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城市发展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系列之二: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研究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72119397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赛迪顾问-城市发展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系列之二: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赛迪顾问-城市发展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系列之二: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赛迪顾问-城市发展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系列之二: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城市发展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系列之二: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顾问-城市发展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系列之二: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研究(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刊首语】城市文化在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中产生、传播、深化并积淀下来。而这种人工环境就是人类发展和城市文化的载体,表现为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如街道、广场、建筑物、石碑、书籍)和无形的意识形态载体(如城市精神、制度、风俗)。其中,有形的物质空间载体的表现最为直观,对社会和城市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具体而言,城市文化空间载体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基础和支撑;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是传承和积淀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工具;还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2000年国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中国的

2、文化产业随之迅猛发展,文化空间载体建设也如火如荼。截止目前文化部共命名了两批共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各地数量众多的省、地市级县区级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中均起到了较好的引导、示范作用。此外,全国各地政府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源、区位和人才优势,大力开发历史文化遗迹,建设主题公园,保护和复兴城市文化街区。但是,在园区、主题公园和文化街区的开发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定位不明确、主题不突出、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土地粗放式利用等,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破坏。有鉴于此,赛迪顾问认为在“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点,开展文化空间载体研究、建设和规划对地方政府转变经济

3、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的分析,立足对文化空间载体内涵、形成机制、分类和特点等基本概念的研究,探讨文化空间载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选取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主题公园和文化街区等四种文化空间载体形式和大唐芙蓉园、上海新天地和8号桥等几种典型文化空间载体案例,从内涵、特点、发展模式和规划核心问题等角度开展分析,为地方政府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开展文化空间载体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一些原则、技术路线和方向。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应该以文化战略为导向,加强城市空间载体建设和历史遗迹开发,促进现代城市复兴、创新空间机制,满足公益性文化服务和实施载体品

4、牌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等。赛迪顾问期待通过本期研究,能够为政府和园区提供一些发展的思路,使城市能够充分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快速成长、迅速崛起。目 录第一章 概念界定61.1 文化空间载体的内涵61.1.1 概念61.1.2 形成机制71.2 文化空间载体的分类和特点9第二章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背景与关键问题研究112.1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背景112.1.1 文化产业崛起,文化空间载体建设需求巨大112.1.2 顺应时代潮流,中国重视文化产业载体建设122.1.3 抓住转型机遇,地方政府重视文化载体建设142.2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意义152.2.1 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152

5、.2.2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162.2.3 传承和积淀城市文化的重要工具162.2.4 塑造城市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72.3 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关键问题探讨以文化产业园为例172.3.1 文化空间的社会属性问题172.3.2 文化产业园区的定位问题182.3.3 园区土地开发和规划问题192.3.4 运营机制形式选择的问题202.3.5 招商引资渠道拓展的问题212.3.6 盈利模式选择和构建问题22第三章 典型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发展规划研究243.1 规划原则243.2.1 地域优先原则243.2.2 优化创新原则243.2.3 同步更新原则243.2.4 持续发展原则253.

6、2 规划技术路线253.3 城市文化载体开发规划研究273.3.1 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273.3.2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303.3.3 文化主题公园规划333.3.4 文化街区规划38第四章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典型案例414.1 大唐芙蓉园主题公园的科技支撑414.1.1 规划背景:主题文化园区开发加快城市复兴414.1.2 规划设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再现大唐遗风古韵414.1.3 规划建议:主题公园建设要全局策划、选址合理、主题鲜明424.2 上海新天地文化街区的个性打造424.2.1 规划背景:文化街区已成为都市开发的重点424.2.2 规划设计:商旅文联动,综合开发434.2.3 规划建

7、议:基于多元化,走国际品牌路线434.3 上海8号桥老工厂改造的艺术典范444.3.1 规划背景:创意经济蓬勃发展,创意产业基地迅速崛起444.3.2 规划设计:奇思妙想,创建时尚风貌444.3.3 规划建议:立足独特建筑风格和历史底蕴,打造文化时尚聚集地45第五章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建议465.1 开展以文化战略导向的城市空间建设465.2 在保护中开发历史遗迹,拓展城市文化空间465.3 实施载体品牌战略,拓展国际市场4723第一章 概念界定1.1 文化空间载体的内涵1.1.1 概念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作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

