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2090498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优化练习鲁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B区域是人们根据区域间联系、开放性进行划分的C区域是由人进行划分的,主观性很强,无论按什么指标划分,其结果大致相同D人们划分区域是为了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解析:区域内部的特征只是相对一致,而不是完全一致;划分区域的指标有综合的,也有单一的;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为了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开发利用。答案:D2将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个干湿区域的指标属于()自然指标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人文指标单

2、一指标距离海洋的远近综合指标ABC D解析:衡量一个地区的湿润程度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和蒸发量表现出来的。通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值比较,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这是一个单一的自然指标。答案:A(2017江西九江七校高二联考)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到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到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到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解析:本题组

3、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第3题,图中地位于贺兰山以西,降水稀少,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但也有外流河;地是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类型是草原;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是湿润和半湿润区,C项正确;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西北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位于东北地区,位于南方。到地势都在第二级阶梯;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B项正确;到都位于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都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到的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受地形影响,体现的是非地带性。答案:3.C4.B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

4、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完成57题。5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A整体性 B整体性与差异性C差异性 D阶段性6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保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7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B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C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海峡西岸经济区覆盖的区域主要是台湾海峡西部的福建省,南北衔接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其他工业基地不同之处是此区域可以

5、利用与台湾的关系,充分引进台湾资金和技术,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因福建省居民与台湾居民有着悠久的联系,人文、社会环境比较接近,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优势,故选C。第6题,区域内有表现比较一致的特性,但在区域之间有差异性特征,所以在区域内发展经济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不能统一化,模式不能照搬,要有自己的特色。第7题,区域内一般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特征比较接近,具有较明显的相似性,在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特征。答案:5.C6.C7.C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也有分布,中国境内藏族人口约541万余人,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

6、。读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图,回答910题。9青藏高原居住的人们习惯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大袍子,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增加服装的透气性B早晚温差比较大,方便保温C为高寒农牧业,农耕和放牧方便D太阳辐射强烈,增加太阳对皮肤辐射面积10该关联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A整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综合性解析:第9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导致昼夜温差较大。身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大袍子,白天热时可以露出一个胳膊,晚上冷时可以当铺盖,方便、保温。第10题,该关联图体现了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7、和相互影响。答案:9.B10.A下图表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品、服务联系及其两者的差别。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景观复杂,城市景观简单B乡村功能多样,城市功能单一C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D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12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其主要原因是()A第二、三产业不断衰退B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C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老城区地价上涨D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带动作用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乡村为城市提供粮食、蔬菜、工业原料,城市为乡村提供日用品、工业品和多项服务。

8、第12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老城区地价上涨等原因,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答案:11.D12.C二、非选择题13读下列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甘肃省的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规律是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A太阳辐射 B大气环境C地形 D海陆位置(2)甘肃省四个干湿区的划分指标是_;该干湿区的划分是依据_(单一或综合)指标来划分的。(3)甘肃省湿润区、干旱区的划分就区域类型而言,属于_区;兰州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兰州属于_区(区域类型)。解析:本题以甘肃省为例,综合考查区域的类型和划分依据。第(1)题,受距太

9、平洋远近的影响,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第(2)题,甘肃省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 mm,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向西北依次是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西北部年降水量少于200 mm。第(3)题,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是区域的管理中心、行政中心和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因此属于功能区。答案:(1)自东南向西北递减D(2)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单一(3)均质功能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亿。随着东北振兴规划的出台,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

10、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材料二东北地区图。(1) 上述材料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是 。(2)“东北地区”按类型划分,是属于均质区还是属于功能区?为什么?(3)试从区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区域的特点、类型及区域特征。正确解答该题需要对背景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如东北地区的范围和面积、位置、大致形状及界线。(2)明确均质区与功能区分类的指标。东北地区各省市之间在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3)内蒙古东部与黑、吉、辽三省内部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间具有较强的联系性。答案:(1)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并有明确的区位特征。(2)功能区。东北地区各省市之间在经济和自然特征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3)从区域的整体性看,二者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从区域的开放性看,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