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20天备战化学冲刺系列专题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119637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考前20天备战化学冲刺系列专题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考前20天备战化学冲刺系列专题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考前20天备战化学冲刺系列专题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考前20天备战化学冲刺系列专题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前20天备战化学冲刺系列专题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高考考前20天备战化学冲刺系列专题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一. 物质性质探究的差不多方法和程序1. 研究物质性质的差不多方法:观看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2. 研究物质性质的差不多程序:观看外观性质t推测物质性质t实验和观看t讲明及结论。3. 研究物质性质的差不多方法和差不多程序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结合对物质性质进行探究, 通过观看法初步了解外观性质,再运用分类法,依照物质所属类不等推测物质的相关性质,利用实验法进行性质验证,依照实验现象运用比较法,进一步归纳物质的性质。二.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铝的化学性质铝是爽朗性较强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非金属单质、酸、碱。某些可溶性

2、的盐反应。铝在空气中 或在冷的浓硝酸中都能生成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薄膜,对金属起到爱护作用。但当有氯离子存在时,铝 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铝制容器不能用来腌制咸菜。2.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差不多上两性化合物,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丰3丰Al 2O3+ 6H =2AI + 3H2O3H2O+AI2Q+2OH =2AI(OH) 43丰一一AI(OH) 3 + 3H+ =AI * + 3HzOAI(OH)3+ OH =2AI(OH) 43. 可溶性铝盐的性质可溶性铝盐电离出 AI 3+水解产生胶体具有吸附性,常用于作净水剂等。铝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AI(OH)

3、 4、AIF63等。配合物是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阴离子或分子与同意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一种化合物。3+一3 AI+ 6F =:AIF6AI3+一+ 4OH=AI(OH).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比较乙醇苯酚官能团羟基一OH羟基一OH羟基与苯环直截了当相连, 可电结构特点羟基与链烃基相连,不电离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弱酸性,能与NaOH Na反应;与HX发生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要紧化消去反应;白色沉淀;学性质分子间脱水反应;遇FeCI3发生显色反应燃烧和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红热的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特点反应味的乙醛生成遇氯化铁显紫色【要点探究】

4、1.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实验操作内容将铝条绕成螺旋状,一段绕紧一 铝与根火柴,实验时点燃火柴,待火柴快氧气反应要烧完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擦去氧化膜的铝片伸入0.5mol L-1 CuSO4溶液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伸入1、0.5mol L- CuS04溶液铝表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先放入面氧化膜6.0mol L-1 NaOH溶液中,观看。取的实验探出,洗净,放入0.5mol L-1 CuSO4究溶液中实验现象结论与化学方程式铝条燃烧点燃A A 1100C A 1并发出火光4AI 十 3O22AI 2O3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2AI + 3CuSQ=Al2(SO4)3+ 3Cu出无明显现象铝表

5、面有Al 2Q + 2NaOH=2NaA研 H20紫红色物质析2A1 + 3CuSO=Al2(SO4)3+ 3Cu出擦去氧化膜的铝片 放入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观看。取出,洗净后无明显现 放入0.5mol L-1 CuSO溶液中,观看 象 现象。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探究:实验探究项目实验方案设计乙醇和苯酚分室温下,乙醇呈液态,苯酚呈固态;为了比较二者与金属钠反应的反应不与金属钠反应产速率,应操纵反应在相同状况下进行,如均在液态下进行,采取的措施是在生氢气的速率大小乙醚中进行反应比较乙醇的氧化反乙醇和强氧化剂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的现象:溶液由橙黄色变成蓝色应溶液要是乙醇发生分子内脱水,所用的脱水剂

6、为浓硫酸;乙醇的脱水反证明脱水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应溶液,溶液褪色苯酚的化学性苯酚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的现象:紫色质苯酚水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可观看到的现象:显现白色沉淀证明盐酸酸性强于碳酸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比较盐酸、碳NaaCO+ 2HCI=2NaCI + H2C+ CO f酸、苯酚的酸性强弱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5ON+ H2O+ CA C6H5OH+ NaHCO铝络试管中加入AICI 3溶液,再加入-11mL I.Omol L2mL 10% NHF溶产生白色合物的生液,再滴加1mL3.0molL NH H2O沉淀成溶液,观

