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71905994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姓名班级一、阅读文言语段,完成14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不以为言。己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 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 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 不羞小节

2、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颍上:地名。游:交游,交往。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纠:小白 的异母哥哥。见逐:被赶走。1. 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B.任政于齐。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尝与鲍叔因。()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 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子孙世禊于齐。()翻译下列句

3、子。(4分)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3. 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 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马钧二异事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 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 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

4、,更入更 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1.A.B.C.D.2.A.B.C.D.(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注释】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器之模:陶器的模型。翻车:龙骨水车。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徐庶)协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往来无自丁又段无硕师名人与游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段无水以溉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其功百倍于常.先生为给事中令童子转之,西灌水自覆 都城内有地口 J为园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吴广为都尉面山皿居策之不以其道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文章讲述了马钧的两件奇

5、事:一是相信古有指南车并亲自做成了指南车:另一件是制作出了外形奇 特、功能奇多的水车。B. 高秦二人与马钧争论的焦点是古代有无指南车,争论中,高秦二人转移话题,用马钧的名与字来嘲 笑他。C. 面对高秦二人的嘲笑,马钧认为说空话无用,不如用实验证明;并用做成指南车的事实有力地回击 了他们。D. 从文中的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马钧是一个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富有创造力的人。4.翻译下列句子。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3题。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 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

6、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 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黄)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会所作碑文,射爱 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射驰使写 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 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 乃呵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桂。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 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一节选自后汉书【注】卮:酒器。五百:执杖

7、行刑之人。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数称述于曹操()射徒段来救()2.翻译下面的句子。(射)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3. 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 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不圆为卿, 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 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 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8、?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 不预,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注释】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 圆:圆滑。卿:公卿,泛指高官。季川:元结的堂弟。预:参与。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I项有戏儿之器闻:听说 B.及见之及:等到C.趋焚之趋:追逐D.长必好之好:喜欢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悦婴儿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皆以美于徐公 D.以光先帝遗德2.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

9、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A. “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B. 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C. 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3. 把第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五、阅读下面这篇短文,按要求答题。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

10、,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 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 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 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完之原也,窃 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 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 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

11、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注】究(gui):坏人。钞:掠夺。1. 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以其境过清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A. 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B. 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C. 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D. 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客谢之谢:监试者异之异: 窃为郡内忧之 窃:以病去 去:3. 翻译下列句子。(1

12、)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鸣机夜课图记清蒋士检铃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 合而成字,抱徐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铃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 乃E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铃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铃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 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 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铃朗诵之;读倦,睡母 怀,俄而母摇检曰:“可以醒矣! ”铃张目视

13、母面,泪方纵横落,铃亦泣。少间,复令读;鸡 鸣,卧焉。【注释】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波、磔(zhe):汉字书写笔画。 组绣纺:即编织结线。夏(jid)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母日授四子书数句()(2)苦儿幼不能执笔() (3)无误,乃目()与轧轧相回()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2.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抱铃坐膝上教之A. 旋复持儿而泣儿怠,则少加夏楚B. 解衣以胸温儿背翻译下列句子。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3. 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

14、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 吗?为什么?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特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 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白有令,何至此也? ”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 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 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尝道

15、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F1: “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 基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考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跄不断谩,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注:狩(Z1)牛:母牛。庵:小草屋。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 (2)允济遂令车有缚牛主 左右:(3)将之诣妻家村中 诣: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其人诣武阳质丁允济B. 以衫蒙其头C. 老母如其言D.

16、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E. 其人诣武阳质丁允济F. 以衫蒙其头G. 老母如其言H. 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3. 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色 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

17、命制者才足页数,岁满不持 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二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 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 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 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莹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第:只管。鬻:(yd)卖。莹:(ying)墓地。1. 下列语句中词语解

18、释有误的一项是()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遗留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D.使得至前陈曲直陈:陈述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2. 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清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九、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荆轲刺秦王(节选)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 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 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

19、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搏之。未至身,秦王惊, 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 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20、也。”下面划线词解释正确的是()A.秦王还柱而走同“环”,绕着B.愿大王少假借之宽恕C.乃引其匕首握秦王 攻击D.轲自知事不就成功1. 判断下面论断哪个符合客观事实()荆轲之所以没有行刺成功,是刺杀秦王是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A. 荆轲之所以迫着秦王在大殿内跑,是秦王身边的大臣侍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B. 荆轲之所没有行刺成功,是荆轲想劫持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C. 荆轲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自己武功不够高超,谋事不周;二是缺乏得力助手。2. 翻译下面句子。(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

21、约契以报太子也。 十、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口?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 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口。及羽 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 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口!(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周生:汉时的儒者。重瞳子:目中有两个眸子。暴:突然,有忽然兴起之

22、意。五 诸侯:指齐、魏、赵、韩、燕五国后人。自矜功伐:以功勋自诩。寤:同“悟”。1. 文中的四个口处,应依次填上的语气词是()A.邪矣也哉B.哉也矣邪C.哉矣也邪D.邪也矣哉2. 比较下列“之”、“而”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何兴之暴也谓霸王之业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A.和相同,和不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3. 解释下列词语。A. 陈涉苜率首难:B. 然羽非有尺寸尺寸: C. 奋其私置而不师古私智:D.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经营: 从句式角度,应选出的两个相同项的是()和()A.(羽)乘势起陇亩之中B.(羽)放逐义帝而自立C.(羽)身死东城

23、D.(羽)尚不觉寤而不自责4. 翻译:(1)遂将五诸侯灭秦。(2)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5. 对这篇文章评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功业表现在“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他的 过失表现在他“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不师古”。叙事简要,极富概括性。B. 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且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 使文章文情并茂。C. 这篇文章对项羽的一生作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 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D.这篇文章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失当一一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英雄的偏爱和敬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