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2090468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3、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8、天体运动论:哥白尼认为地球既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天体,也不是在宇宙中心,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既有自转的周日运动,又有和其他行星一样

2、的周年运动,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天体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复合运动的结果。9、生态文明: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了解,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演化:除了指事

4、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即“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其子系统与要素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系统科学: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 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 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方法 的科学。1、技术创新:从经济学来讲,建立一种新地生产函数,把从来

5、没有过的 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地“新组合” 引入生产体系,获取潜在的 超额利润 的过程。2、技术创新的表现形式 1.开辟新的市场。 2.生产新的产品。3.开拓和利用新的原材料。4.引入新的生产方法、生产工艺。5.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3、技术创新的运行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即技术创新按照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生产与销售市场开发 的线性模式进行。市场拉动模式,即技术创新按照 市场需要销售信息反馈研究与开放生产的模式实施与实现 的线性模式进行。技术与市场互动模式,即技术创新 在技术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 一体化创新模式,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 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不按照时间序列进行,而是各自同时并行,它

6、们之间也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了解的、一体化的。系统网络创新模式,即企业不是孤立的实施技术创新,而是在 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政府与非政府机构 等所形成的创新网络中进行的。4、高技术 产业化 的机制 市场创新机制风险投资机制研究开发机制 法律制度机制 官、产、学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其核心是产权改革)1、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有哪些?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局限性和重大意义。(一)基本观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2)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

7、不彻底性。(3)重大意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和重大意义。(一)基本思想:(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

8、发展;(6)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了解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生产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7)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8)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 “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二)基本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三)重大意义:(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9、。(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4、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一)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了解、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是由于-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

10、互了解、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了解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二)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通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从微观的基本粒子到宇观的总星系,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从人类社会到人类思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无一不自成系统。在非生物界如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地上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等等,在生物界如生物大分

11、子、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等,都是由其内部若干要素按一定规则相互了解、相互依赖而组成的、具有确定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独立的系统。6、人与自然的关系。(P80-P81)(1)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2)人还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7、怎样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当代问题。(分析原理P70-P75,实际问题看P76-P80)(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其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

12、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2)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4)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8、如何利用生态观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一)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

13、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二)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产业与服务业。二是社会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10、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观点。(一)系统自然观:(1)系统自然观是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2)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

14、的随机性;(3)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思想。(二)生态自然观:(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15、什么是生态自然观?有哪些特征?它的基本思想、基本原则有哪些?(一)概念:把生态系统看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主张把人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生态系统的普通要素,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二)生态系统观的特征:(

15、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2)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4)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三)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四)基本原则:(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原则;(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系统的四个要义:1.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2.“系统”的“系

16、”指的是了解。系统内 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 的相互了解、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3.“系统”的“统”指的是统一。要素彼此之间 了解成为一个 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是建立在结构的基础之上的,是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

17、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与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1)定义 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 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了解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

18、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了解、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出发,对事物进行综合研究,然后以综合为指导、对事物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了解,最后又在分析的基础上回到整体的综合研究。第二,认为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性质。人们认识系统就在于找出这种系统性质,构造一个新系统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这种非加性来实现某种新功能。第三,把所观察的系统都看做动态的开放系统,认为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环境之中,它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了解;任何系统要得到自身的发展,必定是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

19、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第四,系统思维方式对某一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序、不稳定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非线性等方面,这与传统的千方百计将系统简化为稳定、有序、均匀、平衡、线性作用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10、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星云说”地质“渐变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尿素的人工合成 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 元素周期律(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自然哲学 2马克思、恩格斯

20、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承1、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1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但是,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

21、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2生态文明包含的内容 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了解的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与此相了解,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受制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二是社会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

22、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在思维方式上,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在价值观念上,我们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4、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大意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23、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10、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直觉是指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表面的生动直观,而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想象力在理论原理的提出过程中就起着主要作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列宁也曾指出:“即使在最简单的概括中,在最基本的一般观念(一般桌子)中,都有一定成分的幻想。”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

24、少的基本素质,它能帮助人们透过那些能被感知的经验事实材料去把握、探求自然现象运动的内部机制。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综合性、创造性运用。通过对创新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其主要思维形式是意象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及直觉与灵感,在创新过程中运用的更多的是类比与联想和思想模型的方法。直觉实质上是对熟悉事物的再认识,在相关知识基础上的再认识。再认识可以看做是直觉的孕育形式,这时思考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还比较明显。再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刻程度就可能产生直觉。在这种情况下,直觉显然不过是思维过程的简化、凝缩,采取了“跳跃”的形式。思维的一系列细节过程被省略了,跃过了许多中间环节,一下子将问题的答案呈现在面前。1.

