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1420063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PPTX 页数:260 大小:1.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ISO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0页
ISO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0页
ISO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0页
资源描述:

《ISO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2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会计学ISO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2环保环保质量质量计量计量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没有方向的计量:没有方向的计量:体系越多,越不规范,效率越低,效益越差。体系越多,越不规范,效率越低,效益越差。 环保环保质量质量计量计量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为了发展而计量:为了发展而计量:明确方向和重点,体系越多,越规范,效率越高,效益越好。明确方向和重点,体系越多,越规范,效率越高,效益越好。环保环保质量质量计量计量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为了证书的计量:为了证书的计量:体系越多,沟通越少;体系越多,沟通越少; 有规范,没效

2、益。有规范,没效益。 34u【测量结果的测量结果的】重复性重复性u【测量结果的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复现性u实验标准实验标准【偏偏】差差u【测量测量】不确定度不确定度u【测量测量】误差误差5理解:理解:u 计量内容计量内容l 测量单位的统一测量单位的统一l 测量方法(如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的研究测量方法(如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的研究l 量值传递和溯源系统的建立和管理量值传递和溯源系统的建立和管理l 同这些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同这些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u 计量的特点计量的特点l 准确性准确性l 统一性统一性l 溯源性溯源性l 法制性法制性6理解:理解:u操作可以是自动

3、进行的。操作可以是自动进行的。u测量有时也称为计量。测量有时也称为计量。7测量测量过程过程检定检定校准校准检测检测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量值,或,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量值之间关系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企业自主行为)的一组操作。(企业自主行为)查明和确认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有法制性)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有法制性)按

4、照规定的程序,由确定按照规定的程序,由确定给定产品给定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的一种或多种特性特性、进行处、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型式试验、产品检验)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型式试验、产品检验)检定规程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校准规范/比对方法比对方法产品标准产品标准/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891011理解:理解:u量值是量的表示形式。量值是量的表示形式。u一般说来,任何可测的量都是由数值和计量单位组合而成一般说来,任何可测的量都是由数值和计量单位组合而成。如。如6.15m6.15m,10s10s,16kg16kg,-45-45,2020等。等。u注意区别数值和量值。数值:数,是量值的组

5、成部分。如注意区别数值和量值。数值:数,是量值的组成部分。如6.156.15,1010,1616,-45-45,2020。但不包含计量单位,故非量值。但不包含计量单位,故非量值。12理解:理解:u 当对某量的测量不完善时,通常不能获得真值。当对某量的测量不完善时,通常不能获得真值。u 一个量的真值,是在被观测时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它是一个理想一个量的真值,是在被观测时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的概念。u 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u 在不确定度评定中,常称在不确定度评定中,常称“被测量之值被测量之值”为为“真值真值

6、”。13理解:理解:u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u约定真值在实际中有时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约定真值在实际中有时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值。u在给定地点,取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量的值作为约定真值。在给定地点,取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量的值作为约定真值。u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真值。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真值。u约定真值可充分接近真值,但不可以代替真值。约定真值可充分接近真值,但不可以代替真值。u在实际测量中,通常以被测量的实际值、已修正的算术平均值、在实际测量中,通常以被测量的实际值、已修正的算术平均值、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

7、作为约定真值。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作为约定真值。14理解:理解:u 示例:给定水样品在示例:给定水样品在2020时的蒸汽压力。时的蒸汽压力。u 被测量可以是待测量,也可以是已测量。被测量可以是待测量,也可以是已测量。u 被测量的定义应依据所需准确度的要求,并考虑有关影响被测量的定义应依据所需准确度的要求,并考虑有关影响量。否则,由于定义的不完善会带来测量不确定度。量。否则,由于定义的不完善会带来测量不确定度。15理解:理解:u 测量结果仅仅是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并非真值。测量结果仅仅是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并非真值。u 完整表述测量结果时,必须附带其测量不确定度。完整表述测量结果时,必须附带其测

8、量不确定度。u 必要时,应说明测量所处的条件,或影响量的取值范围。必要时,应说明测量所处的条件,或影响量的取值范围。u 若是单次测量,则测得值就是测量结果;若是对同一量的若是单次测量,则测得值就是测量结果;若是对同一量的多次测量,则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才是测量结果。多次测量,则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才是测量结果。16理解:理解: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可以用准确度高低、准确度为可以用准确度高低、准确度为0.250.25级、准确度为级、准确度为3 3等及准确度符合等及准确度符合XXXX标准等说法定性表示测量质量。标准等说法定性表示测量质量。尽量不要使用尽量不要使用“准确度为准确

