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设计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141546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4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某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某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某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设计方案(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1 总 论11.1 项目概况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建设单位11.1.3 项目法人代表11.1.4主管部门11.1.5 建设地点1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1.1.7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21.1.8 建设期限31.1.9新增效益31.1.10运行费用分析31.2结论与建议32 初步设计说明52.1 初步设计编制依据52.1.1 批复文件、设计协议、设计合同及其它相关内容52.1.2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52.1.3 水、电、气、燃料、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72.1.4 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72.1.5 建

2、设单位的有关使用要求82.2 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92.2.1设计中严格贯彻执行的国家政策、法令和相关规定92.2.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情况102.2.3环境保护、防火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综合利用、抗震设防等主要措施102.2.4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102.3总指标122.3.1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和总建筑占地面积122.3.2总概算及单项建筑工程概算122.3.3水、电、气、燃料、主要建筑材料总消耗量133 工艺技术方案143.1亲本繁殖工艺技术方案14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各自隔离繁殖143.1.2 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得到不育系143.2 棉花良种繁育工艺

3、技术方案143.3 繁育推广良种及开发技术路线说明163.4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183.4.1 前期准备183.4.2 整地与覆膜193.4.3 播种与育苗移载193.4.4 田间栽培管理213.4.5 制种程序223.4.6 采收、晒花、轧花243.5 设备选型253.5.1 设备选型的原则与依据253.5.2 设备选型253.5.3 设备选型的依据和理由253.5.4 现有仪器设备的可利用情况253.5.5 需要增补设备仪器264 项目选址方案284.1 项目选址原则284.2 项目选址与功能分区294.3 项目建设的位置和范围294.4 建设地点条件304.4.1 自然条件304.4.2

4、社会经济条件315 工程建设方案335.1 土建工程335.1.1仓库新建335.1.2考挂室新建335.1.3晒场建设335.2田间工程345.2.1主渠疏浚设计355.2.2渠道硬化U型渠设计385.2.3 维修涵闸设计405.2.4生产桥设计405.2.5田间道路设计425.2.6泵站设计435.2.7塘堰设计435.2.8土地平整改造设计446 投资概算456.1投资概算456.1.1投资概算依据456.1.2工程建设费466.1.3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76.1.4 工程建设预备费486.2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496.2.1资金筹措496.2.2使用计划497 项目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51

5、7.1 项目建设期限517.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18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538.1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538.1.1 管理机构及职能分工538.1.2项目实施组织管理568.1.3 工程招投标方案568.1.4 施工管理方案578.2 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598.2.1 运行管理598.2.2运行经费解决办法599 效益评价6110 结论与建议6210.1 结论6210.2 建议6211 初步设计与可研批复的比较分析64附件: 1、附表:1.1 投资概算及资金使用计划表1.2 各分项工程投资概算表2、附件:2.1 项目可研报告批复文件2.2项目法人证件2.3项目配套资金承诺函2.4 生产许可证及

6、经营许可证2.5 棉种预约生产合同2.6 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用地合作协议2.7项目建设专用帐户3、附图:3.1 项目区位置图3.2 项目区现状图3.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3.4 项目单体设计图1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湖北省XX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湖北省XX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1.3 项目法人代表XX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联系电话1.1.4主管部门湖北省农业厅。1.1.5 建设地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地点为湖北省XX市岳口镇的健康村、蔡宋湾村、永兴庵村、梁巷村。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和工艺技术要求,按照“填平补齐”的

7、原则,“缺什么、补什么”,合理安排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安工程、田间工程、仪器设备购置。1.1.6.1建安工程(1)新建仓库650 m2(2)新建考挂室170 m2(3)新建晒场1000 m2。1.1.6.2田间工程。土地平整改造300亩;主渠疏浚25000m;渠道衬砌UD80渠8000m、UD50渠8000m;新建生产桥13座;塘堰改造4口、塘堰新建1口;新建泵站3座;新建维修涵闸20座;新建水泥路1000m、沙石路1000m。1.1.6.3仪器设备购置购置各类仪器设备15台套。1.1.7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68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93.93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3.71

8、%;田间工程471.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8.79%;仪器设备购置38.5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63%;工程建设其他费48.29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05%;预备费33.0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82%。资金筹措方式为中央投资570万元,地方投资115万元。1.1.8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时间为2010年2012年,期限为两年。1.1.9新增效益 项目实施后,1.0万亩优质棉制种基地可年生产60万公斤优质棉花种子,满足湖北省及长江中游地区100万亩优质棉花的推广,同时可生产50万公斤的商品棉花。项目区每年可新增纯收入67.46万元,人均增收108.39元。1.1.10运行费用分析本项目建成后预计

