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至江山一带的盆地——萎缩了的古大洋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2260187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绍兴至江山一带的盆地——萎缩了的古大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绍兴至江山一带的盆地——萎缩了的古大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绍兴至江山一带的盆地——萎缩了的古大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绍兴至江山一带的盆地——萎缩了的古大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至江山一带的盆地——萎缩了的古大洋(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绍-江“盆地”萎缩的古大洋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水涛从空中俯视浙江的山川江河, 自绍兴至江山, 由一连串宽展河谷低丘构成的盆地, 在本省境内绵亘达二百八十余公里, 这是我省通向西北、 西南诸地的走廊。 在地质工作者的专用图上, 这一带是晚近地质时代形成的山间盆地和河湖相沉积区。 以此为界, 划分出浙西北与浙东南, 两者的自然地理及地质构造景观绝然迥异。 这是地壳层上的一个分划性界面。 这一现象早在五十年代就引起了地学家的关注。 以后的研究证明, 这正是地壳中一个巨大破裂带,向下深切达九十公里,在地质史上间隙地拉张并时有地幔物质涌出。近年来,地质学家们对此断裂带内部结构构造和岩石学开展研究又获得了重要

2、进展并由此进一步提出:绍兴至江山一线并非是一般的地壳深大断裂,而是由南部 “华夏古陆”和北侧“江南古陆”发生会聚碰撞 ,因其间的大洋盆地萎缩关闭 ,而留下了缝合遗迹。这可是中国南方地质百年研究史上的一项划时代发现,其证据又是什么呢?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进行考察新华社记者徐邦摄绍江“断裂带”大部已为八、九亿年前岩浆体充填,最近找到了其间残存的顶盖岩石。这些岩石都是在九亿年前的大洋环境中生成的,比如诸暨璜山等地的一种所谓科马提岩,其形如同扁圆状的“ .球体”,这是海底喷出的超镁铁熔岩突然冷凝收缩所造成。球体长径十至十五厘米,经切割磨制后黝黑铮亮,并镶嵌着墨绿色半透明同心环带,核心由光亮可鉴的角闪石聚晶

3、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外部包裹着一层“淬火”边缘,用电子探针测试证实,最初形成的是球体冷凝外壳,而后矿物晶体逐渐向中心生长。此外,还曾发现垂直层圈排列的针柱状辉石晶体,或呈束状、放射状,形同玫瑰花一般,这在岩石学上称为显微巤刺结构, 因形似非洲一种带刺的花而得名。 这是鉴别古玄武科马提岩的典型标志。诸暨科马提岩的镧系元素富集系数非常接近大西洋底海脊喷出的玄武岩类;据镧、钐与稀土元素总量计算,也证明应属大洋底或裂谷带的产物。在诸暨科马提岩层上还发现一种绿色的岩石,据野外调研、镜下鉴别以及稀有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 可以确认是属海底镁铁质火山熔岩, 十分接近世界上古洋底产出的 “细碧岩”。4,此

4、外,在绍兴平水还发现厚度甚大的海相沉积岩系。其中如银白色呈强丝绢光泽的白云母片岩及洁白纯净的石英岩,现在被大量开采利用。对绍江“断裂带”内原岩系列特征和生成环境的恢复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这一带原来曾是烟波万里、怒涛汹涌、时有海底火山喷溢的拉张大洋裂谷带。断裂带南侧的浙东地块,以往认为它比较年轻,是在四亿年后才由“江南古陆”向海洋方向长出去的一块陆地。 近年经多种同位素方法年龄测定, 已初步证明是在九至十四亿年间(或更早至 20 余亿年)形成的古陆,即“华夏古大陆” ,断裂带之北,也有不少资料可以证明,在相近的地质年代( 9-10 亿年前)浙西属于江南古陆岛弧带。因此,在九亿年前,绍兴至江

5、山一带原始大洋盆地,北接岛弧、南邻古陆。在现绍兴断裂带内由海洋环境生成的原始岩石系列,在九及七亿年前相继遭到了巨大压缩,被称谓磐石之坚的岩层竟紧闭摺叠,“柔软”犹如面团,表现出典型的超塑性流动现象。 断裂带南北两侧古陆前缘岩块出现强烈的变质和变形,尤其是华夏古大陆的基底岩层如同“红绸舞”的飘带,曲叠翻卷向北大规模逆冲运动,北侧江南古陆岛弧带则主要表现为向南推覆,造成大距离位移。于是,原始绍江带的浩瀚海洋盆地最终关闭并发生岩层的超塑性流变。从整个中国东南的地层发育规律和古生物群落及生态变迁历史分析,表明九亿年前的华夏古大陆,犹如巨大的舰只,向北驶行,其“舰头”首先碰撞在江南古陆的浙西前缘,而后才

6、徐徐的向顺时针方向扭转“身子”,不断靠近江南古陆,并使夹持于两大古陆间的赣湘粤桂残洋盆地由北东而西南渐渐关闭,终于在四亿年前连接成统一的古大陆。那么,华夏古大陆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据研究,它是九亿年前外来的地块,可能是更为古老的南半球大陆破裂的残体,形成大洋高原或岛屿,尔后随着洋底扩张漂移而被“传送”到中国大陆边缘。在江南,华夏古陆的焊接带(同熔型岩浆岩)及其两侧有多种金属矿产分布,犹如横亘中国南方大地上的一条“银河” ,缀满了闪烁的 “星星”,而绍兴至江山一带更是璀璨夺目。可以预见, 在本世纪末到来之前,这里必将成为我省最有前景的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及放射性矿床的开发地。注:原文刋于1986 年 5 月 1 日浙江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