8、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过程。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与更替过程中,城市通过自身聚集的物质和文化的力量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发生,并使活动的产品变得可贮存和可复制,即通过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如城市格局、街道、广场、建筑物、石碑、书籍)和无形的意识形态载体(如城市精神、制度、风俗等)形成了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并将城市文化代代相传。图 1城市文化的结构层次资料来源:王承旭 规划师 2006,22(04):69-72莱斯利怀特对人类文化系统或文化结构的研究将城市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为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而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出来

9、的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的表层;制度文化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体系,反应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文化的中层;精神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内核(图1)。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互动共生,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城市文化系统,城市的物质文化体现了城市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物质现象不仅集中地体现了“人化自然”(广义文化概念)的特征,而且也是对城市文化风貌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赛迪顾问认为:城市文化空间载体是占据一定物质实体和空间,承载着某种城市精神和制度,被城市居民日常接触和普遍认可,

10、体现城市特色和灵魂的场所。1.1.2 形成机制图 2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形成机制示意图资料来源:王承旭 规划师 2006,22(04):69-72城市居民通过“易辨”的公共文化活动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场所精神的体验,形成多层次的、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城市公共空间,继而产生对都市结构的指认,形成都市文化意象。公共文化活动“易辨性”及“有效性”的形成有赖于城市物质文化对城市制度和精神的表征程度。由此可见,居民心理、精神上的认可和归依是形成城市物质文化空间的关键。作为“物质人”“社会人”及“地理人”的综合体,人是城市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向物质空间转换的媒介。而文化活动作为城市文化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结构性节

11、点,是城市文化形成历史延续性、获得持续认可的关键,人们有了对特定事件、重大活动的遐想和感悟,才觉得城市文化空间韵味十足、有内涵。对特定城市文化的感受及记忆总是与活动发生的物质空间密不可分的,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道路、边界、街区(区域)、节点和标志物是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无论是哪五个要素,都说明人们对物质空间的认识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可意象的城市空间形成的。同样,只有对城市的文化空间进行实质上的辨认,才会有亲切的感觉,并对空间具有认同作用,产生归属感,凯文林奇称这种空间为“领域圈”,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场所”。在城市精神及城市制度、习惯框架规范下,人、活动、场所三者有机

12、结合、互动共生,人作为主体参与并组织活动,活动又强化了场所的文化氛围,使场所获得人们的认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场所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此,仅有场所而没有相应的活动吸引居民参与或仅有活动而没有特色鲜明的场所空间都不足以形成一个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城市文化空间。针对人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的策划及场所感的强化,在文化空间营造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 文化空间载体的分类和特点文化空间载体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按照公益性/盈利性、有形/无形、属性、功能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文化空间载体分为公共/产业文化空间载体,

13、有形/无形文化载体,传承型/创新型/展示型/综合型空间载体、自然景观/休闲娱乐/纪念/商业空间载体等不同的类别,其每一类特点和典型案例见表1。表 1文化空间载体的分类和特点分类标准类别举例备注公益性/盈利性公共文化空间载体图书馆、文化广场、学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产业文化空间载体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园区或集聚区盈利性、生产性有形/无形有形文化载体城市格局、街道、广场、建筑物、石碑、书籍体现物质形态无形文化载体城市精神、制度、风俗体现为意识形态属性传承型空间载体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传统街区和城市格局等是城市文化载体中最重要的空间类型。其功能主要在于继承、凝结、记录了某一个时期某一城市

14、文化类型的精髓,即所谓的经典、精品,并能够通过自身的延续使这种文化得以流传创新型空间载体包括立交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地下空间、高层空间是城市文化载体中最有活力的空间类型,是城市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在城市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认知领域的拓展而产生的新的空间形式展示型空间载体包括建筑外部空间,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载体中最基本的空间类型,也是内容最丰富的类型。是可以展示的所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总和综合型空间载体兼具以上三种空间类型的两种或三种,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也是城市文化存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功能自然景观空间载体水体、植被、山石是地球

15、上最基本的景观空间,是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休闲娱乐空间载体城市活动广场、城市绿地凝缩了城市的历史、城市的价值取向,是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最重要场所与城市灵魂的归宿纪念空间载体纪念馆、非建筑环境纪念性空间(如纪念广场)蕴含着特定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某种精神商业空间载体商场、酒店集中体现城市经济文化特征、是具有多样复合功能和相当辐射力、吸引力的商业生态群落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0.12第二章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背景与关键问题研究2.1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背景2.1.1 文化产业崛起,文化空间载体建设需求巨大全球范围内掀起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的热潮。全球化已作为当今