9、年需运行经费4.5万元,全部为田间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费。田间基础设施维护、运行费用在镇经济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各受益村通过一事一议解决。建成后的项目运行不增加单位负担,经费有保障。1.2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在湖北省XX市建立优质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项目建成后,可年产优质杂交棉花种子60万公斤,为湖北省及长江中游地区提供100万亩优质棉花生产用种,对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湖北省及长江流域优质棉花产业化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将带动畜牧业、水产业、能源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初步设计编制做到了理论与实践

10、相结合,项目选址集中连片,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符合项目可研批复的要求,建议尽快实施。2 初步设计说明2.1 初步设计编制依据2.1.1 批复文件、设计协议、设计合同及其它相关内容(1)农业部关于河北省临西县优质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等38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农计函2009136号)。(2)湖北省XX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设计委托书。(3)湖北省XX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设计合同。(4)湖北省XX市棉花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农业厅下发的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编制大纲及注意事项。2.1.2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11、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为1847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6.4,全年0以上积温为6987.2,年平均降雨量为1146.7mm,全年无霜期261天,且雨热同季,适宜于优质棉生产。(2)地理条件:项目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为湖积-冲积平原,由汉江洪泛堆积、冲积及湖泊沉积作用形成。地形平坦,起伏小,土层深厚,质地优良,土壤肥沃。2008年XX市耕地地力评价,主要养分平均指标为:速效氮110.41mg/kg,速效磷13.56mg/kg,速效钾123.48mg/kg,有机质20.38mg/kg,缓解钾693.04 mg/kg,有效锌0.95 mg/kg,有效硼0.41

12、mg/kg,pH值平均为7.20,适宜于发展优质棉生产。(3)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项目区的地质构造均属古老的地质构造,且无新的活动迹象,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其土壤多为冲积土,适合工程建设使用。工程区地处汉江中下游汉江平原中部,具有典型的冲积平原地形地貌特征。本区广泛沉积了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岩性变化较大,具有二元或多元结构。根据2001年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上,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其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工程区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地下水一般属硬水,沟渠塘堰水属软水,地表水和

13、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项目区地基土层为砂壤土、粉质壤土和粉细砂等。各闸站址均没有重大地质问题,闸站基础大部分位于第四系冲积层上段(alQ42)砂壤土层,主要有抗冲刷能力低、渗漏与渗透变形、饱和砂土震动液化及人工边坡稳定等问题。建议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砂壤土具中等透水性,存在渗漏与渗透稳定问题;同时,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结构较松散,抗冲刷能力较差。因此,建议对沟渠进行硬化,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工程处理。地基承载力在90150KPa之间,地基土层可以作为天然基础。出土属中等或低压缩性土,现沉降变形的可能性较小。 区内土料丰富,质地好。砂石料缺乏,需外运。2.1.3 水、电、

14、气、燃料、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区基础条件较好,引汉灌区渠道贯穿项目区,灌区总干渠紧邻项目区相邻,水源丰富;农村电网遍布项目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公司加油站位于项目区内;省道皂毛公路南北向纵贯整个项目区,通乡、通村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2.1.4 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仓库、晒场建设在健康村集体场地,考挂室建设在农技推广中心院内,属公益性建设,为公共设施,均不涉及征地。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农户的承包田内。排灌渠道,田间道路,塘堰建设等,主要是改造完善,占用耕地极少,不涉及征地问题。田间工程建设不涉及林地,对环境无破坏。建设时的水土保持由XX市农业环保站现

15、场监测、管理。建设中工地的卫生、保健工作由建设单位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本项目田间工程建设不需要配套建设消防设施和人防工程。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上,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其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省地震大队编制的地震危险区图,XX市不在地震危险区范围,故设计时不考虑防震措施。2.1.5 建设单位的有关使用要求(1)建设单位提出棉田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主体建筑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排水系统达到20年一遇的防涝标准。(2)建设单位提出的棉种生产方案与技术措施、生产工艺。2.2 设计的指导思想和

16、设计特点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实用、提高保障的原则,进行完善配套,建设成为灌溉保证率在85%以上的高标准棉种繁育基地,发挥有限资金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2.1设计中严格贯彻执行的国家政策、法令和相关规定项目设计中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三十九号、农业基本建设招标投标管理规定中关于设计内容的条款。设计时依据:(1)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统一基价表(鄂建文2006122号),湖北省建设工程、装饰装修、 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鄂建200343号),湖北省建设安装工程费用定额(鄂建200344号),水利部水利工

