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2111638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XX镇2010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水利措施初步设计XX县水利局勘测设计室二一年十二月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XX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XX镇2010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1.2 项目呈报单位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3 项目实施单位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4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5 项目建设年限1年1.6 项目负责人(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1.7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1.7.1 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XX县城以北的XX镇,距离县城10公里,206国道东侧,北接本镇的红光、四圩两村,东至朱槽沟河,南临三沟支渠。涉及XX镇枣林、白鱼、河东、苍墩4个行政村。1.

2、7.2 建设规模计划土地治理面积2万亩。1.7.3 建设内容1.7.3.1水利措施(1)开挖疏浚河道12.91公里,投资384.5万元(财政资金384.5万元);(2)衬砌渠道9.92里,投资361.8万元,(财政资金361.8万元);(3)渠系各类建筑物264座,投资204.13万元(财政资金204.13万元);(4)整治当家塘7口、拦河坝2处,投资218.3906万元(财政投资22.11万元);(5)其他水利措施(设计费、监理费)投资50.80万元(财政资金50.80万元);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032.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016.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省财政配套资

3、金406.4万元,占总投资的20.0;市财政配套资金20.32万元,占总投资的1.0;县财政配套资金81.28万元,占总投资的4.0;自筹资金508.0万元(其中投劳折资457.2万元),占总投资的25.0。水利措施投资1219.62万元,占总投资的60.02,其中:财政资金1023.34万元,自筹196.28万元;1.9 效益1.9.1 经济效益该项目工程兴建后,预计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81万亩,新增农田防护林网面积2.02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99万公斤,新增油料总产量86.4万公斤,项目区农民纯收入总额增加763万元。1.9.2 社会效益

4、项目建成后,通过对田、林、路、水、电的综合治理,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土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极大地调动农民从事种植业的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稳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市场意识增强,促进项目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3 生态效益项目区建成后,新增农田防护林网面积2万亩,可改善农业区域性小气候,增强防风抗灾(主要为干热风)、保持水土的能力,减轻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为农业生产建起一道绿色屏障。通过平田整地、秸杆还田等措施的运用,加大水分的入渗系数,改善土壤水肥和理化性状,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

5、环。综上所述,该工程项目发挥效益后,经分析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2.1%,大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基准收益率8;项目经济净现值为2017万元,经济净现值应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1.79;投资回收期为4.73年,投资利润率22.39%,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总体评价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XX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距省会合肥市48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经济状况西困东荣,自然格局呈现为

6、“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拨1539米。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中部是丘陵岗区,岗岭绵延,山丘起伏。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东部属冲积平原,阡陌交错,坦荡如砥,最低点舒三,海拨7米。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总户数约30.8万户,辖21个乡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392个行政村。 全县现有耕地67万亩,人均耕地0.7亩。山场面积153万亩,宜林面积127万亩,森林覆盖率43.8%。主要林区分布在西南山区。水面

7、27万亩,可养水面14万亩。县内主要河流有9条,其中杭埠河和丰乐河为两大骨干河流。大小水库122座,其中有以世界第一大人工土坝而名闻遐迩的龙河口水库(万佛湖)。项目区位于XX县城以北的XX镇,距离县城10公里,206国道东侧,北接本镇的红光、四圩两村,东至朱槽沟河,南临城关镇。涉及XX镇枣林、白鱼、河东、苍墩等4个行政村。XX镇是千年古镇,地处丰乐河之滨,是XX县北大门,通往“省城合肥后花园XX”的第一站,206国道贯穿全境9.7公里,交通便捷,物产丰富,商贸繁荣。全镇总面积57.8平方公里,辖15个村(街),3.5万人。XX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著名的人文景观,历史上曾有“日有千帆过,夜有万盏灯

8、”的繁荣,素有“小上海”之美誉。“XX春浪”为“龙舒八景”之首。XX镇是XX融入省会合肥经济圈的前沿阵地,200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实现8.5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23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100元。2.1.2 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5。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3.3。年平均无霜期22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88.3mm,年最大降水量1735.1mm,最小降水量741.8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日照时数1969小时左右,有效积温4200。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势

