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之砚山一角青如染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2242647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美文欣赏之砚山一角青如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文欣赏之砚山一角青如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文欣赏之砚山一角青如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美文欣赏之砚山一角青如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文欣赏之砚山一角青如染(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砚山一角青如染一我始终相信一个地域自有其万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印迹。借助于现代网络,却几乎找不到与 “砚山 ”有关的详实的文字记述。对于 “山势颇秀,其形如砚 ”作为砚山地名的由来,我始终觉得有些勉强,但也由于自己未能从任何文献或古迹中寻得更确凿而有价值的资料,也只能暂且相信这种比较形象而易于接受的说法。自西汉以来,砚山开始悄然登上了历史舞台。即使更多的是以一个插科打诨或者是群众演员的身份,在人类历史这个巨大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如幽蓝天宇下朗夜里的萤火虫,也散发着独有的光芒。将砚山环抱其中的,是云贵高原中虬状盘桓着的六诏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煤、铅、锌、金、沸石等大自然馈赠的宝藏的六诏山脉里,

2、贫瘠的石山与如画的森林交融存在。尽管难以从地方史志中找到更多的关于砚山人文脉络的文字和图片,但仍然可以将有迹可寻、散落一地的珠石渐渐修复成串。平远大山村古崖画、阿基大各大“万家坝 ”铜鼓、维摩奇缘洞石碑、江那里盐课碑、诸葛山陆春元墓、郊址古城、郊址“将军第 ”、江那李应珍墓、阿猛魁心阁从西汉到隋唐,经历了大约700 年的时间,被命名为“强现 ”的“和蛮 ”部落开始以一个整体形象正式载入史册。同时期的中原开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而“强现 ”,则是作为云贵高原人类文明史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姗姗来迟的舞者,在哈尼文化渐次消遁的同时开始了更为持久的壮、苗、彝、瑶的迁入和发展。二关于砚山中古、远

3、古文化的一些考察和设想,我曾在画鼓传音和砚山千年铜鼓的回望中作了粗浅的叙述和想象。考察近代历史以前的砚山,大概可以将砚山的历史文化脉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农耕文明和早期商贾发展为特色的“開广锁钥 ”、“滇桂走廊 ”;二是以反抗强权和外来侵略为主的抗争史。无论是二者中的一者,无不体现出六诏山散发着的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六诏山脉中没有挟寒风吐白沫凌厉锐进的黄河壶口激流,也没有水天相接天地相融巨浪涛天的辽阔江洋,却也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涓涓溪流和星罗棋布的山间坝塘。多年来,我一直关注和努力发现着关于砚山的历史文化印迹,试图沿着六诏山脉去探寻一段久远的砚山文脉。虽然我始终没有发现不同寻常的惊艳篇章,但还是

4、被近代以来六诏山脉里勤劳朴实、敢想敢为的人和事所感动。首先想到的,是希望 “知识救国 ”而同时投身革命的 1897 年出生于云南省阿迷县(今砚山县平远镇田心村委会红果树村)的王有德。王有德之于砚山,如同罗炳辉之于昭通,龙云之于云南。十九世纪末叶的砚山,阿迷县丞所管辖的范围可能不及现在砚山的十分之一。那时的平远坝子人丁稀少、人烟罕至。在这样一个偏僻落后的村子里出生,在简陋的瓦舍和风沙呼啸的田野长大的王有德,自幼便把读书修身立志作为一生的选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20 岁的王有德从一名学子迅速成长为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为六诏山脉亿万年的沉

5、默与坚守作了一个令人动容的诠释。我相信,在那个急剧动荡、把全部生命和精力投身于开天辟地的伟大革命事业中的王有德,在短暂而伟岸的枪林弹雨的戎马生涯中,一定留下一些至柔至刚的文字。只可惜我们无缘一见。王有德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张马背上英姿勃发的照片。他身上斜挎着的背包里,也许藏着他作为一个诗人的声音。他完全有能力和热情去书写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样豪迈的诗词,或者是“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这样缱绻的诗句。三从砚山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广州、南昌,再到上海,时任十九路军某团团长的王有德以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的雄心伟志,将自己年仅

6、35 岁的生命献给了为祖国和中华民族赢得自由与解放的残酷的战争之中。人类历史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抗争史册中,王有德永远的留在其中。作为曾经为纪念王有德而作出一些努力的我,心中是充满自豪的。 2009 年至 2012 年期间,我在县委农办工作的时候,有幸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县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那段时间,我与县扶贫部门、史志部门的同志积极在干河乡大青龙村筹建一个小型的砚山县革命教育基地,县文联的沈正良同志在完成王有德塑像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尽管在大青龙村建的这个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很小,室内面积大概一百二十平米,加上室外的小型群雕和活动场地,也就六百来平米。县史志办的王红等同志具体负责相关资

7、料的收集和室内的整体设计,建设过程中实际支出远远超出了预算,时任县委副书记,现任州委常委、砚山县委书记的李红同志给予了及时和关键的支持,使得大青龙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顺利建成。大概一年后,也就是 2010 年,我又有幸参与了江那凹墉的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这个过程中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与王有德生平有关的一些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这一年,县史志办的同志反复在说想在平远红果树村建设王有德故居一事,我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些想法和思考。第二年,在省、州、县农办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农办从有限的省级重点村建设经费中专项列出一部分用于支持王有德故居的前期工作。王有德是中国革命历史光辉历程中不可忘却的功臣。党和人民把他深深的留在记忆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