17、程建设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2116号),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鄂水利发20053号),建筑材料价格按2010年XX市第二季度市场价格信息和第3期(湖北工程造价管理双月刊)。(2)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 刘复新主编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T4-1999)(3)湖北省耕地地力保养管理办法(省政府201号省长令)。(4)农业部关于河北省临西县

18、优质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等38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农计函2009136号)文件中批复的建设内容。 2.2.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情况本次设计无特殊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2.2.3环境保护、防火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综合利用、抗震设防等主要措施对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采取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对生产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对施工和运输机械的噪声安装声控装置。对田间工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维持现有规模,少占耕地,对拆除或开挖的利用料尽量重新利用。2.2.4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项目区的总体布局是根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确定的,建设棉花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包括田间

19、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塘堰改造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内容。通过平整土地、方格布局、疏挖田间排灌沟渠,完善田间灌排设施、配套田间林网与道路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等来改造提高农田基本设施条件,达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水畅流、路相通、树成行”,建设优质棉田的目的。灌溉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排涝标准:控制棉田的沟渠按二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完。湖北平原区二十年一遇一日暴雨量为210mm,径流系数0.7。水利工程布局:以红旗渠、蔡泓沟、梁巷中心渠为灌溉水源,以大庙泓沟、蔡泓沟、青华沟为排泄区建设项目区的排灌网络。整个排灌系统按支、斗、农级进行布置,原有系统基本合适,支沟支渠东西向布置

20、,斗沟斗渠南北向布置,支沟之间间距600m,斗沟之间距离400m。总的排灌格局依然维持原状较为合理,支、斗、农沟采用排灌两用。标准田块长300m,宽200m。沟渠两边设机耕路和生产路以及建设林网。大的排灌沟渠为土渠,梯形断面,农渠为硬化渠,采用预制件,机耕路为沙石路面,林木为意杨。详见附图 项目区规划图。2.3总指标2.3.1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和总建筑占地面积新建仓库650 m2,新建考挂室170 m2,新建晒场1000m2,总用地面积1820 m2,总建筑面积820 m2,建设棉种繁育基地1万亩。2.3.2总概算及单项建筑工程概算项目建设总投资68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93.93万元(

21、其中仓库65万元,考挂室19.76万元,晒场9.1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3.71%;田间工程471.2万元(其中土地平整改造6万元,主渠疏浚75万元,渠道硬化147.2万元,生产桥65万元,塘堰建设60万元,泵站15万元,维修涵闸10万元,道路93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8.79%;仪器设备购置38.5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63%;工程建设其他费48.29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05%;预备费33.0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82%。具体情况见投资概算总表和单项建筑工程概算表。2.3.3水、电、气、燃料、主要建筑材料总消耗量按单项工程设计图计算工程量后汇总,本项目的主要工程量有:土方537850

22、m3,各类砼1856m3,各类砌石2880m3,砖砌体120m3,钢材21.2T。3 工艺技术方案本项目区建设,按工艺(农艺)技术具有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实用性的原则,选择所需工艺(农艺)技术。3.1亲本繁殖工艺技术方案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各自隔离繁殖选择隔离条件好的繁殖区原种种植去杂去劣收获与贮藏种子检验和品质测定。3.1.2 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得到不育系选择繁殖田和隔离区育苗移栽苗期管理蕾花期管理田间去杂去劣防治病害辅助授粉防治虫害收获种子检验和品质测定。3.2 棉花良种繁育工艺技术方案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到杂交种子第一代( = F1)。选择制种田和隔离区带育苗移栽苗

23、期管理蕾花期管理田间去杂去劣防治病害辅助授粉防止虫害收获种子检验。项目总体工艺流程如图6-1。棉花种子生产技术流程株行圃杂交、亲本自交保纯单株选择株系圃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父母本花期调节、去雄、授粉生产管理原种圃田间纯度鉴定种子棉收购加工商品棉种子皮棉销售合格 不合格棉花种子精加工技术流程杂交棉发芽试验种子泡沫酸处理烘干杂交抗虫棉发芽试验、毒蛋白检测残酸中和种子精选种子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拌药包衣小袋分装销售扩繁 合格合格 3.3 繁育推广良种及开发技术路线说明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本项目选用棉花良种为鄂杂棉16F1。该品种介绍如下:品种来源:荆州市金龙发种业有限公司用“X-99”作母本,“J68

24、”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品种。区试代号:龙杂142。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6001。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5%跨长29.4毫米,比强29.8CN/tex,马克隆值4.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3.85公斤,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9.28%。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棉区种植,枯、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鄂杂棉16F1示范与开发技术路线如下:(1)鄂杂棉16亲本种子的生产技术以及亲本种子的生产由金龙发所辖创新农科所完成,亲本生产严格按原种“三圃”生产程序进行繁殖,

