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141534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2019 2025年)目录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1 -(k)发展基础-1 -(二)面临形势-4 -二、总体要求-5 -(一)扌旨导思想-5 一(二)基本原则-6 -(三)发展目标-6 -二、空间布局-8 -(一)双通道” 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大动脉(二)六枢纽” 一-虽化国家物流枢纽辐射带动-10 -(三)四轴带” 一-育融合发展物流产业带-13 -(四)多门户” 一-展陆海空立体开放门户-15 -四、主要任务-16 -(一)推进物流与产业空间融合联动-16 -(二)提高重点产业物流组织化水平T8 -(三)加快物流业态模式的创新升级-19 -(四)引领

2、西部陆海新通道价值链提升-21 -五、重大工程-23 -(一)物流通道畅通工程-23 -28 -28强化宣传引导-30 -(二)现代物流枢纽工程-24 -(三)国际多式联运工程-25 -(四)国际贸易提速工程-26 -(五)物流服务平台工程-27 -(六)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工程(七)消费升级物流配套服务工程六、保障措施-29 -(一)强化组织领导-29 -(二)强化政策支持-30 -(三丿强化项目建设-30 -(四)强化评估督导-30 -(五)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与东盟之间以交通互联互 通为基础、以产能与贸易合作为核心的国际经

3、济走廊。为发挥我区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作为 交通、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 提升物流服务经济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的能力 和水平,根据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等制 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9年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1. 双向开放区位优势突出。我区地处我国华南西南和东盟经济衔接交汇点,是我国西部唯一沿海区域和西南最便捷出海口,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 的区域,占据沿海、沿江、沿边独特区位,处在一带一路”交汇 对接和陆海统筹关键区域,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物流业,区 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2

4、. 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较好。2018年,我区实现地区生 产总 值20352. 51亿元,在西部地区排名第4位,人均GDP突破6000 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8 : 39. 7 : 45. 5,第三产业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不断扩大,制造业高端 化发展趋势增强,产业聚集度进 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深入 推进,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稳定 增长。3. 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区加强港口、铁路、 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以及场站设施的物流联运基础 设施建设,为下一步发展多式联运打下了良好基础。出海、出省、出边交通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质 量不断提高,运输能力显著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 区

5、内已贯通东 部黔桂/焦柳一湘桂一黎钦、西部南昆一南钦两大铁路通道,北 部湾港综合吞吐能力和集装箱吞吐量 分别达到2. 5亿吨和290 万标箱。表1 十二五”以来广西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指标2010 年2018 年增长(%)铁路运营里程(公里)3200520262.6#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公里)01771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10.212.5422.9#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25755563116.0北部湾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亿吨)1.22.5100.0万吨级以上泊位(个)4979.6内河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亿吨)0.61.183.3内河千吨以上泊位(个)73160119.2运输机场(个

6、)6716.74.物流服务能力加快提升。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新业态迅猛崛起,冷链物流等领域快 速发 展。已沿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北部湾港至重庆、贵阳、兰州、 成都、昆明、宜宾等8条海铁联运班列,2018年累计开行1154 列,运送集装箱超过5. 8万标箱。北部 湾港已开通外贸航线24 条,至新加坡班轮实现每周2 3班常态化运行,至香港班轮实 现双向天天班。口岸通关效 率大大提升,2018年12月我区口岸 进口与出口整体通 关时间分别在全国排名第5和第11位。邮政 快递分拨中心日处理能力达到900万件,快递与包裹处理量达到 171025 万件。表2十二五”以来广西各种运输方式完

7、成货运量情况指标2010 年2018 年增长(%)货运量(万吨)11344519066868.1#铁路705271401.2公路9355215338964.0水运1283230123134.7民航9.515. 7465.7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2926. 84983. 7870.3#铁路891.3710. 09-20.3公路1173.52683.05128.6水运862.01590.6484.5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185753444885.55.发展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国家政策支持物流业健康发 展。自治区积极推进土地、财政、税务、价格、海关等相关领 域配套改革,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及班

8、轮运营、物流和通关 费用、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建设服务 于通道的多式联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 经贸大数据平台。渝桂 黔陇4省区市合作共建通道的省级协调机制已正式建立,为通道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初步机制保 障。总体来看,我区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物流业基础条件较 好、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区 及通道 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产业有待扩大规模、转型 升级,物流现实需求不足,配套服务保障能力不 强;二是通道沿 线区域发展协调性、产业关联性不强,我区作为通道上重要枢 纽节点,资源集聚与整合能力较弱;三是全区及通道沿线物流 业整体布局不完善,基础设施仍存 在短板

9、与瓶颈,服务专业化水 平不高,新模式新业态刚刚 起步,难以适应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 发展的要求。(二)面临形势1. 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物流需求规模扩 张。我 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积极应对国际形 势变化,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以东南亚地区为重点拓展国际合作空 间,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 放格局正在形成。依托 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地区发展、释放内需潜力,深化与东盟各国合作、扩大经贸往来,必将产生 旺盛物流需求,推动沿线地区物流业快速发展壮大。2.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动物流服务重点转变与结构升级。顺应发展动能转换、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迈向中高 端、居民消费升级、生态约