7、看现象。3+-3-Al +6F=AIF6生成配合物(NH4)3AIF6【专门注意】苯酚钠与 CO反应是只能生成 NaHCO酸性强弱顺序为 H2CO C 6HOH NaHCO,对应 离子猎取 H的能力大小为:HC0 C 6H5O CO32一。【考点再现】考点一物质性质探究例1 1将H2Q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红色消逝。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HQ是二元弱酸H2O =1 + HOT,消耗了 OH,而使红色褪去。乙同学认为 HQ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红色消逝。试设计一个实验论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讲明中谁正确。 设计方案为:。2甲同学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一种气体后,品红褪色。乙同学设计了一个专门

8、简便的实验便知甲同 学通的是CI2依旧SQ。他的实验方案是。解析:甲同学认为恥:与喊gj发生中和反匣 酚酚玉被消耗,而乙同学认为是时將酚 報氧f匕嶼未消耗.只隔通过实验验证,酣啦和逊哪一种物质存在E卩可.故可设计出 以下方熟容液少重继续加眶幽看溶液是否变红,若变红证明酯猷尚存则甲正瞞 否则乙正赢取潛液龙黨洒加酣配若潘液变红,证明號更尚存,则乙正确,否则甲正 臨 证明SfeSlL尙存,则乙正彌 否则甲正确-(2)由于仏的漂白性与帥;漂白性的原理 不同.C比为通过氧化逬行漂曰,是永久漂曰.而S5是与某些有机住盍化合生应不鵲定无色 加热可恢复原色 乙同学可刑JH此性质进行实验设计.答累;耽潜潢少莹継

9、续加看落菠是否变红,DU甲正确,否则乙正确.(或若潛液变红,则乙正晦 否则甲正确)只需取少童濟潢加热即可若仍不能恢复红也则为 否则为沁考查物质的性质例2下面有关苯酚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是有机化工原料,能够制电木;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比甲酸、乙酸、碳酸均弱;能够和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常温下易被空气氧化;既能够和成反应,又能够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 B.C.D.解析:苯酚能够与甲醛反应制取电木;苯酚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尽管苯酚具有酸性,但酸性专 门弱,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比甲酸、乙酸、碳酸等都要弱。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呈粉红色,还能够与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与浓溴水发生

10、取代反应。答案:C考点三物质的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例3为验证淀粉能水解,且水解的生成物有还原性能,可能用到如下某些实验步骤,那么正确的实 验程序是丨加入稀硫酸;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加热;加入蒸馏水;加入烧碱溶液至显碱性;加入新制Cu(QH)2A. B.C . D . 解析:需要对淀粉性质探究,先要验证其能水解,再验证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能够用新制考点二酸性H2发生加Cu(QH)2,Do注意要先中和溶液中的稀 硫酸,使溶液呈碱性才能验证生产物的还原性。故实验程序为答案:D【专题训练】1 以下有关苯酚性质,制法的讲法,错误的选项是A 与苯相似,也能发生硝化反应。B .在它的溶液中加入 FeCb溶液后

11、显紫色。C 与乙醇相同,羟基中的氢原子可被金属取代,苯酚不能被氢氧化钠中和。D .往苯酚钠溶液中通 CG,可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解析:苯酚中的羟基直截了当连接在苯环上,苯环对羟基的阻碍,使其变的更爽朗,能发生电离,表现出弱酸性,故能与 NaOH发生中和反应。答案:C2 用以下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干燥氟气检验磋釀钾中K石油分髓吸收氨气ABC0解析:A中要干燥氯气,进气管应插入浓硫酸中;在石油分馏实验中,温度计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中用稀硫酸能够吸取氨气,但会显现倒吸,所加的苯密度小浮在上层,达不到防止倒吸的目的, 可改用四氯化碳。答案:B3 .

