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7.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配套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2151643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7.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7.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7.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7.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配套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7.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配套作业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第一讲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环境问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2.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

2、发展“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据此回答34题。3“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A全球变暖 B湿地丧失C物种灭绝 D大气污染4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A影响生物多样化 B增强自然灾害风险C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D增强太阳辐射强度读图,回答56题。5有关甲、乙两地区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受水资源限制,人口容量较小B甲、乙两地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C甲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一定会使人口容量不断

3、扩大D乙地区老工业区改造,人口数量不能超过当前环境人口容量6有关节能减排、公众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正确的是()A甲地区西气东输;乙地区发展低能耗工业B甲地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乙地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甲地区采用节水措施;乙地区开发无污染能源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读“湘北某流域示意图”,完成78题。7图示地区从土地利用看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污染 B水土流失C荒漠化 D臭氧层空洞8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B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将化工厂迁移到河流下游,丘陵发展立体农业。(二)双项选择题(

4、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6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读图,回答910题。9有关甲、乙两地区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受水资源限制,人口容量较小B甲、乙两地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C甲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会不断增加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D乙地区老工业区改造,人口数量可能超过当前环境人口容量10有关节能减排、公众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正确的是()A甲地区西气东输;乙地区发展低能耗工业B甲地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乙地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甲地区采用节水措施;乙地区开发无污染能源D优化能源消费结

5、构,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随人口增加资源储量减少B随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剧C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上升D随人口增加粮食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12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途径有()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严格控制各种资源的使用量C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D实现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二、综合题13读“人类社会演化”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1)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4分)(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

6、化有哪些?(8分)(3)下列问题属于乙图中箭头引起的是_,属于箭头引起的是_。(6分)A太湖蓝藻污染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频频发生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枯死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14根据以下材料,完成各题。(26分)材料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材料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材料2:下表为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表。1980年1990年2005年消费构成石油(PJ)546355350煤炭(PJ)241328165天然气(PJ)082192可再生能源(PJ)2450130能源自给率(%)552156CO2排放(万吨)5 3105 2704 940材料3:下图为丹麦G

7、DP增长与能耗比较图(以1990年为准,数值取100)。(1)依据材料1,简述丹麦自然地理特征。(5分)(2)根据材料2推测,丹麦的主要可再生能源是(从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中选择),并说明理由。(7分)(3)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了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2、材料3说明其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10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B符合。答案:B2解析: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多、增长快。答案:A3解析:发射反光板、人工造云、人造“火山”等都是为了减少

8、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人工制造巨型“树木”可以吸收温室气体,由此可知“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全球变暖趋势。答案:A4解析:“地球工程”中多数工程可以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故选D。答案:D5解析:甲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油气资源的开发不能使环境人口容量不断扩大;乙地区老工业区的改造能够提高环境人口容量。排除B、C、D,选A。答案:A6解析:西气东输的主要作用是调配能源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平衡;采用节水措施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不大;开发无污染能源、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主要是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而提高能源利用率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利用太阳能资源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均能达到减少碳排

9、放的目的。故选B。答案:B7解析:读图可知,化工厂建立在河流中上游,会产生水污染。臭氧层空洞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全要是由氟氯氢物质的使用而引起的。答案:A8解析:将化工厂迁移到河流下游,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是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9解析:甲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油气资源的开发不能使环境人口容量不断扩大;乙地区老工业区的改造能够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答案:AD10解析:西气东输的主要作用是调配能源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平衡;采用节水措施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不大;开发无污染能源、加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主要是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而提高能源利用率能减少能源的消

10、耗,利用太阳能资源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均能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答案:BD11、12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储量减少,环境污染先加剧后减轻,工业产值先上升后有所下降,粮食产量上升。第12题,协调人口和环境的关系,要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控制人口数量,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答案:11.AD12.AC二、综合题13解析:第(1)题,乙图所示人类开发环境力度加大,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即人地矛盾产生并已经激化。在原始社会,由于人口数量少,生产力落后,不会出现此种情况。第(2)题,我国江南丘

11、陵山区,由于降水多,土壤侵蚀严重,如果广泛修建梯田,必然使森林减少,生态系统更脆弱,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第(3)题,箭头出现的环境问题有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箭头则带来环境污染。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3)B、C、E、FA、D14解析:第(1)题,自然地理特征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描述。第(2)题,丹麦地处沿海,终年盛行西风,因此风能资源丰富。第(3)题,从能源消费构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利用率、自给率等方面分析。答案:(1)临近海洋(领土由半岛和岛屿组成,面积较小);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短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2)风能丹麦位于盛行西风带,地势低平,距海近(或位于大陆西岸)。(3)优化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构成多样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提高能源自给率(减小能源对外依存度或保障能源安全);减少对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GDP能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