25、并套袋自交确保亲本种子纯度及品种的真实性。其生产程序为核心种子(套袋自交)株行株系原种制种亲本。该技术能有效保证种子种性以及防止常异花作物棉花种子的异交退化,提高一代种子的质量。(2)制定鄂杂棉16中示项目的实施方案,对各个环节项目实施的时间、内容、方法、质量控制、资金投入等列出详细要求,用以指导本项目全过程的具体实施。(3)建立公司种子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规范鄂杂16亲本和杂交一代种子生产的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制种,确保种子质量,确保该成果转化如期完成。(4)规范鄂杂棉16杂交栽培技术模式,采取统一培训,示范指导、跟踪服务相结合的中试示范模式,让农民尽快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才能获

26、得高产高效。(5)健全鄂杂棉16示范推广体系,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联合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金龙发种业公司,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网络体系,实行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指导,推进该品种大面积生产进程,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4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3.4.1 前期准备1制种地的选择杂交棉制种地要求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排灌两利,肥力中上等,前作冬闲或两熟棉田的预留棉行包沟占地达70%的棉田。没有使用过对棉花敏感的除草剂。2沟厢改革要求厢宽(沟心至沟心)200cm,有利通风透光和田间操作。3人员配备操作人员:月中旬至月日制种期间,平均每亩每天需田间操作人员人(根据花量,中,人;

27、下上中,人;下,人左右,并提前天预留指甲。管理(质检)人员:每人可检查亩。主要负责去雄和授粉是否保质及后期收花、轧花的管理。上岗人员要求身体好,工作负责,细心,种子质量意识强,上岗前接受技术培训。3.4.2 整地与覆膜地膜覆盖能合理利用本地光热资源。促进早苗早发,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提高8月结铃数和铃重,进而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高标准开好“四沟”,做到雨住田干。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见肥水管理与化调)。适墒整地,达到土碎厢平。均匀喷施除草剂,如用43%拉索乳剂,每亩用药150ml,加水40kg,棉行土面喷雾。或用除草膜。适墒盖膜,宽度30cm。3.4.3 播种与育苗移载1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无枯

28、黄萎病,地力肥沃,有水源,离制种田较近的无前茬作物的空闲地。2父、母本分区。同一亲本苗床要集中,统一播种,分户管理。3钵土未使用过除草剂,钵土冬炕、培肥,捡除杂草、残枝,亩备钵3500个。采用大钵育苗,钵子直径不小于7厘米。44月上旬晴天抢播,每钵一籽。播种后用地膜盖籽,播完后架拱覆膜,要求一播全苗。5苗床管理技术基本同大田育苗,但在齐苗后要注意清除异形状杂苗。6移栽期:5月5日-15日,当棉苗2-2。5真叶时,拉索划行移栽。7移栽规格:厢宽200cm,行距100cm,等行距排列。株距一般45-70cm。南方地区,母本亩栽1000-1100株,父本亩栽1100-1200株;北方地区,母本亩栽1

29、200-1300株,父本亩栽1300-1400株。并掌握瘦地稍密,肥地稍稀的原则。8移栽质量:要求“爽土”移栽,去掉病、弱苗。选择健壮苗,栽钵深度以钵苗面略低于土面为度,注意防止僵苗;栽后要浇活稞水,栽后插上标牌,标明户主姓名、单位、面积、父母本株数。9双亲配比:双亲应分片集中种植,切忌插花。父母本比例按1.5-6配置。制种区与常规棉生产区在平原地应有高杆2m以上的作物隔离带或利用自然屏障隔离,以免生物串粉影响杂种纯度。3.4.4 田间栽培管理棉花杂交制种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种田栽培管理水平。1肥水管理与化调施肥原则:“施足底、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壮桃肥”。施足底肥:中等肥力

30、田建议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kg或饼肥75-100kg+过磷酸钙25-50kg+氯化钾15-18kg+硼砂0.5-1.0kg。地力较差的加施尿素5-10kg,混合均匀,移栽行开沟埋施。埋基肥后及时覆盖1.6米宽的微膜,要求:盖垅不盖沟、盖干不盖湿、压紧膜边缘。苗肥:掌握“早施、轻施”的原则,促棉苗平衡生长。蕾肥:6月下旬揭膜后,盛蕾期结合高培土开沟深施优质农家肥1500kg或棉饼55-65kg+过磷酸钙23-28kg+氯化钾12-15kg。棉苗长势偏弱,加施尿素5kg。花铃肥:制种开工前点施花铃肥。每株平均有一个成桃(1.5-2.0cm)后,亩施尿素15-20kg+氯化钾15kg+饼肥60kg