12、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下图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以下关于物质甲、乙的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 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 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解析:产生白色烟环应是浓氨水和挥发性酸反应的现象,故可排除选项A,由图知白色烟环离甲远,讲明甲分子的摩尔质量小于乙分子的摩尔质量,扩散速率快,可知选项C符合。答案:C4 .一定量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min后,溶液颜色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沉淀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到FeCb溶液中,溶液呈紫色,那么该有机物

13、可能是 解析:加NaO H煮沸后碱性减弱,从所给物质可知应发生水解,最后产物加氯化铁溶液呈紫色,那么 含有酚羟基,应选 A。答案:A5 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在氨水中的溶解度也专门小。某爱好小组在实验中将氢氧化镁固体放入NHCI溶液中,不断搅拌,发觉氢氧化镁固体溶解了。针对这一现象,同学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Mg(OH在水中存在如下溶解平稳:Mg(OH(s)= Mcj+ + 20H ,而氯化铵水解呈酸性,其水解产生的与Mg(OH 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从而促进了氢氧化镁的溶解平稳右移。为了检验甲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乙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验证,用CHCOONH其溶液显中性代替 NHCI

14、进行上述实验,发觉氢氧化镁固体也溶解了,从而否定了甲同学的观点,请你讲明乙同学否定甲同学观点的理由,并讲明你对氢氧化镁 固体能溶于氯化铵溶液的讲明: 。解释,由于落液呈中性也能是氢氧化镂溶解1说明不是因为茁+吋律恥的 反应促棲氢氧化镁溶解平衡右移,抜甲同学的观点错误.用CH灿0祖代替枚臬相同,应该 是起作用,因为NV可農与聴电离出来的Off结合生成难电禽的弱电解质皿L 圧从而ft MS (OH) i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故Ig (OH):能溶于WH门溶械中.答熱 由于中性的CM00HIL?也能使咆H):溶解*故不存在因H- + 0E M的反 应而使驱H):溶解平衝发生移动的间题故甲同学的观点措误

15、.合理的辭降是:NH/与虺(0H)-电离出来的Off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KH!ELO,从而使Me (OHL的涪解平衡向右移动,故虺(OHh能溶于NH.C1溶繽中-6. A、B、C、D、E五种有机物,它们的分子分不由-CH3、-OH、-COOH、-C6H5、-CHO中的两种组成,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如下所述:1A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且相对分子质量为 44 ;2B溶液加入氯化铁溶液中,溶液显紫色;3C和E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C和E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15;4B和E都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 A、C、D那么不能;5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能发生硝化反应。由此可知,

16、 C、D、E的结构简式是:CDE。解析:A能发生银镜反应,那么 A含有醛基-CHO,又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4,故A为CH3CHO, B 溶液加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故B为苯酚;C和E能发生酯化反应,为醇和酸,依照题意可知,C为CH3OH, E为CH3COOH ;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能发生硝化反应,故D为甲苯。宀CH3答案:CH3OH,。丄 ,CH3COOHA为一种纯洁、7 实验室用以下装置所示的流程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图中用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干燥的气体,B是另一种气体,己中有红棕色气体显现。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只能从以下物质中选取:Na2CO3、NaHCO3、Na20、W2O2、NaC

17、l、无水 CaCl2、(NH 4)283、碱石灰等固体和蒸馏水。依照图中装置和现象回答:1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丁中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什么缘故不选用所给的另一种干燥剂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戊中发生的要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旧放热反应,估量可看到什么现象足以讲明你的判定 解析:依照己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是在红热铂丝催化下有 催化剂 OA、B两种气体生成的,依照所学知识可知,在戊中发生的反应为 4NH3+ 5O2加热-4NO + 6H2O, A、B为NH3和O2,依照所给药品明白,丙中制备的是 NH3,其反应为NH42CO3 一 2NH3f+ CO2 f+ H2

18、O,甲中制 备是是 02,其反应为 2Na2O2+2H2O = 4Na0H+0 2丁中的干燥剂是碱石灰,用来干燥氨气,同时除去C02,而无水氯化钙再不能吸取CO2。答案:1 NH42CO3一 2NH3 件 CO2f+ H2O2碱石灰 因为另一种干燥剂的无水CaCl2,只能吸取水,不能吸取 CO2,不能使氨气完全净化。32Na2O2+2H2O = 4NaOH+O 2f催化剂44NH3+ 5O2加 4NO + 6H2O放热能够看到戊中铂丝比开始反应时更加红热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要紧成分是生石灰。为此我对干燥剂的 有关咨询题进行相关探究:1咨询题1:什么缘故生石灰CaO可作干

