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72296564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8/311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1、知识目标:背诵、默写。、知识目标:背诵、默写。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探究蝉等古诗探究蝉等古诗情景交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融,托物言志的写法的写法。3、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体会体会古诗古诗中中描写的景物和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表达的情感。2021/8/312一、赏析:蝉 唐虞世南(1)整体感知垂緌饮清露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非是藉秋风2021/8/3131、字词认读 緌(ru) 藉(ji) 鹧鸪(zh g) 2、资料助读: 虞世南 (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入。官至秘书监

2、,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2021/8/314(3)分句讲解 首句中,首句中,“緌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触须形状与此类似,暗指显宦身份;古人认为蝉头部有触须形状与此类似,暗指显宦身份;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饮清露”;这一句写蝉的形;这一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状与食性。 次句中,桐为高挺清拔的树,次句中,桐为高挺清拔的树,“疏疏”显其高

3、又与下文显其高又与下文的的“秋风秋风”相应;相应;“流响流响”写出了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写出了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动听,“出出”则把蝉声传送形象化了,让人感觉到蝉声则把蝉声传送形象化了,让人感觉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句让人感受到人格化了的蝉是那么的的响度与力度;这句让人感受到人格化了的蝉是那么的清朗高逸。清朗高逸。 三四句是点睛之笔,是比兴之后的议论。蝉声远三四句是点睛之笔,是比兴之后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强调这是居高致远,暗指自身高洁的人不需人却强调这是居高致远,暗指自身高洁的人不需要靠外在的权势地位、他人帮助

4、,也能声名远扬。要靠外在的权势地位、他人帮助,也能声名远扬。“自自”、“非非”两字一正一反互相呼应,两字一正一反互相呼应,表达了表达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高雅风度,蝉成了诗人的自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高雅风度,蝉成了诗人的自况。况。2021/8/315(4)课堂练习 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唱的响度与力度

5、。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D2021/8/3163、赏析:孤雁(1)整体感知 孤雁 唐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2021/8/317 (2)资料助读资料助读 杜甫杜甫: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祖藉襄阳(今

6、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及安禄

7、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

8、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

9、,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2021/8/318 (3)分句讲解 首联道破所咏之物,开篇即唤出“孤雁”,说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一联写出了“孤雁”执着的精神。 颔联以“谁怜”二字设问:昔日的同伴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落群的

10、伤感。 颈联紧承上联,写孤雁边追边望,望尽天际,似乎又望见了同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好像又听到了同伴的呼叫声。 尾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鸦全然不懂,纷纷然鸣噪不停。这里诗人以“孤雁”自比,那么“野鸦”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2021/8/319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

11、苦心情。2021/8/3110 (4)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答:颔联用反衬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突出了孤雁的执着和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2)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还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2021/8/3111三、赏析鹧鸪 (1)整体感知 鹧鸪鹧鸪 郑谷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12、。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资料助读资料助读 郑谷郑谷 (约(约851约约910),唐代诗),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少颖悟,少颖悟,7岁能诗,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岁能诗,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当为一代风骚主风骚主”(唐诗纪事引述)。光启三年(唐诗纪事引述)。光启三年(887)登)登进士第,授京兆酃县

13、尉。迁右拾遗。乾宁四年(进士第,授京兆酃县尉。迁右拾遗。乾宁四年(897)任都官郎中,旋告归。卒于家乡别墅。世称郑都官。任都官郎中,旋告归。卒于家乡别墅。世称郑都官。2021/8/3112 (3)分句讲解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野鸟,似鸡而小,羽色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常栖息于生有灌木丛和疏树的山野。鸣叫时常立于山巅树上。本草纲目卷四八:“鹧鸪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调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古人感叹世路艰难,抒写离愁别恨,往往借鹧鸪啼声比兴。唐人郑谷这首咏鹧鸪的名作,也是重在表现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鹧鸪啼声哀怨凄

14、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暖戏烟芜锦翼齐”,是说这种鸟喜欢在温暖的荒野里嬉戏,羽毛鲜明美丽又齐整。这种鸟与哪一种鸟比较相似呢?“品流应得近山鸡”,在类别上应当与山鸡相近。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而“青草湖”“黄陵庙”更可勾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楚国诗人屈原遭谗去职,长期流浪于这一带,最后怀抱沙石自沉干泪罗江。黄陵庙即娥皇、女英二妃庙。相传帝舜南巡,死葬苍梧之山,二妃追寻至此,泪下沾竹,溺于湘江,后人在洞庭湖畔的黄陵山上立祠祭祀,这就是黄陵庙

15、。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备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2021/8/31132021/8/31142021/8/31152021/8/31162021/8/31172021/8/31182021/8/31192021/8/31202021/8/3121 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紧承上句“啼”字而来。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拭泪;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就传来鹧鸪的啼声,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来了。“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又回到鹤鸩雌雄对啼上来。“相呼响应

16、”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来雌雄鹧鸪一呼一应,好像在叫“行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2021/8/3122 (4)课堂练习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首联中,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笔式的描绘,而是通过写鹧鸪的嬉戏,将它与山鸡类比,作了画龙点睛的勾勒。B、颔联中的荒水、野庙加上“雨昏”“花落”,给诗歌点染出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C、颈联从鹧鸪转到写人。诗人选择了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D、尾联实写一群群鹧鸪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在浩瀚的湘江上回响,在“日西向”时,它们飞回苦竹丛中。(点评:理解太实,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呢,这是值得想象和玩味的。)D2021/8/31234、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反复诵读 比一比谁先会背5、与古诗为伴,古诗净化灵魂试探究描写禽鸟的古诗,探究其形象意境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