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上传人:RUN****yf 文档编号:71185440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乡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篇一:某某镇产业发展情况材料(】某某市某某镇产业发展情况介绍某某镇位于东经至,北纬至之间,是某某市最南端的边远乡镇,西与 地区市接壤,南与地区 县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区域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人均耕地少、以林区产业为主的特色乡镇。一、经济社会发展某某镇幅员面积1642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52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5 公顷,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3% 。全镇下辖 9 个行政村 15 个自然屯,某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2 个国营林场分布在镇边区域内。全镇总人口10701 人,其中农业人口8148人,非农业人口为2553 人,镇区所在地由三个行政村组成,现有人口 4

2、135 人。二、区位优势我镇距长春市 450 公里,距长白山天池 110 公里,距某某市区 68 公里。镇内交通发达,是长春市经某某市去旅游圣地长白山的必经之路,是“三区 ”(延边、白山、吉林地区),四市县(某某、桦甸、安图、抚松)交界处,201 国道和 102 省道长青线(长春-东青岭)横贯全镇。即将建设的鹤大(鹤岗至大连)高速公路和延大(延吉至某某)高速公路从我镇穿境而过,高速公路建成后我镇距离大连仅 700 公里路程。届时我镇也将成为某某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去往大连的必经之路。三、资源优势1. 气候属大陆性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四季交替明显,年平均气温年积温 2200-

3、2300 ,无霜期 110 至 115 天。 2. 地形2.5 ,整个区域处于山川、峻岭和林海之中,多有高山,最低海拔 420 一般山高 500 米至 700 米以上。高峰颇多,在张广才岭上的鸡爪顶子高 1182 米以上,为境内最高峰。 3. 地貌米,山脉均系长白山支脉,特征为西高东低,属松花江水系,富尔河流域。富尔河贯穿全镇流程80 余公里,大小支流32 条。珍珠门水电站座落于富尔河中下游,距某某镇政府东10 公里处。4. 资源境内物产资源丰富,素以 “百宝之乡 ”而著称。其中:林业资源有红松、白松、水曲柳、椴树等珍贵树种 40 余种;野生动物有林蛙、野猪、狍子、素鸡、灰狗、黑熊、马鹿、野兔

4、、野鸡等数十种;野生植物有山核桃、园枣子、薇菜、蕨菜、大叶芹、刺嫩芽、元蘑、黑木耳数十种;矿产资源有金、锑、锰、汞、大理石、水晶岩、石灰岩等数十种。四、特色产业多年来,某某镇党委、政府始终围绕 “特产立镇,产业富民 ”的总体发展思路,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特色乡镇发展之路,目前全镇现已形成了以林蛙、松子、黑木耳、长白山药材、山野菜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一)林蛙产业我镇区域内人工养殖林蛙户204 户,养殖户占林地放养面积8.4 万公顷,每年放养林蛙约1.6 亿只。每年秋季回捕林蛙成蛙母蛙在12万斤左右,年产干林蛙油0.9 万斤。因我镇冬季寒冷漫长,所产出的大蒲柴林蛙具有体格大、出油率高的优点,深受市场

5、的欢迎。要在科技含量、规模和效益上取得新突破,鼓励农民探索高密度养殖,形成具有区域地理特色的“大蒲柴林蛙 ”品牌形象。力争到2016年实现年放养林蛙2 亿只,每年秋季回捕林蛙成蛙母蛙15 万斤,年产干林蛙油1 万斤。(二)松子产业我镇共有 800 户左右的农户承包红松果林,承包范围包括本镇辖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其中本镇辖区内的承包面积在 1000 平方公里以上。所承包的红松果林在小收年份可产松子1000 吨,大收年份可产松子5000 吨。因我镇松子产量较大,目前省内梅河口等地的松子企业均来我镇进行收购。继续鼓励农户走出去承包回来经营,扩大红松果林承包范围和松子产量,鼓励承包红