9、度为0.25%0.25%,16mg16mg,16mg16mg及及16mg”16mg”等方式来等方式来表示。表示。注意:不要使用术语注意:不要使用术语“精密度(精密度(precisionprecision)”来表示来表示“准确度准确度”。精密度反映在规定条件下各独立测量结果间的分散性。精密度反映在规定条件下各独立测量结果间的分散性。1718理解:理解:u 这里相同测量条件是指:这里相同测量条件是指: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使用相同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测量的测量仪器、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测量。这些条件也称为。这些条件也称为“重

10、复性条件重复性条件”。u 测量重复性可以用测量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来定量表示。u 由由重复性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是诸多不确定度来源之一。引入的不确定度是诸多不确定度来源之一。u 重复性用在重复性用在重复性条件重复性条件下,重复观测结果的下,重复观测结果的实验标准差实验标准差(称为重复性(称为重复性标准差)标准差)s sr r定量地给出。定量地给出。u 重复观测中的变动性是由于所有影响结果的影响量不能完全保持恒定重复观测中的变动性是由于所有影响结果的影响量不能完全保持恒定而引起的。而引起的。1920理解:理解:u复现性:又称为复现性:又称为“再现性再现性”。u

11、这里变化了的测量条件是指:这里变化了的测量条件是指: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准、地点、时间和使用条件器、参考测量标准、地点、时间和使用条件。这些条件有一项或多项。这些条件有一项或多项改变,就会影响复现性。改变,就会影响复现性。u在复现性的有效表述中,应说明变化的条件。在复现性的有效表述中,应说明变化的条件。u复现性可以用复现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来定量地表示。u在复现性条件下,重复观测结果的实验标准差(称为复现性标准差)在复现性条件下,重复观测结果的实验标准差(称为复现性标准差) s sr r定量给出。定

12、量给出。u这里,测量结果通常理解为这里,测量结果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已修正结果。21q 式中:式中:qk- - 第第k k次测量结果次测量结果- n- n次测量结果的算数平均值次测量结果的算数平均值- - 残差残差k k21()()1nkkkqqs qn-(qkq )2221()(1)nkkkqqqnn ns( ) = s(q )/ = 与与s(qs(qk k) )具有相同的自由度,均为具有相同的自由度,均为n-1n-1。 在不确定度评定中,以平均值在不确定度评定中,以平均值 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以值,以s(qs(qk k) )作为由作为由重复性重复性引入的引入的A

13、 A类标准不确定度。类标准不确定度。qs( )q 实验标准差实验标准差s(qs(qk k) )简称为简称为s s,不应与,不应与“总体标准差总体标准差”相混淆。相混淆。(贝赛尔公式)(贝赛尔公式)23q qs( )当测量次数趋于无穷,当测量次数趋于无穷,为理论标准差或总体标准差。为理论标准差或总体标准差。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得到,能做到的只是有限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得到,能做到的只是有限n n次测量,即对总体次测量,即对总体取样取样n n次,以贝塞尔公式算出。次,以贝塞尔公式算出。s(qs(qk k) )作为作为的估计值,称为样本标准差。的估计值,称为样本标准差。 的标准差的标准差 成为算数平均值的实

14、验标准差,不能称为成为算数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不能称为“平均平均值的标准误差值的标准误差”。21()limnkqknqn24u样本差不是总体标准差样本差不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的无偏估计。u样本方差样本方差s s2 2才是总体方差才是总体方差2 2的无偏估计。的无偏估计。u数理统计中,总以作为分散性的测度,是基本的量,但数理统计中,总以作为分散性的测度,是基本的量,但实际工作中使用标准差实际工作中使用标准差s s更方便。更方便。25 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数。理解:理解:u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

15、不确定度。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u不确定度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是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不确定度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是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半宽度。间半宽度。u以标准差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以以标准差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以表示。表示。u不确定度的表示形式有两种,绝对形式表示的不确定度的量不确定度的表示形式有两种,绝对形式表示的不确定度的量纲与被测量的量纲纲与被测量的量纲相同相同,相对形式的,相对形式的无量纲无量纲。26测量质量的评价指标: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质量的评价指标:测量不确定度测量值概率分布曲线测量值概率分布曲线均值均值+k-k真值真值T测量误差

16、(不可知)测量误差(不可知)不确定度范围不确定度范围不确定度不确定度U U = = k k (可知)(可知)不确定度必须和测量最佳值一起使用才有意义!不确定度必须和测量最佳值一起使用才有意义! 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27 测量标准所提供的(或复现的)测量标准所提供的(或复现的)标准量值标准量值的不确定度。的不确定度。理解:理解:u用用测量标准测量标准进行检定或校准时,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仅是测量结进行检定或校准时,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仅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之一。果的不确定度分量之一。u当测量标准装

