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早梅阅读答案

上传人:EY****y 文档编号:71438621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柳宗元早梅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柳宗元早梅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柳宗元早梅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柳宗元早梅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宗元早梅阅读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柳宗元早梅阅读答案【篇一: 2015 届高三诗歌鉴赏综合练习题(一 )】class=txt古代诗歌鉴赏 (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注】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1) 分析 “江山阅鬓华 ”中 “阅”的妙处。答: _(2)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表达沉着蕴藉,感情严肃深挚。请结合诗歌多重主题作简要分析。答:_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2、,然后回答问题。乔 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1) 请简析本诗中瀑布在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答: _(2)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是元曲中绘景的压卷,请赏析。答: _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1) 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_(2) 有人认为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是篇中的绝

3、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答:_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苏 轼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注】接淅:行色匆忙。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1) 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答:_(2)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答: _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舟中二首 (其一 )【注】

4、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 (1094) ,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1) 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答:_(2)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一剪梅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注】 此词作于江上舟中。(1) 结合全词,分析 “篝灯强把锦书看 ”一句中

5、 “强 ”字的表达效果。答:_(2)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答:_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各题。答张十一韩 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1) 诗的颔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_(2) 诗的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试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感情。答:_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青玉案曹 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

6、,总是离人泪。【注】 谩:徒然、空自。(1) 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答:_(2) 简要分析 “凄凉只恐乡心起 ”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答: _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访中洲宋 姚镛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连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注 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1) 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 “被访者 ” 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_(2)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 “访者 ”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答:_10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登缥缈峰吴伟业绝顶江湖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最高尚有鱼龙气,

7、半岭全无鸟雀声。芳草青芜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注】吴伟业 (1609 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 (今属江苏 )人。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江湖:偏义复词,义在 “湖 ”,这里指太湖。鱼龙气:指太湖水汽。(1) 第二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2) 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寒闺怨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

8、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1) 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答:_(2) 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_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注】柳宗元二十六岁入仕,一生二十一年的仕宦生涯竟有十四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1)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答:_(2)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答:_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

9、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 苏轼说 “白公晚年诗极高妙 ”,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答: _(2) 关于此诗,有人说 “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 “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篇二:【创新设计】 2015 高考语文 (福建专用 )二轮复习突破练 6 word 版含解析】class=txt1阅读下面的元词,然后回答(1)(2) 题。渔 父吴 镇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10、注】 本词是吴镇临摹荆浩渔父图之后写下的十六首渔父词中的一首。(1) 在“风触湖心一叶横 ”这句词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答:_(2)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重点是炼字。分析一个字的妙处,需要理解这个字所运用的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重点分析出这个字表达出事物什么样的特点。如本题中的 “触”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的轻柔和细腻。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能知人论世,也要能从诗歌中的意象入手,另外还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句。如本诗中的关键句就是最后一句, “只钓鲈鱼不钓名 ”,表达出作

11、者与世无争、隐逸自适的性格和境界。答案 (1) “触 ”字用得最好。 “触”指的是 “触碰 ”,微风轻轻触动湖水,水中的一只小舟随晚风飘荡,体现了幽清明静的意境。(2) “风触湖心一叶横 ”表现词中的渔父稳稳坐在小舟中垂钓,体现了悠然自得的心境, “兰棹稳 ”意为无论多大风浪仍稳坐钓鱼船,体现了作者与世无争的人生观。 “只钓鲈鱼不钓名 ”表现了渔父不沽名钓誉、隐逸自适的精神境界。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黄庭坚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注】

12、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 )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1) 词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答:_(2) 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答:_解析 关键:可在短笛前加主语“我 ”,注解即是暗示,“诸将 ”“独倚楼 ”等都可以引导读者。有据注释说画线句表现黄庭坚壮志未酬,怀才不遇,这是脱离诗歌的分析。手法除了对比外,还可以答反衬(衬托 )。(2) 除了原答案的情感外,答到下列情感的也可以:悲愤、孤独、哀愁一类情感;壮志未酬;时光易逝,年华易老。 “复杂

13、”一词看似复杂,结合具体诗句可以逐一得到解释。答案 (1) 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2) 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于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 (盛衰 )无常的感慨。词人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词人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豁达乐观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

14、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注】 柳宗元 21 岁入仕,一生 26 年的仕宦生涯竟有 16 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1)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答:_(2)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答:_解析 (1)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

15、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一个 “发 ”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 “发高树 ”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 “朔风 ”“繁霜 ”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 “永贞革新 ”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蛮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接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

16、抱坚定的自信。(2)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 ”“故旧大臣 ”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 “羁囚 ”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

17、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 “闲居 ”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 ”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和 “辅时及物 ”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答案 (1) 一个 “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它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2) 既

18、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注】 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 (1237) 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首词。(1) 上片中 “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一句有何含意?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_(2) 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答:_解析 (1) 这是一道诗

19、歌句意理解和情感鉴赏的题目,句意可以结合前面的句子 “匆匆 ”理解,形容从上任到罢官时间的短暂,情感可结合注释和题目 “解印 ”来考虑,主要就是对仕途沉浮不定的感慨, “春风 ” 本身又有 “春风得意 ”之说,所以二者可以看作是 “得意 ”和“失意 ”的象征。(2) 这是一道主旨探究的题目,题中给出两种观点,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的解释即可,难度不大。答案 (1) “春风 ”“秋风 ”指时间,写出了从上任到罢官的时间之短暂,表达了词人对仕途沉浮无常的感慨。 “春风 ”“秋风 ”分别寓指得意与失意,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失落之感。(2) 认同第一种观点:下阕作者写出了被罢官后既不带