6、松果林的农户到园区自行建厂。力争到2016每逢红松果林大收年份我镇可产松子1 万吨,并能由本镇长白山林年后,产特色产业园区内的加工企业自行消化一部分,同时开发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发展。(三)黑木耳产业我镇的黑木耳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迅猛,目前栽培规模达到了 3000 万袋 (椴),其中:春耳发展到2500 万袋 (椴) ,秋耳发展到 500 万袋 (椴 ) ,年可产干黑木耳 240 万斤左右。由于我镇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所产出的黑木耳因颜色深、片大、肉厚而深受客户的喜爱。要提升规模,扩大产品特色优势,塑造品牌,积极鼓励黑木耳种植户回收利用菌袋资源,多添加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

7、,降低枝桠材锯末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以腰岔村黑木耳生产合作社为基础,不断开发旅游产品,实现黑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到 2016 年,全镇黑木耳栽培规模达到 6000 万袋 (椴 ),其中:春耳发展到 4000 万袋 (椴) ,秋耳发展到 2000 万袋 (椴 ) ,年产干黑木耳500 万斤。(四)长白山药材产业我镇的长白山药材产业面积发展达到 1000 公顷,主要是林下参、人参、五味子、贝母等品种,其中:林下参发展到 580 公顷,人参 80 公顷,五味子 160 公顷,贝母 70 公顷。年可产干人参 15 万斤,干五味子 14 万斤,干贝母 17.5 万斤。鼓励引进和研发长白

8、山药材种植技术,扩大我镇可种植品种范围,积极联络相关医药企业来我镇建厂或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力争到2016 年,全镇的长白山药材产业面积达到2000 公顷,品种涉及林下参、人参、五味子、贝母等,其中:林下参发展到1000 公顷,人参 200 公顷,五味子 150 公顷,贝母 150 公顷。(五)山野菜产业我镇的山野菜品种主要是薇菜、蕨菜、刺五加、刺老芽、山芹菜等几十个品种,每年全镇可加工鲜山野菜3000 吨,晒干山野菜100 吨。目前,全镇现有长白山特产品生产企业3 家,长白山特产品销售商铺 10 余家,公路沿线旅游销售点1 处。不断探索山野菜保鲜技术,建立冷库保存山野菜,反季节上市提高农户经

9、济效益。同时,加大干山野菜产业发展,扶持加工企业提高干山野菜生产产量,促进出口创汇。力争到2016 年,我镇年加工鲜山野菜达到5000 吨,晒干山野菜达到500 吨。【篇二:乡产业发展情况汇报】xx 乡种植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一、种植业基本概况1、白瓜子产业白瓜子是 xx 乡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种植白瓜子历史悠久、栽培技术成熟是我市重要的白瓜子种植基地,生态环境优良所产白瓜子品质达到 aa 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白瓜子是 xx 乡农业主导产业,农民年人均收入 13000 元中白瓜子收入占 7000 元, 2015 年乡白瓜子种植面积约 6 万亩是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并获得了xx由黑龙江省

10、南瓜协会授予“籽用南瓜第一乡 ”的荣誉称号。xx 乡白瓜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白瓜子良种的示范和推广,连续五年进行品种试验示范并多次召开田间博览会,筛选出适宜推广的如东北农业大学育成的籽用南瓜杂交品种 “金辉四号 ”,该品种抗性强,烂瓜率低,生育期 85-90 天迎合了 xx 乡积温低的特点,公顷产量 2500-3000 斤比常规品种 2000 斤/公顷提高了 30% ,已累计在xx 地区推广 1 万多亩。受出口形势影响白瓜子收购价格波动较大,2015 年秋季收购价格涨到9 元 /斤以上, 2016 年春季跌到4.2 元/斤,目前价格又回归到6 元/斤,受价格波动影响预计今年xx 乡种植面积

