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1398737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 岳麓版必修3(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成就及影响。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教材问题解答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四大发明1.造纸术造纸术(1)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铸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2)西汉时,发明了 ,但纸质比较粗糙。(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 ”,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

2、要发明。植物纤维纸蔡侯纸2.印刷术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 。此后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3)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金刚经活字印刷术3.火药火药(1)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初 著的丹经中有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最早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 。(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4)14世纪初,火药由 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孙思邈战

3、争阿拉伯人4.指南针指南针(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 。(2)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3)传播及影响:13世纪,指南针传入 ,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易混易错易混易错宋元时期,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但不是欧洲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司南西欧1.某学生据右图误认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对此应如何纠误?提示提示造纸术不是蔡伦发明的,因为我国在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东汉的蔡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为纸的普及与推广做出

4、了重要贡献。学习思考学习思考提示蔡伦造纸图示2.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文明的传承作用最为显著的是哪两项?影响最为久远的是哪一项?提示提示“最显著”:印刷术、造纸术。“最久远”:造纸术。学习思考学习思考提示二、天文、数学、农学和医学二、天文、数学、农学和医学1.天文学成就天文学成就(1)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哈雷彗星和 的记录。(2)天文著述: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是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天体测量: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 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 ,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

5、要早300多年。太阳黑子甘石星经浑象仪黄道游仪简仪思维点拨思维点拨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的原因:一是满足了农业生产“授民以时”的需要;二是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受命于天”的理论需要。2.算经与圆周率算经与圆周率(1)先秦:春秋时期出现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筹算计算法。(2)东汉: 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3)魏晋南北朝:南朝的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九九乘法口诀九章算术祖冲之3.古代农书古代农书(1)北朝贾思勰的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2)元代王祯的农

6、书:重点放在 的改革方面。(3)明代徐光启的 :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并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齐民要术生产工具农政全书4.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奠定了 的基础。(2)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编著,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 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世称为“医圣”。(3)华佗:与东汉张仲景同时期的名医。他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4)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 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临床医学生物进化3

7、.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被命名为“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什么?提示提示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4.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提示我国古代科技主要是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重视实用,缺乏理论总结和实验论证。提示学习思考学习思考5.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因与功名进取无关而长期失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后,明神宗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几个字,就把它束之高阁。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提

8、示提示古代中国重视科举功名,轻视科技发明,因此,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得不到重视。提示学习思考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四大发明及其作用1.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史料史料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入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史料阐释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西方,推动了欧洲在文化思想、经济及政治上的巨大进步。为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影响;为政治方面的影

9、响;以整体世界形成的角度说明其影响。问题思考问题思考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中的作用。答案答案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总之,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答案2.四大发明在中国的运用四大发明在中国的运用史料史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史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在中外用途

10、的差异。两处“却用”强调了科技成果在中外的不同用途。问题思考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答案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答案主题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教你读史教你读史注意表格中科技成果数量的分布。表中数量较高的为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史料史料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问题思考问题思考据史料,简述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答案答案领域: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

11、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答案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史料史料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又一特点,是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而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理学、天文历算之学有较突出的成就,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史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研究方法上的特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科学思想倾向;实用之学发展的突出表现。答案问题思考问题思考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扼要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答案

12、答案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理论。n 拓展提升明清时期明清时期(16世纪以后世纪以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阻碍了经济转型。(2)政治: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的发展。(3)文化: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创新意识。课堂小结记知识纲要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背核心术语1.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2.中国古代数学、历法、农学等科技

13、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3.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但应看到,古代中国科技思想重视经验总结,而忽视理论概括。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A.印刷术 B.造纸术C.丝绸织造 D.瓷器制作解析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楻、煮楻、入帘、压纸、焙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描述,故选B项。答案解析12345123452.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炼丹示意图。这种以炼出“神丹妙药”为目的的做

14、法却产生了一项伟大的发明,这项发明是答案解析A.造纸术 B.印刷术C.指南针 D.火药解析解析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123453.齐民要术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思想是A.因地制宜 B.多种经营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解析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会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答案为A。答案解析4.某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四诊疗法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

15、的和谐相处12345答案解析12345解析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故A项说法不正确;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季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直接或间接影响,讲究养生顺其自然。5.右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A.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B.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从事科技研究的人员众多12345答案解析12345解析解析我国古代的科技以天文学、数学等为

16、主,并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故A项错误;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科技中天文学、数学等占据主导地位,而物理学、化学等占的比例较小,说明我国古代的科技以传统科技为主,故B项正确;材料未说明我国科技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从事科技研究人员的多少,故D项错误。教材问题解答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政局稳定、经济繁荣、道路畅通等因素,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1.规模与水平差异:郑和下西洋比西方的远航时间早、规模大、水平高。目的与性质差异: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

17、级对异域珍宝的追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历史影响差异: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西亚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以远洋航海为例,原因是:中国贡赐贸易,造成重大消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自我测评自我测评1.(1)天文学:日食、彗星和哈雷彗星、太阳黑子的记录,甘石星经(包括石氏星表)、浑象仪、候风地动仪、恒星位置变动的发现、实测子午线长度、黄道游仪、简仪。(2)数学:九九乘法口诀、筹算计算法、九章算术、祖冲之推算圆周率。(3)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4)医药学: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5)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成果,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欧洲社会转型起了重要作用。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