17、置由多台仪器及其配套设备组成时,其不确定度是测量当测量标准装置由多台仪器及其配套设备组成时,其不确定度是测量方法及所用仪器等对给出的标准量值有影响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方法及所用仪器等对给出的标准量值有影响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到,一般用到,一般用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表示。表示。u测量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可以用向测量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可以用向高一等级测量标准溯源高一等级测量标准溯源的方法进行的方法进行检定,或用检定,或用与多台同类标准装置比对与多台同类标准装置比对的方法进行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28 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 = = 测量结果测量

18、结果 被测量的真值被测量的真值理解:理解:u 误差是一个确定的值,是客观存在的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误差是一个确定的值,是客观存在的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u 由于真值往往不知道,因此误差无法准确得到。由于真值往往不知道,因此误差无法准确得到。u 误差与不确定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淆或误用。误差与不确定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淆或误用。29 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1 1)系统误差:在偏离测量规定条件时或由于测量方法所引入的因)系统误差:在偏离测量规定条件时或由于测量方法所引入的因素,按一定规定产生的误差。素,

19、按一定规定产生的误差。 (2 2)随机误差: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随机误差: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的误差。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的误差。 (3 3)粗大误差:在规定条件下,超出预期结果的误差。错误地读取)粗大误差:在规定条件下,超出预期结果的误差。错误地读取示值、错误的测量方法、使用有缺陷的计量器具或操作不当、记录错误等示值、错误的测量方法、使用有缺陷的计量器具或操作不当、记录错误等都可导致粗大误差。都可导致粗大误差。30 按其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三类。按其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

20、用误差三类。 (1 1)绝对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绝对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 (2 2)相对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一般以百分)相对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数表示。 (3 3)引用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引用值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引用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引用值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31仪器误差仪器误差:因测量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及附件等结构不合理、不完善因测量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及附件等结构不合理、不完善、制造、装配有缺陷,年久老化、失准失灵,以及它们所处的工作、制造、装配有缺陷,年久老化、失准失灵,以及它们所处

21、的工作状态等所引起的误差状态等所引起的误差环境误差环境误差:因测量场所周围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因测量场所周围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振动、气压、电磁场等)与测量误差密切相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气压、电磁场等)与测量误差密切相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方法误差方法误差:由于测量原理和方法有缺陷而带来的误差,特别是忽略:由于测量原理和方法有缺陷而带来的误差,特别是忽略和简化所引起的误差和简化所引起的误差人员误差人员误差:因测量人员的主观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因测量人员的主观因素所引起的误差测量对象变化误差测量对象变化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因测量对象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在测量过程中,因测量对

22、象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误差误差32误差类别误差类别消除方式消除方式消除方法消除方法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减少减少随机误差是不能完全消除,只能根据其本身存在的数理统计规律,用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来加以限制和减少。在一般测量中,取测量次数n为10或12已经足够减少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消除消除1 1)检定修正法:)检定修正法:将计量器具送检,求出其示值的修正值加以修正;2 2)代替法:)代替法:在测量装置上对未知量进行测量后,立即用一个标准量代替未知量再做测量,求出未知量与标准量的差值3 3)反向对称法:)反向对称法:通过正反向各测量一次并取平均值,可消除误差4 4)交换法:)交换法:对某些测量条件进行交换

23、,借交换前后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也可消除误差粗大误差粗大误差剔除剔除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通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使操作者熟练掌握测量技能,认真执行检定规程等技术法规。莱特准则:残余误差不应大于标准差的3倍,即凡残余误差大于标准差3倍的测量值均应剔除或舍去。33序号序号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1 1有正号或负号的量值,其值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无符号的参数,用标准差或标准差的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2 2表示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表示被测量值的分散性3 3客观存在,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与人们对被测量、影响量及测量过程的认识有关4 4由于真值未知,往往不能准确得到,当用约定真值替

24、代真值时,可以得到其估计值可以根据实验、资料、经验等信息进行评定。有A类和B类评定。5 5按性质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时一般不必区分其性质,若需要区分时应表述为“由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由系统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6 6如已知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取得已修正的测量结果不能用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应考虑修正测量结果不完善而引入的不确定度34353637测量管理体系如何满足顾客对计量的要求?测量管理体系如何满足顾客对计量的要求?识别计量要求识别计量要求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控制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控制监测顾客满意度监测顾客满意度3839企业

