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登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2103754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肃省永登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甘肃省永登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甘肃省永登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永登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永登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文 本)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功能定位和用地结构1第三章 居住区规划1第四章 道路交通规划2第五章 绿地系统规划3第六章 公共设施规划3第七章 城市设计导引3第八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4第九章 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5第十章 附则9附表1 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规划用地平衡表9附表2 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停车位指标10附表3 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适建性规定表11附表4 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1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实施永登县城总体规划、指导永登县城新区的开发建设,统筹安排该地区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城

2、市设施,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本规划依据永登县城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原则和具体规定、按照国家和甘肃省城市规划法律法规进行编制。第三条 本规划范围,北至城关初级中学,南至纬九路,东至旧312国道, 西至滨河路,总用地面积1.14km2。第四条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即作为地方性规章执行。本规划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编制本规划范围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应符合本规划的相关规定。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第二章 功能定位和用地结构第六条 功能定位新城区核心片

3、作为永登县城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教育和居住,其城市形象代表未来永登县城城市建设的新成就,是永登县城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第七条 用地结构本片区形成以广场及其周围的行政、商业用地为核心的,以滨河路纬五路十字、团结路纬五路十字、团结路纬七路十字为节点,以纬五路、团结路为主轴,两片生活居住区、一个教育区依团结路从北至南分布的整体结构。商业主要沿团结路两侧布置。滨河路纬五路十字节点以公共绿地、行政办公用地为主;团结路纬五路十字节点以商业、文化娱乐、行政办公用地为主;团结路纬七路十字节点以商业用地、教育科研、市政用地主;胜利路纬七路十字节点以公共绿地、居住用地为主规划区内

4、从北至南布置了两片生活居住地区。新建居住区,按现代化的生活居住区的要求进行建设。第三章 居住区规划第八条 居住区的组织根据本片区的整体结构,共有两大片居住区组成。规划区内从北至南布置了两片生活居住地区。新建居住区,按现代化的生活居住区的要求进行建设。第九条 住宅建设1、住宅建筑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住宅类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质量等因素确定。2、住宅的面积标准和设计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无电梯住宅的层数不应超过六层。3、住宅的布置应有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和防风沙的侵袭。4、面街布置的住宅,其

5、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第十条 公共服务设施1、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它共八类设施。2、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3、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配建指标及项目设置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十一条 绿地建设1、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新建居住区的绿地率不宜低于35%;旧区改造不宜低于30%。2、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

6、于1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50%。3、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小游园(居住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它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4、居住区内的绿地应精心设计。5、各级中心公共绿地的绿化面积不宜小于70%,并应设置相应的设施;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第十二条 道路1、居住区级以下道路包括: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三级。小区道路

7、路面宽度为79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小于14米;组团路路面宽度为57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小于10米;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米。2、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米。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米,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3、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米,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4、居住区内应按规定设置机动车停车场。第四章 道路交通规划第十三条 本规划区的城市道路分为干路和支路两类。第十四条 城市道路团结路、滨河路、

8、纬五路;纬九路、老312线为干道,纬七路、胜利路、规划一支路为支路。滨河路红线宽度为50米;纬五路红线宽度为45米;团结路红线宽度为36米;纬七路、纬九路、老312线、胜利路红线宽度为24米;规划一支路红线宽度为14米。第十四条 公共停车场1、规划共设公共机动车停车场1处。居住区机动车停车设施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甘肃省的有关规范,结合居住区建设同步实施,规划布局应结合各类设施就近安排、统一布置。2、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右转出入车道。停车位多于300个的停车场,出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米。3、非机动车停车场宜结合

9、土地使用的功能分散布置。长条形停车场宜分成1520米长的段,每段应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不得小于3米。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两个。停车位超过1500个时,应分成10001500个一组,每组有一对出入口。第十五条 广场 在行政中心北面布置一个广场,面积为0.97公顷。第五章 绿地系统规划第十六条 绿地系统本片区的绿地系统由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及居住区和其它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组成。第十七条 绿地系统建设的原则以现有建筑形态和城市空间格局为主,增加小型绿地,加强庭院绿化;随着城市用地的拓展逐步实施公共绿地的建设,结合用地开发和项目建设,同步进行道路绿化、街头绿地和防护绿带以及居住小区

