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1855694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某高速公路第合同段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中国中铁编制:黄少鹏复核:苏伟恒审批:中国中铁有限公司公路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八月十五日一、编制依据0.二、编制目的0.三、工程概况0.四、具体实施方案 0.1、弃渣场设计0.2、水土流失条件分析2.3、措施编制原则2.4、防治目标3.5、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3.五、方案保证措施4.1、质量保证措施 4.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5.3、环境保护措施 5.3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第 合同段施工图纸;2、 高速公路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2、GB/T15775-1995);二、编制目的1、编制本方案,有利于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对弃渣场防护及水土保持责任部 门,责任范围。2、 编制本方案,可指导防治弃渣场场地的各类水土流失,维持弃渣场及周边 生态环境。三、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弃渣场3处分别为:1#弃渣场K41+000左800米,位于 县 镇 村,距离我标段常 隧道进口 900米左右,主要弃渣为 隧道开挖出 渣,临时征地38.6亩,设计弃方17.7万方,平均弃方高度6.88米,包括排水 沟435.8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767.7方;2#弃渣场K42+400右侧600米,位于 县 镇 村,距离我标段隧道出口约890米左右,主要容纳常家庄隧

3、道出口段开挖出渣,临时征地68.2亩,可容纳34.2万方,平均弃方高度7.51 米, 包括排水沟637.8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 925.8方;3#弃渣场K42+900左800 米,位于 镇村,距离我标段路基开挖段约1100米,主要容纳路基挖方及清表土,临时征地7.5亩,设计弃方量1.1万方,平均弃方高度2.2米,包括 排水沟143.6方及坡脚浆砌片石防护451.6方。四、具体实施方案1、弃渣场设计本标段内弃渣场所容纳弃渣基本为石方,隧道出渣量约25万方,1#弃渣场可容纳17万方,2#弃渣场可容纳34万方,结合我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隧道进尺900范围内出渣均运至1#弃渣场堆放;900米进尺后由隧

4、道出口开始进洞,同 时隧道开挖出渣运至2#弃渣场堆放;其余路基挖方段弃方均运至 3#弃渣场进行 堆放。弃渣场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弃方高度小于20米时,按照不小于1:1.75的坡度进行,每10米设置一道台阶,台阶宽度4m坡脚设浆砌片石挡土墙,高3.5 米,基础埋深1.5米,坡面成型后于坡面上覆盖 50cm厚种植土,进行种草、植 树绿化防护。弃土场刨面示意图弃土场刨面示意图弃土场周围及4m宽平台设置排水沟,并接排水沟急流,挡墙采用砌MU30片石。M7.5砂浆2弃土场平面示意图弃土场平面示意图2、水土流失条件分析弃渣场所处位置均为山地地形,分析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方式,有以下几种:1、降雨及降雨形成的

5、地表径流导致弃渣场水土流失;2、弃渣场弃方堆积不密实而产生水土流失;3、防护、排水措施不利或毁坏导致弃渣场水土流失;4、绿化措施不充足,导致表层种植土经雨水或径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5、后期人为破坏植被,导致地表裸露,无植被覆盖而产生水土流失。3、措施编制原则(1)预防为主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文件、技术规范以及本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特点,在本方案设计中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2)综合防治原则:紧密结合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和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特点,科学评价和预测项目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及发展趋势, 按照治理措施 与预防监督措施

6、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 合的原则,合理地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形成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3)“三同时”原则:坚持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适应原则,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4、防治目标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目标为: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防治 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达到地面侵蚀量显著减小,具体目标为:(1)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将因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减小 到最低限度,扰动土地治理率达 95%以上。(2) 项目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5%以上。(3)科学合理地布置水土保持措施,防止

7、弃渣乱堆乱放,建设期拦渣率达 95%。(4)林草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5、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水土保持措 施如下:1、弃渣场弃渣前,先清除地表草皮及腐殖土,并将其集中堆放,弃渣完毕 后部分可用于复耕利用。2、弃渣场在弃渣过程中应当按照普通路基填筑方式,分层堆填,必要时应使用压路机对弃渣碾压,使其满足基本的压实稳定性。弃渣堆放边坡坡率不应陡 于1:1.75,堆填是严格控制边坡坡比,每层填筑顶部向外设3%横坡,将水汇入排水沟内。3、由于弃渣场弃方时间较长,未成型前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同时临时排 水设施不应影响到周边原有农田、 林地、山地的水土平