10、束增强等变革,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由出口型物流转向进出口双向对流 ,从生产性 物流服务转向兼顾生产与消费性物流服务,加快提升服务 供给 质量,调整运输结构,提高组织效率,实现高效、绿色发展。3.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供应链物流高效组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强 产业组织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创新物流技术、业态、模式,构建 现代供应链。通过通道化组织、一体化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支撑内陆地区高 起点承接产业转移,融入全球产业链和迈向价值链中4. 承载重大战略引领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承载中央三大定位”新使命,依托北部湾经济区开

11、放开发和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 重大国家战略,沿西部陆海新通道扩大物流服 务范围,为我区扩大 对外开放与合作搭建更广泛、更开放、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赋予我区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 五个扎 实”新要 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焦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按照我区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略 部署,加快推进服务于西部陆海新通道 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依 托枢纽提升运营组织,依托通道 扩大辐射范围,依托网络创新服 务模式,

12、依托平台加强资 源整合,形成我区物流业与国际、国内 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支撑西部地区扩大开放,引领产 业迈向价值 链中高端,把我区建设成为物流设施网络化连通度 高、通 道化组织效率高、一体化服务水平高、资源整合力强、 创新发展动能强、枢纽经济带动力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重要枢 纽门户和国际供应链物流组织中心。(二)基本原则1. 内需导向、双向开放。顺应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产 业升级、大众消费发展新趋势,以内需扩张升级对国际国内物 流需求为牵引,加快我区物流业发展。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纽 带,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现物流双向联通,扩大国际国内、海向陆向全方位对 外开 放。

13、2. 区域协同、高效组织。加强区域合作,推动通道沿线及腹 地物流资源优化配置与要素合理流动,打造区域协同的产业 链、供应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发展高 效物流组织方式,优化通道沿线开发利用格局。3. 创新引领、融合联动。深入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探索区域协同的物流体系共建与联动发展 模式,建立高效协调的运营机制和统一市场,加强政策创新。 鼓励物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推广,促进物流与制造、流通、金融、信息等相关产业融合发 展。4. 政 府引导、市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产 业项目建设,扩大市场开放,优化政府在编制规划、制定标准、市场

14、监管、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作用,支持重大工程建设。加强与沿线省区市政府部门以及相 关国家 政府间的协调,推进规则标准和重大事项的协同。(三丿发展目标1. 近期目标。2020年,初步建成南宁、钦州一北海一防城 港等1-2个国家物流枢纽,铁路货运通道能力总体 适应需求, 公路网络连通度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以海铁联运为主干线, 以国际铁路联运、公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空陆联运等为支 撑,一主多线的多式联运体系,口岸通关效率达到较高水平。 海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规模 化运营,运量达到20万标箱, 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与分工 协作初见成效,集装箱吞吐量争取 达到500万标箱。我区与通道沿线省区市共同建设的西

15、部陆海 新通道服务运营 平台、公共信息平台投入运行。2. 中远期目标。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与我国至中亚、西亚及欧洲的 陆路运输大通道形成有效衔接,初步建立国家物流枢纽体系的 整体框架,建成5个以上国家物流枢纽。多国、多区域协同运 作的国际多式联运模式基本成熟,集货规 模、组织效率、通关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海铁联运班列 双向开 彳亍密度进一步增加,运量达到50万标箱,建成西部 陆海新通道 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箱,实现与 海南洋浦港、广东湛江港协调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运营 平台、公共信息平台运行顺畅。把我区建设成为西部陆

16、海新通 道重要枢纽门户和国际供应链物流组织中心。3. 远景展望。203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建成,主 通道 各条通路在我区汇集,与北部湾港口、沿边口岸顺畅 衔接,便捷 开展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与通关效率达到国际 一流水平,国际海铁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及综合物流成本 大幅 下降,整体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三、空间布局按照扩大通道辐射范围、强化枢纽组织能力、支撑网络高 效运行、加强产业融合联动的总体思路,构建双通道、六枢 纽、四轴带、多门户”勺发展空间格局。图1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物流业发展空间格局 桶 M /广韻(-)双通道” 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大动脉1. 打造国际海铁联运主通道。以南宁市为中心,

17、南北双向辐射,向北贯通西南、连通西北、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以北部湾港为门户,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自重 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 出 海口,自贺州经梧州、玉林至铁山港(北海)出海口四条 通 道,打造陆海国际海铁联运主通道。加快建设主通道上 南宁、 钦州一北海一防城港、柳州等国家物流枢纽以及 百色、玉林等 关键物流节点,创新通道运行组织模式,提高 通道整体效率和效mr o2. 建设国际铁路、公路联运辅通道。依托南宁,向北衔 接 陆海联运主通道,向南以凭祥边境口岸为门户;依托百 色,向 北衔接陆海联运主通道,向南

18、经靖西,以龙邦边境口岸为门户, 对接中国一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国际铁路、公路联运辅通 道。通道以铁路干线为骨架、公路集疏运网络为支撑,与中南 半岛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加强规 划与建设衔接,实现互联 互通。专栏1通道布局重点任务1.加强铁路货运通道互联互通。加快干线铁路能力提升改造,消除 “卡脖子“路段,打造连接成渝地区与北部湾港区大能力铁路骨干运输通道。推动广西、广东两省区铁路干线互联互通,把我区东部地区建 设成为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完善铁路集疏运网络,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铁路延伸至港区 物流园区 大 型企业等,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强沿边铁路 连接口岸的铁路与泛