16、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文化领域的突出表现是: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文化产业不再仅仅承载国家文化形态,而且越来越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并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最直观、最具体的反映。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德国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等都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同时,各国与此配套的文化空间载体的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如从1980年到2001年二十年间,美国的创意产业园区数量从12个迅速发展900个以上。英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形成了三个聚集地区,分别位于伦敦、格拉斯哥和曼切斯特。韩国通过设立一系列的产业振兴院

17、,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加坡政府提出“以文化艺术复兴一个城”的口号,将海滨艺术中心、新加坡美术馆、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艺术之家等建筑,作为独特个性的新加坡的标志性的建筑。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增大对文化产品需求。据统计,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居民消费阶段。城镇地区社会经济已经进入富裕阶段,消费结构以居住、交通通讯、教育等新消费热点逐步成熟来带动城镇居民消费走向更为宽裕的生活水平;农村地区还处于小康阶段,消费结构的升级主要是由温饱向小康型消费阶段迈进,恩格尔系数下降,教育、文化、耐用消费品等新消费热点升温。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总量约为

18、8000亿元人民币,文化消费市场已占GDP的40%,其中城乡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约6076亿元,政府公共财政文化消费支出1096亿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约为700亿元。教育消费、新媒体消费、旅游消费、演出市场和电影市场消费成为2009年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四大热点。其中,演出和电影市场成为文化消费的新亮点。而从事相关创意的活动、机构和人数也有明显增长。因此,中国文化产品消费量的日益增长加大了对文化空间载体的需求。集群式开发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高度密集地集聚在一起。产业的空间集聚形式能够发挥很强的群体

19、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进而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壮大,提升区域竞争力。产业集聚一般包含三个要点:一是以某种专业产品为主导,二是以某个地理区域为集聚地,三是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按照产业链条的联系集聚于此。文化产业的集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具有人力科技资源丰富、园区企业集聚发展、服务平台建设完备等显著特点。文化产业园区一方面在促进资源整合,营造文化创新氛围,实现科技、人才、企业等多方面要素集聚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更可以充分引起社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大的物质空间载体,也会为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发挥重大作用。因此文化产业园区正被很

20、多国家看作是城市复兴的有力工具。2.1.2 顺应时代潮流,中国重视文化产业载体建设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党和政府已经提出一系列政策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其中较为重要和涉及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的政策如下:表 2 中国有关文化产业及产业载体建设的政策时间政策名称政策内容政策意义2002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第五节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在此项报告中,着重提出“文化建设关乎综合国力”,明确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

21、报告中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文化发展的实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把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新高潮。2007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一项专题着重指出。十七大给中国文化产业营造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这样的政策环境有利于调动各界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2009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来着力开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建设若干全国和区域性现代流通组织和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

22、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同时,文化部将抓紧研究制订规范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2010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分为总则、申报与命名、管理和考核、附则等四章22条,规范了园区的管理和建设。为了规范园区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文化产业能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出台了此办法。办法着重强调合理布局,总量控制;强化了园区文化内容、特色和功能定位;指出要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2010 文化部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

23、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为了及时遏制当前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中出现的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等不良倾向。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0.12在国家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积极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已经由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为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培养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催生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经研究2007年8月11日,文化部命名西安曲江新区、华侨城集团公司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为

24、其授牌。2008年6月30日,文化部命名山东省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区和辽宁省沈阳棋盘山开发区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到目前为止,这是国家唯一的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表 3 中国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情况第一批(2007年8月)建设情况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不仅实现了产业集聚,完成了资本积累,完善了企业发展架构,更开始了跨区域发展战略华侨城集团公司凭借25年的发展积累,不仅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而且携其强大的文化创意核心竞争力,在演艺领域建立了19家直营演出剧场第二批(2008年6月)山东省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区以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平台、以儒家文化为特色和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

25、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带动,曲阜文化产业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辽宁省沈阳棋盘山开发区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的沈阳棋盘山,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得到了更清晰的展现第三批未定,处于考察评估中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0.12三年多来四大园区的现实发展状况代表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水准和未来方向,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也有效推动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后发国家来说,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2.1.3 抓住转型机遇,地方政府重视文化载体建设中国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

26、主义文化大发展,按照国家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开展一系列文化空间载体建设。这里,我们对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的文化空间载体进行了归纳整理,如下表:表 4各地方政府文化空间载体建设情况举例区域空间载体形态具体建设情况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06年12月14日“北京市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授牌仪式在首届文博会闭幕式上举行。首批10个集聚区是: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等。2008年再添11个,截止到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数量达到3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上海产业园区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于2009年4月17日集体亮相。这十五家文化