10、绿地和基地内绿地的建设。第十八条 城市公共绿地规划区内的城市公共绿地主要为街头绿地。街头绿化集中在滨河路与纬五路交叉口处,胜利路与纬七路交叉口处。规划区内人均绿地7.5m2。第十九条 防护绿地在变电站东侧设一防护绿地。沿排洪沟设置防护绿地。第六章 公共设施规划第二十条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在核心片建设一个行政办公中心,将大部分行政单位搬迁入内。居住区内的行政管理机构结合居住区小心统一安排。第二十一条 商业金融设施规划商业金融设施主要沿团结路两侧分布。在火车站对面设一商业用地。第二十二条 文化娱乐设施小型综合性娱乐设施等设施应结合居住区各级中心的商业服务设施统一安排和建设。在团结路、纬五路交叉口处设

11、有一片文化娱乐用地。第二十三条 体育设施体育设施总体规划中已有安排,故在规划区内不再安排用地。第二十四条 医疗卫生设施医院总体规划中已有安排,故在规划区内不再安排用地。规划区内的人员就医主要依靠规划区南北两面的两座医院。第二十五条 教育科研设施在规划区南部设一教育科研用地。第七章 城市设计导引第二十六条 空间结构规划用地的空间结构在整体上呈现为一心二轴三区三节点的结构。依据城市功能要求在整个片区风格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在不同地段适当布置不同特色的建筑与开放空间,塑造张弛有序、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第二十七条 视廊控制对已建的一些超过建筑限高的建筑物,不得进行改扩建,建筑高度应保证干道视廊的实现。第

12、二十八条 建筑高度控制纬五路、团结路作为城市发展主轴,是集中展现城市风貌的标志性界面,建筑高度以多层和小高层建筑为主,胜利路、纬七路线路可局部设置多层、小高层建筑;其他地段以多层为主。建筑风格必须与区域协调;沿街商业建筑尽量保持界面连续。建筑风格必须与区域协调;沿街商业建筑尽量保持界面连续。新建设施应严格执行本规划所确定的高度控制指标,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要进行城市设计分析,并由县建设局进行核定。第二十九条 空间景观节点主要空间景观节点控制范围内要形成整体统一的空间环境,建筑相互协调呼应,并努力提高绿化在环境中的比例。次要空间景观节点控制范围内要形成良好和谐的空间环境,建筑与建筑有所呼应,并

13、发挥绿化的点缀作用。一般城市道路交叉口地区控制范围内不强调形成统一的空间关系,但建筑之间不应出现强烈的反差,利用其它环境要素如绿化、小品等达成统一。第八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三十条 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区日用水量为0.35万米3/日。规划区供水主要依靠永登县自来水厂,该水厂位于城市西郊,经扩建后可满足县城供水。城区给水管网规划采用环状主管网与树枝状管网相结合的方式。规划区内管网与城市给水管网相接,以保证整个区域的供水安全性。给水管道敷设在道路的一侧,每120米以内设一个消火栓。规划给水管管径: D500、D400、D200。本区供水水压约为3公斤,可以满足多层建筑的水压要求,对高层建筑需加压供水。

14、给水管道敷设在道路的一侧,每120米以内设一个消火栓。第三十五条 污水工程规划新区核心片主要为居住、商业、行政用地,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为0.28万立方米/日。规划区内的污水排入南部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地形在团结路规划污水干管,污水汇合后向西南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污水管管径: DN300、DN400。详见给排水工程规划图。第三十一条 雨水工程规划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在充分利用现状雨水管道的基础上,改造完善本区的雨水系统,以满足规划区的使用需要。同时进一步改善规划区环境。雨水管沿道路布置,管径为DN300、DN400。第三十二条 电力工程规划规划区年用电量为0.096亿kwh。