19、亚 铁路东线的衔接,统筹建设与运营。2.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与分工协作。优化区域港口群分工合作,北 部 湾港以承接产业转移 满足内需 辐射内陆的物流服务为主要功能,在服 务出口导向型经济方面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口衔 接协作。继续推进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钦州港域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防城港域重 点发展大宗散货和冷链集装箱运输,北海港域重点发展国际邮轮 商贸和 清洁型物资运输。未来随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场扩 张,根据集装箱运输需求适时调整三个港区定位。引导各港口依据各自功能完善基础设施与航线网络,提咼港口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效率。调整北部湾海洋功能区划,解决项目用海指标。加快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的修

20、编及报批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建设依据。3完善公路集疏运体系。统筹通道内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 路等调发展,重点加强直通口岸与跨省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国省干 线瓶颈路段扩能改造和待贯通路段建设,提高衔接港口、陆路边境口岸、铁路场站、物流枢纽的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4.推进内河航运网络建设。提升西江黄金水道运输能力,打造干支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络,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衔接。推进柳黔江、左江、右江、红水河、桂江、贺江、绣江、南流江 等干支流航道建设。推进沟通西江至北部湾港的平陆运河研究论证。加快实施长洲船闸升级改造工程。(二)六枢纽” 一-虽化国家物流枢纽辐射带动建设以南宁、钦州一北海一防

21、城港、柳州、桂林、防城港(东兴)、崇左(凭祥)等国家物流枢纽为核 心、层次分 明、功能完善的枢纽体系,加强枢纽之间的联 动,鼓励依托通道开 展跨区域协同物流组织。1. 打造南宁面向东盟国际物流枢纽。加强国际海铁联运主 通道与国际铁路、公路联运辅通道衔接,建设南宁陆 港型、生 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鼓励各类 设施集中布 局、集约化发展。依托陆港型物流枢纽,加快 集装箱海铁联运 市场培育、货源集聚、班列集结和物流企业进驻。依托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联动本地及周边产业聚 集区,重点面向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 工、建材、特色农业等产业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依托商贸 服务型物

22、流枢纽,扩大西部地区与东盟地区间贸易流通。加强 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对陆港型物流枢纽的业务支 撑与融合。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将南宁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发展南宁 机场 面向国际国内货运航线航班,强化空陆联运,支持国际快递、跨 境电商等临空产业发展。2. 依托钦州一北海一防城港海陆联运枢纽建设广西北部湾 国际门户港。提升北部湾港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及辐射区域提供货物集散、国际中转、转口 贸易、保税监管等物流服务和其他增值服 务。完善港口后方物 流基础设施与集疏运体系,推进北部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一体化建设

23、,推进通道沿线南宁、柳州 等无水港建设,加强与东盟地区园区联动和货源整合,培育进 出口双向对流的物流市场需求,支撑铁路班列 常态化开行和国 际班轮航线延展加密。3. 推动柳州制造业联动物流枢纽转型升级。发挥柳州 交通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建设陆港型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 枢纽。重点加强与重庆、北部湾港双方向、多路径铁路干线连 接,强化与汽车、机械、冶金、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 材、纺织、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制造 业联动,为通道沿线地 区与东盟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提供 国际联运和供应链一体化服 务支撑。4. 培育桂林国际旅游商贸物流枢纽。依托国际旅游胜地的 优势,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强与

24、粤湘黔交流合作,重点发展旅游商贸、农产品、康养、医药、电子信息物流。5. 强化防城港(东兴)枢纽口岸优势。扩大东兴与中南半 岛陆海连通,做大做强口岸贸易,建设陆路边境口岸型国家物 流枢纽。创新东兴口岸枢纽与南宁国际枢纽、北部湾港口枢纽 的合作方式,以生鲜类产品和跨境电商为重点,发展陆海联动的 专业物流、特色物流,拓展互市贸易+全产业链县域经济模式 的发展空间。引导跨境公路运输、水陆联运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与国际铁路联运、铁水联 运合 理分工,共同培育壮大国内国际市场。6. 提升崇左(凭祥)物流枢纽开放水平。依托凭祥口岸 对 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陆路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强与南宁枢纽的联动

25、,协同组织货源,支撑我国西部 至中 南半岛国际集装箱班列的开行,衔接中欧班列,打通 东盟至我 国西南西北和中亚地区的陆路物流大通道。发 展国际公铁联 运、跨境公路运输,完善分拨、配送等业务功能,拓展贸易、 金融、信息、供应链等增值服务。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鼓励 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专栏2枢纽布局重点任务南宁陆港型 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陆港型国 家物流枢纽重点建设区域性铁路班列集结中心、内陆无水港 农产品交易 中心等重大工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推进中国一东盟国际物流基地等项目;完善南宁机场航空物流功能,推进 南宁空港物流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提升航空枢纽地位,