27、产业园区中,定位于发展与网络、数字多媒体等新兴技术相关文化产业的园区至少有7家,占到近一半;“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园区有2家,若算上定位“以民俗文化为主要表现打造国际文化社区”的田子坊,一共3家;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的园区有3家;另2家分别致力于发展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深圳创意设计之都深圳设计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更是保持了40以上的高速增长,拥有一支2万多人的设计队伍,2003年设计业总产值就已达到85.06亿元。深圳的平面设计全国领先,被称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平面设计人才达2万人。工业设计占居全国49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汽车造型、IT产品、家用电器、医疗设备、仪器仪表、轻

28、型机械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浙江文化集团2000年以来,该省共组建了8家国有文化集团, 2004年8家文化集团资产总值达到126.7亿元,全年总收入超过100亿元。云南云南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舞蹈家杨丽萍编导的反映云南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从2003年8月8日在昆明公演以来,先后在全国公演200余场,并包揽了第四届舞蹈“荷花奖”的五项大奖,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云南旋风”。成都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宽窄巷子,成都探索成功了一条新路,那就是保留历史街区的风韵和骨骼,继承性地创造新的文化与场所精神,将城市记忆、文化片段、生活场景、商业空间有机融合。宽窄巷子以老成都原有建筑风貌为基础,汇聚了街面民俗

29、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形成了“院落式情景消费”的特色,成为“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被称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0.122.2 城市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意义2.2.1 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因为城市文化渗透在城市经济的各个领域,从政府经济政策,到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到消费服务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文化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新特点、新趋势。城市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财富,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

30、文化融入经济活动之中,可以提升经济的价值和品位,形成行业特色,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消费,增加经济的总值。因此,城市文化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也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是城市经济吸引力与辐射力扩大的基础,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和无形资产。城市文化空间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文化空间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二是城市文化空间赋予城市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三是城市文化空间赋予城市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2.2.2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城市文化空间是文化产品的载体,可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城市文化活动需要在一定的城市空间中开展。城市文化空间通过为居民提供公

31、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和体现城市文化的特色。具体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的一段,是城市记忆的一章,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我们不但可以使文化得到传承,而且还能为居民提供纪念、学习的场所。滨水文化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自然、生态、绿色、健康的生活产生向往和憧憬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规划和设计理念。滨水空间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通过营造个性化的滨水空间,不仅可以落实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理念,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美食、度假、运动等文化生活,而且还可以提升城市或地区形象,推动经济发展。2.2.3 传承和积淀城市文化的重要工具城市文化空间传承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空间表现。

32、特色是城市内在的、恒久的生命力。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特色,无论国内国外,凡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都是有个性的特色城市。城市特色蕴于城市文化和空间中,不同的城市文化之“根”,衍生出不同的城市特质。城市特色的形成有其漫长的过程。城市随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形态,表现出各种属性、文化特征和空间。城市的历史形成与发展阶段不同,呈现出的文化底蕴也不同。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特色,城市空间又将这种特色表现出来。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本质,城市文化空间则是城市特色的名片。城市文化形成了它的城市特色,并在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中得到加强。不同城市之间,通过城市文化空间的表象可以看到城市文化存在着的明显的个性差异和

33、城市特色。2.2.4 塑造城市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城市文化空间可以塑造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品味。文化空间载体是促使城市面貌与内在精神有机统一、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的方法和工具。通过文化空间建设,塑造城市标志性文化,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可以塑造城市精神和风格,提升城市文化力,不断增添城市发展的文化含量,提高城市内在文化品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为城市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城市文化空间从根本上决定了城市形象和品质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辐射力吸引力的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文化空间展示着城市的风格特征,体现着城市的管理理念,代表着城市的科学教育水平,标志着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反映着城

34、市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城市内部将各种力量统一于一个共同发展方向上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生产力。城市正是因为处在不同的文化空间中,才能不断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2.3 文化空间载体建设的关键问题探讨以文化产业园为例2.3.1 文化空间的社会属性问题中国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不完善,整体发展水平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基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文化空间载体建设以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空间的公益性。虽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市场迅

35、速崛起,初步形成了演出市场、娱乐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文物市场等多类市场体系,使文化空间和服务在市场经济中日益活跃,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空间和服务又与其他的空间和服务不同,文化空间和服务既具有提供公众娱乐消费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商品属性,更具有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公民整体素质的社会属性。这样的社会属性是文化空间和服务的本质特征。因此,在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工程中,也应当同时注重文化空间传播和弘扬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文化空间的福利性和文化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娱乐需求的功能。此外,文化空间载体的社会属性还体现在文化空间的多样性。