31、。打顶后看长势补施壮桃肥,一般亩施尿素8-10kg。化调:现蕾至7月上旬根据苗情和气候,喷缩节胺0.75-1.5g/亩,调节株型,控制旺长。2花期调节原则:制种棉田将集中开花成铃期控制在7月中旬至8月20日内,保证10月20日前正常吐絮,种子成熟。措施:6月20日前后,去除营养枝及下部第1-3果枝的第1、2果节的蕾,减少下部烂铃,促进棉株中上部多现蕾和集中开花,同时也利于操作。在7月下旬当有效果数达到16-18层时打顶,并用缩节胺卦顶(2-3g/亩)。对早熟亲本可推迟2-3天播种,尤其要重施花铃肥和补施壮桃肥,防止后期早衰造成花量不够而降低制种产量。3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第3、4代棉铃虫和第2、3

32、代红铃虫,兼治其它害虫。措施:根据虫情,结合棉田查卵,掌握孵化盛期,使用卵虫兼治的高效农药,进行化学防治。防治时间:7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下午去雄后为佳。注意授粉后2小时内不准喷药。3.4.5 制种程序1清除自花授粉的花铃和杂株开工制种前(亲本初花期)进行彻底除杂和清场工作,将已结的成铃、幼铃和开放花朵全部摘除,并对亲本进行去杂保纯。制种开始后3天内要注意清除非杂交铃和非亲本植株,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2去雄时间与对象:7月中旬至8月20日的下午3-7时为去雄时间。在植株上按花序寻找花冠,白、长、松软的含苞待开的花苞为去雄对象。对于判断不准而遗漏的花苞,应在第二天清晨6时前补去雄。3取粉与授粉取

33、粉:早上8时前,每个制种人用镊子将父本花取下(尽量不带花丝),摊放在纸上,达到一定数量后,暴露在阳光下,待花药开裂花粉散出后,倒入授粉专用花瓶中,用镊子搅拌促进散粉。为防止授粉时折断柱头,保证授粉足量均匀,授粉瓶花粉不能装得过满,花粉量占1/2即可,并另取一瓶花粉备用。授粉时间:通常在上午8-11时进行,遇露水太大或雨水,可适当推迟,但花粉应冷藏或薄摊,保持花粉生命力。4异常气候的应变措施在去雄授粉时,遇到阵雨或连续阴雨,可将去雄后的柱头套上软管(或麦管),授粉时取下,授粉后再套上,防止雨水冲刷。如遇干旱,可在16时后进行沟灌(不要漫灌到厢面)。高温时灌水易造成蕾铃大量脱落。5制种期质量要求在

34、整个制种期间,制种田不得有花朵开放,如遇连续下雨,实在难以进行制种,或补去雄超过早晨6时,应尽早摘除所有开放花朵,防止自次成铃。6清场制种结束后(8月20日),用剪刀剪除授粉以外的果节,彻底摘除自交铃,及时去除果枝末端及亚果枝的花蕾和所有赘芽,并坚持连续15天摘除花朵,抹去赘芽。3.4.6 采收、晒花、轧花1采收获得制种结束清场合格证的农户,一般每隔7天采收一次,气候较高时,吐絮较快,应缩短采收间隔期。采收时应将僵瓣花、烂花、虫害花分开,并注意不采摘“笑口棉”。如遇连续阴雨天,为防止烂铃,可将裂口铃摘回剥出摊放,但应尽量摊簿,切忌湿花堆散。2晒花要搭好晒花架,备好晒花帘,晒干响籽后要再晒一个太

35、阳后再装袋贮藏。禁止直接在水泥地上摊晒,以防形成“铁子”,影响发芽。3轧花轧花前务必将轧花机和轧花场清理干净,并调整好轧花机,尽量减少破籽率。坚持集中轧花,严格验收质量,各户分轧,种子分户装袋,并每袋放一标签,标明相应名称等内容,择专用仓库存放,以免人为混杂。3.5 设备选型3.5.1 设备选型的原则与依据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在原有仪器设备基础上,依据“填平补齐”原则,选择三证齐全、质量达到国标的正规厂家购进仪器设备。3.5.2 设备选型为了提高棉花种子初加工和中转仓储能力,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补充设备仪器。3.5.3 设备选型的依据和理由根据项目的建