15、10KV系统应逐步实现环网供电,以提高供电质量、环网平时开环运行;10KV线路应敷设在敷设至电缆沟,无条件做电缆沟的路段可采用穿管敷设。区内应结合道路建设电力电缆沟,并在主要交叉路口及集中出线处增加过路管数量,保证供电线路地下走廊通畅。新建电力电缆沟原则上应布置在道路东侧、南侧,尽量统一断面。道路交叉口应预留足够数量的横过管,采用镀锌钢管,并应根据需要及规定预留足够数量的过路管。第三十三条 电信工程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市话普及率为95部/百人。利用新城区电信局为本区服务。电信管道原则上布置在道路西侧、北侧人行道下,并尽量连通。电信管道采用PVC管群,埋深需符合要求,规划电信管断面:18孔、12孔

16、、6孔。电信管道采用PVC管。道路交叉口应预留足够数量过路管,并根据要求预留足够数量的横过管。第三十四条 邮政工程规划邮政所结合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布置,满足服务人口及半径的需求,并结合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具体落实。第三十五条 供热工程规划根据总体规划,本规划区的南部和北部的供热分别由规划区南面的和北面的两个供热站供热。采暖标准:住宅采暖综合指标为60W/平方米,公建采暖综合指标为70W/平方米。规划从团结路敷设供热干管,其他道路下敷设供热支管,与城市供热管网相接。规划蒸汽管管径:D400、D300、D200。第三十六条 燃气工程规划供气气源近期为石油液化气,远期若经国家批准可以使用天然气,则使用天

17、然气。总用气量为:1089立方米/年第三十七条 防灾工程规划在主要道路两侧按每120米设置消防栓,居住区内按150米间距配置。消防栓采用地上式,宜靠近交叉路口,消防用水管网系统与城市给水管网系统共管,消防用水主要由城市给水管网供给。规划地块内干道为消防车的主要通道。新建各类建筑物应充分考虑消防要求,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防火规范,满足消防间距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城市公共绿地、广场等共同组成城市防灾疏散场地。第三十八条 环卫工程规划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城市固体废物采用分类收集,集中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规划在河西工业区北部,引大入秦水管总站以北500m处的砂沟(规划范围以外,距庄浪河大桥直线距离2.

18、2km),规划垃圾填埋场一座,占地面积0.65 km2,容量574万吨。规划根据相关标准在规划区内设置6座小型转运站,1座中型垃圾转运站。固体废弃物产量为18吨/日,年产垃圾0.704万吨第九章 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第三十九条 土地使用的控制土地使用的分类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有关土地使用的分类。各地块详细的用地性质按照地块指标控制表(附表4)的规定执行。各类建设工程应遵循土地使用性质兼容与相斥的关系进行安排,做到互不干扰,各得其所。各地块土地使用的兼容性按照地块适建范围规定表(附表3)的规定执行。凡表中未列入的建设工程项目,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

19、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附表3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报县建设局批准后执行。第四十条 建筑容积率控制1、建筑容积率的计算建筑容积率是指某一地块上的总建筑面积数值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FAR=Sa/S,其中:FAR指容积率;Sa指该地块上的建筑面积总和;S指该地块用地面积。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不计;屋顶层建筑面积不超过标准层建筑面积1/8的不计;半地下室在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米的不计。在计算地块用地面积时,地块面积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正式划定用地范围的面积为准,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和城市公共绿地规划绿线内的面积不得计入。商办、商住综

20、合楼的容积率控制指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比例换算合成。2、在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积率应严格依照地块指标控制表(附表4)中容积率规定执行。该容积率为所划地块的最高容积率,任何开发建设都不得超过该地块容积率指标要求。当地块开发需划分为小地块进行时,应首先保证大地块开发总量不突破本规划指标的情况下进行再分配。3、现有建筑的建筑容积率已经超过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4、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历史保护地段除外);低层居住建筑为500平方米;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为1000平方米;高层居住建筑为2000平方米;高层公共建筑为30

