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雨水处理系统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1332120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州雨水处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州雨水处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州雨水处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广州雨水处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雨水处理系统(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州雨水处理系统【篇一:广州排水设计指引-最终版】广州市排水工程设计技术指引(试行)一、 总则(一)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广州市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和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科学指导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及其他排水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指引。(二)本技术指引是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基础上,对现行标准和规范进行了补充和细化,适用于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其他排水工程可参照执行。(文中带下划线部分的文字为 2013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报批稿)内容)(三) “水更清 ”项目前期工作应按照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要求,以河

2、涌流域为单位逐条梳理,按照 “近远期结合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的原则系统考虑工程的设计方案,确保达到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二、 排水体制(一)对事实上已经形成合流制的老城区、旧城镇等区域的排水系统,不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等措施,提高截流倍数,加强降雨初期的污染防治。 (二)新建地区、成片改造区域、新建道路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并根据受纳水体情况采取措施控制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本条结合 2013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报批稿)第 1.04 条及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三、 水量计算(一) 污水量计算1、 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可按下表确定:(本条按广州市排水工

3、程技术管理规定、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2、 人口密度可按照各地块远期规划人口密度及现状人口密度取大值确定。3、 工业用地单位废水量4、 地下水渗入量地下水渗入量取设计污水量的 10% ,在河网密集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可取 15% 。5、 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 0.85-0.9 确定。(本条按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6、 工业废水排放系数按 0.70 确定。7、 综合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可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表确定。新建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地区,宜适当提高;已建地区可结合城区和排水系统改建适当提高。(本条结合 2013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报批稿)提出

4、)(二) 雨水量计算1、汇水面积不大于 2 平方公里时,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汇水面积超过 2 平方公里时,宜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计算方法可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本条引自 2013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报批稿)2、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广州市中心城区采用广州市中心城区暴雨计算公式及图表(广州市水务局, 2011 年 6 月),番禺、花都、南沙、箩岗、从化、增城宜采用本地区公式或参照选用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3、 径流系数按广州市控制地表径流管理办法执行。4、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中心城区 3-5 年;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一般不小于 5 年;特别重要地区不小于 10 年;中心城

5、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等 30-50 年。(本条结合 2013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报批稿),考虑我市实际情况提出)5、t=t1+t2(本条按 2013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报批稿)提出)(三) 初雨及溢流收集量计算1、合流制区域( 1)饮用水源保护区、深隧和大型渠箱服务区、中心城区重要景观河涌可按收集 70% 以上溢流污染物或 8-10mm 确定初雨收集规模。( 2)一般区域应可按照受纳水体情况,可按 4-8mm 确定初雨收集规模。( 3)农村地区及水体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可按截流倍数收集处理初雨及溢流污水。( 4)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水质模型论证收集规模。(本条结合 2013 版室外排水设计

6、规范(报批稿)精神,考虑我市实际情况提出)2、( 1)分流制区域可按4-8mm 确定初雨收集规模。(2)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水质模型论证收集规模。(本条结合 2013 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报批稿),考虑我市实际情况提出)3、间隔时间应在论证分析本地降雨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统筹考虑管网、调蓄设施、泵站及处理厂的规模以及相互影响关系,确定用于初雨调蓄 处理计算的间隔时间。四、 管渠和附属构筑物(一) 管径1、 截流管渠,按以下计算取大值确定:( 1)一般不小于 5 倍截流倍数( 2)满足初雨及溢流污染收集、调蓄需求,对于设有调蓄池的可考虑调蓄池的作用后计算确定。2、 合流管渠,按以下计算取

7、大值确定:( 1)满足设计重现期的雨水量和旱季污水量输送需求( 2)满足初雨及溢流污染收集、调蓄需求,对于设有调蓄池的可考虑调蓄池的作用后计算确定。3、 分流制污水管【篇二:广州数据中心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简介】龙源期刊网.cn广州数据中心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简介作者:甘平摘要:广州数据中心作为中国南方数据业务核心基地,是一座技术先进、设备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现代化通信功能特征的大型数据中心大楼,是全球最大单体互联网数据中心。本文对广州数据中心大楼内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关键词:箱式无负压供水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 空调冷却补水 事故排水 气体灭火系统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

8、市海珠区,本工程建筑面积约45000 ,地上8 层,地下 1 层,建筑总高度为42.9 m ,为一类高层建筑。本项目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机房( idc机房、灾备机房、新业务机房等)、电池电力室、 ups机房及其与之匹配的动力电源及空调设备机房、库房等。2. 系统简介1) 生活给水系统a) 水源:本项目水源用市政自来水,本工程拟从现有的两个市政给水口各引入一条 dn150 进户管,在建筑物周边连成环状消防管网,经市政水表计量后,接入消防水池;生活用水给水管从环状管网上引出,经市政水表计量后分别供应大楼及室外绿化等用水。 b ) 用水量标准:c ) 生活给水系统方案:从减少二次污染和节能考虑,充分利