11、不会继续扩大将稳定在6 万亩略有减少,仍将是全市白瓜子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为促进白瓜子良种的示范推广,今年xx 乡在立新村建立千亩白瓜子示范园区,由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省经作站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提供41 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园区土地流转和农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毕,预计5 月 20 日开始播种。2、食用菌产业xx 乡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多元化发展灵芝、冻磨等特色品种种植新增 500 万袋。 xx 乡 xx 村建立有机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 xx 乡森源、大森林、六峰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走上收购和销售正轨,今年牛心村新增黑木耳 40 万袋、金峪口新增黑木耳

12、24 万袋,目前黑木耳收购价格 70 元/公斤,亩效益 2000 元,同比价格和经济效益有上升趋势。xx 乡食用菌产业人工栽培上主要以地栽为主棚室所占比重少,且缺少规模化标准化的菌包厂,配套设施、自主包装和品牌尚在开发和申请阶段与其他地区相比产业优势不明显。但 xx 乡森林富足,生态环境优越盛产元蘑、榛蘑、松茸、猴头蘑、野生黑木耳、灵芝等菌类 30 余种,野生食用菌品种资源丰富。生态资源不可复制和难以超越的优势为 xx 乡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二、种植结构调整情况按照省、市农委关于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适当增加大豆、杂粮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文件精神,xx 乡积极对种植结构进行调

13、整。2016 年预计调减 10% 玉米种植面积,约 5000 亩,增加青储、甜玉米种植面积 1000 亩,增加大豆、黑豆、绿豆、红小豆种植面积1500 亩,流转土地建立 1000 亩白瓜子优质高效示范基地一处,增加蔬菜种植面积 500 亩、马铃薯 300 亩,黑木耳 100 万袋、中药材 500 亩,苗圃、浆果及其他 500 亩。三、结构调整的探索和尝试种植业结构是一个动态性的结构,随着市场需求、资源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xx 乡在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按照各村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具体做了以下探索和尝试1、香糯玉米籽属于早熟品种,生育期 70-80 天,玉米粒中营

14、养成分含量高于普通玉米 ,含 70% 75% 的淀粉 ,10% 以上的蛋白质 ,4% 5% 的脂肪 ,2% 的多种维生素 ,籽粒中蛋白质、 va 、vb1 、 vb2 均比稻米多 ,脂肪和 vb2 的含量最高 ,黄色玉米还含有稻麦等缺乏的甲种维生素(胡萝卜素 )。糯玉米不仅口感好 ,还含有大量的硒元素 ,对人体的心脑血管有防老化作用。 2016 年在立新村、牛心村发展香糯玉米种植2亩,进行试验示范。2、蓝靛果俗称黑瞎子果、羊奶子,其浆果含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 ,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亦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目前市场蓝莓饮品等得到充分开发和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蓝靛果内的营养成分 vc 和花青素等具

15、有抗氧化、抗癌等成分是蓝莓的9倍左右,因此蓝靛果开发前景非常乐观,蓝靛果相关产品正悄然走入市场。立新村蓝靛果种植面积 30 公顷,已有5 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栽培技术已完全成熟,发展蓝靛果种植可做苗圃繁育2-3 年见效,亦可发展 3-5 年进入采摘期,又适宜发展观光采摘旅游等模式。北金场村已完成退耕还林 30 亩用于发展蓝靛果栽培。3、刺老芽有着极丰富的营养成分,它富含16 种氨基酸和22 种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钙、锰、铁、钛、镍、铜、锗等,含量都比人参高,因此,被誉为 “天下第一山珍 ”,成为东北出口山野菜的主要品种之一,每逢年节之际,每公斤价格可达到50-60 元。拟在靠山村发展刺老芽野