9、平坦,海拔高度为9.918.2米,平川灌溉型农业区,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耕作层20厘米,土壤类型为壤土,土壤容重1.28克/立方厘米,pH值7.98.2,田间最大含水率7080%,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13.5克/公斤,全氮含量平均1.04克/公斤,有效磷含量平均17.18毫克/公斤,速效钾含量平均211.17毫克/公斤,碳酸钙含量一般在1013%之间,土壤宜耕作、宜灌溉,适种性好。2.1.4 水资源根据安徽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评估报告,20102011年项目区水资源主要分为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总量405.2万立方米年,可利用量128.8万立方米年;地表水指淠史杭灌区,项目

10、区可利用量1079万立方米年。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耕地面积13460亩,总人口8292人,人均耕地1.62亩。其中,水田面积1097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1.5%,盛产水稻、油菜。根据表2-1可以看出,项目区近4年水稻和油菜产量随年份的增加总体呈递增趋势,2009年水稻产量平均430公斤/亩,油菜的产量平均148公斤/亩,该项目建成后,水稻产量达到550公斤/亩,油菜产量将达到200公斤/亩,增产潜力巨大。表2-1 项目区内近4年水稻和油菜产量(公斤亩)村别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水稻油菜水稻油菜水稻油菜水稻油菜枣林4141354211374231424

11、28155河东393128391132438147439152白鱼374133365135397139412142苍墩3851253901304121384391412.1.6 自然灾害项目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干热风、冰雹、霜冻和虫害。其中洪涝、干旱发生频率高,严重年份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季节性干热风对水稻生产的危害也较大,减产幅度达40%左右。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人口及劳力项目区内共有63个村民组,145个自然村庄,共2723户,总人口8292人,其中农业人口8089人,农村劳动力6520个。2.2.2 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土地面积20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

12、346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7.3%,林地和其它用地654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2.7%。2.2.3 农业生产水平2009年XX县粮食总产量为4.1亿公斤,项目区粮食产量为760万公斤,主要农作物投入及生产水平见表2-2。可以看出项目区水田的投入和产出较旱地均高,水田中,投入占产出40.1%,旱地中,投入占产出52.08%。说明大力发展水田,可提高产出,增加收入。表2-2 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投入及产出情况(kg/亩、元/亩)作物水田旱地亩投入(元)亩产出亩投入亩产出化肥农药机械良种人工水费元亩产元化肥农药机械种子人工元亩产元水稻120263012040334463833油菜71104130152

13、3016539680104130224140336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XX县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亿元,达到60.8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32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8元,出口创汇1406万美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亿元,金融存款余额66.8 亿元、贷款余额30.9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2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9亿元,入库税金10469万元。规模工业企业86家,产值36.3亿元。亿元企业8家。新增外资企业5家、外贸进出口企业10家。全年粮食总产38.2万吨。油料总产3.5万吨,茶叶总产1926吨,蔬菜总产24万

14、吨。全年生猪饲养量44.5万头,家禽饲养量3326万只,水产品产量3万吨,荣获了“全市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县”和“全省渔业先进县”称号。项目区为纯农业区,资源较贫乏,2009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5100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4300元高出800元。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县农口各局设有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土地等服务站(所),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能够利用网络、报纸、黑板报、群众会议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农业科学实用技术。2.3 基础设施状况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全县水利工程包括大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22座,万亩以上自流灌区3处,有效灌溉面积13.96万亩。万亩以上提水泵站4处,小

15、型泵站32处,有效灌溉面积13.17万亩。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31.07万亩。近年来,先后建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5处,解决271个自然村17.29万人的饮水困难、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9处高标准农业节水示范园区。项目区现有水利骨干工程有:XX支渠和三沟支渠2条灌溉渠;老人河排涝大沟1条;白鱼排涝站1座;塘坝等。(1)XX支渠:XX支渠西起杭北干渠XX支渠进水闸,经城关、柏林、XX止,全长14.95km,设计灌溉面积5.48万亩。XX支渠在项目区内长2565m,灌溉项目区内面积0.45万亩。(2)三沟支渠:三沟支渠为XX支渠的二级渠系,从大格荡起至石河止,全长9.5km,设计灌溉面