25、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几种历史形态及其基本思想.答: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形态有:古代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思想:(1)古代自然观:古代的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它一扫漫长岁月流行的神话和宗教自然观,开始尝试对大自然作出统一的合乎理性的说明。这种说明大体上围绕以下三点问题展开的。首先,万物的本原。早期的自然哲学是从探索自然界的“本原”开始的。他们都认为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其次,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将整个自然界看做是由物质元素在宇宙中逐渐形成的,并且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归于事物内在的力量,试图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提示产生事物的根源,包含关

26、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最后,“自然”的涵义。认识到“自然”是一人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它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质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7、;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了解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2.系统;系统的特点;自组织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演化

28、和进化.答: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了解、相系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四个要义: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成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了解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系统的特点:开放性。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

29、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孤立系统是与环境隔绝的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般来说,孤立系统只是一种理想或近似的状态。封闭系统是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是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具有许多非一般的特性。第一,具有“等结果性”。第二,开放系统被定义为在同环境交换物质的过程中呈现出输入和输出、自身物质组分的组建和破坏的系统。事实上,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只是不同系统的开放程度有很大不同。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而整个自然界就是由各种动态的开放

30、系统组成。动态性。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地运动,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从本体论看,自然蜀是物质的,而物质是系统的;不论能量和运动还是信息与控制,都是物质系统的属性。既然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那么自然界物质系统便是动态系统,静态仅是动态的特例,所以物质系统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整体性。它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地机械加和,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不 同于它的各个组成要素

31、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即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另一方面,处于系统整体中的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异于它们在孤立状态的性质、功能和规律。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层次性。所谓自然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层次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自然界的层次有微观层次、宏观层次、宇观层次。各系统层次之间有以下几点关系:高层次系统与低层次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层次与系统的复杂性有对应关系;层次的分化与系统的中心化;系统的结合力与层次高低成反比。8.科学和技术的区别、技术的特征

32、;技术的基本要素;技术结构的类型;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答:科学和技术的区别:马克思指出科学与技术的区,即科学是精神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由于现代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技术和科学发生了密切的了解,但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看来,技术仍然是和科学有区别的。首先,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它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的或一般生产力;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其次,二者的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它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33、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针对客观世界(作用对象)“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操作体系;再次,二者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的发展途径如何如何,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已有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由于技术有了科学的根据,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并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因此总体来说技术是可预见的。最后,对二者的评价标准也不同,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

34、。正是技术和科学的多方面的差异,人们才得以对它们分别研究,建立起相应的技术体系与科学体系。技术的特征: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其特征显现出独特的辩证性质:1.自然性和社会性。自然作为人用来延长他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必须依靠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因此,任何技术都首先具有自然性。同时,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难以成为现实生产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对技术的制约使技术活动只有在

35、社会的共同整合下才能产生和实现。2.物质性和精神性。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资料和手段,包含着物质因素,而且还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怎样生产”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或“操作方法的知识”,即实践的知识体系。马克思明确提出,作为活动方式的技术手段,除了物质因素外,还有精神因素,是二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统一。正是由于技术同时具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它才成为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中介,起到了由物质变精神、由精神变物质的桥梁作用。3.中立性与价值性。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技术自身具有的

36、属性及其产生某种效应的内在可能性,这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规定的;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技术作用于客体而产生的实际效应,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规定的。技术的内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不是绝对分开的。4.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以(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统一。技术既包含方法、程序、规则等软件,也包括物质手段等硬件,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产生现实的技术。软件与硬件相互作用和不断更新,使技术不断发展。5.跃迁性和累积性。技术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表现出技术的跃迁性。技术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又具有累积性。当新的技术出现后原来的技术并非全部被否定、

37、被废弃,而是在主导技术影响下经过改造、提高的扬弃过程,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特征。技术的基本要素: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经验、技能是最基本的技术表现形态。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它按被操作和不被操作分为“活技术”和“死技术”,前者指的是在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后者指的是不在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对象。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它是现代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素。技术知识就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和理论。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经验知识,一种是理论知识。