16、生采集和人工栽培,亩可栽培2000 棵,产量在1 吨左右。4、xx 乡北药栽培品种有防风、板蓝根、白鲜皮、黄芪、刺五加、五味子和两参等有 20 多个品种。防风种植面积 1000 亩,两到三年采收一次亩产量 200 公斤,售价 60-70 元/公斤;板蓝根种植面积500 亩,根叶采收亩效益在 2000 左右;五味子 100 亩,按照鲜果价格 6 元/公斤计算,初果期( 3-5 年)亩产量 400-500 公斤亩效益 2400-3000 元,盛果期( 5-20 年)亩产量超过 800 公斤亩效益可达 5000 元左右。黄芪种植面积 50 亩,亩产量 200 公斤,收购价格 22 元 /公斤,亩效益

17、 4400 元。两参种植面积 2000 亩(含林下面积), 4 年生每平方米产量在 5 斤左右,收购价格 60-70 元 /斤,每平方米效益 300-350 元。拟在六峰、靠山等村屯适当发展北药种植。5、养蜂产业, xx 乡蜜蜂资源丰富,群众养蜂历史悠久,蜂蜜等产品品质好供不应求,已通过鸿越、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大地食品有限公司蜂蜜加工项目已完成建设,并申请到 qs 标。 2016 年大森林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有意向为农户提供养蜂技术,并优先向贫困户免费提供蜂箱,签订回收合同帮助发展养蜂产业。6、养殖产业探索,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养鹅投

18、资少,肉料比高( 2.6 : 1)、效益好,且近年来肉鹅价格稳定,是养殖户和家庭饲养场的好项目。今年六峰村村民刘海龙投资养鹅,拟养殖大鹅 1 万只,按照平均出栏体重 8 斤,收购均价 9 元/斤计算,每只鹅销售收入 72 元净利润约40 元, 1 万只大鹅年收益达40 万元,可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参与致富。【篇三:木杆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汇报材料】木杆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木杆镇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将木杆镇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基本镇情木杆镇原名木杆乡, 2002 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并镇,有 “天下筇竹第一镇 ”之美誉。全镇国土面积 23

19、8.95 平方公里,辖 8 村 43 个自然村 182 个村民小组。现有 6312 户 26824 人,其中农业人口 25989人,占 96.8% ;有劳动力14356 人。全镇有耕地面积7 万余亩,人均 2.54 亩;有林地 106139 亩,人均 4.12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1633 亩,人均占有经济林果地 1.23 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桃、李等经济林果;草地面积 141464 亩,水域面积 5918 亩,其他面积 10978 亩。二、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 “农业稳镇、科教立镇、旅游富镇 ”的发展战略,依托资源和区位等优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结

20、合我镇实际,扩大魔芋、竹笋、松泰萝卜、冷凉蔬菜特色农业种植样板规模,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引进、提升和扶持力度,提出并实践了 “1234”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木杆为中心;走好两条路:依畜增收、靠林致富之路;实施三大战略:农业稳镇、科教立镇、旅游富镇战略;建设四大基地:1肉禽蔬菜基地、生物资源加工基地、特色民居基地、生态旅游基地。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已在全镇大范围启动,一批特色产业逐渐形成气候,在推动我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镇特色产业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成效和特点:(一)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21、优势特色产业日趋显现。全镇初步形成了以甘顶村为主的粮食高产区、以漂坝村为重点的规模养殖区、以漂坝村三江口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正向规模化、区域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魔芋生产位居全县第一;粮食产量居全县前列;优质筇竹笋远销国内外。(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良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镇在全面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培育魔芋、竹笋、中药材、生猪标准化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生产: 2011年,我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7900亩(其中:玉米 31000亩、马铃薯 22000 亩),粮食产量达到11990吨。大力实施科技种植,着力推广良种玉米

22、和良种大豆,提高科技种植水平。完成杂交玉米种植30000 亩。其中,地膜玉米种植25000亩,玉米单株定向密植29000 亩;完成市级玉米高产样板22000亩(甘顶核心区 800 亩、百里玉米科技长廊 2200亩),马铃薯样板10000亩。一是打牢魔芋种植基础。围绕县政府制定的种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了魔芋种植的2快速发展。 2012 年,我镇计划完成种植魔芋5000 亩,种芋繁殖1500 亩,样板 1000 亩。目前,种植已完成,田间管理正在进行。魔芋发展由农技站牵头,各村共同做好种植、管理工作。4 月以前,做好宣传发动,地块规划,落实到户花名册。4 月组织