19、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我又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有关实验方案如下:咨询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咨询题2:小纸袋中的物 质能否连续作干燥剂?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 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 触摸杯壁。不能作干燥剂咨询题3:我猜想变质后 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钙,该 如何验证我的猜想?该干燥剂样品中有 碳酸钙3咨询题4: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如何?某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用盐酸溶解该干燥 剂样品一干燥所得气体一用NaOH溶液吸取气体一依照NaOH溶液的增重运算该样品的含量, 实验过程中所取该干燥剂样品的质量为 10.0g。实验装置如下图: A为溶解该干燥剂样品的装置,假设已预备了长

20、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为完成溶解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插入溶液C中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图中的D),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当改进实验装置并进行正确操作后能够准确测定出干燥剂样品的含量假设生成气体没有缺失,并完全吸取。假设现在 C装置在实验前后其质量增加了 3.6g,那么该干燥剂样 品的CaCO含量为。解析:作干燥剂要能吸取其中的水蒸气,故反应为CaO+H2O=Ca(OH) 2;因为CaO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依照结论不能再作干燥剂,因此现象为杯壁不发烫;假如是CaCO3,那么能够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即可。从所给的仪器看缺少盛放样

21、品的容器,可选用锥形瓶等,A中的反应为CaCO3+2HCI=CaCI 2+CO2f +H2O,多孔的球泡有利于 CO2的吸取,C装置增重是吸取了 CO2,即卩CO2为0.82mol,相当于 CaCO3 为8.2g,含量为82%。答案:(1)CaO+H 2O=Ca(OH) 22咨询题2的实验现象为:不发烫咨询题3的实验步骤为:取该固体,滴加稀盐酸;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3锥形瓶或广口瓶; CaCO3+2HCI=CaCI 2+CO2 f +H2O;增大气体和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 于二氧化碳的吸取;82%。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 Na2O2与水反应实验时,发觉 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

22、酞试液溶液 出现红色,但红色专门快褪色,甲、乙、丙三同学对此现象分不做了如下估量: 甲:因为反应后试管专门热,因此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较大的阻碍。丙:Na2O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O2、H2O2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1验证甲同学的估量是否正确的方法是 ,验证乙同学的估量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当显现现象时,即可讲明丙同学的估量正确。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方案中是否含有H2O2,事实上验方法为:称取2.6g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 O2的体积,与理论值比 较,即可得出结

23、论。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右图装置中 的,理由是。假设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选填” 100mL”、” 200mL 、” 500mL 。解析:甲的观点为温度较高就会使酚酞褪色,能够待冷却后再加酚酞试液或冷却后再看溶液是否变红;乙同学的观点是 NaOH浓度过大,加水稀释即看进行验证;假设欲证明丙同学观点正确,那么需否定甲和 乙的观点,能够冷却后观看溶液是否变红及加水稀释后溶液是否变红来验证。比较两个装置能够看出II能够防止气体冷却时显现倒吸现象,依照运算可知2.6gNa2O2全部转化为02,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 375mL

24、,故应选用500mL.答案:1冷却后加酚酞试液或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冷却后及加水稀释后均不变红2H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现象,减小实验误差。500mL10. 某实验小组用以下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 实验过程中铜网显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形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连续进行,讲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反应。(2) 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中能收集到不同賤入空弋牙水 乙梅反应进行一1.1:L 1 水乙水y段时刻后,试管 a的物质,它们是然后,再通过(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

25、要紧成分是假设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讲明液体中还含有。要除去该物质,可现在混合液中加入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解析:实验时,因为发生反应2Cu(红)+ 0丄260(黑)、CHCH20H + 您2(黒)壬 CHCHO+Cu(红)+HO 两反应交替进行,所以红色和黒色交替出现.(2)年 水浴的作用杲便于乙醇的揮发,为了得到稳定的乙醇气流;乙水浴的作用杲冷却,便于乙匡 的收集.经过反应后冷却中收集到的物质有易挥发的原料乙醇,反应生成的乙醛及水.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是疾空气中不参加反应的M还有没反应完的少量6但6是少量的, 所以只坝汕试管a中收集到的薇体能使紫色石蕊试纸显红色,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可能含有乙酸,这是由于CHCHO进一步被氧化而生成的,利用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 用後酸氢讷除去乙険然后通过蒸韶的方法将乙醇和乙醛与CH.COONa分离开。答案:(l)2Cu十0亠* ICiiO: CH:CH;OH+CjiOCHCHO+ Cu+H2O5 敢热.(2 加热;冷却。乙龜 乙醇、水;氮气。(4)乙臨 c;蒸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