21、00平方米。5、在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广场、绿地等公共使用的开放空间,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以及视线走廊高度控制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每提供1平方米有效空间的开放空间,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定,允许增加建筑面积12平方米。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规划确定的建筑面积的20%。A、沿城市道路、广场留设;B、任一方向的净宽度在6米以上,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C、在广场、绿地中应设置座椅等休息设施;D、建设竣工后,应设置相应标志,并交有关部门管理或经批准后由建设单位代行管理;E、常年开放,和基地其它空间相对独立,且不改变使用性质。第四十一条 建筑密度控制

22、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建筑投影面积与地块总面积的比值,即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地块建设中建筑密度只能小于或等于地块指标控制表(附表4)中关于建筑密度的规定值。第四十二条 建筑基地内的绿地率控制绿地率是指建设用地范围中绿化用地(即用于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园苑、水面等的用地)面积与该建筑项目用地面积之比。规划范围内各建筑基地内的绿地率指标应按照下表的规定执行,并不得低于地块指标控制表(附表4)中绿地率指标的规定值。表1 建设基地内绿地率控制指标表用地类型用地代码绿地率(%)二类居住R230商业金融C215行政办公C120文教体卫C3、C4、C5、C620市政设施U15第四十三条

23、建筑高度控制1、建筑高度计算a、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b、坡屋顶建筑:自室外地面算至屋脊顶。c、烟囱、屋脊装饰、避雷针、旗杆、风向器等突出在屋面的附属设施不计入建筑高度。d、楼梯间、望台、屋顶窗、水箱、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物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6米以内,且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的八分之一时,不计入建筑高度。2、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视线走廊范围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总体规划和本规划的有关规定,并在编制建筑设计师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经建筑和文物保护

24、专家小组评议后,由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具体核定。第四十四条 建筑间距1、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物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坡度大于45度的坡屋面建筑,其建筑间距是指自屋脊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线至北侧建筑的外墙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2、规划按照有关规定,确定本区各类建筑间距的控制标准。建筑除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下表的规定。表2 建筑间距控制类 别层数主要朝向间距次要朝向间距居住建筑低层(H10m)1.5H0.5H,且大于4米多、中高层(10mH24m)1.5H0.5H,且大于6米高层(H24m)0.8H,且大于24米0.5H,且大于18米非居住建筑低层(H10

25、m)消防间距,且大于6米消防间距,且大于6米多、中高层(10mH24m)大于13米消防间距,且大于6米高层(H24m)0.5H,且大于18米0.3H,且大于13米(注:文教卫生建筑之间的间距须在同类布置方式的居住建筑要求上,提高1020%,同时满足各专业规范要求)。3、住宅建筑在布置时期朝向偏离正南向,可采用下表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表3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方位01515303045456060折减系数1.0L0.9L0.8L0.9L0.95L注:表中方位为正南(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L为规划中确定的标准日照间距。4、多层居住建筑底层有商店或其它非居住用房的,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底层高度

26、。第四十五条 建筑物退让控制1、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处必须符合消防、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条的规定。2、沿建筑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距离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A、各类建筑的离界距离,按下表规定的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控制,但不得小于最小距离。表4 建筑物退让控制建筑类别离界距离建筑朝向居住建筑非居住建筑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最小距离(米)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最小距离(米)主要朝向低层0.853多层0.895高层0.4120.39次要朝向低层0.42消防间距多层0.44消防间距高层0.296.5B、界外

27、是居住建筑的,除须符合第A项离界距离的规定外,须同时符合上一条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C、界外是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最小离界距离按第A项非居住建筑的离界距离控制。D、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底部的距离)的0.7倍,且最小值为3米。3、建筑后退道路红线a、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无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得小于3米,并执行下表中的有关规定。表3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建筑高度道路红线宽度L24m14L24mL14m多、低层H24m643高层24mH864(注:高层退线指建筑主体部分,裙房按多、低层建筑控制,裙房24m)b、

28、新建影剧院、游乐场、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得小于8米,并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c、高层建筑主楼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应满足下列公式:S=H/1.5-W其中,S为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H为建筑高度;W为相邻道路的红线宽度。同时满足裙房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距离为5米。d、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8米,均自道路规划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e、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f、在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