16、积2.49万亩。三沟支渠在项目区内长5525m,灌溉项目区内面积8960亩。(3)老人河:老人河排涝面积15.6km2,项目区内长6.4km。河道为自然河道,河道弯曲,河底宽度510m,宽窄不一。河道内崩岸严重,河内杂草丛生。(4)塘坝:项目区内现有塘坝90座,主要拦蓄利用项目区溪沟地表径流及灌溉弃水。根据历年蓄水及供水资料分析,正常年份塘坝可累计蓄供水量为200万m3。水利设施存在问题:项目区内XX和三沟支渠均处在2条支渠末端,均未进行续建配套,渠内淤积严重,杂草丛生,严重影响输水,灌溉期跑冒水严重;老人河河道弯曲,宽窄不一,河道内崩岸严重,河内杂草丛生,严重阻碍洪水下泄。2.3.2 田间工

17、程现状全县已完成了329个行政村、1380公里、490余万平方米的农村道路硬化任务,全县乡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调动和发挥了广大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切实让村民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成果。项目区土地平整,道路框架工程已基本形成,现有田间机耕路10.75公里,宽窄不一,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与新农村建设不相符,连村主干路硬化10.92公里。林地面积0.02万亩,生态环境差,受干热风影响较为严重。2.3.3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截至2009年底,项目区农机总动力达到0.33万千瓦。其中拖拉机34台,农用三、四轮车、低速载货汽车152辆。作物播

18、种、收获、加工机械达3台(件);农产品加工机械167台(件)。拖拉机配套机械29台(件),目前耕地、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2.3.4 交通与电力项目区紧邻206国道,境内有连村硬化道路10.92公里,基本上形成了路相通的格局。输变电线路基本配套,电力供应较为正常。第三章 设计依据和标准3.1 设计依据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高标准(试行)”;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4、XX县国家农业

19、综合开发XX镇2010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申报材料;5、农发项20046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及审批工作意见的通知”;6、安徽省XX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总体规划(2010-2015);7、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等有关规范进行编制。3.2 建设标准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和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与技术要求及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有关技术规范执行。工程投资标准依据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的规定,亩投资按1085元计算。3.2.1 综合标准(1)建设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

20、高标准基本农田,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因地制宜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3)项目区建成后,将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实现“开发规模化、耕地园田化、土地肥沃化、灌溉节水化、道路硬质化、树木林网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的十化标准。3.2.2 水利措施1、灌溉工程(1)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证,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灌溉制度科学合理。

21、(2)灌溉保证率:水稻区不低于85%。(3)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水利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10kv以下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4)输水、配水渠系,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渠道衬砌应坚固耐用,抗冻性能好。(6)推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模式。水稻区推广“薄、浅、湿、晒”模式;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采用节水、丰产灌溉模式。(7)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

22、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2、排水工程(1)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2)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排水工程设计:水稻区一般采用13天设计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3)水稻区在晒田期35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4.1 指导思想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农业基础施设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体现党的惠民政策,结合XX县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实

23、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幅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着力加快基本农田改造,统筹规划,连片开发,努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全面提高项目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4.2 选项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年度计划,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对项目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投资。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优先开发优势农产品和农业主导产业。(2)坚持综合投入,立体开发原则坚持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管理

24、措施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整体提升农业水平。坚持按灌区、流域和区域整体规划,采取“集中力量,连片开发,合理投入”的治理措施。(3)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依据项目区不同的环境条件、生态特点、肥力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协调发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聚集多方力量,将基本农田建设成典型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4)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中的主导作用,带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群众成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管护主体”。4.3 建设规模计划土地治

25、理面积2万亩。其中水利措施主要建设内容:(1)开挖疏浚河道12.91公里,投资384.5万元(财政资金384.5万元);(2)衬砌渠道9.92里,投资361.8万元,(财政资金361.8万元);(3)渠系各类建筑物264座,投资204.13万元(财政资金204.13万元);(4)整治当家塘7口、拦河坝2处,投资218.3906万元(财政投资22.11万元);(5)其他水利措施(设计费、监理费)投资50.80万元(财政资金50.80万元);4.4 规划布局在整个项目布局上,根据地形自然优势,农作物灌溉方面,依托项目区隶属淠史杭灌区和北边紧邻的丰乐河,自流灌溉和提水灌溉相结合;农田排水依附北边的丰