26、积极融入国家物 流枢纽网络。2. 钦州一北海一防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钦州港大型集装 箱码头泊位与深水航道、防城港大型散货码头、北海港深水航道等 建设,推 进铁路进港区工程,加快铁路港前站、港口物流园区 航运服 务中心等配 套建设。3. 柳州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 建设柳州西鹅物流中心等场站园区设施,加强公路港配套设施建设;生产 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柳州河西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集聚区 柳东汽车整车生产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柳州宁铁汽车工业物流园 柳州高铁物流基地、官塘多式联运基地、雒容铁路物流基地等项目,整合资 源,集约建设。4. 桂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27、。加强国际旅游与商贸物流设施资源 整合,推进桂林西物流中心、桂林东站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5. 防城港(东兴)陆路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完善口岸设施, 提升互市贸易、冷链物流等重点设施配套。加快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 东 兴边境经济合作区物流设施建设。推动云桂沿边铁路、东兴通往越南铁 路 东兴铁路口岸建设,对接国内国际边海物流通道。6. 崇左(凭祥)陆路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强境内外铁路设施 互联互通,推进口岸通道升级改造,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 跨境经济合作 区物流设施配套。(三)四轴带” 一-育融合发展物流产业带1. 国际海铁联运物流产业带。依托陆海联运主通道 ,以我国西南西北至东盟主要港口

28、的海铁联运为核心业务构建国际海铁联运物流产业带,主要服务于我区及我国西部地 区面向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依托南宁国家物流枢纽 聚集制造 业、商贸业物流服务资源,依托柳州国家物流枢纽,聚集以制 造业为主的生产性物流资源,培育通道沿线 集装箱海铁联运市 场需求,逐步扩大业务范围,丰富业务模式,拓展增值服务。2. 北部湾港航物流产业带。以钦州、北海、防城港等枢纽 为重要支点,以临港产业为支撑,以港航物流和国际海铁联运中 转服务为核心业务,打造北部湾港航物流产业 带,着力扩大海陆 双向辐射,服务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内需消费、产业转移与 国际国内产业联动布局。优化钦州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加强班 列组织,发展海

29、铁联运一体化物流服务,围绕北海港、防城港 大宗散货物流,强化港口储运集疏能力。深入腹地,扩大北部湾 港内陆集散物流业 务规模,逐步培育国际中转业务,拓展航运服 务、市场交易等增值服务功能,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 港。3. 国际铁路联运和跨境公路运输物流产业带。依托国际铁路联运辅通道,以我国西部地区至中南半岛国际铁路 联运 为核心业务,建设国际铁路联运和跨境公路运输物流 产业带,主 要服务于我国与东盟地区间的产业联动与消费 需求。推动凭祥、南宁、龙邦枢纽联动,对接重庆、成都枢纽,发展国际铁 路联运,带动沿线物流、贸易、制造等产 业集聚发展。依托东 兴、友谊关、龙邦等口岸贸易,发展跨境公路运输

30、,完善物流配套服务。加强沿边口岸之间产 业联 动与物流协作。4.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物流产业带。充分发挥国家级桂 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人力资源、产业集群和东融”门户的优势,以玉林、梧州、贺州为重点,全面对接融入粤 港澳 大湾区建设,承接大湾区全产业链升级式转移,建设衔接新通 道的重要生产基地。沿西部陆海新通道扩大物流服务范围,建 设联通贺州、梧州、玉林、铁山港(北海)的承接东部产业 转移物流产业带。主要服务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产业与东盟以 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内的产业联动与消费需求。围绕产业园 区、重要市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带动沿线物流、贸易以及智能制造、大健康、 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发展。专

31、栏3物流产业带培育重点任务1.培育国际海铁联运物流产业带。以市场为主体,组织开行南宁直达 北部湾港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采用小编组、钟摆式运输组织模式,逐步 增加班列密度。积极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运营组织中心,依托南宁、柳州、百色等物流枢纽,为重庆、成都开行至北部湾港的联 运班列做好沿途货物集散转运服务。加强北部湾港对铁路班列与海运航线 的整合对接,提升海铁联运转运能力,打造功能强大的出海口。2.培育北部湾港航物流产业带。以市场为主体,组织开行钦州港至 我国西南西北和中亚地区的集装箱班列。支持钦州港开行至香港、新加坡“天天班”航线,推进常态化和规模化运营,开辟至东盟主要港口的国际班 轮航线,

32、加强与大湾区、海南和越南等集装箱中转业务合作,重点开辟欧 洲 非洲、美洲等远洋航线,培育水果、生鲜冷链运输 等特色精品航线, 拓展航运增值服务。鼓励防城港做大做强大宗散货物流,联动钦州港发展海 铁联运 集装箱班轮运输延伸的港航物流服务,鼓励北海港利用国际邮轮、商贸和清洁型物资运输发展相关产业。_3.培育国际铁路联运和跨境公路运输物流产业带。以市场为导 向,以南宁为区域性集结中心,组织开行广西经凭祥至中南半岛的跨境班 列,加强与中欧班列的衔接,鼓励柳州、百色 河池 来宾 贵港、梧州 桂林、玉林、贺州等枢纽组织开行至南宁的公路集装箱班车和 小编组铁路班列。支持崇左 百色、防城港等枢纽发展与越南等东

33、盟国家 之间的跨境公路运输。4.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物流产业带。以市场为导向,以玉林为东部产 业转移区域性集结中心,加快推进铁山港东港区 南宁至玉林高速铁路 贺州至梧州至玉林至北海城际铁路,沙河至铁山港(东岸)铁路 洛湛铁 路(永州至玉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绣江复航 南流江复航 玉林空港 物流产业园区以及大型储运、专业仓配、联运转运等等项目规划建设,加 快推动北部湾铁山港和西江、绣江和南流江水道联动,积极发展公铁水联 运。推动承接东部转移产业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通。(四)多门户” 一-展陆海空立体开放门户1. 铁路口岸门户。拓展凭祥铁路口岸功能,加快中越铁路东 兴铁路口岸建设,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陆路