29、星建筑物。g、沿城市道路两侧的货运装卸颇为应后退道路规划红线。4、在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电力线路保护区的范围规定如下:a、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指导线边线向外两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并行线内的区域:110千伏, 10米35110千伏, 18米154330千伏, 25米b、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指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向外两侧所形成的两并行线内的区域。其每边向外侧延伸的距离应不小于1米。第四十六条 出入口控制1、城市主干道两侧一般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建出入口;次干道两侧可设置人流量较大的公建以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地、公交站点。2、机动车出入口位置的确定须满足以下要求:城市主干道与

30、城市主干道相交,距交叉口80米内禁止设机动车出入口;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相交,距交叉口60米内限制设机动车出入口;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相交,距交叉口40米内限制设机动车出入口;30米以下道路距交叉口30米内限制设机动车出入口。3、地块内红线宽度12米以上道路,机动车开口须退交叉口12米。4、较大人流量公建如影剧院、农贸市场、体育馆等布置在次干道交叉口附近时须采取措施,使人流、车流出入口距交叉口不小于50米。(出入口位置详见分图则)第十章 附则第四十七条 永登县建设局是永登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本规划由永登县建设局具体执行。第四十八条 本规划由永登县建设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九条 本规划经永登

31、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附表1 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规划用地平衡表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ha)比例(%)1R居住用地51.0845.9二类居住用地51.0845.92C公共设施用地31.3128.2其中行政办公用地12.7311.4商业金融用地12.4511.2文化娱乐用地1.361.3教育科研用地4.774.34S道路广场用地17.7516.0其中道路用地16.2414.6游憩集会广场用地0.971.0机动车停车场用地0.540.45U市政设施用地2.622.4其中供电用地1.31.2邮电设施用地1.021.0其他市政设施用地0.30.27G绿地8.427.5其中公共绿地2.912.5防护绿地5

32、.515.0合计城市建设用地111.18100.008E水域2.42-城市规划用地113.6注:规划范围内容纳人口1.6万人。- 11 -附表2 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停车位指标序号类 别单 位机动车自行车1高中档旅馆C25车位/客房0.40.52普通旅馆C25车位/客房0.150.23饭店、酒楼、茶楼C24车位/100m2营业面积2354办公楼C11、C12、C22、C23车位/100m2建筑面积0.30.535商业大楼C21、C22、C23、C24车位/100m2营业面积0.30.5356市场C26车位/100m2建筑面积0.30.5687体育场馆C41车位/100座23101

33、58会议中心车位/100座5713269展览馆、文化科技设施C34车位/100m2建筑面积11.23510医院C51车位/100m2建筑面积0.40.63511公园G11车位/公顷用地684012中学R22车位/100学生0.30.358010013小学R22车位/100学生0.50.781514住宅区R21车位/户0.30.823附表3 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适建性规定表序号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一类R1二类R2贸办公C1C2科文卫C3-C6G1G21层独立式住宅2其他低层居住建筑3层居住建筑4高层居住建筑5身宿舍6住小区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

34、机构)7居住小区商业服务设施8住小区文化设施(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文化馆等)9居住小区体育设施10住小区医疗文生设施11居住小区市政公用设施12住小区行政管理设施13住小区日用品修理、加工场14小型农贸市场15小商品市场16住区级以上行政办公建筑17居住区级以上商业服务设施18居住区级以上文化设施19住区级以上娱乐设施20居住区级以上体育设施21居住区级以上医疗卫生设施22殊病院23公建筑、商办综合楼24一般旅馆25游宾馆26商住办公楼27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28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贺业余学校29研设计机构30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的的工厂31环境有轻度干扰、污染的的工厂32环境有严重

35、干扰、污染的的工厂33通储运仓库34危险品仓库35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36高会停车场、库37加油站38汽车修理、专业保养场和机动车训练场39客、货运公司站场40施工维修设施及废品场41处理场、殡仪馆、火葬场42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注:不允许设置;有条件允许设置;允许设置。附表4 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块地编号用地性质代码地块面积(M2)建筑密度(%)建筑高度(M)容积率绿地率(%)机动车位(个)自行车位(个)居住人口备注A-1-1R26490020181.232706802400A-1-2R2230001460.440-A-2R26945228181.23270700