25、最高领导者应承担哪些职责?企业最高领导者应承担哪些职责?为建立和维护计量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为建立和维护计量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在规定的间隔内对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在规定的间隔内对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和适宜性;建立并保持计量管理机构,规定计量职能。建立并保持计量管理机构,规定计量职能。4041424344子过程名称子过程名称输入输入活动活动输出输出检定检定/ /校准校准被校测量设备和上一等级标准器校准(被校测量设备与上一等级标准器的比较)校准结果及校准状态的标识导出计量要求导出计量要求法规、顾客和

26、生产经营要求确定生产经营过程、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确定计量要求计量要求验证验证计量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将计量要求与计量特性进行比较验证证书(符合/不符合);不能验证的结论调整或维修调整或维修校准结果不能符合计量要求调整或维修调整或维修报告再校准再校准调整或维修后的测量设备及其报告校准以及校准前对校准间隔的评审再校准状态的证书和标识标识计量确认标识计量确认状态状态验证/确认文件;验证失败记录领取标识、张贴或挂在测量设备上确认合格标识;确认失效标识4546产品实现产品实现EHSEHS运行控制运行控制计量确认计量确认顾客要求顾客要求EHSEHS法规要求法规要求计量要求计量要求顾客满意顾客满意遵守

27、遵守EHSEHS法规法规计量满意计量满意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绩效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绩效管理职责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和测量、分析和改进改进产品产品EHSEHS绩效绩效输入输入输出输出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有效信息有效信息474849如何实现持续改进?如何实现持续改进?p内部内部/ /外部审核外部审核p管理评审管理评审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顾客测量要求顾客测量要求顾客满意顾客满意8.4 改进5 管理职责6 资源管理7.1 计量确认7.2 测量过程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测量结果输入输出70注:注:影响测量结果的

28、具体要素由其它标准和指南规定,如测量方法的影响测量结果的具体要素由其它标准和指南规定,如测量方法的细节、人员能力和实验室间比对。细节、人员能力和实验室间比对。717273测量测量管理管理体系体系导向导向过程过程组织组织计量确认计量确认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过程控制支持性过程支持性过程计量职能计量职能人员职责人员职责计量方针计量方针计量目标计量目标7475量:量: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量值: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单位:单位: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

29、量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76 计量器具是计量器具是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同义语。的同义语。 测量设备按其结构特点和计量用途可分为测量设备按其结构特点和计量用途可分为 (1 1)测量用的仪器仪表测量用的仪器仪表:压力计、电流表:压力计、电流表 (2 2)实物量具实物量具,如成组量具(砝码、量块等),如成组量具(砝码、量块等) (3 3)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如校准粘度计用的液体,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溶液:如校准粘度计用的液体,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溶液 (4 4)测量系统(或装置)测量系统(或装置):如热电偶检定装置:如热电偶检定装置77感受件(传感部分)感受件(传感部分)中间件(传输、

30、变送部分)中间件(传输、变送部分)显示件(显示部分)显示件(显示部分)与被测量相联系,形成信号与被测量相联系,形成信号将信号传输给显示件将信号传输给显示件向观察者反映被测参数的变化向观察者反映被测参数的变化78提示:提示: 计量特性是测量设备的实际性能,不是计量要求。计量特性是测量设备的实际性能,不是计量要求。7980校准校准计量验证计量验证决定和措施决定和措施校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的技术比较校准证书/报告校准状态标识是否存在计量要求设备是否符合要求验证和(或)确认文件是否调整或维修调整和维修评审确认间隔测试报告:验证失败确认状态标识是不能验证否是否是否再校准81讨论:讨论:u 哪些是行政职

31、能?哪些是行政职能?u 哪些是技术职能?哪些是技术职能?828384858687法规要求法规要求生产经营要求生产经营要求顾客要求顾客要求确定生产经营过程确定生产经营过程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确定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导出计量要求导出计量要求测量设备选型测量设备选型计量确认计量确认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过程控制输入输入输出输出8889指南指南 计量职能可能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分布在整个组织中。计量职能可能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分布在整个组织中。90总经理总经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部门部门专职计量员专职计量员内部审核员内部审核员兼职计量员兼职计量

32、员919293在不同的组织层次,这种质量目标的例子有:在不同的组织层次,这种质量目标的例子有:- - 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产品;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产品;- - 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不超过一天;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不超过一天;- - 按照允许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量确认;按照允许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量确认;- - 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 - 按制定的计划完成所有的技术培训项目;按制定的计划完成所有的技术培训项目;- - 测量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测量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949596收集管

33、理评审资料收集管理评审资料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确定改进事项确定改进事项跟踪确认跟踪确认监视监视审核审核组织实施组织实施976.3 6.3 物资资源物资资源 6.3.1 6.3.1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 6.3.2 6.3.2 环境环境6.4 6.4 外部供方外部供方98指南指南 这些职责可用组织结构图、岗位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或程序来规定。这些职责可用组织结构图、岗位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或程序来规定。 本标准不排除使用计量职能部门之外的专业人员。本标准不排除使用计量职能部门之外的专业人员。99指南指南 可通过可通过教育、培训和

