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沪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140504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1沪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精品资料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题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地点 教 学目 标知识目标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空隙。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情感目标激发对物质的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初步体验科学的物质观,物质的微粒观。教材分 析重点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空隙。难点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 取少量的食盐加到一杯水中,食盐会逐渐消失,水的味道变咸。2大量的实验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3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

2、的。4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我们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一、微粒的性质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观察与思考】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溶液甲。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图a)。实验现象:滴加浓氨水后,酚酞试液变红。结论与解释: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2】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图b),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A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结论与解释: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微粒

3、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实验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生活中能说明这个结论的实例还有:走近花园,闻到花的香味;打开酒精瓶,嗅到酒精的气味。此外,微粒的运动速率还与温度等外界因素有关。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2、微粒之间有空隙【活动与探究1】取一根长约30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加入半管水,然后加入半管无水酒精。反复振荡,观测,现象是混合后液体总体积小于整管。这一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活动与探究2】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末端的小孔,用力向前推,看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

4、缩。现象: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结论: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容易被压缩。通常微粒之间的间隙: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固体物质。【交流与讨论】你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吗?微粒之间的空隙遇热增大,遇冷减小【方法提示】比较 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1下列关于物质微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A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B微粒间有一定间隔C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D空气中只含有一种微粒2“

5、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C ) A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有质量的 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D微粒是可以分割的 3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D )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4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看到的现象是酚酞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酚

6、酞变红。由实验1得出结论: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酚酞变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的微粒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而使酚酞变红。(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没有请阐述你的理由:实验1已做过对比。5下列事实主要能说明:A、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B、微粒在不断运动;C、微粒间存在空隙;(用字母填空)(1)气体液化时体积缩小C;(2)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A;(3)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C;(4)墙内开花墙外香B;(5)湿衣晾干B;(6)压力过大,油会从无缝钢管的输油管壁上渗出C。五归纳总结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3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六教学反思:个人二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