36、2450A-3C218507930211.835150022501100A-3-2C21746240121.52010120-=B-1-1C361322633182.025260350-B-1-2S22970070B-1-3G1215255-75-B-1-4C14279930181.8307701150-B-1-5C23762333181.03025200-B-2-1C64785920140.832120240-B-2-2C23125335122.040600900-B-2-3R26187320181.232757002600B-2-4G223125775-B-2-5U930822590.83

37、0-B-2-6U1129712590.825-C-1R28388020181.232808002800C-2-1R26364820181.235606002100C-2-2C2293050142.02060600-C-2-3U229304块地编号用地性质代码地块面积(M2)建筑密度(%)建筑高度(M)容积率绿地率(%)机动车位(个)自行车位(个)居住人口备注D-1-1R26592820181.235656502280D-1-2C22245850142.020450650-D-2-1G121380075D-2-2R224437220181.232-D-2-3S35153350-D-2-4C212

38、212630181.83240200-D-2-5R24026020181.232454001400D-2-6R2285831460.440永登县城新区核心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目 录1 基本概况12 规划依据13 规划框架24 规划区发展条件分析24.1 区位优势明显24.2 城区定性明确24.3 城市建设用地平整,道路骨架基本形成34.4制约因素和隐患35 功能定位和指导思想35.1 功能定位35.2 指导思想36 规划布局原则与结构36.1 规划布局原则36.2 规划结构47 城市设计导引47.1 整体空间结构47.2 街景及建筑高度控制要求47.3 节点控制要点48 用地布局与控制指

39、标58.1 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58.2 道路系统及交通设施布局与控制指标 58.3 居住用地布局与控制指标68.4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与控制指标78.5 城市公共绿地布局与控制指标98.6 市政设施用地108.7 地块适建性规定109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119.1 给水工程规划119.2 污水工程规划119.3 雨水工程规划119.4 电力工程规划129.5 电信工程规划129.6 邮政工程规划129.7 热力工程规划129.8 煤气工程规划129.9 防灾工程规划139.10 环卫工程规划1310 村庄改造建议1311 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1411.1 土地使用控制1411.2 环境容

40、量控制1411.3 建筑建造控制1511.4 交通指标控制1612 规划实施17第一章 城区概况一、地理位置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经102036-103046,北纬36012-37007,冻结皋兰、景泰,南与西固、红古两区毗邻,西依祁连山、与青海乐都县为界,北与天祝犬牙交错相接。永登县城居于“丝绸之路”上,是河西走廊东部门户,距兰州市113公里。二、气候资源本县地处陇中北部温带半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严寒期长,春秋相连无夏。自然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261-435毫米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在300毫米以下,年均蒸发量在1234-1879毫米之间,是降水量的3.6倍至6.5倍。年均气温5.

41、9,地区间温度差异在-0.5-+5.9之间,年日照时数1744-2659小时,日照率60%,太阳辐射每平方厘米年总量为129.75千卡,除西北部偏低外,其他地区日照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三、水资源地表水主要是流经本区的庄浪河、大通河。庄浪河年均总径流量1.854亿立方米,流经8个乡镇94.5公里,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大通河流经两个镇,长54公里,年均总径流量27.94亿立方米。引大入秦工程通水后,年总引水量可达10.09亿立方米。四、矿产资源县内有铁、铝、锰、锌、金、石灰石、石英石、石膏、磷矿石、芒硝等22种矿藏,产地81处。其中石灰岩、硅岩、石膏和煤被列为全省优势矿产。五、旅游资源县内有

42、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遗址3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永登县发展迅速,给城市的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考。依据永登县城总体规划,城市性质确定为:是以建材、冶金、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旅游服务为主的兰州市的重要卫星城。本规划范围,北至城关初级中学,南至纬九路,东至旧312国道, 西至滨河路,总用地面积1.14km2。规划区位于永登县城的新城区,建筑相对较少,在老312线、纬五路沿路分布着一些商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中小学用地、居住用地及少量工业用地;在滨河路东侧布置有一个变电站,剩余用地主要为耕地和空置地。规划区内地势平坦,适宜于开发建设。2