34、开放重要门户。加 快南宁铁路口岸建设,完善铁路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强与凭祥、龙邦口岸的衔接,协同提升集装箱跨境 班列的通关效率。2. 水运口岸门户。提升钦州、北海、防城港水运口岸 辐射 能级,提高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海向开放 关键门户。依托沿海大港、沿边口岸和西江黄金水道,完善和 提升连接西南中南与东盟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 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及 沿线内陆港所在地口岸合 作,创新通关模式,推进国际海 铁联运通关一体化。3. 公路口岸门户。推进友谊关、东兴、ill同中(里火通 道)、水口、龙邦、平孟等公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口岸 核心能力,打造西部陆海新

35、通道陆上开放多元化门户。加强与内陆铁路、航空等口岸衔接协作,提供一体化通关月艮 务。4. 航空口岸门户。以南宁为核心,支持桂林、北海为国际 游客提供配套国际航空物流服务,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空中开 放门户。加快实施防城港机场。促进南宁航空口岸扩大开放。 支持桂林、北海为国际游客提供配套国际 航空物流服务。扩大 东盟生鲜产品经我区航空口岸进口规模。四、主要任务(一)推进物流与产业空间融合联动1. 统筹物流与产业的一体化布局。推动物流与相关产业发展空间相互融合,运作环节相互支撑,形成一体化布局、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以我区在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范围内的 重要产业聚集区为重点,加强物流基础设施配 套建设,

36、强化物流 服务支撑。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 络、重要枢纽等,创造 低成本、高效率、广辐射、服务便利等物流条件,加快产业集 聚。加强通道沿线境内外产业园区之间的物流服务衔接与协同,以国际供应链支撑跨国产业 链建设。2. 加强产业集聚区的物流设施配套。在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梧州、玉林、贵港、贺州、河池、崇左等资源性 产业、制造业、商贸业等聚集化程度较高地区,围绕大型厂矿、产业园区、重要市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建设大型储运、专业仓配、联运转运等设施,推进 铁路 进园区工程,鼓励企业配建公路港。3. 提高物流枢纽的产业集聚能力。重点以国家物流枢纽为依托,引导物流要素和产业集聚发展。以钦州一

37、北海一防 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载体,吸引具有规模化物 流需求、 辐射半径深达内陆与海外的产业集聚。以南宁陆港型、生产服 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载体,推动与东盟产能合作、国际产业分工、对外贸易合作等 项目落地,打造南宁临空经济核心产业示范区。以柳州陆港 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载体,整合铁路资源、产业 资源,吸引优势关联产业。以东兴和凭祥等陆路边境 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载体,扩大贸易规模,支持发展跨 境产 业。4. 强化境内境外园区的物流联动。利用我区与东盟相 关国家产能与贸易 合作机制,嵌入物流组织,为境内境外 园区开展产业分工协作提 供国际供应链服务支撑。重点将中新南宁国际物

38、流园、中泰崇 左产业园、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纳 入通道 物流服务网络,拓展园区辐射范围。依托境外园区加快海外物 流节点布局,推进多式联运转运中心、区域分 拨中心、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设施建设,与国内物流服务加 强业务协同。(二)提高重点产业物流组织化水平1. 打造现代制造业国际供应链。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 开 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外 河西工业区、柳北工业区、玉林龙潭产业园区、玉柴工业园、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东(梧州)承接 产业转移示范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防城港经 济技术开发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市铁山港(临

39、海)工业区、百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千亿级以上产 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重点聚焦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机器人、增材制造、云计算、卫星 导航、石墨烯和通用航空等新兴先导产业,提供覆盖产业 全链条的物流服务,按照分布 式生产、智能制造的未来趋 势,发展精益物流,开展跨国、跨区 域生产性物流组织,构 建国际供应链,支撑相关制造业迈向价值 链中高端。2. 强化对消费内需的物流服务支撑。围绕南宁、桂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以消费内需为市场导向的商贸 物流服务体系,对接西部地区消

40、费市场,扩大我区优势商品、旅 游产品等辐射范围。加强对东盟地区进口商品货源组织,利用 直达内陆地区的铁路班列和空中航 线,提供高品质、强时效的 物流服务。鼓励依托凭祥综合 保税区、钦州保税港区、防城港 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 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跨境电商,积 极申报跨境电子商务 综合试验区,建设 六体系两平台”完善电 商进口商品物流服务。3. 建设跨国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依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内陆重要枢纽,打造跨国冷链物流体 系,逐步建立规模优势和成熟模式。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 加快冷冻冷藏库、恒温恒湿库等各类设施和冷链分拨配送中心 建设,满足自产和进口农畜产品、水产品等 冷

41、链物流需求,加强 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生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批发市场及城市配送中心等衔接联动高物流时效,确保全程不断链。加强冷链物流对生物医药、品加工等产业的服务支撑,创新服务模式,鼓励沿通道 开展共同配送。建设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加强冷链技术与标准推广应用。4. 推进大宗商品贸易与物流一体化。依托南宁、柳州、梧 州、玉林、百色、凭祥、河池、贺州等资源产地、工业集聚区 和北部湾石化产业基地,优化大宗商品物流设施布局,重点建 设煤炭、金属矿石、原油、钢材、电解铝、粮食、石化、木 材、食糖等大亲商品物流基地,加强与铁 路、港口衔接。创新 大宗商品物流组织模式,发展海铁联运,探索煤炭、粮