9、用市政供水的压力,本工程采用节能、供水可靠的箱式无负压供水(变频)方式。本工程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以及提供舒适使用水压的要求,分设 2 个竖向供水区:负一层至二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三层至天面层采用箱式无负压供水(变频)设备供水。2) 生活排水系统本项目采用生活废水与污水分流制的排水方式,设专用通气管;污水从首层梁下(负一层内)扩大一级管径排出室外, 首层卫生器具单独排出;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同生活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 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篇三:雨水径流控制方案】白云致友汽车配件交易中心雨水径流控制一、雨水径流量计算建设前本项目占地面积 47798m2 ,下

10、垫面主要为碎石路面、土路面和公共绿地。碎石路面占地面积 12000m2 ,土路面占地面积 17198m2 ,绿地占地面积 18600m2 。表 1 建设前下垫面面积统计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公式如下:?(ffst?fst)?(fkst?kst)?(fld?ld)?sm=【12000x0.40+17198x0.29+18600x0.15】 /47798=0.263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总公式:q?3618.427(1?0.438lgp)(t?11.259)0.750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为 q (jsq ),建设前没有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因此 qd ( jsq ) =0q (jsq)= qs(j

11、sq)-qd(jsq)式中: q(jsq ) 建设前雨水径流量(l/s );qs (jsq ) 建设前雨水设计流量(l/s );qd (jsq ) 建设前雨水径流措施径流削减总量(l/s )。建设后下垫面主要为透水地面、绿地和不透水地面。透水性人行道、露天停车场、铺装地面面积8184m2 ,绿地占地面积18600m2 ,硬屋面硬化面积9500m2 ,非渗透车道路面7000m2 。建设后透水地面面积共23300m2 ,非渗透硬化面积16500m2 。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为57% ,大于 40% 。透水性人行道、露天停车场、铺装地面雨水径流系数取0.30 ,绿地取 0.15 ,硬屋面、非渗透车道路面

12、取0.90 。表 2 建设后下垫面面积统计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公式如下:?(ffst?fst)?(fkst?kst)?(fld?ld)?sm=【16500x0.90+8184x0.3+18600x0.15】 / 43284=0.464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总公式:q?3618.427(1?0.438lgp)(t?11.259)0.750建设后雨水径流量为 q (jsq ),建设后未采取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前 qd ( jsh ) =0, 故q (jsh)= qs(jsh)-qd(jsh)式中: q(jsh ) 建设后雨水径流量(l/s );qs (jsh ) 建设后雨水设计流量(l/s

13、);qd (jsh ) 建设后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径流削减总量(l/s )。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建设后雨水径流不应超过建设前雨水径流,即:q ( jsh )q(jsq )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得出:1、q (jsh )-q (jsq )=7174-4490=2684l/s,说明建项目建设后未采取雨水径流控制措施前雨水径流量大于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不满足相关文件要求,至少 2684l/s 的雨水量应采取径流控制措施。2、项目建设后的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为57% ,大于40% ,满足相关文件要求。3、采取雨水径流控制措施,于首层室外停车场下面设置一座有效容积 800m3 雨水调

14、蓄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项目技术:本项目为新建商业,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 ,对应设计雨量为 43.0mm 。本项目场地绿化和空地面积所占比例大,故径流控制为场地内控制。 w 控制雨水量:调蓄回收利用雨量: 800m3 。在地块南边地下设置蓄水收集雨水,蓄水池占地 400 ,深 2m 。w 渗透滞蓄雨量总计10.4m3 : 渗透滞蓄雨量计算:( 渗透率( m3 ); 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取系数 (m/s);0.50.8; 土壤渗透有效渗透面积(m2 ); 渗透时间( s),当计算调蓄时水力坡度,一般取1;应12h,渗透池、渗透井可 72h,其他 24h。) 经

15、计算: w 绿地 =7m3 ;w 透水铺砖 =3.4 m3 ;w 控制雨水量 =w 调蓄回收利用雨量 +w 入渗雨量 =810.4m3 b. w 场地总雨水量地块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各类汇水面的雨量径流系数; 各类汇水面的面积(m2) ; 汇水面积( m2 )其中:=43284 m2=( 绿地面积 0.15+ 透水铺砖地面面积0.3+ 非渗透路面m2 综合雨量径流系数=0.464 径流总量计算:(径流总量( m3 ); 雨量综合径流系数;设计降雨量( mm ); f 汇水面积( hm2 )本项目设计降雨量为48 mm ,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0.9)= 20

16、083.8a:a=w控制雨量/w径流总量=810.4/964=84.1%本项目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4.1%,满足不低于70% ,不高于 85% 的要求。二、 雨水调蓄设施本项目硬化面积 16000m2 ,大于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方法规定的 10000m2 硬化面积,应设置雨水调蓄池。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 2014 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等规范,拟在本项目南边首层停车场处建一座埋地式雨水调蓄水池,有效容积为 800m3 。 1. 概述(1) 工程建设目的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建设雨水收集、处理工程。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对雨水径流控制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案。根据项目地形地貌的特点,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初步弃流处理,达到雨水径流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