43、、规划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令发布);2.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2.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2.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2.7永登县城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3、规划框架现状调查状况调查街区踏堪职能部门状况调查相关区域新城区发展条件综合 永登县城总体规划永登县“十五”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各部门发展计划新城区职能定位用地功能构成与布局方案控制指标体系规划

44、图纸、说明新城区核心片设计意向方案城市建设管理规划文本4、永登县城核心片发展条件分析4.1 区位优势明显永登县城核心片位于永登县城的南部,东面是老312线及铁路,西面与河西工业区相接;北部是老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良好,交通条件便利。4.2 城区定性明确依据永登县城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永登县城城市性质定为以建材、冶金、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旅游服务为主的兰州市的重要卫星城。4.3 城市建设用地充足,道路骨架基本形成规划用地范围内部分为耕地,但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城市建设能够通过政府的程序征用土地;大部分用地平整适建。纬五路已建成通车,规划用地的道路骨架基本成型,与其他地区交通联

45、系也较为方便,道路周边用地的开发条件进一步趋于成熟。4.4 制约因素和隐患规划用地内现存一些不相协调的工业,与周边地区的整合发生冲突。5、功能定位和指导思想5.1 功能定位新城区核心片作为永登县城未来发展的重心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教育和居住,其城市形象代表未来永登县城城市建设的新成就,是永登县城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5.2 指导思想5.2.1 依托联动理念新城区的发展必须充分依托老城区,其现代化居住示范区的形成需要老城区人口的迁移。同时,新城区的发展要与老城区,河西工业园的发展相互协调,例如,缓解老城区人口压力,促进老城区功能结构调整,降低老城区土地竞争强度,为工业园提供居住

46、及相关配套设施等等。5.2.2价值平衡理念鉴于规划用地内部分村民迁移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建议采用地区价值平衡体系来进行适当弥补。在开发时序上,新城区建设以公共设施投入为先,吸引人气,可促进新区土地价值的提升。5.2.3 现代化高标准理念城市的良好运行依靠的是高效率的支撑体系,其中,基础设施的组织尤为关键。在可能条件下,水电等管线尽量地埋铺设,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放,供热、供气预留管道,统一规划、分步设施。所有这些都要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标准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完善城市功能,提供充分的公共设施,如教育、医疗设施及市民健身场所等。以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提高绿化水平,注重绿化的多元化和实用化。5.

47、2.4 城乡融合理念本次规划范围内部分为农田。规划用地的开发是通过转换耕地的土地所有性质实现的,涉及到对现有村庄的改造。这就要求树立城乡融合的规划设计理念,深入研究村庄改造的模式、时序,以及怎样与新区开发很好的结合,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求得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5.2.5 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规划年限到2020年)为依据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远景发展。6、规划布局原则与结构6.1 规划布局原则1、根据永登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与布局结构,进一步细化各项用地分类,并结合建设用地指标核算和城市现状发展需求,调整部分用地性质和布局;2、根据总体规划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统,

48、划定城市功能分区确定并完善相应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建项目和规模;3、根据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结构、道路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和建筑开发条件,确定不同地块和分区的开发建设时序;4、以有利于开发与实施,方便管理与操作为目标,确定各地块的规模,并依据有关规定确定地块的各项开发控制指标;5、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外部公共空间和城市景观为目的,结合开发效益,确定建筑物控制高度。控制城市绿地、公共空间,提高绿地率,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完整的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系统;6、根据道路交通要求确定地块机动车出入口方位,依据地块的性质和开发强度配建停车位;7、根据开发建设项目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制定地块适建性控制规定,使规划

