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1472596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修改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修改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修改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修改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ORD 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地质与水文概况11、工程概况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3、降水方案确定2三、具体施工方法21、排水沟设置:22、排水集水坑设置:33、深基坑小集水坑的设置:34、特殊部位降水处置:45、水泵选用7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与环保措施81、安全防护82、临时用电93、机械安全94、环境保护措施95、施工安全措施1011 / 12一、编制依据1、服务外包基地居住开发B3区项目施工图2、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市相关施工管理规定。二、工程、地质与水文概况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服务外包基地居住开发B3区项目工程地址大东

2、沟村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65000。建设单位圣仁房地产开发设计单位建筑设计研究所监理单位环达工程监理工期要求2012年12月10日2014年9月31日.质量要求合格结构形式地下独立柱基+防水板剪力墙结构,地上框架结构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基坑开挖深度围岩土层以杂填土,强风化基岩、中风化基岩为主,基坑边界已完成放坡、支护,最深开挖深度为35.55m,基底标高为39.55m,位于四层(强风化板岩)之上。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资料,待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接收大气降水和侧向迳流补给,排泄方式以大气蒸发为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局部有地下水。3、降水方案确定(1)控制方案的总

3、体考虑要求:确保土方开挖的正常进行;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受力与变形要求);保证基底的稳定;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抗浮安全;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水位控制总体安排:首先在基坑东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深度要低于柱基底部标高,切断通往基础部的水路,阻断此高度围通向基坑的水源,使岩裂隙水收集到排水沟,然后30m处设置集水坑将排水沟的水集中抽至市政雨水管线,使整体水位控制在柱底标高以下。柱基、电梯井坑和设计集水坑较深部位基坑,视出水情况设置导流暗沟,应在具体部位,单独设置小集水坑,将深基坑出水收集到小集水坑用小潜水泵或自吸泵抽走,达到局部疏干的效果。三、具体施工方法集水坑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

4、底周边或局部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中,然后用水泵抽水,抽出的水应与时引开,防止倒流,本工程地下水充足,施工降排水过程中需要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旦出现停电等突发状况,将出现工期滞后与窝工现象。1、 排水沟设置:(1) 排水沟沿基坑东侧设置,设置宽度3050cm,最小深度低于柱基坑底标高10cm以上;(2) 排水沟向四周集水坑处找坡,坡度不小于3%。(3) 排水沟应保持通畅,外侧做好护坡,防止边坡坍塌。(4) 排水沟应与柱基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当柱基边缘至排水沟距离小于排水沟深度时,按以下方法处理。在排水沟边砌筑240mm砖墙,砖墙底部与排水沟底等高,砌墙前把浮沙清理

5、干净,里侧按45度挖成直角台阶状,然后浇注C15素混凝土,砖墙顶、素混凝土顶和柱基底等高。具体见图1所示:图12、排水集水坑设置:基底设置一个集水坑,集水坑设置在基础围以外与排水沟联通;其它集水坑尺寸按直径或宽度为0.60.8m,深度保持低于排水沟0.8m考虑,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同时防止井底的土被搅动。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设置排水导管,将水引出坡面。3、深基坑小集水坑的设置:1)在有渗水情况的电梯井、设计集水坑采用挖设一个直径300mm的小集水坑,收集渗水,配备一台潜水泵或汽油泵随时抽水。如图2、3所示坡壁出水采用

6、预埋盲管导流的方法,即在坡壁出水区域设置一根或多根直径50mm的盲管,盲管可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在管壁上打好透水孔。然后垂直在出水坡壁处打设直径70mm深度3050cm的孔洞,将盲管插入,在坡壁表面上将盲管沿坡壁延设到坑底虑水盲沟,为防止混凝土垫层浇筑时将盲管管孔堵住,可在导管表面缠设一层滤网。底板垫层四周与中央设置宽度1020cm,深度10cm的暗沟,暗沟用石子填置,完成后使地下水或岩裂隙水通过导流管与虑水盲沟排出,收集到小集水坑。集水坑插入一根100的钢套管,套管设置两道止水套环,第一道埋置到垫层混凝土中,第二道进入底板混凝土中。钢套管在小集水坑部分要打孔。钢套管外面要刷防锈漆或沥青油,表面

7、随底板防水全面包裹防水层。小集水坑的水与时用自吸式泵抽走,达到要求以后,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将小集水坑水抽取干净,抽出自吸泵管,将钢套管上口用钢板焊死,然后刷防锈漆或沥青油,再做自闭树脂防水和丙纶防水,与时浇筑底板混凝土。2)如果坑边出水且出水量不大,可在出水局部部位加设导流管直接从坑边将水引出,用水桶接收出水,不必设置小集水坑,坑边设置的出水管管口要提前套好丝扣,底板混凝土浇筑前用丝堵将管封闭,用防水层进行封闭包裹。3)小集水坑不得设置在独立基础围,当独立基础出水加大、较多时,可将独立基础围扩大1020cm,在地基扩大围四周开设深度10cm左右的小排水沟,铺好过滤石子,浇筑底板垫层时形成排水盲沟