36、由于文化空间的多样性,有文化意识、文化创新和文化形体等多种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层面和一定程度的非物质性。现在已成体系的知识产权制度只是保护了最新成果,更多的是对物化产权的保护,不能保护表现为非物质形式的智力源泉。这使得文化资产的受益人出现了不均等化的现象。比如说,瑜伽是印度流传千年的国粹,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国有关部门已经批准150项和瑜伽有关的专利以及2315种瑜伽商标,英国也有至少10种与瑜伽训练有关的商标,德国、日本也存在严重的瑜伽侵权行为。因此,文化空间载体在运营的过程中知识产权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文化空间的多样性还导致存在权属不清的问题。比如说,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转型

37、中,对列在古迹和文物的范畴中居民自有房屋的产权界定和处置也是涉及街区改造和居民利益保障的关键环节。2.3.2 文化产业园区的定位问题一些文化产业园建设初期对市场和周边环境研究不够,论证不充分,选址不合理,缺乏市场支撑。园区布局混乱,缺乏长远规划,对将来的发展空间考虑不足,对园区本身文化内涵立意与性质的定位不准确。尤其是一些依赖文物古迹发掘而建设的产业园,往往与文物保护相冲突。在遗址布局、功能发掘上显得十分不够,如何借助产业园的建设把文化资源变成市场产业,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考虑不成熟。还有的房地产商在文化遗址周围胡乱开发,对文化遗产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破坏。文化产业园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其所发展的

38、具体产业也应该有所侧重,不能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陷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在进行文化产业园的定位时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立足于本地区现有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分析优势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而确定产业园的主导文化产业。其次,政府要认真研究,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产业基础设施,吸引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进入园区。最后,要建立合理的文化产业园运作机制,包括开发模式、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产业园能够良性运作,持续发展。此外,园区开发还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选择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文化产业园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选择那种能真正体现本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

39、主导产业。要采取财政、税收、法律等各种措施,大力培育生产原创型文化产品的企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下游的衍生品生产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尽快改变中国文化产业园产业链缺失的现状,形成文化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二,突出产业特色,塑造品牌形象。中国文化产业园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大多千篇一律,不是主打服务外包就是动漫基地,缺乏特色。而利用区域具有的强势资源,支撑有特色文化产品,才能使文化产业园更加具有生命力,才是我们要创意的目标。因此,中国的文化产业园应该大力强化园区特色,体现个性,重点培育与众不同的特色主导产业,这样才能培育出竞争者难以模仿或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了核

40、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园就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建立起响亮的品牌,并通过品牌的维护和发展,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带来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利益。2.3.3 园区土地开发和规划问题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取得不小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用地上主要表现为:粗放式扩张,用地闲置浪费严重;园区规划和布局缺乏科学性,园区之间关联性不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低廉地价为首推优惠政策,园区之间相互压低地价,导致恶性竞争,土地开发效益低下等。为此,在园区土地开发过程中:首先,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参与规划的不仅仅是政府人员、产业界人士,还应包括一个有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艺术等学科背景人士

41、组成的专家小组。规划要高瞻远瞩,体现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构思明确,园区性质清楚;总体布局要合理,功能分区要明确;规划还要富有弹性,便于实施,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避免不合理规划带来浪费;其次,适度开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等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厂房、设施资源和条件,建设改善文化产业园区内及周边的配套基础设施。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满足发展潜力较大、情景良好的文化产业园区用地需求,为文化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最后,合理布局,功能健全。文化产业园区区别于传统工业园区

42、在于其环境设计特别重要。在文化产业园区内,不仅有文化产品生产、加工的场所,也要有文化人士创意交流、生活娱乐的场所。园区建设要提供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居住和创业服务的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配套设施,营造宜居和创业环境,集聚人气,形成有利于激发灵感的文化氛围。努力把产业园建成环境优美、经济产出率高、适宜居住和适宜创业的创意者的乐园。2.3.4 运营机制形式选择的问题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行模式直接影响到园区的顺利发展。根据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主体以及入驻企业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行模式有政府主导模式、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经营-转让模式、租赁-开发-经营模式。究竟采用哪种运行模式,应根