23、物资就位,指导种植做好培训工作。 510 月抓好田间管理。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镇成立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组,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农技站和村成立项目实施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并将业绩与年终考核挂钩。二是狠抓竹笋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我镇以竹笋生产、加工为主的林产业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造。继上年在细沙村实施1 万亩中低产林改造后,今年又在银吉村实施1 万亩中低产林改造,改造后,竹笋亩产量可达 180 斤 /亩,增长200% ,效果十分明显。一手抓加工。以鑫兴竹笋厂为龙头,积极帮助协调贷款400万元,添置设备、改进包装、扩大规模。今年,鑫兴竹笋厂收购竹笋500 余吨,加工成品

24、450 吨,稳定建立以江浙、东北(大连)、云南、四川四大片区为主的销售渠道,预计实现产值1035 万元;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投资 10 万元购得蕨菜和竹笋速食加工配方。下步,鑫兴竹笋厂拟投资 900 万元,新建占地面积20 亩的加工厂1 个,把木杆镇的竹笋全部纳入收购加工计划, 2013年建成投产后,可年加工竹笋1 万吨以上,蕨菜 500 吨以上,创产值1.68 亿元,形成健全的产业化运作体制。三是狠抓中药材发展。规模方面,全镇现有黄柏、厚朴、重楼、金银花等各种药材共 3 万亩左右,其中:黄柏 10000 亩、厚3朴 8000 亩、重楼 1000 亩,主要分布在漂坝村、元亨村、银吉村。产业化方面

25、,主要依托中药材协会带动,以金银花、连翘、芍药为主要品种,统一地块,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销售,每年可创产值300万元以上,基本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今年,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引进东骏、鸿翔药业到漂坝村实地考察,通过各方努力,现已与鸿翔药业签订1000 亩金银花合作协议,投资 300万元,预计于今年 9 月开始建设;与东骏药业达成5000 亩中药材初步合作意向,正在对品种进行比选。今年4 月下旬,在细沙村召开全县天麻发展现场会议后,确定的500 亩天麻种植正在有序落实,现已完成打塘 400 亩,可于今年7 月底全部各村完毕。到 “十二五 ”末,全镇中药材面积将达到5 万亩左右,真正成为全

26、县的中药材基地。四是狠抓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上求大、品质上求好、效益上求高,加大培育培植力度,努力建设支柱产业。今年,帮助睿源养殖场协调贷款 200 万元,新引进种猪 306 头、能繁种母猪 298 头、种公猪 8 头,年内可出栏商品猪 700 头、仔猪 3500 头。同时,抓好大面生猪标准化养殖,新发展生猪养殖户 78 户,其中,年出栏生猪 50 100 头的有 31 户, 100 150 头的有 13 户, 150 200 头的有 24 户, 200 头以上的有 10 户;完成生猪人工授精 5302 窝,黄牛冻改 561头,推广良种母猪 150 头。年内可望出栏生猪 4.4 万头,畜禽出栏

27、总量有望实现 95800 头(匹、只),确保牧业产值增长 15% 以上。三、采取措施4(一)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镇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木杆镇农业生产实施意见、木杆镇秋冬农业生产实施意见、木杆镇魔芋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重要的文件和政策,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制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思路。(二)推广科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施以良种良法,在适应区域推广间套作;强化农村实用科技培训,运用科技在生产生活当中;加强示范样板建设,变粗放型种植为精耕细作,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密度、标准化间套作,充分发挥出农业特色产业对农户增产、增收的作用。(三)积极扶持,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按照我镇 “1234”发展思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镇虽然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不足。(一)受地理条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薄弱,农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