26、乐河、东边的朱槽沟河、以及南部的老人河为承泄区,利用原河南圩排涝站、白鱼排涝站、石河排涝站抽排;道路系统采用原有道路与实际需求新开道路相结合。表4-1表示项目区规划布局。表4-1 项目区规划总体布局工程类别布局内容合计 枣林白鱼河东苍墩水利措施排灌斗渠(条/公里)2/2.11/0.991/0.5041/1.376灌溉支渠(条/公里)2/8.0951/2.5651/3.4171/2.113灌溉农渠(条/公里)3/1.331/1.33排灌中沟(条/公里)5/6.112/1.5721/1.881/1.34农沟(条/公里)11/6.85/2.7826/4.018渠系建筑物(处)740358264546

27、4第五章 工程规划设计5.1 水利工程5.1.1 小型蓄水工程设计项目区共有水塘90口,水面大,均可作为灌溉水源。但大多水塘承包经营户养鱼,影响到了正常蓄水,本次仅安排7口水塘进行治理。但对未治理水塘应加强管理,提高其灌溉蓄水效益。5.1.2 排灌沟渠工程设计一、概述本项目区位于XX镇河南圩,地势低洼,涝灾是控制该地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灌溉渠道布置结合排水沟综合考量,具体布置详见XX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0年XX镇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综合措施规划图。项目区共布设灌溉支渠2条,排灌斗渠2条;布置排灌中沟5条,均布置在地势低洼,田间雨水汇集之处,灌溉时,采用节制闸调控;布置农沟11条。具体

28、如下:1、XX支渠:位于枣石路南侧,沿枣石路东行,长2565m,灌溉面积4500亩,主要灌溉枣石路四圩大桥以北800m和南至老人河范围内农田。2、三沟支渠:与群河堰路南侧平行东行至群河堰路和孔鱼路交点处穿群河堰路与孔鱼路东并行,长5525m,灌溉面积8960亩,主要灌溉群河堰路南至老人河北范围内农田。3、学校斗渠:与林河路平行东行至林河桥止,长990m,项目区内灌溉面积300亩,主要灌溉林河路南北300m范围内农田。4、河东灌排渠:位于西喻路西侧,南起群河堰路,北止河东大桥,长1880m,排水面积2.1km2,灌溉面积1500亩,主要汇排、灌西喻路西片农田。5、联丰长庄灌排渠:位于景园路西侧,

29、南起群河堰路,北止老人河,长1340m,排水面积1.1km2,灌溉面积500亩,主要汇排景园路西至合安路间农田,引三沟支渠水灌景园路东片农田。6、郑岗灌排渠:位于景园路西侧,南起枣石路,北止大连河,长640m,排水面积0.4km2,灌溉面积200亩,主要汇排景园路西至合安路间范围雨水,引XX支渠水灌景园路西片农田。6、河鱼灌排渠:位于林河路南侧,长965m,排水面积0.8km2,灌溉面积600亩,主要汇排林河路南侧农田,引三沟支渠水灌林河路两侧农田。7、农沟一至农沟十一:布置在土地平整区,主要汇排平整区域格田间水。二、灌排标准灌溉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项目区属

30、水资源丰富地区,作物种类以水稻和油菜为主,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排水标准:按10年一遇标准设计三、灌溉设计流量计算(一)、灌溉制度与灌水定额项目区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兼有油菜等经济作物,根据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2年12月编制的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 不同保证率各种作物综合净灌溉定额分别为317立方米/亩(P50%)、399立方米/亩(P75%)、556立方米/亩(P90%)。(二)、设计灌水率根据项目区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灌水定额、灌水延续时间计算灌水率,推算项目区设计净灌水率为q净0.58立方米/秒/万亩。本项目区地处杭北干渠灌区XX支渠及XX支渠二级三沟支渠尾

31、端,渠道水源主要是引用杭北干渠水。渠道的配水方式:根据灌溉面积和农渠数量采用续灌或轮灌方式。(三)、灌溉设计流量按灌溉面积、设计净灌水率、灌溉水利用系数推算设计流量。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设q净A/系式中, Q设渠道设计流量,m3/sq净设计净灌溉率,m3/s/万亩A灌溉面积系渠系水利用系数,系0.8推算的各级渠道设计流量见成果表六。四、排水设计流量计算XX河南圩位于丰乐河沿岸。自排流量采用水利规划参考资料之一“安徽省淮北地区除涝水文计算办法”计算。流域面积在50km2及以下时,按24小时净雨24小时平均排出计,即用()式计算:式中:R24为最大24小时净雨深,以毫米计。XX水文站R2417