38、技术结构的类型:宏观的技术体系作为各项技术有机了解的整体,有它的结构即技术结构,它是指技术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组织形态和彼此之间的联结方式。按照技术要素在技术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应地可以将其划分为经验型技术结构、实体型技术结构、知识型技术结构。这三种技术结构分别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相应历史时期的社会技术基础,其中每种技术结构都是社会技术基础中的一个功能结构单元,即“结构相位”。 1.古代单相的技术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中只包含一个功能结构单元即经验型技术结构,这和古代水平的生产力发展是一致的。以手工操作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在古代技术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是实体技术

39、和知识技术发展的基础。2.近代双相的技术结构模式。在近代,包含着两个功能结构单元,即经验型技术结构和实体型技术结构,这充分体现了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发展的特点。3.现代三相的技术结构模式。在现代,该模式包含三个功能结构单元经验型技术结构、实体型技术结构和知识型技术结构。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技术结构的演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交织着各种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形成了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1.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的矛盾,决定了技术结构的转变。在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生产方式中,经验型技术结构与其要素是互相匹配的,它们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近代工业技术革命中工具机的诞生着经验型技

40、术结构中的实体技术要素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由手工工具向简单机器要素、向复杂机器逐步过渡的完善。这种新型的实体技术要素的出现打破了原来三种要素与技术结构之间的和谐局面,动摇了手工经验技术在经验型技术结构中的统治地位。正是由于技术要素与技术结构之间这种矛盾冲突,导致了技术结构由经验型向实体型的演化,奠定了近代社会的技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新出现的技术要素机器起了主导作用。2.技术结构与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主体技术结构的异位。在社会的技术基础中,各种技术结构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其中的主体部分称为主体技术结构。经验型技术结构的功能,就是形成农业化社会小生产方式的主体技术结构;实体型技

41、术结构的功能就是形成工业化社会大机器生产方式的主体技术结构;知识型技术结构的功能,就是形成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生产方式的主体技术结构。因此,工业化的过程,实质就是经验型主体技术向实体型主体技术结构转移的过程,它为信息化过程、并进而为向知识型主体技术发燕尾服提供技术基础。在主体技术结构异位的过程中,新的技术结构与原有的社会技术基础的矛盾起着制约作用,同孕育它的技术基础之间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原有的技术基础不能满足新型技术结构的需要,从而要求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以保证自身的生存。3.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影响到主体技术结构异位的时机和速度。首先,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42、,影响到主体技术结构异位的时机。如,在科技发展史上,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科学进步和技术发明方面相差无几,主体技术结构的变化却首先在英国出现,其原因在于:在同样以经验型技术结构为基础的手工纺织业中,英国人为了同手艺精巧、工资又低的印度等国竞争,迫切需要纺织工具机的改革来提高生产效率,以维护经济大国的利益;再加上当时英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成熟,能够及早地促使这一变革的发生。其次,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还影响到主体技术结构异位的速度。苏联十月革命前的技术基础十分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对生产力的要求使它迅速建立起与大机器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实体型技术结构作为主体技术结构。9.技术价值的几种观点及评述.答:

43、关于技术价值,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技术价值中立论。这种观点认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不含有任何的价值判断,没有善恶和对错之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等人就持这种观点。第二,技术负荷价值论。这种观点认为,技术是负荷价值的,任何技术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辛普森等人就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技术拥有自身特定的价值。技术能够控制并统治人类,使人类成为被管理的对象。第三,技术价值折中论。这种观点主张,技术在一方面是中立的、无价值的,而在另一方面却是有价值负荷的。例如,阿诺德佩斯认为,机器的本身是中性的,但机器的使用却是有价值负荷的。第四,技术批判理论。这种观点认为,技术价值是在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

44、会属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例如,芬伯格就认为,技术价值存在于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他所说的“斗争场景”。技术价值就是这个“交叉域”范围内,经过“斗争场景”表现出来的。从技术的二重性的观点来看:“技术价值中立论”主要从技术的自然属性来理解技术价值的,它只承认技术具有自然价值,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价值负荷论”则主要是从技术的社会属性来理解技术价值的,它只承认技术具有社会价值,不承认技术的有自然属性这一面;“技术价值折中论”则把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区别开来,但没有从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上理解技术价值;“技术批判理论”虽然注意到了

45、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没有具体论述技术属性与技术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应当从技术对人的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上看待技术价值问题,从而要求从技术的二重性的辩证关系上理解技术观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科学的技术价值观。1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工业文明 严重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国务院明确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46、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剩下的自己发挥。(参考答案: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了解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 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综合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 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 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 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 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 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 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