42、食等集 装箱运输。建设北部湾有色金属 矿石交易所,推动线上交易与线下物流联动运作,延伸产 业链。(三)加快物流业态模式的创新升级1. 探索国际多式联运新模式。加强与重庆运营组织中心及 沿线各省市区、铁路局的合作,共建通道服务运营平 台,整合资 源建设国际海铁联运与国际铁路联运统一市 场,依托平台统一开展货源组织,协同进行运营组织,形成 多路 径、多方式国际联运发展模式,强化我区陆海新通道 重要枢纽 门户和国际供应链物流组织中心地位。深度挖 掘东盟与中亚地 区之间的物流需求,积极对接中欧班列,探索国际多式联运跨 平台运营组织。依托我国对外产能 合作与进口贸易发展,加强 国际多式联运双向货源组织,

43、提高运营效率与效益。2.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整合物流、生产、贸易、金融、信 用、政务等各类信息资源,协同通道沿线省市区及东盟国家,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统一开放信息平台,对接沿线 港口、机 场、场站、口岸、铁路企业、航运企业、物流 企业、公共服务 与监管部门及其他服务相关方管理信息 平台,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拓展平台功能,提供增值服务。推进 各枢纽场站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广大数据、云计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鼓励装配物流机器人、自动分拣、智能查验等智能化设施设备。支 持物流 设施升级改造,建设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物流园区等,推 进智慧口岸建设。3. 推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升级。围

44、绕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发展航运金融,鼓励金融机构与航运企业合 作开发 船舶融资、船运保险、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业务。 借鉴航运金融模式,创新发展面向国际联运 的金融服务,依托西 部陆海新通道服务运营平台,服务于货主、承运人和供应链上 下游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为西 部陆海新通道国际供应链提供整体性金融服务,加强物流全过程监管和资金全链条管理。研究设立北部湾供应链金融创 新运营中心,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合作。 以国际联运提单为载体创新金融服务,探索推动通道沿线国际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4. 加强通道运行的物流技术标准支撑。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联运业务顺畅衔接、高效运行为核心,

45、推广普及 物流基础类、通用性装备和技术标准,考虑我区实际,接轨国际 标准,协调各方共同建立适用性强的物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物 流服务标准国际合作。重点推进大宗物资储运、跨境电商、快 递、冷链等领域物流操作标准和规范应用,加强服务标准融合。支持仓储设施、转运设施、运输工 具、装 卸设备等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推广使用托盘、集 装箱、集装 袋等标准化装备,推进管理软件接口标准化,逐步推进物流单证 标准化、提单化。加强物流装备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升级换代, 推广绿色物流和智能化装备技术。鼓励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 信息技术完善通道物流与贸易统计数据,完善统计指标,为通道 运营决策和运行监测提供先进技术手段

46、。(四)引领西部陆海新通道价值链提升1. 深化我区与东盟经贸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用,为我区与东盟各国扩大贸易往来、深化产 能合作提供更高平台。充分利用东兴、凭祥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南宁、凭祥和北海综合保税区,钦州保税港 区以及各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产业发展 平台, 推动我区与东盟之间的投资与贸易便利化。加快国际贸易单一 窗口 ”建设,促进国际联运通关便利化,落实贸易、物流相关 双多边协定,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活 力。发掘进出口贸易 新增长点,积极拓展口岸功能,支持边 境小额贸易转为一般贸 易,提升贸易规模与竞争力,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做大做强。2. 推进物流

47、平台对接贸易平台。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 物流大通道与贸易大通道的多重功能,推进国际物流与进出口 贸易融合联动、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积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运营平台与中国一东 盟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 会等对 外贸易交流合作平台有效对接,以扩大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为重点,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增量价值。3. 培育物流通道经济与枢纽经济。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要素聚集作用和产业布局引导作用,依托相关领域龙头 企业,沿通道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利用便捷高效 的物流条件,吸引东部地区产业向通道沿线有 序转移,着眼战略性 新兴产业和消费内需升级,

48、积极培育沿线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以 物流为支撑的通道经济。依托南宁、柳州等陆港型物流枢纽,发 展联运经济和服务当地生产生活。依托钦州一北海一防城港等 港口型物流枢 纽,聚集临港产业和提升航运经济发展水平。依托 防城港(东兴)、崇左(凭祥)、百色(龙邦)等陆路边境口岸 型物流 枢纽,拓展口岸经济。依托南宁、桂林等空港型物流枢纽 建设临空经济区,培育多元化枢纽经济,打造区域经济新 增长极。五、重大工程(一)物流通道畅通工程提升区内交通网络连通度,构建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 国省干线为基础、内河航道与航空支线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 强化与周边省份路网联系,打通至成渝地区的物流大通道,实 现与重庆运营

49、组织中心高效便捷联通。建设顺畅的出海大通道,完善北部湾港国际航线布局。升级陆路出境通道,加强经边境口岸与越南交通网络的衔接,提高与中南半岛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构建以南宁为中心的 国内国际货运枢纽,发展面向国内及东盟甚至全球的货运航 线。专栏4物流通道重点工程_仁铁路建设重点工程。续建贵阳至南宁高铁、防城港至东兴铁路、 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 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 云桂沿边铁路。加快实施黔桂铁路增建二线 南昆 铁路威舍至百色段增建二线、南昆铁路百色至靖西段扩能改造 湘桂铁路 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南防铁路马皇至防城港北站扩能改造 湘桂铁路 柳州地区改建工程、沿海铁路钦