36、设规模和投资额度,从实际出发,确定设备选型的依据。(详见8.3.3 仪器设备)3.5.4 现有仪器设备的可利用情况项目单位现有加工设备及科研检验仪器41台(套),大部分可为项目所用。现有仪器设备清单见表6-2:表6-2 现有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生产加工设备台33轧花机2可用种子加工机2可用台秤4可用板车2可用缝包机4可用封口机5可用精选机43台可用机动喷雾器1可用帆布雨蓬床2可用塑料雨布床2可用千斤顶个1可用木锨把4可用二、科研及检验仪器台、套8水分仪3可用天平秤1可用恒温箱2可用电脑1老化发芽箱1可用3.5.5 需要增补设备仪器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额度和工艺技术要求

37、,确定本项目需要增补的设备仪器见表63:表6-3 需要增补设备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小型轧花机台202种子初选机台53光照培养箱台24冷冻柜台25电子分析天平台16电系水分检测仪台107电脑台28数码相机台1合计434 项目选址方案4.1 项目选址原则棉花良种繁育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项目选址首先要符合以下两个原则:一、棉花是常异交授粉作物,容易接受外来花粉产生混杂,要求必须具备严格的隔离条件;二、要求温、光、水资源丰富,花期气温平稳,成熟期雨水少;另外,项目选址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要求土地集中连片,便于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二、要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要求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水资

38、源丰富且水质好,可完全保证灌溉需求,有机肥和富余秸秆资源丰富,土地基本平整,农田规划布局基本合理,能源充足,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无环境污染;三、是要求土壤肥力较高,地力等级在中上等,要求耕地土壤无明显或严重的障碍因素;四、要求农田保持稳定,要求项目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保持30年不被转为非农用地;五、要求服务体系基本配套,要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农机化率高;六、要求基层组织与群众基础较好,要求基层组织领导重视和支持,区域内农民科技认识水平较高,积极性高,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认识高,愿意积极配合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得到群众广泛的支持。4.2 项目选址与功能分区XX市地形平坦,根据选址原则,棉

39、花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集中连片建设拟定在XX市岳口镇,面积1万亩。涉及岳口镇的健康村、蔡宋湾村、永兴庵村、梁巷村等4个村。为配合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还须建设仓库、考挂室和晒场等。良种仓库、晒场建设在健康村,考挂室建设在XX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院内,土地均为村集体用地,无征地、租地问题。4.3 项目建设的位置和范围项目区位于XX市岳口镇南部,东起刘铁中心沟,西至梁巷西渠,南临红旗渠,北抵大庙泓沟。版图面积9.8km2,耕地面积10245亩,属基本农田保护区,涉及健康、蔡宋湾、永兴湾、梁巷等四个村,1458户,6224人。4.4 建设地点条件4.4.1 自然条件本项目拟定的实施地的岳口镇位于XX市南部

40、,东与横林、彭市镇毗邻,西接蒋场、汪场、白茅湖原种场,北至XX市经济开发区,南临汉江。版图面积116km2,辖51个村,2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1850人。现有耕地120100亩,棉花播种总面积64200亩,棉花总产量3210吨,2009年农业总产值165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741元。是我市主要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棉花良种繁育基地10000亩,来源于岳口镇健康、蔡宋湾、永兴湾、梁巷等四个村的承包田,其所有权、经营权不变。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的排灌渠道、田间道路和林网建设,主要是改造完善,占用耕地极少,村组将通过调整解决,项目建设所用地已与项目区镇政府签订了协议。本项目建设不涉及到征地问题。

41、项目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以引汉灌区红旗渠为水源,以大庙泓沟为依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灌溉排涝体系,项目区主要排灌设施已基本配套。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好,可完全保证灌溉需求。项目区气候条件适宜,年均气温16.1,日照时数2000小时,年降水量1132.8mm,无霜期249天,森林覆盖率11.4%。项目区属长江冲积平原,土层深厚,质地优良,土壤肥沃。2008年XX市耕地地力评价介绍,XX市现有耕地养分平均含量为:速效氮110.41mg/kg,速效磷13.56mg/kg,速效钾123.48mg/kg,有机质20.38mg/kg,缓解钾693.04 mg/kg,有效锌0.95 mg/kg,有效硼0.4

42、1 mg/kg,pH值平均为7.20,适宜于发展优质棉生产。项目区内及周边无污染性工矿企业,空气、土壤及水质良好,有利于棉花良种繁育,对项目建设有促进作用。4.4.2 社会经济条件基础条件:岳口镇版图面积116km2,辖51个行政村,287个村民小组,131850人,耕地面积120100亩,棉花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64200亩,产量3210万吨左右。2009年,农业总产值1.65亿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41元。项目区位于我省江汉平原主产棉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上,生产条件在全省属上等水平。共有沿江涵闸10座,电力排灌3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80%,旱涝保收面积占75%。技术条件:项目区

