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1383061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练习 中图版必修3(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 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鲁尔区经济的基础。2.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是:(1)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2)距离法国铁矿近。(3)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4)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为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丰富的水源。(5)德国及西欧市场广阔。二、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2.煤炭工业。

2、(1)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2)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使鲁尔区煤价缺乏市场竞争力。3.钢铁工业: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状况。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1)改造传统工业。(2)发展新兴产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提示:(1)曼彻斯特和利兹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说明,城市(或地域)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及时进行产业政策、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调整,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结

3、构的多样化,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例如,我国的“煤都”大同,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经济结构转型,转型集中在旅游和煤炭的深加工方面。提示:从图上看出,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化学三大类,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电力、机械、汽车制造、电子、石油加工等部门。工业门类增多,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提示:1.鲁尔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变化很小,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2.在1984年左右鲁尔区在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在199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约占就业总人口的2/3。提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河南省焦作市由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由

4、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成功之路,其主要经验是:(1)组织实施战略性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3)治理污染,加强绿化,改善环境。焦作市的经验对中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资源型城市必然有资源枯竭之时,也一定要走转型之路。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C)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A. B. C. D.解析:鲁尔区的铁矿靠进口,鲁尔区的内河航

5、运可以直通鹿特丹港,因此和可以排除。结合下图,完成23题。2.导致图示地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D)生产结构太复杂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煤炭能源地位的提高世界性钢铁过剩A. B. C. D.解析:从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鲁尔区的衰落主要是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加上鲁尔区单一的生产结构、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和世界性钢铁过剩。3.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C)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该区用地紧张这里环境污染严重A. B. C. D.解析: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劳动力技能也较强。因此,这些都

6、不是导致新兴企业不愿落户该区的原因。读下图,完成45题。4.鲁尔区20世纪90年代比50年代在工业门类和数量上的变化是(B)A.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变化不大B.机械、汽车、电子等工业数量增多C.石化工业增多,且沿河流分布D.传统工业被新兴产业取代5.由图可知(A)A.鲁尔区钢铁、煤炭工业进行了合并和转型B.产业转型时期,将会影响鲁尔区经济发展,使其经济倒退C.新兴产业将会吸引大量劳动力,使劳动力短缺D.鲁尔区工业旅游业的兴起,将大大改善环境45.解析:第4题,鲁尔区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并、改造传统工业,引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第5题,图中反映了转型后的

7、企业数量、门类、布局上的变化,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不符。6.读下列德国鲁尔区图,完成(1)(5)题。(1)下列四个城市与图中钢铁工业生产相比,区位因素最为相似的是()A.鞍山 B.攀枝花 C.伯明翰 D.宝山(2)从工业发展类型角度看,鲁尔区是以型工业和型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3)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部门是部门和部门。(4)鲁尔区综合整治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造工业、工业,发展工业和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或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应借鉴此经验。(5)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大批

8、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A. B. C. 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条件、形成的工业部门以及鲁尔区传统部门改造措施的理解。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是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本区内铁矿资源贫乏,所需铁矿石几乎全从邻国进口。鞍山、攀枝花的钢铁工业是在铁矿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宝山钢铁工业是依托于上海便捷的交通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经济开始衰退,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改造传统工业部门,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大力发展第

9、三产业。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只有辽中南是重工业基地,和鲁尔区比较接近。我国国企大都是传统工业,企业规模庞大,技术落后,结构单一,与德国鲁尔区相似,改革措施主要是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等。答案:(1)C(2)资金密集资源密集(3)煤炭工业钢铁工业(4)煤炭钢铁新兴第三辽中南(5)C1.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下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A)解析:鲁尔区位于欧洲西部,盛行西南风,工业区应布置在下风向的东北地带。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结合下图,完成23题。2.一位德国生态学家

10、曾悲观地对鲁尔区做出预言“在这里,白色只是一种梦想”,它描述的问题是(B)A.失业率下降 B.环境污染C.治安混乱 D.金融危机3.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与其无关的是(A)A.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B.便利的水陆交通C.广阔的市场 D.充沛的水源23.解析:第2题,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煤炭是其主要的能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鲁尔区的进一步发展。第3题,鲁尔区发展工业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煤炭。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表示1958年,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45题。4.图中反映出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

11、是(B)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5.为了改变工业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D)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B.压缩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45.解析:读图可以看出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后第三产业比重大大提高。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的引入属于工业结构的调整。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67题。6.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A)接近煤炭产地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廉

12、价劳动力多A. B. C. D.7.有关东北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D)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包括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的成功经验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A. B. C. D.67.解析:鲁尔区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比较,都接近煤炭产地、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鲁尔区劳动力并不廉价;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不属于东北工业基地范围,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基地,遇到问题相似,鲁尔区治理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提高煤炭

13、资源储量级别200亿吨,新增煤炭资源量100亿吨,将加大向外输送电能的比例。据此完成811题。8.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B)A. B. C. D.解析:鲁尔区是在丰富的能源(煤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图中为市场指向型,为动力指向型,为劳动力指向型,为原料指向型。9.与直接向外输送煤炭资源相比,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的劣势在于(D)A.减轻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益 B.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C.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D.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解析: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具有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等优势,同时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但会

14、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10.山西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列关于其生态问题与根治措施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B)A.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把采空区作为西气东输的中转站B.破坏土地资源,引起土壤退化保存好表土,进行复垦C.大量煤矸石弃之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在煤矸石上面修建厂房D.饮用水环境被破坏跨流域调水解析: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需要密闭的环境,山西煤炭资源的采空区岩层断裂,不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针对土地浪费和土壤退化,应采取复垦等措施加以治理;煤矸石之间的空隙较大,在上面直接修建建筑物容易发生坍塌;跨流域调水不能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11.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

15、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解析: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产业结构单一,并没有成为经济强省,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改善交通条件,加强煤炭外运条件建设,延长生产链,搞好煤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材料二哈大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地带,近几十年来,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目前,一度开工不足、市场萎缩的企业现已订单不断,一些过去遗留的

16、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正在被破解,哈大经济带经济在悄悄“复苏”。(1)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建立在()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基础上B.优越的地理位置上C.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D.暖湿的气候资源基础上(2)分析哈大经济带兴起的区位条件。(3)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不利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4)完成哈大经济带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结构图。(5)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答案:(1)C(2)京哈、哈大铁路等便利的交通条件;煤、铁、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农业发达;靠近政治中心。(3)优势: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

17、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海运便利。劣势:水源、能源不足(煤炭远不及鲁尔区充足);内河航运条件差;市场相对较小;科技水平低。(4)甲: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乙:煤炭工业丙:石油开采丁:钢铁工业(5)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任答4点)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2009年3月,山东省菏泽曹县发现特大煤田,煤炭资源量约30亿吨,估计可开采量20亿吨左右,煤种为国内外稀缺的优质焦煤。材料二目前山东省济钢、莱钢等大型钢铁厂,炼钢所需的焦炭煤都是从山西省运进,将来曹县煤田一投入开采,不仅能满足我省钢厂的用煤需求,还能向外输出,大大缓解山东乃至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1)曹县在煤炭基础上能否成为一个大型工业地域,请分析说明。 (2)曹县煤田的开发,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解析:曹县煤炭丰富,在此基础上可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可能会形成一个大的工业区,但随着煤炭的开发会产生破坏地表、地面塌陷,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答案:(1)在丰富的煤炭基础上,可以发展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电力工业、煤化学工业等,这些大规模的工业聚集在一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一个大型工业地域。 (2)破坏地表植被、地面塌陷,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