32、7mm,暴雨损失量和地下水之和80mm。河南圩排涝流量按10年一遇自排模数1.12m3/s/km2计算。 计算结果详见成果表四、五。五、沟渠断面设计沟渠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Qwc(Ri)1/2式中, Q渠道设计流量W渠道过水断面面积C谢才系数R水力半径,C=1/nR1/6i渠道比降 n糙率(1)、渠道比降项目区地形平坦,渠道纵坡较缓。设计比降一般与地面坡度接近,以减少过大的填挖方量。渠道比降一般为1/1500。(2)、设计水面线的推算根据各级渠道的渠首水位,自上而下逐级确定。农渠水位高出地面一般不少于0.2米,对局部高地允许与地面相平或稍低。(3)、渠道横断面设计本项目规划了灌溉支渠2条,排

33、灌斗渠2条;排灌中沟5条,农沟11条。农渠:为防止垮塌边坡,减少占地,采用C20砼U型槽护砌,渠深0.6米,砼压顶宽0.2米。支渠:拟采用梯形断面,为防止垮塌边坡,采用10cm厚预制板衬砌。边坡系数取m1.0。灌排斗沟渠:兼蓄项目区涝水,削减洪峰流量,坦化洪峰,降低排模,实际断面较计算略大。拟采用复式断面。同样为防止垮塌边坡,下部采用10cm厚预制六方块衬砌,上部采用M5浆砌块石边墙。灌排斗渠边坡系数:项目区为粘壤土,取m1.0。农沟:为防止垮塌边坡,减少占地,沟两侧采用10cm厚预制板衬砌,沟底采用C20砼护底,沟深0.9米。(4)糙率:n=0.02。(5)允许不冲流速:V不冲0.8米/秒5

34、.1.3 渠系配套建筑物工程设计项目区沟渠上配套建筑物主要包括节制涵闸、进水闸、跌水、泄水闸、桥梁等建筑物。(一)节制涵闸为控制渠道及河溪水位、调节流量、保证配水及渲泄洪水,共布置有7座节制涵闸。按大小可分为两种:一种布置在河溪及斗沟上,尺寸较大;一种布置在农渠上,尺寸较小。均设启闭装置。节制涵闸有二种形式。1)节制园管涵:主要用于排灌农渠。进出口采用砼整体式结构,涵身为钢筋砼园管涵。闸门为直升式铸铁闸门。涵管采用预制钢砼管,涵管直径有60厘米一种,涵管购买商品管。洞身底板高程同渠沟底高程;相邻两节预制砼管之间,为防止渗漏需进行止水处理。在管底部设置C15现浇砼管座,管座厚度15厘米、宽度D+

35、20厘米;在管上部设置沥青油毛毡包裹,处理宽度为20厘米,型式为三毡两油。结构布置见设计图册,工程量见成果表八。2)节制盖板涵:主要用于排灌斗渠。进出口采用砼整体式结构,涵身为钢筋砼盖板涵。闸门为直升式铸铁闸门。盖板两端简支于盖板涵台上,盖板涵台为砼结构。盖板涵面板为钢筋砼现浇板,净宽1.5米。结构布置见设计图册,工程量见成果表八。(二)进水闸从三沟支渠引水至联丰长庄、河东灌排渠及从XX支渠引水至郑岗灌排渠时,为控制引水水位,设置3座进水闸,具体位置详见规划图。进水闸型式为涵管式,进水口采用对称进口形式。涵身为钢筋砼园管涵。闸门为直升式铸铁闸门。涵管采用预制钢砼管,涵管直径有60厘米一种,涵管

