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数学二下教材说明

上传人:wjs****19 文档编号:7180645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1.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北师大数学二下教材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数学二下教材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北师大数学二下教材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数学二下教材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数学二下教材说明(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学(二年级下册)编写说明发布时间:2005-10-11新闻作者:pwbeditor 本册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体现了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13年级)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现形式。下面就本册教材中的几个问题,作一些简要说明。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通过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的情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2、”(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题)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两步解答时,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掌握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结合实例和调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其数位顺序,会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4第六单元“加和减(一)”,第八单元“加和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

3、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 空间与图形1第三单元“方向和路线”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3第八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4、。(三) 统计与概率1在前几册教材用图片或在方格中涂色等方式呈现数据的基础上,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2会读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预测。(四) 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正文或习题中,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1到操场上看一看,说一说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什么。2贴一贴。希望小区示意图。3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与同伴说一说。4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片树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5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100米大约有多少步?估一估,1 000米大约有多少步?6量一量,比

5、一比,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长度。7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角,再摸一摸。8用附页1中的七巧板拼出长方形、正方形。9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10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记录生长情况,制成统计图表。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二、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一) 关于除法和混合运算1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学生在第三册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介绍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6、。并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有余数除法在第一次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组织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呢?”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体验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材通过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4体会混合运算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教材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在购物活动中,需要两个算式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结合问题情境,

7、得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又通过“过河”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按照“先乘除。后加减”来计算,就不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因此产生了“请小括号来帮忙”的需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际。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前几册一样,应用问题不单设章节和例题。而是结合每部分内容,选择现实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时,创设了租船活动的情境,从图中得到“每条船限坐4人”的信息,要解决“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的问题。学生通过用除法计算,得出5(

8、条)1(人),在回答问题时,就要结合实际来思考,为了保障安全,就要租6条船。至于这6条船上的人数怎样安排,学生可以有各自的想法,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二)关于生活中的大数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教材把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标题定为“生活中的大数”,说明要从生活中认识比一百大的数。教材一开始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图片,东方明珠和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及用肉眼看到的星星和我国已发现鸟类的数量,它们都超过了一百,生活中存在着大数,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又安排了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与同伴说一说的活动。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千”“万”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时,教材安排了数小正方体木块的活

9、动。“一个一个地数,数10次是10个”,“每10个是1排,一排一排地数,数10排是100个”,“每100个是一层,数 10 层是1000个”,“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使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具体的几何模型,更好理解“千”“万”的实际含义。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活动,笑笑问:“一本书有100页,10本这样的书有多少页?”淘气问:“我校大约有学生一千人,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人?”激起学生对“千”“万”的想像,有利于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 3通过“拨一拨”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 教材安排了拨计数器活动,“拨出二百九十八,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百零二,并把它们写出来”。“拨出三千

10、八百,一百一百地数,数到四千一百,并把它们写出来”。以上两个活动,在数数时,都需要“满十进一”,借助计数器,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数数中的困难。根据计数器上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可以帮助学生读数和写数,把数数、读数和写数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归纳的若干“规则”,而是通过“你拨我写”等活动,使学生具体体验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4安排一定数量的估一估活动 例如,第35页练一练第2题(配有情境图),估一估,填一填(十、百、千);树上大约有一()个桃子,大约有三()片叶子,河里大约有五( )只鸭子。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图,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填在括号内。这就需要学生对“十”“百”“千”有具体的认识,对图中的“桃子

11、”“叶子”“鸭子”的数量有一定的估计能力。又如,估一估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从给出的三个数量中选择一个答案;估计一筒花生大约有多少粒等。以上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三)关于万以内加减法1分为两个单元“加与减(一)”是基本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与减(二)”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分散安排的目的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分散安排,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有利于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计算的基本要求。2删繁就简,突出基本算理加减法的基本算理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其进、退位规则,和百以内加减法是一样的,可以利用计

12、数器或实物图帮助学生理解。笔算加减法的重点应放在根据数目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做可以大大的减少课时,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3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买电器”“回收废电池”“捐书活动”等情境,体会生活中需要大数相加减。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再计算准确结果。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竖式计算是其中的一种,要引导学生根据数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的题材可有所扩展,如,通过火车里程表,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帮助爸爸妈妈理财等。(四)关于方向与路线、测量、认识图形1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方向和