43、所属的久丰种业有限公司是获得种子生产和销售许可的种业公司,常年以生产和销售棉花种子为主。另外,项目区所履带的银田公司具有全省最先进的棉花加工设备,其棉花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4万担,与省优质棉种加工推广中心、大型棉纺企业建立了优质棉种、原棉购销协议,为优质棉收购、加工以及棉种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项目区技术力量雄厚,并常年同湖北省农科院、荆州市农科院、华中农大等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能源交通条件:项目良种繁育区所在地XX市湖北健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岳高速公路从其境内通过,西靠皂毛主干道,南临汉江,岳口汉江码头距其仅3公里,距XX市区30公里,村村主路畅通。村村通

44、电话,具有通畅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地方政府与农户的支持条件:根据意见征求阶段的调查,农民均对项目建设持肯定态度,表示积极支持,愿意出工出力。地方领导极为重视,承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并签订了协作协议。5 工程建设方案5.1 土建工程 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范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1.1仓库新建根据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要求,需建设良种子棉仓库、种子仓库,共计面积650,分2处,每处仓库长35m,宽8.5m;采用砖混结构。按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普通装修。水、电直接接

45、原有线路,不需重新开户和增容。5.1.2考挂室新建为了对棉种的发芽率、含水量、净度等指标进行检验,需建设种子考挂室。考挂室建设在XX市农技推广中心院内,需要新建面积170 ,新建的考挂室长28m,宽6.0m,采用砖混结构。进行普通装修及水电改造。5.1.3晒场建设籽花收获及堆放过程以及种子中转过程中,因天气、空气湿度变化等原因,需要随时进行晾晒,防止返潮霉变,拟新建晒场1000平方米,依种子干湿程度晾晒厚度3-5cm计,每次可晾晒种子5-7万公斤。晒场建设在棉种加工厂内,晒场长100m,宽10m,承压7.5kg/c m2,混凝土厚度15cm。所有土建工程见表5-1。具体设计见设计图。表5-1

46、土建工程汇总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性质结构形式单位数量1仓库新建砖混M26502考挂室新建砖混M21703晒场新建混凝土M21000合计M21820 5.2田间工程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范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T4-1999)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 刘复新主编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

47、22-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5.2.1主渠疏浚设计项目区所有的沟渠均为排灌两用沟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沟渠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沟渠淤塞严重,严重影响沟渠的正常运行,输水十分不畅;为了充分提高水利用率,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满足项目区的供水排水需求,本次工程设计拟对项目区内25km长的各类沟渠进行整修清淤。将沟渠断面恢复到原设计标准。使项目区排灌渠道均达到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以保证田间作物正常的生长。由于沟渠的排水流量远远大于灌溉流量,沟渠断面复核按排水流量计算。(1)排水沟的流量计算项目区排涝标准按照二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天排至作物耐淹深度。排水沟设计流量根据

48、以下公式计算:旱田: R=aP式中:Q排水沟设计排水流量(m3/s);R设计径流深(mm);q设计排涝模数(m3/(skm);F排水沟控制的断面面积(km2);t排涝的时间(天);此处取1天a径流系数;P设计暴雨量(mm);根据湖北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取210mm(2)排水沟横断面设计a排水沟横断面水力要素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明渠均匀流流量计算公式:式中:A渠道的过水断面面积(m2);X渠道断面的湿周(m);R渠道断面的水力半径(m);C计算谢才系数(采用manning公式),C=;n渠道糙率;Q渠道通过流量(m3/s)。b流速校验为防止沟道冲刷和淤积,排水沟过水断面平均流速必须介于允

49、许不冲流速和允许不淤流速之间。根据农田水利学(武汉大学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沟渠允许不淤流速为0.30.4m/s。根据过流能力复核,主渠过流能力均满足要求。沟渠疏挖设计见表5-2。具体设计见设计图。 主渠疏挖统计表附表5-2编号名称长度(m)底宽(m)沟深(m)边坡(i)口宽(m)备注1沟12100331.512疏挖2沟21500331.512疏挖3沟31000231.511疏挖4沟41500231.511疏挖5沟51300231.511疏挖6沟6900231.511疏挖7沟71100231.511疏挖8沟8550231.511疏挖9沟91500231.511疏挖10沟101300

