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课堂用声观念及基本方法

上传人:sym****28 文档编号:71804525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正确的课堂用声观念及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资源描述:

《正确的课堂用声观念及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的课堂用声观念及基本方法(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正确的课堂用声观念及基本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平时注重的往往都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怎样提高自己本人的文化素养,努力让自己以一桶水的状态来教学生,而对于自己的嗓子,总抱着这样的观念“作为教师嗓子就是要哑的”,从来不曾考录教师的嗓子也是可以保护好的。听了彭莉佳的讲座,颇有感触。 一、课堂上正确用声非常必要。 每每新老师到来,都会非常羡慕她们洪亮又具有穿透力的嗓音,顺带回想起当年的自己也是如此,但是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其实嗓子的保护非常重要,人们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要与人沟通交流,都需要语音作为载体(除非特殊情况下只好以也只有以文字或肢体语言作为载体)。这个世界要是没有了声音,就会显得死气沉沉,

2、很多社会机制都无法正常运作。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教书生涯最少也要30年,如果头几年就把嗓子喊哑了,那么后面几年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你的教学,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说:“不行了,这几天喉咙哑了,没办法大声说话了。”有时甚至完全哑了,发不出声音了。从另一方面说,即使不影响教学,也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声带息肉很难好,如果后期不好好保护,还有可能引起病变。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二、课堂上正确用声要有方法。 彭莉佳老师说:正确的课堂用声观念,就是要在身体自然舒适的基础之上,积极调动各发声器官协调运作,从而获得:第一,洪亮、饱满、圆润的声音;第二,准确、清晰、灵活的咬字吐字;第三,大方得体的言语表达。

3、彭老师还告诉我们,发声的时候不是只有声带在起作用,而是应该整体协调均衡用力,她还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她说:“这好比一袋米,如果你用手拎,即使你5个手指都用上劲了,你还是会觉得很吃力,但是如果我们把它背在肩上,就会轻很多,因为这时除了肩在用力,还有腰和腿等身体其他器官在一起用力,所以就感觉轻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歌唱家即使老了,但是他的嗓子还是那么清脆嘹亮,因为他们是用气息唱歌而不是用声带唱歌的。那么整体协调均衡用力具体做起来又是如何的呢?彭莉佳老师说“用笑的气息在笑的状态和笑的位置下发声”,这18个字把这个方法具体化了,容易操作了。 三、课堂上正确用声需要探索。 但是要在课堂上如彭老师所说要

4、正确用声,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毕竟彭老师是音乐学院的老师,是专门教音乐的,当然非常注重气息的运用,而我们只是普通的老师,很大一部分不是教音乐的,当然在师范学校里老师也不可能教我们怎么用气息。音乐学院的学生也要花三、四年才能达到讲话时口腔鼻腔有共鸣,对于我们普通老师来说确实有难度。彭老师说3个月够了,我本人觉得不够。也许3个月里你会用这种方法发声了,但是走到课堂里,很有可能又会回到你习惯的发声状态去了。你必须要非常熟练了,才能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运用这种发声方法。什么叫非常熟练,没有个3年5年就可以“熟”了?就像我们上课一样,有了六、七年的教学经历,才可以一边想着下一步的教学环节,一边还能扫视学生看有没有人在开小差,要不然就会顾此失彼。但是保护嗓子又势在必行,所以我本人想,以后的师范学校,不管是不是读音乐的,是不是都应该增加科学用嗓这一课程呢?所谓未雨绸缪,在准老师还没有上讲台之前,就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嗓子,不至于等他们走上讲台了,才来匆匆忙忙告诉他们要训练自己科学用嗓,是不是这样更好一些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