36、购买商品管。洞身底板高程同渠沟底高程;相邻两节预制砼管之间,为防止渗漏需进行止水处理。在管底部设置C15现浇砼管座,管座厚度15厘米、宽度D+20厘米;在管上部设置沥青油毛毡包裹,处理宽度为20厘米,型式为三毡两油。结构布置见设计图册,工程量见成果表八。(三)机耕路跨支渠、斗沟桥机耕路跨XX支渠X01、三沟支渠X03、河东灌排渠X05,需布置小桥23座。小桥净跨度为26米。根据实际情况,将桥面板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式结构,两端简支于桥台上,桥台为钢筋砼结构。桥面板为钢筋砼现浇板,桥面净宽4米。结构布置见设计图册,工程量见成果表七。(四)机耕路跨大沟桥枣石路、景园路、西喻路跨老人河需布置3座交通桥

37、,分别为四圩大桥、老人河大桥、河东大桥。四圩大桥为2跨,单跨净跨为8.4m,桥面净宽6.0m;老人河大桥净跨10.0m,桥面净宽4.0m;河东大桥净跨10.0m,桥面净宽6.0m。根据实际情况,将桥面板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两端简支于桥台上,桥台为砼重力式U型结构,桥面梁板为钢筋砼现浇。结构布置见设计图册,工程量见成果表七。(五)农沟穿路过水涵洞对农沟穿越道路的情况,为方便施工,将这些过水涵洞设计为涵洞型式。其中,涵管采用预制钢筋砼管,涵管直径为60厘米一种,涵管购买商品管。洞身底板高程同渠沟底高程;相邻两节预制砼管之间,为防止渗漏需进行止水处理。在管底部设置C15现浇砼管座,管座厚度1

38、5厘米、宽度D+20厘米;在管上部设置沥青油毛毡包裹,处理宽度为20厘米,型式为三毡两油。结构布置见设计图册,工程量见成果表八。(六)田间进、排水口在工程实施时,为考虑田间灌溉及排水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备田间进、排水口,共439个,为简易结构,管身均采用PVC管。(七)进地桥及下田埠为了适应交通、群众生产和大型耕作机械需要,在机耕路靠沟渠一侧,适地修建进地桥,桥面宽2.0米,采用钢筋砼现浇板连接,面板C20砼现浇厚12cm,需建进地桥27座;在机耕路靠水田一侧,适地修建下田埠,共需建进地桥140座。第六章 工程投资规划、资金来源及投向6.1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XX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XX镇2

39、010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县XX镇枣林、河东、白鱼、苍墩4个村,项目区治理面积为2万亩。项目总工期为4个月,从2010年12月初开工至2011年3月底竣工。工期进度应与资金计划同步。(2)投资主要指标项目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面积2万亩。项目实施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将有利于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且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不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整个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将提高。6.2 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农发项20046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及审批工作意

40、见的通知”; 安徽省水利厅皖水建200813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 定额采用: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颁布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以及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补充定额。 工程规模和工程量依据施工图图纸编制; 建筑材料价格参考六安市建设工程定额与造价(2010年第9期),由汽车直运到工地。6.3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根据农发项20046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编编制及审批工作意见的通知”,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费用,由建筑工程费和安装

41、工程费、设备费、施工临时费、其它费用组成。在计算中,以元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两位计到分,汇总后取整计到元。 建筑工程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 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其它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 直接费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1)在人工工时费的单价计算中:B类工程,人工预算单价为工长5.1元/工时,高级工4.76元/工时、中级工4.08元/工时、初级工2.2元/工时。2)在材料费定额的计算中,材料用量参照定额标准,材料价格参考六安市建设工程定额与造价(2010年第9期)。3)在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的计算中,台时和

42、台时费分别依据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其它直接费其它直接费指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和其他。其费率取2%,计算基础为直接费。 现场经费现场经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管理费。依据皖水建(2008)139号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规定,按工程种类分别计取,中低产改造工程规模较小,工程相对比较简单,按B类工程计取,土方工程取4%,石方工程取5%,砼工程取5%,其它工程取4%,计算基础均为直接费; 间接费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其他费用,依据皖水建(2008)139号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中规定,按工程种类分别计取,中低产改造工程按第B类工程计取,土方工程为4

43、%,石方工程为5%,砼工程为4%,其它工程取4%,均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利润依据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编编制及审批工作意见规定,费率取7%,计算基础为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 税金依据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费用定额及概(预)算编制细则中规定,税金费率标准为3.22%,计算基础为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和企业利润之和。 设备费本项投资费用计算依据为工程设计图,主要用于购置水泵、变压器、起闭机、铸铁闸门等设计图中涉及到的永久性设备。 施工临时工程费施工临时工程费包括施工脚手排架等费用按主体建筑工程投资的3%计算。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由工程监理费和设计费组成。(1)工程监理费按此项工程