20、兵又不劝农的清闲,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戏谑、闲适的轻松之感。认同第二种观点:词中表现出的轻松之感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是用反语发泄牢骚,本质上是一种愤懑不平之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宋 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1) 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2) “试问谪仙何处? ”这一句蕴含了词人丰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答:_解析 (1) 词的上片,采用以动写静手法。作者随步换景,边走边看。起句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气势不凡。先是见采石矶矗立前方,作

21、者抬头仰视,【篇三:【创新设计】 (课标通用 )2015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突破练 6 古诗鉴赏 (10)+ 压缩语段 (5) 】class=txt1阅读下面的元词,然后回答(1)(2) 题。渔 父吴 镇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注】 本词是吴镇临摹荆浩渔父图之后写下的十六首渔父词中的一首。(1) 在“风触湖心一叶横 ”这句词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答:_(2)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重点是炼字。分析一个字的妙处,需要理解这个字所运用的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重点分析出这个

22、字表达出事物什么样的特点。如本题中的 “触”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的轻柔和细腻。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能知人论世,也要能从诗歌中的意象入手,另外还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句。如本诗中的关键句就是最后一句, “只钓鲈鱼不钓名 ”,表达出作者与世无争、隐逸自适的性格和境界。答案 (1) “触 ”字用得最好。 “触”指的是 “触碰 ”,微风轻轻触动湖水,水中的一只小舟随晚风飘荡,体现了幽清明静的意境。(2) “风触湖心一叶横 ”表现词中的渔父稳稳坐在小舟中垂钓,体现了悠然自得的心境, “兰棹稳 ”意为无论多大风浪仍稳坐钓鱼船,体现了作者与世无争的人生观。 “只钓鲈

23、鱼不钓名 ”表现了渔父不沽名钓誉、隐逸自适的精神境界。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黄庭坚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注】 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 )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1) 词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答:_(2) 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答:_解析 关键:可在短笛前加主语“我 ”,注解

24、即是暗示,“诸将 ”“独倚楼 ”等都可以引导读者。有据注释说画线句表现黄庭坚壮志未酬,怀才不遇,这是脱离诗歌的分析。手法除了对比外,还可以答反衬(衬托 )。(2) 除了原答案的情感外,答到下列情感的也可以:悲愤、孤独、哀愁一类情感;壮志未酬;时光易逝,年华易老。 “复杂 ”一词看似复杂,结合具体诗句可以逐一得到解释。答案 (1) 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2) 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于时光流逝的波

25、涛中。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 (盛衰 )无常的感慨。词人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词人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豁达乐观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注】 柳宗元 21 岁入仕,一生 26 年的仕宦生涯竟有 16 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1)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答:_(2)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答:_解析 (1)梅

26、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一个 “发 ”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 “发高树 ”的“高 ”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

27、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 “朔风 ”“繁霜 ”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 “永贞革新 ”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蛮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接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2)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 ”“故

28、旧大臣 ”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 ”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 “闲居 ”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 “欲为万里赠

29、 ”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和“辅时及物 ”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答案 (1) 一个 “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它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2) 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注】 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

30、年 (1237) 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首词。(1) 上片中 “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一句有何含意?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_(2) 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答:_解析 (1) 这是一道诗歌句意理解和情感鉴赏的题目,句意可以结合前面的句子 “匆匆 ”理解,形容从上任到罢官时间的短暂,情感可结合注释和题目 “解印 ”来考虑,主要就是对仕途沉浮不定的感慨, “春风 ” 本身又有 “春风得意 ”之说,所以二者可以看作是 “得意 ”和“失意 ”的象征。(2) 这是一道主旨探究的题目,题中给出两种观点,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

31、,然后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的解释即可,难度不大。答案 (1) “春风 ”“秋风 ”指时间,写出了从上任到罢官的时间之短暂,表达了词人对仕途沉浮无常的感慨。 “春风 ”“秋风 ”分别寓指得意与失意,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失落之感。(2) 认同第一种观点:下阕作者写出了被罢官后既不带兵又不劝农的清闲,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戏谑、闲适的轻松之感。认同第二种观点:词中表现出的轻松之感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是用反语发泄牢骚,本质上是一种愤懑不平之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宋 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1) 上阕写景运用了

32、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解析 (1) 词的上片,采用以动写静手法。作者随步换景,边走边看。起句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气势不凡。先是见采石矶矗立前方,作者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实际上,采石矶最高处海拔才一百三十一米,只因横空而来和截江而立,方显得格外奇峻。待作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又是另一幅图景。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 (亦名天门山 )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

33、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由此引出作者联想:黛眉不展,宛似凝愁含恨。其实,这都是作者情感的含蓄外露,把人的主观感受加于客观物体之上。(2)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很自然地,作者想起了李白。李白曾为采石矶写下过著名诗篇,在人们口头还流传着许多浪漫神奇的故事,如捉月、骑鲸等;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一生怀着 “济苍生 ” 和“安社稷 ”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像东晋谢安那样 “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但他壮志难酬,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至此已数百年;而今但见青山之外,远空烟岚缥碧而已。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但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读者

34、从虚无缥缈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答案 (1) 夸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拟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句运用拟人,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恨,寄寓了词人内心的愁苦;比喻, “天际两蛾凝黛 ”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的蛾眉,突出了远山的秀美。(2) “谪仙 ”李白一生心怀 “济苍生 ”“安社稷 ”的政治抱负,却壮志未酬。词人借用典故和设问,抒发了自己虽心系边关,渴望收复失地,却在当时投降派掌权得势的情况下无法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愁恨苦闷以及想要摆脱愁恨苦闷而又不得的无可奈何。6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宫 词唐 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1) 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诗中 “美人 ”这一形象。答:_(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 (1)此诗表达了宫女幽禁深宫的苦愁思绪,构思独特,新辟蹊径。一般的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 (2)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