34、经验教育、培训和经验来获得能力,并通过来获得能力,并通过测试测试和和观察观察其表现其表现来证明。来证明。100指南指南 技术程序技术程序的依据可以是已发布的的依据可以是已发布的标准测量方法标准测量方法或顾客、设备制造者或顾客、设备制造者的的书面文件书面文件。101编制文件编制文件使用文件使用文件作废作废确定管理需求确定管理需求发布文件发布文件审批审批修订文件修订文件再次审批再次审批新版新版旧版旧版102u外部供方管理程序(外部供方管理程序(6.46.4)u计量确认控制程序(计量确认控制程序(7.17.1)u测量过程控制程序(测量过程控制程序(7.27.2)u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

35、定程序(7.3.17.3.1)u量值溯源管理程序(量值溯源管理程序(7.3.27.3.2)u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程序(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程序(8.2.28.2.2)u审核管理程序(审核管理程序(8.2.38.2.3)u体系监视程序(体系监视程序(8.2.48.2.4)u不合格控制程序(不合格控制程序(8.38.3)u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8.4.28.4.2)u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4.38.4.3)103104软件可以有几种形式,如固化的(内置的)、可编程的或成品供应的软件可以有几种形式,如固化的(内置的)、可编程的或成品供应的软件包。软件包。成品供应的软件可以

36、不要求测试成品供应的软件可以不要求测试。测试可能包括:测试可能包括:病毒检查、用户算法程序检查病毒检查、用户算法程序检查,或必要时为达到要求,或必要时为达到要求的测量结果而做的组合。的测量结果而做的组合。软件配置的控制可帮助保持使用软件的测量过程的完整和有效。软件配置的控制可帮助保持使用软件的测量过程的完整和有效。通过复制件进行存档,非现场保存,或采取其他保护程序的手段,保通过复制件进行存档,非现场保存,或采取其他保护程序的手段,保证其可获得和必要的可追溯性。证其可获得和必要的可追溯性。105 测量过程用:测量过程用: 结果计算用:结果计算用:106指南 记录的例子如确认结果、测量结果、采购、

37、操作数据、不合格数据记录的例子如确认结果、测量结果、采购、操作数据、不合格数据、顾客抱怨、培训、资格或其他支持测量过程的历史数据。、顾客抱怨、培训、资格或其他支持测量过程的历史数据。107编制记录表格编制记录表格填写记录表格填写记录表格新版发布新版发布/旧版作废旧版作废确定管理需求确定管理需求发布记录表格发布记录表格审批审批修订记录表格修订记录表格再次审批再次审批审核审核保存保存处置处置108109110111由于计量要求的不同,测量设备能被确认用于某些特定的测量过程由于计量要求的不同,测量设备能被确认用于某些特定的测量过程,而不被确认用于其他测量过程。,而不被确认用于其他测量过程。测量设备的

38、计量要求可以从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可以从产品的规定要求产品的规定要求或或被校准、验证和确认被校准、验证和确认的设备的规定要求的设备的规定要求导出。导出。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可通过参考测量设备制造者可通过参考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公布的规范或或由计量职能由计量职能来设定来设定。测量设备的校准也可由测量设备的校准也可由负责计量确认的计量职能以外的组织负责计量确认的计量职能以外的组织进行。进行。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的特性可满足校准要求。的特性可满足校准要求。112 按计量学用途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在线)计量器具。按计量学用途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在线)计

39、量器具。 1. 1. 计量基准计量基准 用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所能达到的用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最高准确度,经,经国家鉴定并批准,作为国家鉴定并批准,作为统统一全国一全国计量单位量值计量单位量值的的最高依据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2. 2. 计量标准计量标准 按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按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或物质。目的的计量器具或物质。目的是将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级传递到工作用计量器具,从而确是将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级传递到工作用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用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和一致,以

40、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所进保工作用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和一致,以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所进行的测量达到统一行的测量达到统一 3. 3. 工作用(在线)计量器具工作用(在线)计量器具 不用于检定工作而只用于不用于检定工作而只用于日常测量日常测量的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113114115116117118采购采购进厂验收进厂验收确定计量要求确定计量要求计量确认计量确认检定检定/校准校准维修保养维修保养供方评价供方评价停用停用/再次启用再次启用报废报废119指南 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尘埃量、清洁度、电磁干扰

