向后缓慢拉电机,将电机尾部制动电磁铁拉手缓慢向外拉出),使吊笼缓慢地向下滑行。(3)搬动手柄的力量,决定了电梯下降的速度,注意勿用力过猛,防止发生吊笼坠落。7.3.2 安全防坠器(限速器)动作后的恢复(1) 拧下后盖螺丝,拆下后盖。(2) 用专用扳手和撬杆松开螺母到一定位置。(3) 拆下内盖。(4) 用工具将内螺栓旋紧30,听见防坠器内有“咕”的声音后,必须将螺栓释放到最松。(5) 装上内盖。(6) 接通开关,驱

43、动电梯上升20cm,使离心块复位,即可。注意:不同型号防坠安全器动作后的恢复,要参照其说明书进行操作。7.3.3 机械钥匙快速开启层门操作(1) 由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站在层外,右手用专用机械钥匙插入层门上端或顶端的机械钥匙孔内,然后用右手顺时针方向旋转或向下拨动。(2) 身体向层门外方向外倾,右手拧或扳开门锁锁勾时,用力向门开启方向推动,层门即可打开。(3) 层门打开时,严禁在未确认轿厢是否在本层前,进入轿厢。7.3.4 货物电梯断绳保护装置动作后的回复(1) 在控制箱或电梯断绳开关处,接通或短接断绳开关,(2) 人离开电梯,让电梯缓慢上升,此时卡在导轨上的契块动,脱离导轨。

44、(3) 逐渐松继续上升约50cm时停下。(4) 检查契块与导轨的间隙为(23)mm,修磨导轨上的挤痕即可。注意:人进入吊笼前,必须先动作停层保护装置。7.4 应急技术采用后的效果判定如事态发展控制不利,如何报告,如何请求增援和支持,如何请求启动上级应急方案。7.4.1 电梯高空坠落事故或电梯、对重高空挤撞伤人事故,伤员困在空中电梯内或夹困在空中导轨架上时,采用了电梯手动下降技术,可移动电梯到平层位置或移动到接近被夹困在导轨上的人员,救出伤员,如果此方法无法救出伤员,根据现场事态的发展,可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请求(外部支援)消防部门,用消防云梯、曲臂高空作业车运送抢险人员到空中,用液压钳,扩张器

45、、切割设备等手段破开电梯或接近导轨上被困伤员,救出伤员。7.4.2 简易电梯井道或地坑中救援时,若层门变形或机械锁损坏,用层门机械钥匙无法打开层门时,在紧急情况下可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用气割设备、液压钳,扩张器,电锤等破坏性的打开层门救出伤员。8 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8.1.1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8.1.2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8.1.3 保障报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证信息渠道24小时畅通。8.2 救援装备和物资保障8.2.1 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列表。要求明确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8.2

46、.2 设备、物资(经费)支持工作程序。8.3 应急队伍保障明确本企业各专业应急队伍及负责人的通信联络方式,要求附人员联络表。8.4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所需专项经费来源,规定使用范围和管理监督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及时到位。8.5 培训和演练8.5.1 应急救援培训(1)培训计划及落实的措施,对应急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2)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参与救援的能力。8.5.2 演习(演练)(1)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组织实施要求。(2)检验应急行动与预案的符合性,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缺陷的评估。(3)根据演练后实际情况,提出对预案进行改进的要求。8.6 其他保障8.6.1 建立应

47、急抢险专家库,包括起重机械、机电等相关部门的专家信息。8.6.2 需要请求援助的外部机构和组织的名单和联络方式。8.6.3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9 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9.1 预案编制一般步骤9.1.1 编制准备 (1)成立编制小组,其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2)制定编制计划。(3)收集资料,主要是本单位基本情况和特种设备基本状况。(4)安全状况分析和重大危险源分析。(5)资源和自身救援能力分析。9.1.2 编制预案 9.1.3 审定和演练 9.1.4 改进措施 9.2 预案编制的格式要求9.2.1

48、格式(1)封面。包括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编制、审核、签发人(签字)、公章。(2)目录。(3)总则(引言、概况、目的、原则、依据)。(4)预案内容。(5)附件。(6)附加说明。9.2.2 基本要求(1)使用A4纸打印文本。(2)正文采用仿宋四号字,标题采用宋体三号字。9.3 应急预案的制订与发布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应急预案编写、修改、验证。预案编制后组织或邀请专家进行审定,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9.4 预案上报预案发布或更新后报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备案。9.5 监督检查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上级主管部

