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2091157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教材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教材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教材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新教材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七年级地理上册 专题02 陆地和海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读下图,回答1-2题。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2.从B大洲最大港口到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世界四大海峡略图A BC D【答案】1.B 2.D3.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 )A.A是半岛B.B是海峡C.C是岛屿D.D是群岛【答案】3.B 【解析】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是海峡。B是海湾。我国有一探险队,准备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46题。4.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5.关于探险队出发地所在大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A.跨南、北两半球 B.跨东、西两半球C.西面直接濒临大西洋 D.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6.航船由经过了A、B两大洲分界线( )A.巴拿马运河B.乌拉尔河C.苏伊士运河D.马六甲海峡【答案】4.D 5.C 6.C 【解析】由图知探险队航线是:从中国出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返回中国,因

3、此船队在探险过程中没有经过北冰洋。亚洲西面与欧洲连成一体,没有直接濒临大西洋。由图知A是亚洲,B是非洲,亚非两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7.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A.非洲和印度洋B.亚洲和印度洋C.亚洲和北冰洋D.北美洲和北冰洋【答案】7.C 【解析】世界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太平洋;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大洋洲、北冰洋。8.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 )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B.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D.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答案】8.B 【解析】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是潮汐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9.读图

4、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B.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C.图示是大陆漂移说的一项科学依据D.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非洲板块上【答案】9.D 10.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西海岸(图中A处)发生里氏8.9级地震。关于这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球内部能量的急骤释放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答案】10.B 11.下列半岛位于亚欧板块的是( )A.索马里半岛B.阿拉伯半岛C.印度半岛D.中南半岛【答案】11.D 【解析】A属于

5、非洲板块,B、C属于印度洋板块。此处难点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都属于亚洲,但不属于亚欧板块,此题需熟记板块构造图。2013年7月16日,我国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载人潜水器7 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顺利返抵青岛。至此,历时44天的“蛟龙”号圆满完成了本次海试任务,也标志着“蛟龙”号10年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据此回答12-13题。12本次“蛟龙”号进行7000米海试任务的马里亚纳海沟对应于下面海底地形图中的()A甲部位 B乙部位 C丙部位 D丁部位13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此次“蛟龙号”进行海试任务的大洋应是其中的()A B C D【答案】12.B 13.B【解析】第12题,从图

6、中可以看出,甲处为大陆坡,乙处为海沟,丙处为海盆,丁处为海岭。第13题,从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显示的经纬度信息看,为大西洋,为太平洋,为印度洋,为北冰洋,“蛟龙”号是在太平洋中进行实验的。读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完成1415题。14所在的大洲分别是()A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B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15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A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答案】14.B 15.B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16-17题。16.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A.南美洲、大

7、西洋、非洲 B.北美洲、太平洋、非洲C.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17.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答案】16.A 17.A 【解析】本题组考查识图能力和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第16题,根据轮廓特征判断出甲、丙分别是南美洲与非洲,再根据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出乙为大西洋。第17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大西洋两岸有相同的动物,且动物不具备长途飞行或远渡重洋的能力,由此推测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大西洋两岸两大洲轮廓又相吻合,这就更有力地说明两大

8、洲很有可能曾经连为一体。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该地的地形主要为()A丘陵、山地B平原、洼地C高原、冻土丘陵 D高原、盆地19.该地区位于()A亚洲 B北美洲C非洲 D欧洲【答案】18.A19.A20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m),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答案】B【解析】根据等深线的分布可知,P处深度较深,地形呈狭长分布,两侧等深线数值较小,说明两侧较高,且一侧等深线密集,故可判断为海沟。二、综合题。(3小题,共60分)21.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1)根据图中字母代号填出各大洲的名称。A

9、BCDEFG大洲名称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根据图中数字代号填出各大洋的名称。大洋名称北冰洋(3)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大陆和_大陆。(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5)苏伊士运河是_洲和_洲的分界线。【答案】(1)南美洲 非洲 亚洲(2)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3)非洲 南美洲(美洲)(4)南极洲 太平洋(5)亚 非22.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20分)【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

10、)代表了地球上的_。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2)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些地方存在着图一这种运动并说明板块名称。(3)在图中红海两侧的板块上画出其运动方向,预测红海面积_,原因是_。(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答案】(1)板块 挤压 褶皱隆起形成山脉或引发火山、地震。 张裂 断裂产生裂谷或新的海洋或引发火山、地震。(2)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3)画图略。 逐渐扩大 红海两侧的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4)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从板块运动方向看,地中海

11、两侧的两大板块做挤压运动,因此,地中海面积会逐渐缩小。23读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A代表_(半岛),B代表_(洲),C代表_岛,D代表_(国)。(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_,图中代号是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图中代号是_;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图中代号是_;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_,图中代号是_。(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原因是_。【答案】(1)小亚细亚半岛非洲苏门答腊伊朗(2)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3)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及其附近,海峡附近有火山、地震活动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及其附近,这里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解析】本题是由轮廓图判断海峡名称的题目,图中四个海峡要求重点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