41、和其他因素。、振动、尘埃量、清洁度、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设备制造者为正确使用其设备,通常提供设备规范,给出测量范设备制造者为正确使用其设备,通常提供设备规范,给出测量范围、最大负载、环境条件限制等。围、最大负载、环境条件限制等。120指南指南 如果利用外部供方进行检测或校准服务,供方应当能按实验室标准,如果利用外部供方进行检测或校准服务,供方应当能按实验室标准,如如GB/T15481/ISO/IEC17025GB/T15481/ISO/IEC17025证明其技术能力。证明其技术能力。 由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按规定要求进行由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按规定要求进行验证验证。121收集供方

42、资料收集供方资料(设备供应商(设备供应商/ /检定检定/ /校准服务商)校准服务商)确定合格供方确定合格供方提出采购需求提出采购需求评审评审选择供方选择供方搬运搬运验收验收入库入库/ /使用使用供方评价供方评价采购采购1227.2 7.2 测量过程测量过程 7.2.1 7.2.1 总则总则 7.2.2 7.2.2 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 7.2.3 7.2.3 测量过程的实现测量过程的实现 7.2.4 7.2.4 测量过程的记录测量过程的记录7.3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7.3.1 7.3.1 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 7.3.2 7.3.2 溯源性溯源性1231

43、24选择检定选择检定/ /校准方法校准方法/ /确定计量确认间隔确定计量确认间隔检定检定/ /校准校准记录记录标识标识计量验证计量验证合格合格调整调整/ /维修维修不合格不合格重新确定计量确认间隔重新确定计量确认间隔导出计量要求导出计量要求125如果测量设备已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不必重新校准。如果测量设备已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不必重新校准。计量确认程序应当包括验证测量不确定度和(或)测量设备误差在计量确认程序应当包括验证测量不确定度和(或)测量设备误差在计量要求规定的允许限内的方法。计量要求规定的允许限内的方法。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它可以与计量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

44、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它可以与计量确认中的计量要求直接比较以实现计量确认。认中的计量要求直接比较以实现计量确认。应当避免使用计量特性的定性表述术语,如应当避免使用计量特性的定性表述术语,如“测量设备所要求的准测量设备所要求的准确度确度”。126测量设备特性的例子包括:测量设备特性的例子包括: - -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 - - 偏移偏移 - - 重复性重复性 - - 稳定性稳定性 - - 滞后滞后 - - 漂移漂移 - - 影响量影响量 - - 分辨力分辨力 - - 鉴别力(阈)鉴别力(阈) - - 误差误差 - - 死区死区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

45、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可利用从以前确认的历史数据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确定计量确认间隔。可利用从以前确认的历史数据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确定计量确认间隔。在确定是否修改计量确认间隔时,利用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技术的记录是在确定是否修改计量确认间隔时,利用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技术的记录是有用的。有用的。校准间隔可与计量确认间隔相等(见校准间隔可与计量确认间隔相等(见OIML D10OIML D10)。)。159160封印的要求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参照物而由使用者自己调整的装封印的要求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参照物而

46、由使用者自己调整的装置,如调零装置。置,如调零装置。防止对软件或固件进行未授权改变所用的写保护技术,应当予以特别防止对软件或固件进行未授权改变所用的写保护技术,应当予以特别注意。注意。对什么样的测量设备应当封印,对需要封印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以及封对什么样的测量设备应当封印,对需要封印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以及封印材料,如标签、封料、线材、油漆等诸方面的事宜通常是留给计量印材料,如标签、封料、线材、油漆等诸方面的事宜通常是留给计量职能决定。职能决定。计量职能在执行封印程序时应当形成文件。计量职能在执行封印程序时应当形成文件。不是所有测量设备都需封印。不是所有测量设备都需封印。161 使测量仪器性能进入适

47、于使用状态的操作。使测量仪器性能进入适于使用状态的操作。 注:调整可以是自动的、半自动的或手动的。注:调整可以是自动的、半自动的或手动的。【测量仪器的测量仪器的】使用者调整使用者调整 可由使用者做的调整。可由使用者做的调整。162 适用时,计量确认过程的记录应注明日期并由授权人审查适用时,计量确认过程的记录应注明日期并由授权人审查批准,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批准,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 应保持并可获得这些记录。应保持并可获得这些记录。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证明每台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计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证明每台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量要求。 计量职能应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允许计量职能应

48、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允许形成、修改、出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具和删除记录。记录。163需要时,记录应包括:需要时,记录应包括:a)a) 设备制造者的表述和唯一性标识、型号、系列号等;设备制造者的表述和唯一性标识、型号、系列号等;b)b) 完成计量确认的日期;完成计量确认的日期;c)c) 计量确认结果;计量确认结果;d)d) 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e)e) 计量确认程序的标识(见计量确认程序的标识(见6.2.16.2.1););f)f) 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g)g) 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h)h) 设备校准引入的测

