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应变“踩高跷”为“接地气(许成)

上传人:gmk****56 文档编号:71627247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成长应变“踩高跷”为“接地气(许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成长应变“踩高跷”为“接地气(许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成长应变“踩高跷”为“接地气(许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教师成长应变“踩高跷”为“接地气(许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成长应变“踩高跷”为“接地气(许成)(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成长应变“踩高跷”为“接地气姓名:许成 单位:山东省曲阜市实验中学 联系电话:18766866965关键词:接地气 ;畅通渠道 ;教育引导 “接地气”,是句民间用语,意为大地富有无限气息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事物茁壮成长,显示事物蓬勃生机。你看:树木接地气,才枝壮叶茂,参天挺拔;花草接地气,才长得葱翠,争相吐艳;庄稼接地气,才长势喜人,预示丰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是一样的,只有“接地气”,才能成长快、进步稳、事业兴。教师讲好课,受学生爱戴,自然要接好学生的“地气”,接上了“地气”,才更有“底气”。对于教师而言,一味的“踩高跷”不接“地气”,就等于远离教育本质、远离学生,就意味着言辞无

2、味、形同嚼蜡,教授的课自然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感染学生。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学会变“踩高跷”为“接地气”,在实践中茁壮成长。(一)以生为本:课堂接“地气”,教师有“人气”什么样的课堂最受学生欢迎?答案很简单:能走进学生心灵的课堂。当下基础教育突出问题之一在偏重功利化,主导教师课堂的不是怎样让学生乐学、善学,而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教育的可贵之处实在于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交流、情感的互动,决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依靠对课堂纪律的控制、甚至对学生的变相体罚,部分老师甚至屡出奇招,与同学们“斗智斗勇”,确实对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留得住人留不住心”,这样的“人气”并不能达到教育的目

3、的。“强扭的瓜不甜”,即使把学生“困”在教室,学生也未必会专心听讲,反而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而且,一旦给学生留下刻板的印象,老师的个人形象也会受损。在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中,笔者用我是歌手中大热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导入教学,激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和情感上的波动,巧妙借用“我是歌手热”,让同学们入情入境并迅速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作为教师,只要把研究惩罚学生所花费的心思,用在揣摩学生心理、提高教学水平上,让枯燥的知识生动起来,就不愁无人“捧场”。老师要想有人气,课堂就得“接地气”。“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受欢迎;在课上、课下与学生积极互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紧跟

4、时代、敢于创新,在课程中加入潮流元素这样,老师讲起来有劲儿,学生听起来有趣,“堂堂精彩”就不是神话。但要注意的是,教学方式改进并不意味着忽视内容,让学生学到东西、学有所用才是成功的教育。(二)畅通渠道:“学生的不满意点,是教学的重点”上课听不明白、爱走神、作业完成不及时是班内部分学生存在的普遍症状。而随着“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及不断完善,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导师每周至少对辅导学生进行6个小时的学习训练和指导,每月至少对学生进行2次全面谈心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学期至少对学生家长进行2次交流,学期末对学生做出系统书面评价。一方面解决了“后进生”的课堂学习难题,“学生成长

5、导师制”还倒逼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及管理方式、方法。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大事”。听学生“倒苦水”,才能为学生“解心结”。把“学生的不满意点,当作教学的重点”,就畅通和拓宽师生之间渠道。 教学硬件不断改善发展,学习条件越来越好,可学生不满意、不欢迎、不理解的事儿却越来越多,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距离、少沟通,消解了教学“正能量”;部分教师不接“地气”、只踩“高跷”,不能有效地与学生对话,甚至对学生表达的诉求“强硬回绝”这就导致了教学本应有“正能量”常常变成“负效应”现象。为此,笔者对畅通师生沟通渠道打起了“组合拳”,把一系列课上观察学生、课下联系学

6、生的制度贯通起来,实现教育系统化、体系化除了“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还主动开通“师生学习交流qq群”和“课代表每周班级学情汇报日志”,变“强硬回绝”为“合理利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课上察学情、课下解生忧”,把学生发泄情绪的qq群、日志变成了“为生办事、了解学生学情民意”的重要平台。(三)教育引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教师应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启明灯。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便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浮躁的社会需要阅读,教师在这方面应做表率。阅读专业学术书籍,增长专业深度;阅读科技人文类书籍,扩展认知广度;阅读哲

7、学书籍,提升人生高度。教师的自身阅读学习教育,也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了“正向反应”。现任教班级的学生开始放下青春小说,阅读苏格拉底、世界名著等先哲文丛,在“读书”班会上学生还可以就读“坏”书对青春期学生的影响侃侃道来。以“小做法”汇聚“大智慧”,一声声满意,一个个笑脸,是对教师以身示范教育的最好褒奖。通过自身的“身先士卒”的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日益浓厚,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势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和灵魂塑造的工程师,扎实推进教师成长就必须变“踩高跷”为“接地气”。从“接地气”过程中,了解学情、把握课堂,高屋建瓴,立足长远;从“接地气”过程中,聆听最真切的学生呼声,并予以调整解决,改善教学;从“接地气”过程中,建立最广泛的学生基础,并不断加强巩固,排除万难,推动教学发展。毫无疑问,只有 “接地气”的教师,才能成为带动学生知识增长、带领学生精神成长、引领学生汲取无穷智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