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生爱上作文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71658006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怎样学生爱上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学生爱上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学生爱上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怎样学生爱上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学生爱上作文(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怎样学生爱上作文一、坚持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会写。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就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自然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才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习作才能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例如:在“元旦”前夕,我与学生交谈后发现:学生对举行“元旦”庆祝活动特别感兴趣。我便灵机一动,让全班学生准备节目,安排活动,参与活动。活动后,随即举行一次以“庆元旦”为主题的习作竞赛。结果果不出我所料,大部分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情感真切,就连那些

2、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焕然一新,洋洋洒洒。显然学生是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是一定的情境激活了学生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此“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一开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哪些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孰不知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就越多。相反只有让学生情感积极参与,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所写之作才会有血有肉,才会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和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又如:期中考试当天,孩子一天都很辛苦。放晚学后,当我宣布今晚没有家庭作业时,班级立即沸腾了,那是一种我从未看到

3、过的兴奋,他们足足兴奋了3分钟。第二天,让他们完成“今晚没有家庭作业”这篇习作的时候,我没有过多的指导,孩子们个个把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的心理、反常的神态动作、沸腾的场面,以及那一晚是怎么过的都写得淋漓尽致,而且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那种从未有过的快乐。这就是真情的流露啊!试想若忽视了“情感”激发,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己,更不用说具有个性了。那样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因此,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拄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

4、,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当然,学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会获取和选择确切典型的材料,他们有时也会觉得“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又通过优化教学训练练习过程,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如学完第四课秋天,要写一篇描写秋景的习作,我在班级开展了一系列寻找秋天的活动。如:让喜欢画画的学生画一幅秋天的图画;让喜欢古诗文的学生收集描写秋天的古诗名篇;带领学生在校园、在上学的路上在田野里寻找秋天,以增加直接感受;又利用经典导读课,让孩子们诵秋诗,话秋景,品秋趣,

5、促进生活体验的内化。最后才进行写作。可谓是“水到渠成”。这样的习作题材广泛,构思新颖,表达巧妙,充满秋的气息,真让人有“小荷已露尖尖角”的喜悦。二、坚持习作评价灵动化,让学生乐写。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有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做到以下四点。1、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记得班上有个学生写了“树叶原来是绿的”这样一句话,这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在批改时我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因为这个孩子或许以前

6、并不知道树叶是绿的,现在她发现了,这难道错了吗?只有细心的呵护孩子独立的体验和感受,孩子当然愿意对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翻开学生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心总是被一个又一个的“中”与“差”击得粉碎,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层批改的措施,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并且每个层次每次各评选一名“

7、作文小博士”。当孩子们把“作文小博士”这个标志牌挂在胸前的时候,那种对作文的喜爱与自信就不言而喻了,同时也激发了一大批孩子写作的热情。对一个学生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错别字不超过十个;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不通顺的句子不超过五句;要分段,要有中心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3、打破百分制,调动习作的积极性我们对学生习作的评定有时要求过高,总以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楚,构思不新颖等理由,不打高分。而对于一些习作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来说,就更不愿意写作文了,他们长期处于低分状态,严重影响了习作的积极性。前段时间看了徐鹄老师的几堂作文教学视频,真是受益匪

8、浅啊 。他在评价孩子们的作文时尽量地找优点,而且对于写得好的文章竟然给了120多分。孩子们个个脸上洋溢出的那种成就感就不言而喻了,这样的评价还用担心孩子写作的热情吗?我在教学中也尝试了这样的评价方法。在平时的习作批改上,每次学生的习作能做到字迹端正,表达准确,选材真实,富有童趣,抓住重点等得满分的总有好几个,当然如能中心突出、构思新颖就再加分,超越了百分。有时,我还有意不打分,用孩子们喜欢的一些图案张贴在作文后面进行评价,对于习作有进步的给他贴上一张笑脸奖励,写得比较好的给他贴上一张卡通像,我还经常动员大家画一些自己最喜欢的小图案签上自己的名字等着老师给他们贴呢,孩子们每次习作都非常认真地对待

9、,而且还渴望我多布点作文写写,都希望自己画的图片能尽快让老师亲自贴在作文本上。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同学们认为写作是一件快乐事,而不是负担,大大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4、多样化评,促进学生再发展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批阅作为一篇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从而使这环节的教学功能仅是“评定包改”,学生在这一教学的环节几乎没有收获。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每次作文后,我要求学生先自改。在每次修改好的文章后面,我都要求他们写下“我的习作成功之处_,我还待改进之处_。”在修改过程中我巡视指导,并会相机提出一些问题,如

10、为什么要这样改?这一句加进去你觉得有上什么好处?结尾这样改有河用意?等等。学生想到的让他说,没想到的我相机点拨,让学生知道“改”得“所以然”,让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为进一步发挥合作的优势,我还常采用四人小组用讨论的形式进行互评。学生们动脑、动嘴、动手,人人参与,各抒己见。要求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我在巡视的过程中,逐一给予指点,然后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再进行评价。评价中肯定四

11、人小组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指出他们在修改中的疏忽和遗漏之处。长此以往,学生习作兴趣越来越浓厚,习作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习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家长评价也是我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说过:“三分文章七分读。”,我常常要求学生把自己较满意的习作读给家长听,我想:这样的做法一是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和自信心,二是在读的过程中也是孩子自我修改习作的过程。读后要让家长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而家长对评价自己的孩子的习作很有兴趣,一方面可以准确掌握孩子习作的情况,让孩子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注重和孩子进行心的交流、情感的传递。家长通过评价把自己的寄托、自己的想法渗透给孩子,这种评价、这种鼓励、这种亲情是老师所无法替代的。我们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本保存下来,那将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并能前后对比感受自己习作的进步。让家长参与评价,拓宽了习作评价的渠道,使评价的角度和标准也更多更新颖,孩子们自己习作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赏识,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激励,也是一种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