49、量不确定度;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i)i) 维护的详细情况,如调整、维修和修改等;维护的详细情况,如调整、维修和修改等;j)j) 使用限制。使用限制。164需要时,记录应包括:需要时,记录应包括:k)k)执行计量确认的人员标识;执行计量确认的人员标识;l)l)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的人员标识;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的人员标识;m)m)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n)n)校准结果的溯源性的证据;校准结果的溯源性的证据;o)o)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p)p)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

50、整、修改或维修前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改或维修前的校准结果。的校准结果。165校准结果的记录应当能够证明所有测量的溯源性,而且能够在接近原校准结果的记录应当能够证明所有测量的溯源性,而且能够在接近原来的条件下能复现校准结果。来的条件下能复现校准结果。在某些情况下,校准证书或报告中包括验证结果,用于说明设备符合在某些情况下,校准证书或报告中包括验证结果,用于说明设备符合(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记录可以是手写的,打印的或微缩胶卷,也可以是记录可以是手写的,打印的或微缩胶卷,也可以是电磁记忆装置电磁记忆装置或其或其他他数据媒质数据媒质。最大允许误差可

51、由计量职能确定或参照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确最大允许误差可由计量职能确定或参照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确定。定。166校准时所配探头编号(校准时所配探头编号(Probe No.Probe No.)0023#0023#校准点()标准值()被校仪器示值()修正值( )-30-30.00-25-500.002-2100100.00101-1200200.00201-1300300.0030001677.2.1 7.2.1 总则总则7.2.2 7.2.2 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7.2.3 7.2.3 测量过程的实现测量过程的实现7.2.4 7.2.4 测量过程的记录测量过程的记录168l应对作为测

52、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确应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l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l每一个测量过程的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设备的标识、每一个测量过程的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设备的标识、测量程序、测量软件、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测量程序、测量软件、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其他因素。结果可靠性的其他因素。l测量过程控制应根据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测量过程控制应根据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169一个测量过程可能限于使用单台测量设备。一个测量过程

53、可能限于使用单台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可能要求数据修正,例如由于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测量过程可能要求数据修正,例如由于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170l 应应根据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计量要求根据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计量要求。l 为了满足这些规定要求而设计的测量过程应形成文件,并为了满足这些规定要求而设计的测量过程应形成文件,并确认有效,必要时,征得顾客同意。确认有效,必要时,征得顾客同意。l 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l 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应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应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

54、险相称。相称。l 这些过程要素和控制应包括这些过程要素和控制应包括操作者、设备、环境条件、影操作者、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和应用方法响量和应用方法的影响。的影响。l 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l 应确定和量化测量过程预期用途所要求的应确定和量化测量过程预期用途所要求的性能特性性能特性。171识别测量过程识别测量过程需要高控?需要高控?识别控制要素识别控制要素/ /确定控制要点确定控制要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有效?过程有效?选择

55、核查标准选择核查标准/ /定期核查定期核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检测检测按按JJF1033-2008JJF1033-2008标准标准进行管控进行管控参照校准规范参照校准规范/ /方法方法进行管控进行管控检定检定校准校准Y YY Y按照检验方法按照检验方法/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进行管控进行管控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评定/ /过程有效性确认过程有效性确认N N172 作为被测对象的特定量。作为被测对象的特定量。【示例示例】 要测量要测量“频率为频率为50Hz50Hz的某台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的某台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稳压电源是被测对象,稳压电源是被测对象,“频率为频率为50Hz50Hz的该

56、台稳压电源的输的该台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出电压”就是被测的特定量。就是被测的特定量。173 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示例示例】 1 1)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的幅度时受频率的影响)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的幅度时受频率的影响:电流是被测量,而频率是影响量。:电流是被测量,而频率是影响量。 2 2)直接测量人体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胆红素摩尔浓)直接测量人体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胆红素摩尔浓度会影响测量结果:血红蛋白浓度是被测量,胆红素的摩度会影响测量结果:血红蛋白浓度是被测量,胆红素的摩尔浓度是影响量。尔浓度是影响量。 3 3)测量某杆长度时测微计受温

57、度的影响:某杆长度是)测量某杆长度时测微计受温度的影响:某杆长度是被测量,测微计的温度是影响量。被测量,测微计的温度是影响量。174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 - - 确保产品质量所需的测量;确保产品质量所需的测量; - -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 - 规定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设备;规定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设备; - - 执行测量人员所要求的技能和资格。执行测量人员所要求的技能和资格。可通过可通过与其他已确认有效的过程结果比较,与其他测量方法的结果比与其他已确认有效的过程结果比较,与其他测量方法的结果比较或通过过程特征的连续分析方法较或通过过程特征的连续分析

