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上传人:cjc2****371 文档编号:7181205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的写作手法。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及大量引用诗词典故的作用。 2难点: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一、课前尝试(一)学法指导1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荔枝的相关知识。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科学小品文的特点。3. 掌握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方法: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

2、、说明的结构、文章的语言特点等(二)尝试练习1正音缯( ) 瓤( ) 醴( ) 酪( ) 囊( ) 夤( )畯( ) 龟( )裂 萌蘖( ) 日啖( ) 渣滓( )( )2. 解释下列词语龟裂:呈现许多裂纹。幅员: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渣滓: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福气、运气。3. 填空南州六月荔枝丹一篇 科学小品 ,属于 说明文 范畴,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具有 知识性 、 趣味性 、

3、通俗性 等特点。4. 问答题(1)本文主要介绍了荔枝的哪些方面的知识?(2)本文课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全文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第1段: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第2段-第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第6段-第10段:写荔枝的果实。从壳膜写起,写了果肉、贮运、核、花。第二部分(11-14),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先写荔枝的产地分布,次写有关荔枝的专著,再写荔枝的移植,最后写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二、课堂探究1. 解题:标题给我们提供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创意?(1)标题给我们提供了三点信息: 产地 南州泛指我国南方

4、。 成熟期 六月阳历七月。 颜色 丹红色。 (2)作用:以诗为题,新颖,同时也很有概括力(荔枝的重要信息)。2.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面关于课文结构分析的表格。荔枝的形态结构(110)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外部形态(25)内部构造(610)外壳构造外壳颜色荔枝形状大小重量荔枝薄膜荔枝果肉荔枝贮藏荔枝果核荔枝的花荔枝产地和栽培史 古代的荔枝书谱荔枝的生长北限荔枝生产的发展主 次外(表)内(里)3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本文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有何作用?顺序可否颠倒?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

5、(内部构造)的顺序。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三、课堂检测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 )A粗糙co 红缯zng 乳酪 lo B背负bi 树冠 un 萌蘖 niC龟裂gu 宋徽宗hui 贮藏 zh D谚语yn 紫绡 qio 果梗 n分析:B项“背”读bi, C项 “龟”读jn ,D项“绡”读xio,前二者系多音字,D项系与形近字而误。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无误的一组是(C )A醴酪 纵然 粗糙 呕气 B希奇 薄膜 烘干 嘲讽C花序 进贡 移植 吹嘘 D气侯 渣滓 绚丽 褐色分析:皆因形、音都相近或相同而误。 A项

6、“呕”应为“怄”,B项“希”应为“稀”,D项“侯”应为“候”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C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 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B醴酪(甜酒) 日啖(品尝)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 ) 绛囊(深红色)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 浑圆(全、满)分析:A项“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程,B项“酪”:用乳汁制的半凝固状食品,D项“次第”:依次。4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D )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是夸张的说法。C宋徽宗时,福

7、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分析:句末句号应在引号内。5对本文文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南州,泛指粤闽一带;六月,是农历六月,这句话概括了荔枝的产地和成熟时间。B丹,是深红色,在此处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正在成为红色,即指荔枝逐渐成熟。C用诗做文题,既鲜明又形象,富于诗意,而且与本文广泛征引古代诗文的写法相映衬,突现了文章的文学情趣。D用古人的一句诗为题,巧妙地概括了文章重点说明的内容,独树一帜,别有情趣。分析:“丹”是名词,红色6.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对有错,请加以判断,并说说作者引用荔枝图序有何作用?(1)

8、壳如红缯错(粗糙) 膜如紫绡错(误作)瓤肉莹白如冰雪对 甘酸浆液如醴酪对(2)作用:一是引出下文,引出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二是增添文章的文学情趣。三是使读者对荔枝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且通过对荔枝形态的疑问,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第二学时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以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一、课前尝试1.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作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 列数字、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科学、准确、具体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增强趣味性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科学、准确、精练、严密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引资料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

9、味性分类别使说明对象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2.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顺序有哪些?(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

10、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二、课堂探究1. 说明文为了将说明对象说清楚往往要使用很多的说明方法,哪种说明方法在本文中大放异彩?找出来,并且分析其作用。(1)说明方法:引用说明(引资料)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说明荔枝的颜色)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 长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2

11、)作用:古代诗文、文献资材、谚语等本文引用达十余处之多。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知识面,使作者的观点显得确凿可信,加强了说明效果,同时又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文学韵味,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能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文学享受。2文章中除了使用引用这种说明方法,还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举例子来自现实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珠。”等。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来自史籍和科学专著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杨

12、贵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等。(2)打比方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动

13、,有文学情趣)(3)列数字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古籍中所载的荔枝的品种时,都运用了数字。如: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作用:准确、客观、具体)(4)作比较“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作用: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5)分类别 “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作用:使说明对象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6)下定义“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作用:准确、科学)3. 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说明白了”即说到

14、准确、明白即止。请同学们以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为说说作者在本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啊?(提示从说明方法的使用和说明语言的运用两个方面思考)(1)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2)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3)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4)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明确:“大多数”表示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但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可能被误解为全部。“通常”表示一般、常见的情况,不包括特殊不常见的情况。如果去掉,就把特殊不常见的情况也包括在内了。“完全”表示全部,没有例外。“极”表示最高程度的少,“极少数”比少数更少。4. 归纳文章主旨本文从生态特

15、征和生产情况两个方面介绍荔枝的有关知识,提出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5. 文章有何艺术特色?(1)科学性(2)文学性三、课堂检测 1“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D )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2.文章说明荔枝的果形“呈心脏形、卵圆形”,最后说明旧记载中的一些稀奇的品种。说明这些稀奇品种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 )A. 读者对古今荔

16、枝果形有个全面了解。B. 突出这一荔枝果形说明的科学性。C. 增添文章的趣味性。D. 说明我国荔枝品种繁多。3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1)飞焰欲横天_荔枝成熟时的颜色。_ _(2)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荔枝壳膜的形状和颜色。 (3)红云几万重 果实成熟时荔枝林的颜色和形态。 (4)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荔枝不耐贮藏。(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不耐贮藏。(6)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古人对荔枝美味的赞颂。4指

17、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1)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打比方、下定义 (2)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举例子、打比方 (3)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列数字、引用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

18、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1)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内容? 荔枝的贮藏 (2)文中加粗的两个“这”,指代的对象相同吗?指代的是什么? 相同 都是“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 (3)这段主要采取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引用、列数字、举例子 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很少有人说起。(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荔枝的原产地_ _ _(2)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荔枝原产于我国”?一、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二、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3)本段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举例子 7.牛刀小试:以“东坡肉制作”为题,仿照文本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200字左右,要求“说得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