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1332477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作业(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12题。1图示外围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 D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2015杭州一模)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GDP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回答34题。3关

2、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GDP增长而增加4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ABCD(2015汕头一模)读某市19972014年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用水量的变化图,回答56题。5由图可知()A该市供水总量呈上升趋势B生产用水量一直小于生活用水量C城市用水量与城市化水平呈明显正相关D该市供水充足6该市生产用水量不断降

3、低,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严控新建耗水量大的企业B经济陷于衰退C节水政策实施D企业配置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2013四川高考)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回答78题。7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A陕、桂、湘B滇、黔、蜀C滇、黔、湘 D陕、蜀、桂8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A滑坡 B沙尘暴C森林火险 D土壤盐碱化9(2014广东高考)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 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2013重庆高考)下图是47N部分地点

4、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下图,回答1011题。10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11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虫害 B冻害C滑坡 D洪水12(2013天津高考节选)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下图,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二、综合题(共52分)13(2015上海长宁一模)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下列图文资料

5、,回答问题。(24分)建成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用地之一,它通常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下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主体岛屿城区的扩展情况,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该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km2)土地利用类型1973年2007年林地5126耕地5011淡水区域65滩涂53建设用地1197总面积123142(1)概述该岛19732007年建成区的变化特点以及海岸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2)城市建设挤占其他类型的土地是城市扩张的结果。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岛2007年与1

6、973年相比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6分)(3)判断甲地区的地形类型,说明判断依据。(6分)(4)分析该城市计划在岛屿上建风力发电站的主要原因。(8分)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发源于河南省,在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经高邮湖流入长江,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淮河全长约1 000千米,流域面积为26.9万平方千米。材料二淮河流域图。(1)在图中补画淮河流域的北部界线。(6分)(2)试从淮河流域的位置、水系特点、流域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涝灾频发的原因。(12分)(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10分)答 案1A

7、2.C第1题,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因为资源的短缺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此外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使资源遭到了破坏,也加剧了这一矛盾。第2题,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资源,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剧增,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与人类的错误认识有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3B4.C第3题,据图分析,农业社会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小;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是因为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而非经济发展减缓造成的;缓慢工业化的后工业化阶段,人均能源消耗随人均GDP增长而减少。第4题,应采取节流措施,符合;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是消极措施;开发新能源不会降低人均

8、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5D6.B第5题,图示该市供水总量呈下降趋势;1998年前生产用水量大于生活用水量;1998年后生产用水量小于生活用水量;城市化水平提高,但生产、生活用水量之和变化不大,总体供水量大于用水量。第6题,该市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说明经济稳步发展,B项说法错误。7B8.C第7题,由图可知,重旱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它们的简称分别是云(滇)、贵(黔)、川(蜀)。第8题,由图可知,重、特旱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3月份,该地区降水较少,空气干燥,极易出现森林火险;此时期该地区降水较少,不易发生滑坡;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9选B我国南

9、方沿海地区,由于台风多发,填海所建“海景房”受台风引发风暴潮灾害风险较大;由于海平面上升,面临海岸受侵蚀后退影响风险较大;由海岸受侵蚀、过度开采地下水、超高建筑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表下沉塌陷风险也较大。由于纬度较低、距寒潮源地远,受寒潮影响小,故“海景房”面临寒潮造成冰冻灾害风险最小。10B11.B第10题,由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47N,128.5E)附近,地处我国长白山附近;长白山走向与海岸线大致相同,甲地海拔较高,其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故甲地年降水量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条件。第11题,乙地位于三江平原,所处的纬度较高,春季受寒潮影响,强烈降温对农作物造成冻

10、害,影响农作物生长;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可能形成洪涝灾害,但不及冻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突出;乙地海拔较低,地势起伏不大,不易发生滑坡;三江平原冬季寒冷干燥,气温较低,冻土广布,因此春季虫害较少。12选C完善预警系统无法改变海水涌向陆地的情况;围海造田会加重风暴潮的危害;修筑沿海堤坝可以有效阻止海水涌向陆地,能有效抵御风暴潮;建防护林虽然对风暴潮有一定阻挡作用,但其效果不如修筑沿海堤坝明显。13解析:第(1)题,建成区面积明显增大,海岸线变得圆滑平直,部分新建城区出现在以前的海洋区域。第(2)题,通过表格逐项对比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岛屿城区扩展过程示意图显示甲地区19732007年没有城

11、区出现,曲线图显示300500 m间城区比例始终为0。第(4)题,风电开发除有丰富风能资源外,还需考虑投入能力、市场需求、环境影响等。答案:(1)建成区面积逐步增大。原因:填海造陆。(2)林地、耕地面积、淡水资源呈减少的趋势。(3)甲地区多为低矮山地丘陵;从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土地面积比例来看,甲地区海拔多为300500 m,故判断为低矮山地丘陵。(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力充足;经济发达,可以承受风力发电的成本;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缺乏,而市场需求量大;减少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等。14解析:第(1)题,沿北侧支流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线。第(2)题,在位置上,淮河流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降

12、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在水系上,支流多,下游无天然入海口;流域内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且农业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及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第(3)题,治理措施一方面要建蓄洪、分洪工程;另一方面要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同时还要退耕还湖。答案:(1)画图略。(提示:沿北侧支流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线)(2)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具有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降水时间长、强度大的双重性;淮河流域支流众多,中游河道弯曲,且下游无天然入海口;流域内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农业等活动对植被破坏,加之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3)修建水库;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加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退耕还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