49、更具弹性。6.2 规划结构本片区形成以广场及其周围的行政、商业用地为核心的,以滨河路纬五路十字、团结路纬五路十字、团结路纬七路十字为节点,以纬五路、团结路为主轴,两片生活居住区、一个教育区依团结路从北至南分布的整体结构。商业主要沿团结路两侧布置。滨河路纬五路十字节点以公共绿地、行政办公用地为主;团结路纬五路十字节点以商业、文化娱乐、行政办公用地为主;团结路纬七路十字节点以商业用地、教育科研、市政用地主;胜利路纬七路十字节点以公共绿地、居住用地为主规划区内从北至南布置了两片生活居住地区。新建居住区,按现代化的生活居住区的要求进行建设。主要发展轴由纬五路、团结路构成。商业发展轴、绿化发展轴、市民公

50、共活动轴由此主轴衍生而来。7、城市设计导引7.1 整体空间结构规划用地的空间结构在整体上呈现为一心二轴三区三节点的结构。依据城市功能要求在整个片区风格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在不同地段适当布置不同特色的建筑与开放空间,塑造张弛有序、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7.2 街景及建筑高度控制要求纬五路、团结路作为城市发展主轴,是集中展现城市风貌的标志性界面,建筑高度以多层和小高层建筑为主,胜利路、纬七路线路可局部设置多层、小高层建筑;其他地段以多层为主。建筑风格必须与区域协调;沿街商业建筑尽量保持界面连续。7.3 节点控制要点节点控制重点为道路交叉口。道路交叉口节点范围内的建筑限高可以相邻街坊适当提高。并有选择的

51、留了开放空间,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今后的发展留出余地。7.3.1 主要空间景观节点主要空间景观节点为城市干路交叉口节点。控制范围包括以道路中线交叉点为圆心,半径100150米范围内地区。控制范围内要形成整体统一的空间环境,建筑相互协调呼应,并努力提高绿化在环境中的比例。7.3.2 次要空间景观节点次要空间景观节点包括城市干路与支路交叉口节点。控制范围包括以道路中线交叉点为圆心,半径60100米范围内地区。控制范围内要形成良好和谐的空间环境,建筑与建筑有所呼应,并发挥绿化的点缀作用。7.3.3 一般道路交叉口节点其它一般城市道路交叉口地区也要进行节点控制,控制范围为半径3060米范围内地区。控制

52、范围内不强调形成统一的空间关系,但建筑之间不应出现强烈的反差,利用其它环境要素如绿化、小品等达成统一。8、用地布局与控制指标8.1 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依据2004年永登县城总体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15万人,人均生活居住用地27.67m2。参照永登县城总体规划,同时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考虑,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人均生活居住用地指标确定为:30/人。规划区内生活居住用地占规划总用地45.9%,生活居住用地51.08ha,人口容量控制在16000人左右,生活居住用地人口密度313人/ha。8.2 道路系统及交通设施布局与控制指标8.2.1 规划原则1、规划城市道路的布局、走向、红线宽度和断面形

53、式以永登县城总体规划中道路系统规划为依据,道路布局、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原则不作变更,道路走向依实地建设情况和地形作局部调整。2、对于已实施的部分城市道路和路段,规划以实施情况为准,不作变更;3、已定位的城市道路、路段和交叉口,规划按确定的道路坐标进行定位;4、支路和小区内部道路根据道路所在地块的性质、交通发生量、用地情况和建筑投资等因素,以最合理的道路宽度和断面、最短捷的线路和走向、最大的服务范围和有利于分块成组地划分用地为原则进行规划和定位;5、参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总体规划布局,确定规划区各类交通设施的布局和规模。8.2.2 道路系统规划保持了永登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方格网式的城市主要道路格局,保持了城市道路的布局、走向、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已定位的城市道路宽度和断面形式原则上不作变更,未定位的城市道路根据实际地形和建设情况,从与现有道路和已定位道路的合理街接、减少拆迁等因素考虑对走向作局部调整。现已建成或定位的城市道路主要有:纬五路、团结路、胜利路。规划对现状路网结构进行了调整。团结路、滨河路、纬五路;纬九路、老312线为干道,纬七路、胜利路、规划一支路为支路。滨河路红线宽度为50米;纬五路红线宽度为45米;团结路红线宽度为36米;纬七路、纬九路、老312线、胜利路红线宽度为24米;规划一支路红线宽度为14米。沿交通性主干路两侧用地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