49、门对本预案的制定、完善、演练进行监督检查。10 事故调查10.1 事故现场的保护(1)强调除因抢救伤员和控制事态发展外,在事故调查尚未进行之前,任何人不得破坏和改变现场。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2)事故相关的证据收集与保全。10.2 事故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10.2.1 成立事故调查组,确定调查组成员组成。10.2.2 了解事故概况。听取事故情况介绍,初步勘察事故现场,查阅并封存有关档案资料。10.2.3 确定事故调

50、查内容。10.2.4 组织实施技术调查。必要时进行检验、试验或者鉴定,注明检验、试验、鉴定的机构。10.2.5 确定事故发生原因及责任。10.2.6 对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10.2.7 提出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建议。10.2.8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归档。10.3 情况调查向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相关人员询问关于事故发生前后及事故过程的情况,主要内容有:(1)有关人员基本情况;(2)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是否正常,是否有超温、超压、超载、超速、变形、泄(渗)漏、异常响声、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等异常情况;(3)运行管理及作业人员的操作情况;(4)现场应急措施及应急救援情况;(5)其他情况。10.4

51、 资料调查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当主动提供事故发生前后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检验、使用等档案资料、运行记录和相关会议记录(包括工作日记)。调查组重点查阅以下资料。(1)特种设备的生产档案资料。特种设备结构、强度、材料的选用情况;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质量情况;型式试验、安装、改造、维修质量情况,并对特种设备损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2)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检验情况及存在问题整改情况。(3)安全责任制、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安全责任制、相关管理制度、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52、;运行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或者误操作情况,运行相关记录情况,运行的参数波动等异常情况。(4)使用单位对存在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10.5 现场调查事故现场的调查应当收集较完整的原始客观证据,数据要准确,资料要真实。10.5.1 事故现场检查的一般要求。仔细勘察记录各种现象,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测量。记录特种设备的承压、承重部件、事故发生部位及周围设施损坏情况,要注意检查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等情况。10.5.2 人员伤亡情况的调查。包括:事故造成的死亡、受伤(重伤、轻伤可按GB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界定)人数及所处位置、伤亡人员性别、年龄、职业、职务,从事本职工作的年限,持证情况等。10.5

53、.3 事故现场破坏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设备损坏的状况,设备损坏导致的现场破坏情况与波及范围,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简图,记录环境状态。如属倒塌事故,应当收集直接引起倒塌的零件、部件残件;如高空坠落事故,应当寻找坠落原因,收集设备坠落零件、部件残件。10.5.4 设备本体及部件损坏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部位、形状、尺寸。(1)注意保护好严重损伤部位(特别注意保护断口、变形、磨损部位),仔细检查断裂或者失效部位内外表面情况,检查有无腐蚀减薄、材料原始缺陷等。(2)应当测量断裂或者失效部件的位置、方向、尺寸,绘出设备损坏位置简图。(3)收集损坏碎片,测量碎片飞出的距离,称量飞出碎片的重量,绘制碎片形

54、状图。(4)对无碎片的设备,应当测量开裂位置、方向、尺寸。10.5.5 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附属设备(施)损坏情况的调查。(1)升降机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安全联锁装置、紧急停止装置、安全电路、安全操纵装置等。(2)升降机安全保护装置,主要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带(压杠)、停层保护、门锁、水平指示、防倾翻报警、操纵互锁、终点限位、紧急下降装置及断绳(链)保护、超载保护、旋转锁定、安全围栏装置等。(3)事故涉及的特种设备的附属设备(施)。10.5.6 事故发生过程中采取应急措施与应急救援情况。10.5.7 需要调查的其他情况。12 附件12.1 重点设备事故救援方案12.2 相关的图表(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相关人员岗位组织图。(2)特种设备登记列表和分布图。(3)重大事故灾害影响范围预测图。(4)应急机构、人员通信联络表。(5)应急装备、设备、物资表。(6)疏散线路图和安置场所分布图。12.3 外部机构通信联络表(1)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急主管部门和相应的应急中心及联络方式。(2)医院、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及联络方式。(3)应急物资供应企业名录及联络方式。(4)经协议可求助的救援单位及联络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