43、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及市场发育程度的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是指文化产业园区的软件与硬件,从规划、设计到使用、管理、维护等,都由政府主导执行完成。这种模式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及相关政策支持。如加拿大温哥华葛阑湖岛园区的经营管理模式就属于此类型。建设-经营-转让(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是政府将园区交由民间团体投资兴建和经营,等运营运期满后,再将所有权移转给政府。一般程序为政府先进行前期研究,然后以公开发包方式,将园区公共建设的规划或设计、建造均交由民间企业办理,并由政府以授权方式交予民间企业运营,由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设计、筹措经费、兴建、运营与管理,在兴建完

44、成后,可以营运并回收成本,约期结束后将所有权再移交政府。这种模式具有先期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间长、相关风险高、政府与民间团体需长期广泛合作及采用专案融资等特点。经营-转让模式(BT)。经营-转让模式是由政府对文化产业园区进行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并拟订园区的发展方向,而园区的其他配套建设及经营和管理则完全委托给民间企业来完成,企业提出整体的软、硬件规划构想,并需经政府审议通过。台湾的20号仓库、华山创意文化园区和高雄市的驳二艺术特区,都是文建会委托民营企业经营模式。例如,在华山创意文化园区的经营过程中,文建会负责园区内、外空间的改建、重整,然后委托给橘园国际策展公司经营。租赁-开发-经营模式(R

45、DO)。租赁-开发-经营模式是政府将土地或现有设施设备以租赁或出让的形式给企业或企业联合体,而后由主导企业或者企业联合进行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再由主导企业或者企业联合体进行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组织。2.3.5 招商引资渠道拓展的问题文化产业是高收益,但也是高风险的产业,它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之一。然而,由于许多产业园区特色不明确,无品牌产品产生,使信贷十分困难,面临资金短缺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够

46、的,应逐步由政府一元化投入转变为由政府、企业、个人、社会构成的多元化的投入。为此,必须打破行业垄断,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广泛动员外资及民间资本等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具体来说,对公益性文化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营利性文化项目,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随着社会资本在这些领域投入的逐步加大,政府应减少投资并逐步从这些领域退出。对国有非营利性文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要严格执行有关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定,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推行统一建设体制。可尝试通过经营权招标的方式,选拔专业机构进行经营。通过专营条例或者合约强化监管,确保项目的文化功能得以

47、实现。对营利性文化项目,政府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采取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要鼓励组建区域文化发展协调基金和各类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允许社会和个人参与兴办文化艺术基金。同时,要落实有关文化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的捐赠。以深圳为例,近年来,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深圳民间资本的投资热点。目前,深圳活跃着200多家社会文化团体,1万多家民营文化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在建的文化设施中,社会资金占投资总额的四成以上。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让投资者更为谨慎,但在2008年5月第四届深圳文博会上,深圳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总额仍超过

48、424亿元,投资超亿元的项目达120个。2.3.6 盈利模式选择和构建问题借鉴中国园区建设的经验,文化产业园区在园区开发建设中的盈利来源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收益。园区赋予了成片土地特殊的产业定位与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了土地的价值。但是产业园区用地地价较低,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入园,甚至会低于国家规定的工业地价标准出让土地,以各种形式返还入园企业,土地纯收益沦为负值。为了平衡利益,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往往尽量增大园区的配套住宅及商务用地,这对邻近城镇的园区是适合的。房地产开发。就是正在兴起的工业地产,拿了土地盖厂房出售或出租,也包括配套的生活商办用房开发,周期较长,投资规模大,但收益稳定,珠三角

49、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很多民营园区都在采取这种模式。入园企业经营税收。政府最看重税收,但实施的周期比较长,在目前各地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园区开发协议中,绝大部分都承诺了“税收返还”,但入园企业税收如何返还给民营或外资的园区开发企业还没有真正实现过。园区运营管理:包括物业管理费、治污费、水电管理费、人才培训费、注册登记咨询费等为入园企业提供的各类服务收益。自投项目经营收益。有些基础设施投资机构看中了园区规模效益,如热力、煤气、管网等,可以通过投入的经营性基础设施直接收益。也有些自身产业基础较强的企业在自投项目成功的同时也带动了配套企业落户,如富士康在全国各地开发的十余个园区及香港三和国际集团在昆山投资的生态产业园。一个园区的生产和发展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由于外部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没有一个单一的特定盈利模式能够在各种条件下都产生优异的财务结构。而且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来讲,由于其经营的文化产品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特点,所以需要园区在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基础上,建立一个以高层次服务运营为主,地产开发为辅的复合式多样化、动态修正的盈利模式。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赛迪顾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