50、231.511疏挖11沟111900231.511疏挖12沟122300331.512疏挖13沟138501.51.51.56疏挖14沟1419001.51.51.56疏挖15沟158001.51.51.56疏挖16沟1611001.51.51.56疏挖17沟178001.51.51.56疏挖18沟188001.51.51.56疏挖19沟199001.51.51.56疏挖20沟209001.51.51.56疏挖合计250005.2.2渠道硬化U型渠设计项目区主要对部分农沟渠采用U型渠硬化,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防止沟渠淤塞。分别采用UD80和UD60渠。顶部设置25x10cm压顶。渠道硬化工程一

51、览表表5.3 编号名称长度(m)型号备注一斗渠1斗渠1450 UD802斗渠2450 UD803斗渠31000 UD804斗渠4600 UD805斗渠5700 UD806斗渠61600 UD807斗渠71500 UD808斗渠81000 UD809斗渠9700 UD80合计8000 二农渠1农渠1650 UD602农渠2400 UD603农渠3700 UD604农渠4500 UD605农渠5300 UD606农渠6650 UD607农渠7200 UD608农渠8500 UD609农渠9200 UD6010农渠10200 UD6011农渠11200 UD6012农渠12200 UD6013农渠1

52、3200 UD6014农渠14200 UD6015农渠15200 UD6016农渠16200 UD6017农渠17200 UD6018农渠18200 UD6019农渠19200 UD6020农渠20200 UD6021农渠21200 UD6022农渠22200 UD6023农渠23200 UD6024农渠24200 UD6025农渠25300 UD6026农渠26300 UD6027农渠27300 UD60合计8000 5.2.3 维修涵闸设计项目区部分涵闸由于年久失修,损害严重,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本次设计拟对20座涵闸进行维修改造,主要有涵管洞身加长、浆砌石挡土墙砌筑等。具体设计见设计图。

53、5.2.4生产桥设计因项目建设实际需要,项目区共需布置生产桥13座。由于桥梁跨度较小,采用板式桥。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二级。桥墩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浆砌块石。浆砌石桥墩高度3.0m,其底宽2.2m、桥墩顶宽0.5m。桥面板结构为现浇C20砼,桥面板厚度为300mm。具体说明:1、选好桥址,尽量将河沟底挖平,不能挖平就分级挖成平坎;2、清好基后,立模,现浇C15砼底脚0.5m厚,再在上面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石桥墩,上下游两岸分别做M7.5水泥砂浆砌块石八字墙3m长,面宽0.3m,底宽0.7m;3、侧面勾缝,上表面粉刷0.3m宽;4、浆砌石桥墩上部先现浇10cm厚的C15素砼,再用预制空心板作

54、模板,布钢筋网纵向1210,横向1220,现浇C20钢筋砼平板桥3.5m宽;5、回填土,整形。桥梁统计见表5-4,其结构布置详见设计图。附表5-4 生产桥设计一览表编号名称通过沟渠桥面宽度(m)跨度(m)高度(m)备注1桥1533新建2桥2533重建3桥3533重建4桥4533重建5桥5533重建6桥6533重建7桥7533重建8桥8533新建9桥9533新建10桥10533新建11桥11533新建12桥12533重建13桥13533重建5.2.5田间道路设计为确保项目区田间道路畅通,便于农机具通行和作业,根据生产要求和路面现状,按农村道路级别标准设计,荷载为公路二级。项目区道路分为水泥路和沙

55、石路两种,水泥路路基宽5m,路面宽3.5m,采用6cm厚碎石垫层,18cm厚C30混凝土路面;沙石路路基5m,面宽3米。路面材料为砂石料,厚20。在主干道和主排水沟渠两边栽树,株距为3m,树种为意杨。附表5-5 田间道路设计一览表编号名称长度(m)路基宽度(m)路面宽度(m)备注一水泥路1水泥路100053.5合计1000小计二碎石路1碎石路190053.52碎石路270053.53碎石路3110053.54碎石路450053.55碎石路5160053.56碎石路6140053.57碎石路7160053.58碎石路8140053.59碎石路980053.5合计100005.2.6泵站设计为了满足项目区灌溉的需要,拟新建小型泵站3座。提水泵站的抽水设计扬程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设计扬程,m; 设计净扬程,m;管路水头损失,包括局部和沿程水头损失,m。按照设计流量、设计扬程进行水泵选型。附表5-6 泵站设计一览表编号泵站名称设计流量(m3/s)水泵型号设计扬程(m)配套功率(kw)泵房备注1梁巷泵站0.13250QSZ-5.5-11411新建2蔡宋泵站0.13250QSZ-5.5-11411新建3肖家拐泵站0.13250QSZ-5.5-11411新建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