50、州至防城港段扩能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涪 陵至柳州铁路 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南宁至钦州至北海段)项目,南宁经 玉林至深圳高铁(包括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建设。建成北海铁山港14号泊位铁路专用线、钦州东至大榄坪联络线,建设防城港云约江港区进港铁路专用线 贵港港疏港铁路等项目划建设沙河至铁山港东岸铁路支线等北部湾港重点铁路支线以及进港铁路专用线。积极推动泛亚铁路规划建设,加强境内外铁路设施互联互通。_2.公路建设重点工程。继续推进乐业至百色(黔桂界) 松旺至铁 山港(出海) 崇左至水口(中越边境口岸)、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南北 陆路通道) 隆安至硕龙(中越边境口岸) 田林至西林(滇桂界)、南 丹至天峨下老以

51、及信都至梧州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 G75南宁 至钦州段扩能,南宁经巴马至贵阳(黔桂界)、崇左至爱店(中越边境口 岸) 南宁一上思一防城港、东兴一防城港一钦州港一铁山港 百色经那 坡至平孟口岸 合那高速路至岳坪口岸等项目建设以及国道G219提级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尽快打通龙门、大风 江跨海大桥等关键节点。3.内河航道及港口建设重点工程。继续推进西津、红花、贵港航 运 枢纽二线船闸 南宁港六景港区鹤笋作业区码头 柳州港鹿寨江口作 业区 柳州官塘港作业区、田东祥周、田阳头塘、崇左港中心港区 瀨 湍作业区 贵港港中心港区苏湾作业区、桂江贺江扩能等项目建设。 推进沟通西江至北部湾港

52、的平陆运河研究论证。4.航空建设重点工程。加密南宁至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东盟国 家航线,打造南宁吴土于机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和北部湾区域性国 际航空中心。推动实施南宁机场改扩建、北海机场停机坪改扩建,规划建设 南宁机场T3航站楼。(二)现代物流枢纽工程依托干线铁路和公路、主要港口和机场,加快通道沿线重要 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强化枢纽间交通衔接和运行组织,打造枢纽 网络。加强物流枢纽与重要产业聚集区、商 贸流通中心、国际 贸易口岸等规划与建设衔接,推进空间一体布局、业务融合发展。重点建设钦州一北海一防城 港港口型物流枢纽、南宁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 务型物 流枢纽、柳州陆港型和生产服务型

53、物流枢纽、桂林商贸服务型 物流枢纽、东兴和凭祥陆路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等国家物流枢 纽,合理布局和有序推进其他物流枢纽建设。专栏5物流枢纽重点工程1.物流园区重点工程。推进南宁吴土于空港物流基地 中新南宁国 际物流园、柳州西鹅物流中心、柳州宁铁汽车工业物流园、桂林东站冷链物流园 桂林经开区综合物流基地、梧州港港口物流中心 北海 铁山 港一龙潭综合物流园 北海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园、防城港保税 物流中心 (B型)、防城港东湾物流园、钦州金谷港区物流集聚区、大榄坪港区物 流集聚区 贵港西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 玉林高铁新城仓储物流中 心 玉林保税物流中心 贺州市农产品商贸物流园、来宾宾港现代物流集 聚

54、区、广西靖西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物流园、 顺丰(柳州)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2. 沿海港口重点工程。继续推进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7#- 8#自动 化集装箱泊位 钦州大榄坪南作业区9#-10#白位 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 头、钦州港20万吨级进港航道、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二期工程;北海铁山港 东港区及西港区泊位、北海铁山港区航道三期工程 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 业区5号6号泊位工程、铁山港东港区揽根作业 区1号2号及南1 - 3号 泊位工程;防城港第五作业区进港航道工程、潭油作业区进港航道工程 第四作业区401号泊位工程。加快前期工 作,研究建设防城港30万吨级散 货码头工程 钦州港

55、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防城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 程。研究实施北海铁山港30万吨级散货码头及航道、北海铁山港东港区 15-20万吨通用码头泊位工程及配套航道工程。3. 货运场站重点工程。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 南宁玉洞交通物流中 心、柳州官塘综合货运枢纽 柳州南铁路物流中心 柳州阳和综合 货运枢 纽、铁山港第二货场、防城港企沙支线云约站、梧州李家庄码 头货运场等 项目建设。(三)国际多式联运工程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运营平台建设,筹建广西平台公司,以钦州一北海一防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 纽、南 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崇左(凭祥)陆路边境口岸 型国家物 流枢纽为核心载体,推进国际多式联运工程。重点推

56、进东盟地 区经北部湾港至我国西部地区的集装箱海 铁联运工程、中南半 岛经凭祥口岸至我国西部地区的国 际铁路联运工程,衔接中欧 班列,扩大辐射范围。统筹推进 大宗物资海铁联运、冷链物流 与集装箱公铁联运、公路甩挂运输等联运工程。推动优化海运 和铁路运输品名统一,推动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试点铁路箱下海”政专栏6国际多式联运重点工程1. 运营平台。对接重庆运营组织中心,鼓励港口和航运、铁路运 输企 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以资本融合、资源共享为纽带,组建多式联运专业 化经营主体,搭建海铁联运平台。2. 场站设施。建设南宁区域性铁路班列集结中心,依托柳州铁路集装 箱办理站,整合公铁联运中心功能,建设集装