58、方法来确认有效的测量过程。来确认有效的测量过程。175在测量过程控制上花费的力量应与测量对组织的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在测量过程控制上花费的力量应与测量对组织的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例如:相匹配。例如:高度的测量过程控制对哪些包含有关键性或复杂的测量系统,对保高度的测量过程控制对哪些包含有关键性或复杂的测量系统,对保证生产安全的测量及由于测量结果不正确会引起后续的昂贵代价的证生产安全的测量及由于测量结果不正确会引起后续的昂贵代价的测量来说是合适的。测量来说是合适的。对非关键部分的简单测量,低级别的过程控制就足够。这时过程控对非关键部分的简单测量,低级别的过程控制就足够。这时过程控制程序可能

59、就是与测量设备和应用类似的一般形式,诸如用手动工制程序可能就是与测量设备和应用类似的一般形式,诸如用手动工具测量机械零件。具测量机械零件。影响量对测量过程的影响应当量化。这可能需要为此设计并进行专门实影响量对测量过程的影响应当量化。这可能需要为此设计并进行专门实验和调查。当不可能量化时,应当利用设备制造者提供的数据、规范和验和调查。当不可能量化时,应当利用设备制造者提供的数据、规范和警示。警示。176 特性的例子包括:特性的例子包括: - - 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 - - 稳定性;稳定性; - - 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 - - 重复性;重复性; - - 复现性;复现性; - -

60、 操作者的技能水平。操作者的技能水平。 其他特性对于某些测量过程可能是重要的。其他特性对于某些测量过程可能是重要的。177测量过程应在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计量要求。测量过程应在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计量要求。受控条件应包括:受控条件应包括:a)a) 使用经确认的设备;使用经确认的设备;b)b) 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c)c) 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d)d) 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e)e) 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f)f) 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g)g) 按规定实施监视。

61、按规定实施监视。178l 计量职能应保存记录以证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记录内容计量职能应保存记录以证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记录内容包括:包括:a)a)实施的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例如操作实施的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例如操作者、测量设备或核查标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者、测量设备或核查标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b)b)从测量过程控制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从测量过程控制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c)c)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d)d)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控制活动的日期;进行每个测量过程

62、控制活动的日期;e)e)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f)f)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g)g)人员能力(要求的和实际具备的)。人员能力(要求的和实际具备的)。l 计量职能应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允许形成、修改、出具计量职能应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允许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这些记录。和删除这些记录。179l对记录而言,测量过程控制中所用的消耗性物品,记录批号就对记录而言,测量过程控制中所用的消耗性物品,记录批号就足够了。足够了。180l 测量管理体系(见测量管理体系(见5.15.1)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

63、定度。l 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l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认有效前完成。l 对所有已知的测量变化的来源应形成文件。对所有已知的测量变化的来源应形成文件。181在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在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GUMGUM)中给出了用于合成不确定度要素及提供结果时)中给出了用于合成不确定度要素及提供结果时所涉及的概念和所用的方法。也可使用其他形成文件的和可接受的方法。所涉及的概念和所用的方法。也可使用其他形成文件的和可接受的方法。有可能某些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与其他分量相比较起来是较小的,

64、从技术或经济有可能某些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与其他分量相比较起来是较小的,从技术或经济方面来说仔细地确定它们是不可取的。方面来说仔细地确定它们是不可取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当记录这种决定和其理由。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当记录这种决定和其理由。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为确定和记录测量不确定度所造的努力应当与测量结果对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为确定和记录测量不确定度所造的努力应当与测量结果对组织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组织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记录可采取对类似型式的测量设备给予一个通用的陈述,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记录可采取对类似型式的测量设备给予一个通用的陈述,并带有每个独立的测量过程

65、所特有的变化的说明。并带有每个独立的测量过程所特有的变化的说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应当考虑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应当考虑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在分析以前的校准结果和评价几种类似的测量设备的校准结果时适当地采用统在分析以前的校准结果和评价几种类似的测量设备的校准结果时适当地采用统计技术有助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计技术有助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182l表征合理地赋予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l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关系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关系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

66、约定约定】真值之差;以真值为中心(本身真值之差;以真值为中心(本身是不确定的)是不确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以测量结果为中心,评估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参数;以测量结果为中心,评估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真】值相符合的值相符合的程度程度183类别来源测量方法测量方法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确定度测量条件测量条件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被测对象被测对象取样没有代表性;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