44、财政投资总额的2%。(2)设计费:按项目总投资的1%计。6.4 投资预算工程总投资2032.0万元,财政投资1524万元,其中,水利措施1219.62万元,财政资金1023.34万元。6.5 投资筹措方案6.5.1 投资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2032.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08.0万元(现金50.8万元,投劳折资457.2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016.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406.4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0.32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81.28万元。6.5.2 配套资金承诺XX县委、县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十分重视,对于本次申报的XX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0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县财政配套资金50.8

45、万元,保证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工程顺利实施。6.5.3 项目区群众筹资投劳情况及县级审查意见根据项目区各村涉及范围和受益情况,各村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严格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将筹资投劳纳入村级“一事一议”范畴。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制定了各村筹资投劳方案并形成了决议,共落实自筹资金508.0万元,其中现金50.8万元,投劳折资457.2万元。对于项目村制定的筹资投劳方案和形成的决议,县农发办采取访农户、听意见等方式进行了严格审查,项目村村民代表大会符合法定程序,筹资投劳方案切实可行。6.6 水利措施预算表一、总概算表二、建筑工程概算表三、建

46、筑工程单价汇总表四、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五、次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六、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七、施工机械台班费计算表八、砼、砂浆材料单价计算表九、建筑工程单价表十、安装工程单价表第七章 综合效益分析7.1 经济效益该项目工程兴建后,预计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81万亩,新增农田防护林网面积2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99万公斤,新增油料总产量86.4万公斤,项目区农民纯收入总额增加763万元。7.2 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通过对田、林、路、水、电的综合治理,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土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极大地

47、调动农民从事种植业的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稳定发展,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市场意识增强,促进项目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7.3 生态效益项目区建成后,新增农田防护林网面积2万亩,可改善农业区域性小气候,增强防风抗灾(主要为干热风)、保持水土的能力,减轻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为农业生产建起一道绿色屏障。通过平田整地、秸杆还田等措施的运用,加大水分的入渗系数,改善土壤水肥和理化性状,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7.4 经济评价7.4.1 基本数据根据国家农发办的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进行本项目的财务评价。(1)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2032.0万元。水

48、利措施投资1219.62万元,占总投资的60.02,其中财政资金1023.34万元,占财政资金的67.1%。(2)计算期和折现计算基准点财务盈利分析。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建设施工期1年,效益发挥期14年。折现计算的基准点,选在建设期第一年的年初,基准点序号为0,各项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3)财务基准折现率及投资回收期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要求,财务基准折现率=8%;投资回收期从第1年算起,基准投资回收期暂定为6年。7.4.2 经济评价依据(1)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案与参数。7.4.3 农作物产量及产值预

49、测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的投入产出取价原则,取当地农作物前3年平均价格为基础,水稻2元/kg,油菜2.8元/kg,其它作物1.5元/kg。每亩产量也按项目实施年限的前三年平均值为基准,并假定在计算期内保持不变。项目区水稻治理前10970亩,治理后11900亩;油菜治理前7000亩,治理后8500亩;其它作物面积治理前1200亩,治理后1800亩。按此种植比例,预测农作物产量及效益见表7-1。7.4.4 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项目经济评价参照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手册所规定的参数进行,结合项目区实际,确定项目区农业生产费用构成因子,并分析不同作物每亩生产费用。

50、具体见表7-2。表7-1 项目区农作物产量、产值预测表项目作物名称合计水稻油菜其它作物种植面积(亩)治理前109707000100019170治理后140009500120025500亩产量(kg)治理前430148800治理后5502001000总产量(t)治理前471710368008693治理后77001900120015060平均销售价(元/t)治理前180024001200治理后200027001500总产值(万元)治理前849249961194治理后15405131802233表7-2 项目区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表 单位:元名称水稻油菜其它作物治理前治理后治理前治理后治理前治理后种子