8、衡,应对弃渣过程中临时 排水进行集中或直接流入附近河流。4、弃渣场坡脚防护可在填筑2米后施工,严格按照设计高度进行坡脚防护, 必要时可加长挡墙,以保证弃渣场弃方稳定。5、汛期来临之前,项目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水土保持物资及器材,并对水 土保持器材进行预试、维护、保养保证汛期随时可投入使用。&弃渣场边坡排水本着同时、及时原则,经项目部研究确定,每堆填2米则对弃方边坡排水沟急流槽及横向排水沟进行施做,同时弃方顶应修横向坡度, 保证表层水可以汇集并排入已施做好排水沟内。7、在水土保持期间,项目部将水土保持情况纳入日常检查及抽查范围之内, 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控。8、及时做好弃渣时

9、平整工作,要求整个弃渣过程始终保持顶面中央高,四 周低,保证在汛期来临期间现场也无积水情况发生。9、汛期时弃方若要持续进行,可对周边区域采取临时堆码沙袋措施进行防 护处理,防止雨量过大时造成严重冲刷,导致边坡失稳造成水土流失。10、 弃渣场弃渣工作结束的同时应保证设计要求的排水措施、防护措施同时 完成并使用,并保证排水措施、防护措施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11、弃渣场成型后应及时培土绿化,培土为 50cm厚种植土,可利用原地表 清除时集中堆积土,也可外调优质种植土。12、为保证坡脚防护挡墙稳定性,在挡墙上设置足够的泄水孔,防止下渗水 汇集对砂浆冲刷,造成挡墙失稳。13、弃渣场现场,周边如有需要

10、设置截水沟,应及时设置截水沟,已减小地 表径流对弃渣场影响。坡脚防护挡墙断面示意五、方案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着力保证弃渣场弃方堆积质量、排水措施施工质量、挡墙防 护施工质量。质量保证体系延续项目部总体质量保证体系。(1)弃方堆积质量由实验室为主责部门,协助部门为安质部。对日常弃方堆积 密度、孔隙率、岩石硬度摩擦角进行抽查测定,要求堆积体有足够的自稳能力。(2)排水措施施工质量由技术部主责、由实验室、安质部协助。对排水沟急流 槽、排水沟及临时排水措施进行交底、施工跟踪检查、施工完验收等。保证排水 措施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满足现场实际排水需求。(3)挡墙防护措施施工质量由技

11、术部主责、由实验室、安质部协助。对砌筑挡 墙进行交底、施工跟踪检查、施工完验收等。保证防护措施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 规范要求,同时满足现场坡脚防护长度及宽度要求。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安质部为安全生产主责部门,由技术部、工程部进行协助。主要对日常弃 方填筑、排水措施、防护措施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保证日常生产安全。(2)由安质部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针对施工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 危险源给予告知,同时对安全操作方法进行培训考核,保证各作业人员对其作业 及相关作业危险源及安全操作方法熟悉并了解避免危险方式。(3)工程部负责对各工序间衔接进行协调、调度、指挥,保证各工序间交叉作 业时不出现安全生

12、产事故。(4)准备好应急救援设施、器材、和交通工具。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安全生产 事故及其他事故。(5)弃渣场施工时机械使用,应由持有操作证件的熟练工人进行, 减少过程中 人的不安全因素。(6)弃渣运输过程中便道应及时维护、保养,便道转弯及上陡坡、下陡坡处应 有明显提示标志。(7)雨季时弃方,车辆应将装载量减小,避免载重过重后于陡坡处打滑,导致 刹车失灵。(8)冬季施工时,应给车辆配备防滑链,避免出现便道积水冰冻,使车辆产生 侧滑,出现安全事故。3、环境保护措施(1)通过合理布置,减少施工对场地及场地周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2)弃渣场范围内禁止车辆废油、 废水倾泻,如有泄漏情况应及时对泄漏油、 水进行处理,保证现场环境卫生。(3)保护场地内及周围的地下水与自然水体,减少施工活动对其水质、水量 的负面影响。(4)弃渣作业期间内,对区域内土体、水体不定期进行取样,检测土体及水 体指标是否无污染,如有污染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对设备、机械定期进行清洁;(6)搞好安全防范,现场文明生产,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在现场张贴、 宣挂环境保护警示标语及宣传画。中国中铁有限公司 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八月十五日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