57、箱集拼分拨中心,建成钦州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加快推进贵港集装箱办理站 百色和河池无水港等建 设。3. 示范工程。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海铁联运 中国一东盟公 铁联 运冷链物流等多式联运工程,积极申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四)国际贸易提速工程完善口岸设施设备,拓展口岸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着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通关一体化、国际通关便利化、跨境运输便利化,促进外贸进出口货物快进快出,降低成本,增效提速。优化铁路班列开行线路和港口、机场航 线网络,逐步加密班线与班次,为国际贸易提供即时灵活的物流 服务。推动物流、贸易、金融等融合发展,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物、资金及其他经济要素的流动周转速度。

58、专栏7国际贸易物流重点工程1. 口岸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完成凭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 友谊关口岸升级改造和浦寨、弄尧新通道等重大项目。推进硕龙 水口 龙邦口岸升格基础设施尽快投入使用。推进南宁空港大通关基地平台项 目,加快北海航空口岸联检楼项目、北海综合保税区(国家 级)B区物流 产业园项目等海关监管功能区建设。推动口岸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广 智能查验设施设备,建设智慧口岸。2. 通关便利化工程。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三互” 大通关,推进友谊关口岸中越“两国一检”工程、友谊关口岸智慧园区工 程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升级改造项目。推进南宁空港大通关基地平台项 目。积极申请肉类

59、、粮食等进境指定监管场所。3. 国际物流网络拓展工程。稳定运行北部湾港一新加坡、北部湾港一香港班轮航线,巩固提升北部湾港一重庆、北部湾港一成都 北部湾港一 昆明班列双向“天天班”,加快实现北部湾港一贵阳 北部湾港一兰州班 列双向“天天班”,积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相衔接逐步 形成连通中西部10条以上班列线路。加密北部湾港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培育南宁机场至东盟地区的国际货运航线。(五)物流服务平台工程立足我区发展需要和服务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 区,以现 有各类物流、交易平台为基础,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运营 平台,建设各类物流服务平台,加强对我区、西 部地区及东盟国 家物流、贸易、

60、企业等资源的整合。完 善既有服务平台功能, 推动市场化运作,建设国际农产品交易、冷链、跨境电商等物 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新零售 产业,加强与各类政务和公共服务 平台对接,发挥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广西冷链协会等行业 协会作用,促进平 台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聚集物流、 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物流要素,进一步把我区打造成国 际物流枢纽中心。专栏8物流服务平台重点工程中国-东盟信息港。对既有平台引入民营资本,开展市场化运营,打 造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设施 信息共享 技术合作 经贸服 务和人文交 流五大平台,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信息枢纽。2. 广西国际农产品交易物流服务平台。以特色农产品交

61、易撮合和物流 服务为核心业务,对接盒马鲜生 京东生鲜 天猫超市 顺丰优选等品牌 生鲜电商平台,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扩大辐射范围。3. 中国一东盟跨境电商平台。为跨境电商等国际贸易业态提供交易及 配套物流服务,重点开展进口水果、大宗农产品 海产品和出口日用消费 品机电产品的展示交易及配套结算等服务。4. 边境小额贸易服务平台。以通关服务 信息服务 供需对接金融服务 物流服务 商务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平台 ,提高边境 小额贸易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5. 北部湾航运交易所。推动北部湾港船舶交易 航运交易便利化、 规范化,逐步开发船舶交易价格指数、航运价格指数等。(六)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工程发挥我区及西部

62、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创造物流条件,引领各地沿通道开展产业分 工协作,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强跨区域供应链协同,以精准物流支撑智能制 造的发展,提高我区及西部地区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迈 向价值链中高端。专栏9供应链协同重点工程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工程。鼓励制造企业加快内部运输 仓储 采 购销售等生产活动的统一管理,实现内部物流专业化独立运作,逐步实 现社会化。支持企业开放物流平台,提供社会服务。搭建供应 链协同服务 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实时共享,运用决策优化 流程再造 数据挖掘等先 进技术实现物流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2. 供应链组织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供应链管理龙头企业沿

63、西部陆海新 通道进行产业布局,依托通道提供的物流服务开展供应链组织,着力打造 通道产业发展的供应链组织中心。3. 供应链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引导物流企业将业务向服务制造企业采 购、生产、销售全过程扩展,支持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合 作开展跨行业和跨区域供应链物流服务。(七)消费升级物流配套服务工程把握我国消费扩张升级的总体趋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我区产量庞大、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农产品、生鲜果蔬、海 产品等特色优势商品供给全区及广大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发挥区位优势,搭建东盟地区优质食品、消费品进入我国西部广阔市场的桥梁,为人民美好生活提 供物流服务保障。专栏10生活物流配套服务重点工程1. 冷链物流工程。在东兴、凭祥等边境口岸,钦州、北海、防城 港等 沿海港口,南宁、百色、柳州、桂林、梧州、河池、贺州、玉林等主要产 区,集中布局一批冷链物流基地,推进专业化冷链设施建设,建设北海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