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信发言稿

上传人:李*** 文档编号:7160152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关信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关信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关信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有关信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信发言稿(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关信发言稿关于信的发言稿关于诚信的发言稿2篇我今天想谈一谈关于“诚信”的问题,就其概念而言,我想,在坐的各位都应已明了于心。但是理论和实践毕竟是有差距的,否则,也不会年年高考都爆出作弊丑闻了,所以,目前而言谈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想说,诚信是一种意识,是脑海中的一片红灯区,是道德上的基本准则。那种潜在的意识应该不断被巩固、强化。每个人都必须时刻都一种意识,鞭策自己真诚、守信、做真实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造就成一种心态,形成一种思想理念。其次,我要说,“诚信”是一种心态,心中的那把枷锁必须牢牢得锁住那扇门。而其动力并不仅仅是一颗道德心,更重要的是一颗责任心,一种对自己负责的心态

2、和那种不屑于偷来的知识的傲气。第三,诚信应该是一种思想理念,是一种由平时学习生活实践积累而得的理念。而后又将在考试中作用于实践,指导我们展示真正的个人风采。而最终,我们应该把目标锁定了习惯,其实,有次同学之所以“不诚信”,其始作俑者往往是习惯,在平时做作业遇到困难时,懒于思考,烦于推敲,伸头看一下身边同学的作业,求得一个答案就可。抑或是,在某些原因作用下形成抄作业的习惯。考试中来个如法炮制,便在情理之中了。如若,平时就有一种“诚与信”的习惯。考试便不在话下了,如此一来,长久以后,形成一种风气,使整个校园与社会都沐浴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如今,社会。每年这种时候都会议论一下类似之事,有太多的人都早

3、已厌烦了这种老生常谈。但细想来,这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等到问题基本不再是问题时,才有不被提及的可能。如此说来,要想脱离这样的老调重弹,只有在坐的各位,真实为己,诚信为人。但愿,下一次的这个时候不必再论及这个话题了。因为我们已身在和谐中。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所以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

4、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作为维持现代社会健康运转的必要因素,诚信也是个体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有些人认为,诚信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德,现实生活中做不到,讲诚信者往往吃亏。这种认识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不可否认,在显示生活中的确存在不诚信者占便宜、老实人吃亏的现象,但这毕竟不是我们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大量事实证明,假的终究是假的,谎言就是谎言,没有拆不穿的假象,没有识不破的骗局。从古到今,没有一项成功能够建立在无诚不信的沙滩之上。诚实劳动尽管艰辛,

5、却坦坦荡荡,踏踏实实。只有诚信劳动才能最终通向成功。还有的人认为,我是想讲诚信的,但别人不讲,我也只好不讲了。这种态度不是可取的。诚信可以是对社会、对他人的期望,但首先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己的诚信与赢得他人的诚信成正比,自己越诚信,就越会赢得他人的诚信回报。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诚信无欺的环境中,诚信环境的形成取决于每个人对诚信所持的态度。诚信建设是每个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这就需要大家积极参与,添砖加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关于诚信的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朋友们:早上好!让诚实守信伴随我们成长诚信是什么呢?诗人说,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

6、月的花海;商人说,诚信是宝贵的信誉,是无价的财富;爷爷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读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后,我说,诚信是两根小指拉指后的百年不变,千年不悔。这是一本教育书,红彤彤的封面,白纸黑字,却记录着不少关于诚信的故事。我拿到书的时候,二话没说,翻开它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其中,有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浙江省最南部的一个渔村,有一位“诚信老爹”吴乃宜,80多岁。_年,一场台风让他失去了3个儿子,三个儿子的身后留下80多万元的债务。台风过后,陆续有人上门,向老人出示他儿子们的一张张欠条。吴乃宜强忍悲痛表示“做人要讲信用!说我儿子的欠条我都认,我一定会想办法还钱

7、”。三个儿子人身及船只保险赔款共24万,打捞上来的渔船变卖了30万元,吴乃宜老人把这些钱先还掉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和数额比较大的个人借款本金。还余下的26万多元债务,吴乃宜老人与老伴养鸭,种菜买,替人织渔网。就这样吴乃宜老人一分一角积攒下来的钱存好,凑成50元、100元的整数去还债。慢慢的,老人发现自己有些干不动了,便对二儿子吴秀全说“我快无能为力了,家里的债你要接着还。”吴乃宜老人表示,再吃苦十年、八年,也要把所有的债还清。看了这则故事,我不禁对“诚信老爹”这种对自己的诺言负责任的性格表示佩服。“做人要讲信用”吴乃宜老人这句话使我受益匪浅,情不自禁想起平时自己的一些行为,心感惭愧。记得去年暑假

8、的一天,妈妈对我说,“要到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割稻谷,中午就不回家吃饭了,晚上收工可能也晚,你在家记得喂鸡、喂猪,煮饭。”我笑着对妈妈说“遵命,一定完成任务,请母亲大人放心”。妈妈和爸爸出门后,我便到隔壁小伙伴的家玩电脑游戏。不知不觉,天快黑了,我回家后才想起答应妈妈的事情。我们中国人常说:“三岁看老”。如果,小时候就弄虚作假,那么长大以后,做生意就会搞伪劣商品,做官就会贪(来自:写论文网:关于信的发言稿)污受贿,这样,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是的,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

9、,个人也会因为失去诚信而终获苦果。一颗诚实的心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当你播下一粒诚信的种子,你的心灵上收获的就是无价之宝。读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我明白了十分重要的道理,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觉得我们都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也愿“诚信”伴随大家健康成长!我深信,有了诚信,我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诚信信以致远何为诚信?荀子云:“君子养心莫过于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常言道: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以诚信为本,无信而不立这本是做人的应有品质。朋友你觉得世上最长的路是什么?我认为是心路,如果彼此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心与心

10、之间就隔着崇山峻岭;那你觉得世上最短的路是什么?在我看来也是心路,如果大家都以诚相待,开诚布公,心与心之间就近在咫尺,没有隔阂。在这个物欲纵横的年代,也许你会觉得诚信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在身边,它一直矗立在我们的心中,它时时在我们的耳畔呐喊。近几年,大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据调查显示,有%的贷款学生承认从不考虑还贷问题。而中国工商银行的负责人表示大学生的拖欠贷款率已经高达20%。这样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缺乏诚信的行为还将被继续无视和漠然多久?一个在新时期成长的大学生,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一个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接受国家帮助的人,居然

11、在顺利毕业之后,把贷款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将诚信二字践踏得粉身碎骨。如此无诚信何以谈征信。所谓征信是指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构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征信能反映每个人的诚信状况,我们的任何一笔有关于诚信问题的记录都会出现在个人的征信档案里,作为一张个人名片,如影相随,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精髓的一部分,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其发扬光大;诚信已经走过了历史,我们还需要让她走近现代,走向未来;诚信,犹如树高千丈,却仰赖于树根的滋养,我们向往的笔直脊梁,要靠诚信支撑的力量。我们的国家要建立诚信,我们的社会呼吁诚信,我们每一个人渴望诚信。亲爱的朋友以诚为本,以信为天。就让我们把梦想播种在诚信的土地上,随春天一起生根发芽,让诚信的芳香浸润每一个人的心田,信以致远。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