13、路线 教材创设了一幅街道各建筑物位置的平面图,先复习已学过的四个方向,然后制作方向板,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内、操场上八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教材又安排了一幅1路车行车路线图,让学生说一说从起始站到终点站往返的路线(说明方向和站数)。 2通过实际测量,认识分米、毫米和千米 在学生已认识米、厘米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两次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第一次量出铅笔长10厘米,引出10厘米就是1分米;第二次量出铅笔长6厘米多3小格,引出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并通过比一比,1分米大约手掌这么长,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使学生对“分米”“毫米”有具体的认识。通过“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100米大约有多少步?“估

14、一估”1 000米大约有多少步?“想一想”1 000米大约有多长?通过想像,使学生对“千米”有所认识。笑笑说:“操场长100米,有10个这么长就是1 000米”。淘气说:“我回家大约要走1 000米的路,也就是1千米。”使学生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材首先安排了一幅街景图,主要说明生活中有角。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角,再摸一摸。使学生对角有整体把握,在头脑中形成角的直观形象。通过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发现它们的特点。把信纸在信封里推一推、拉一拉,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把长方形框架沿着对角拉动,变成平行四边形,直观认识

15、平行四边形。利用学过的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一方面复习学过的图形,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图形美的欣赏。 (五)关于统计与概率1读统计图表教材安排了两幅统计图,一张统计表,“这些统计图表告诉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与同伴说一说。”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图,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能力。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统计意识教材安排了一个小调查,“调查班上同学每天睡眠的时间,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制成统计表。”学生就要收集、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再在统计图中用条形表示出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同伴交流。通过你知道吗栏目“一般10岁左右的儿童应保证10时的睡眠。”把统

16、计结果与其对比,提出改进措施。使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3分析统计图表,看到发展趋势,做出简单预测根据小军17岁身高增长情况统计表,讨论三个问题。(1)身高和年龄有什么关系?(2)什么年龄长得最快,什么年龄长得最慢?(3)预测8岁时,小军可能有多高?这就要分析小军身高增长发展趋势,才能做出预测。练一练中根据某商店10天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三个问题。(1)哪天卖的多?哪天卖的少?(2)一周内大约卖了多少台?(3)预测接下来的周六、周日、周一可能各卖出多少台?这就要要求学生看到一个周期,第一周的周三到下周的周二是一周,第一周的周四到下周的周三也是一周根据一周中的销售情况,预

17、测接下来的三天各卖出多少台?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重要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做了精心设计。三、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

18、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例如,“乘车去机场”,有25人,面包车限坐8人,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合理?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想出一种方案就可以,在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如用表格的方式:大车/辆 4 3 2 1 小车/辆 9 1 3 6 特别是在回答怎样派车合理时,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又如

19、,在探讨“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与边的长短没关系”时,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挪动用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的边;用两块不同大小的三角尺,比较它们的对应角,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一知识。(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

20、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如,计算102+129=?学生在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后,在进行实际计算时,可能有以下方法,都应受到鼓励。102+12910213012321231102+129100+120+11220+11231102129231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观察数目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进行验算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学习“洗衣机”这一节,研

21、究“如果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需要几个月?”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能有以下做法:960438=522(元) 522438=84(元) 需要攒3个月。96043852243884438+438=976,两个月不够,需要攒3个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四、本册教材的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

22、评价,应该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例如,实践活动“有多少片叶子?”在进行这一活动中,我们首先考查学生参与程度,了解学生能否独立估计和设计数数的方案,能否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数学思考的情况。在数叶片时,根据叶片分布情况,学生可能三十、三十地数;五十、五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都是可以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进步的历程,

23、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二)适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二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例如,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数出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可以数小正方体,数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指定一个数,在小方格中涂色等活动。又如,考查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几何图形是否有所认识,可以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等。(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生提的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要看是否有价值。例如,有的学生得到“熊猫寿命25年,东北虎寿命28年”的信息,提出“熊猫和东北虎的寿命一共多少年?”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本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结合具体情境,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给予定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