51、28394185470化肥889063808181地膜农药32348101448灌溉404015202020机耕203020252025机播机收2040人工费12013013090195260合计3484032402433845047.4.5 农产品净收益分析根据“项目区农作物产量、产值预测表”和“项目区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表”,建立净收益分析表。具体见表7-3。表7-3 项目区农作物净收益分析表项目作物名称合计水稻油菜其它作物种植面积(亩)治理前109707000100019170治理后140009500120025500总产值(万元)治理前849249961194治理后15405131802

52、233亩费用(元)治理前348240384治理后403243504总费用(万元)治理前38216838588治理后56423160855净收益(万元)治理前4678158855治理后9672821201369净增收益(万元)500201627637.4.6 经济指标计算根据以上对项目区农作物产品亩产、产量、产值、费用等的分析,建立该项目的“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具体见表7-5。依据项目效益流量表中的数据,按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中给定的公式、列表计算各项经济指标如下: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计算式中: B年效益,万元; C年费用,万元; n 计算期,年;根据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

53、程(SL1692)项目的计算期为15年,加上建设期1年,取n16年; t计算期各年的序号,基准年的序号为0; (BC)t第t年的净效益,万元。计算得:EIRR22.1%8%(社会折现率,取8%)2、经济净现值(ENPV)计算式中: ENPV经济净现值,万元; 社会折现率。计算得:ENPV2017万元03、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计算式中: EBCR经济效益费用比; Bt第t年的效益,万元; Ct第t年的费用,万元。计算得:EBCR1.791.0(4)投资回收期借助现金流量表(表7-5),计算成果:n4.73年7.4.7 经济效益评价经上述计算分析,该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22.1%大于基准收益率

54、8%;经济净现值2017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年限4.73年,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经济效益费用比1.79。各项经济评价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本年度项目实施经济上可行。表7-4 项目区经济效益费用比分析表第八章 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8.1 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为确保XX县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经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研究决定,成立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工程指挥部。由县分管领导亲自指挥,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具体抓落实,指挥部具体负责项目工程管理和自筹资金筹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指挥部主要职责为:(1)项目规划

55、设计、工程预决算及工程验收报账;(2)组织安排项目工程的实施;(3)认真落实群众筹资投劳;(4)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加强项目区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监理工作。8.2 实施管理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工程建设质量,在项目的实施、建设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1)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制。继续坚持立项前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对开发面积、建设内容、筹资渠道(重点是农民筹资投劳)进行预案公示,最后民主表决;项目批复后把各项措施的任务量、财政投资额、群众应该负担的筹资投劳数,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广泛监督。(2)实行单项工程和工程材料招投标制:在项目区或全社

56、会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标,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执行。(3)实行工程承包合同制:经过招投标竞争确定后,中标单位要与工程建设指挥部签订合同,严格合同质量要求和工期。(4)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把财政资金投资1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全部纳入监理范围,对一般工程也加强行业监督和群众监督。通过严把材料质量关、施工技术关、竣工验收关,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和工程质量优良,使其持续长久发挥效益。(5)实行工程完工四级验收制:单项工程完工后,首先是施工队自验,其次是技术人员查验,第三是工程指挥部初验,最后由农发办和监理单位全面验收。(6)实行县级报账制: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

57、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全部实行县级报账制。8.3 实施计划本工程计划于2010年12月1日开工,至2011年3月底完工,总工期4个月,时间紧,需加强管理,实施调度,确保不误农时。第九章 工程运行与管护为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切实使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工程正常运行,项目区建立了相应的工程维护机制。(1)项目区排灌沟渠及相应的配套设施,采取项目村成立用水协会、租赁、承包、拍卖等方式,按照产权主体与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方自己筹资投劳进行管护维修,保证沟渠灌排水正常运行。(2)对项目区各项工程的运行管护,县农发办将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工程管护成绩突出的和管护工作不力的,做到奖罚分明。第十章

58、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10.1 组织领导为了搞好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XX镇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工程,XX县调整充实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工程项目选项、规划评审、组织协调、督查指导等工作。10.2 职责分工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有关职能部门具体分工如下:1、农发办负责项目工程的招投标,承包合同的落实、质量检查、完工后的验收、报账。严格落实县级报账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负责制。2、财政局负责县级财政配套资金的筹措落实,保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定期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保证专款专用。3、审计局负责对农发资金的流向、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4、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会同农发办搞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