8、。在独立基础外再设置一个小集水坑,和排水盲管连接。小集水坑抽水同图3所示。4、特殊部位降水处置:当出现地下水、压力水、泉水的情况下,应请勘察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进行分析,选择相应的具体方案进行处理,B3-47#楼深基坑降水措施:5、水泵选用建筑工程中用于排水的水泵主要有离心自吸式泵、潜水泵和汽油水泵等。根据本工程需要,四个大集水坑各设一台2寸潜水泵且24小时作业,将楼深基底集水坑的水集中至大集水坑,再由大基坑的两台4寸水泵将坑积水排至牧城驿水库24小时作业,柱基、电梯井等处的小集水坑设置2寸污水泵或移动式汽油泵,抽水能力不小于5t/h且24小时作业,排水至集水坑。潜水泵由立式水泵和电动机组合而成

9、,水泵装在电动机上端,叶轮可制成离心式或螺旋桨式,电动机设有密封装置。潜水泵工作时是全浸入水中。使用潜水泵时,为了防止电机烧坏,不得脱水运转或陷入泥中;也不得排灌含泥量较高的水或泥浆水,以免泵叶轮被杂物堵塞。集水坑降水法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采用较为普遍,宜用于粗粒土层(因为土粒不致被水流带走)和渗水量小的粘性土。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凸起、给施工造成困难,此时应加石子和过滤网过滤防止流砂形成。待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将基础围水泵转移至基础外继续24小时降水排水作业。(详见排水平面布置图与下表)设备名称出水口直径用于部位污水水泵DN2003#楼

10、南侧污水水泵DN2004#楼东侧 /1#楼东侧污水水泵DN1006#楼东侧 污水水泵DN1007#楼北侧 /7#楼南侧污水水泵DN1001#楼北侧污水水泵DN1003#楼北侧汽油泵DN100移动抽水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与环保措施服务外包基地居住开发B3区项目工程地处大东沟回迁楼附近,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异常重要,施工全过程中要建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并对所有参施人员进行文明安全施工教育。1、安全防护(1)各种施工、操作人员须经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各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带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2)施工中所用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自制设备、设

11、施通过安全检验与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加强施工的监控测量,与时反馈信息。发生变化时应与时调整地下水控制方案,确保地下水控制工作顺利进行。2、临时用电(1)所有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与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2)电缆一定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机械车辆辗压发生事故。(3)所有电器设备与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接地保护。(4)配电系统多级供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电器可靠、完好,选型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5)

12、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与时处理解决。3、机械安全(1)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进行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伤害的发生。(2)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4、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除施工人员与值班人员外,其它一切无关人员不得入,现场不设生活区,在场区外建生活基地。(2)施工现场布设排水设施,保证现场无积水现象,现场排水必须经沉淀池排入指定的雨水管道。(3)定期清理沉淀池,清出的淤泥在场晾干,与时外运,尽量少挖沉淀池。(4)合理布置泥浆坑位置,尽量少挖

13、泥浆坑。(5)施工现场机械施工,要严格按市有关规定执行。(6)施工现场的环境工作制度和措施要做到人人皆知。生活区要有专人打扫卫生,建立严格的卫生清扫制度,不得污水乱流。5、施工安全措施(1)现场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由主抓生产的现场经理主管安全活动,配备专职安全员,严格遵守安全值班制度。(2)进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戴安全帽,并接受安全教育,外部施工人员必须经教育考试合格登记后方可上岗作业。(3)所有参施人员必须服从现场安全部门的检查、管理,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4)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安全与指挥,遵守操作规程、安全规定,严禁酒后操作、非司机和疲劳操作。(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安全

14、操作规程。(6)为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开工前应认真查明施工场区围各种地下管线走向与埋深情况。(7)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机械其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8)大型施工机械应由专职司机操作,现场作业与移位时必须确保场地平整坚实,并设专人指挥,机械施工时作业半径严禁站人。(9)现场常用施工机具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10)各类用电人员应持证上岗,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使用设备前应戴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带病运转。搬迁和移动设备必须由电工切断电源后进行。(11)现场施工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46-2005)执行。施工现场严禁私接用电设备,生活用电应由专职电工接设。(12)各种电器设备要按规定要求设立漏电保护装置,并设专人负责,经常检查完好程度,发现问题应与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