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1177955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2刘斯敖等: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2010 No1252刘斯敖等: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52刘斯敖等: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文章编号:1000 - 7695 (2010) 02 - 0051 - 02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刘斯敖1 ,鲁炎根310024)(1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2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摘要:对我国高技术产业 1998 2007年间的专业化、多样化与竞争性进行了计算 ,并对相关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 验,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对产业创新的影响。从行业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

2、MAR溢岀正效应,而多样化与竞争性对产业创新则存在负效应。关键词:集聚效应;创新;高技术产业中图分类号:F06219文献标识码:A52刘斯敖等: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52刘斯敖等: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VAi, j, t VAn, j, t/VAi, t/VAn,t收稿日期:2009 - 07 - 17,修回日期:2009 - 09 - 18& 994-2(11() .hina Acadenik Jownial Eletircmic Jubhshing llOMse, All riJus- reserieJ/kiTn1引言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我国高技术产业迅速发 展

3、,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与产岀迅速增加,并呈现集群化模式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高技术产业呈现非均衡性发展,从地区来看,不论是R&D投入还是产出,总体 来讲呈现东强西弱局面,东部省市如广东、江苏、上海、浙 江等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而中西部地区市场份额与竞争力则日益削弱。从行业来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不 平衡,行业集聚与创新活动呈现不同发展特征。集聚必然形成集聚效应,本文主要从行业角度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对 产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2文献综述近年来大量的文献对集聚效应、知识溢岀与区域创新进 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即MAR溢出、Jocobs溢出和 Porter 溢出。

4、以 Marshall (1890 )、Arrow ( 1962)和 Romer (1986、1990)为代表的MAR外溢观点认为,知识溢 岀主要来源于相同产业内部的公司,在特定区域内产业集聚度越高越有利于同产业的创新活动。Jocobs溢出(Jocobs,1969)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知识溢出主要来源于的不 同产业间的公司,区域产业越多样化则越有利于知识溢岀与 区域经济增长。而Porter溢出(Porter, 1990)观点则认为, 市场竞争是产生知识溢岀与创新优势的主要源泉,同时他也认为外部性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而非不同的产业间。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绩效的定量研究,不同样本与数据得出

5、不同的结论。Glaeser等(1992)利用1956 -1987年间的美国170个城市6个产业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 来评估地区产业结构对产业增长影响,发现竞争性与多样性有利于产业增长,而专业化对产业绩效起这负作用。Hender2son等( 1995)把产业分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利用1970 1987年间224个地区8个制造业数据分析发现,传统产业只存在 MAR溢出,而高技术产业同时存在MAR溢出与Jocobs溢出。Stefano (1998)对意大利 25个产业研究显示产 业集聚对创新活动具有显著正效应,多样化的产业集聚更有利于创新活动,而Raffaele ( 2000)对意大利 85个产

6、业 784 个地区研究发现产业的创新活动和专业化与多样化都存在正 相关,而多样化的产业集聚在高技术产业及大城市表现更为 显著。我国的薄文广 (2007)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集聚外部性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种溢岀效应因产业、地区不同而不同。龙志和、蔡杰 (2008)对中国1999 2003年30个省市25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工业 产业发展中知识溢出效应发现,存在显著 MAR溢出效应,不存在Porter溢出。大量类似的研究一般都以制造业作为样本,结论也因样本数据选择不同而不同,而单独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外部 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之间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7、,把集聚外部性效应分解成专业化、多样化与竞争性三种效应,同时结合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1998 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来考察高技术产业集聚外部性与行业创新之间的关系。3模型设立与变量选择描述创新活动的区域分布,首先要解决创新活动的测度问题,Griliches ( 1979)认为创新活动的测度主要借助于专利数据(patent) ”、专利引用(patent citation) ”和新产品记录(innovation record) ”三个指标,并建立了以专利作为衡量知识与创新的生产函数,并被许多经济学家所接受并 加以创新,女口 Jaffe (1989)、Anselin ( 1

8、997、2000) Fischer、 Greunz (2003)等。为了考察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我们拟采用各产业所授予的专利数作为因变量,用以衡量产业的知识创新;R&D投入与产业集聚性作为自变量 ,作为衡量知 识创新的影响因素。R&D投入分为两部分,一是R&D资本 的投入,二是R&D人员的投入。资本的投入采用中国高技术 产业年末固定资产值加上各年的R&D投入,然后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整处理。R&D人员的投入采用中国各年份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产业集聚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分解成三种效应:专业化效应、多样化效应与竞争性效应。LN (ZLj,t)=仇 +B1LN (Sjt

9、) +B2LN (Dj,t) +B3LN (COMjt) + B4LN ( Kjt) +B5LN (Lj,t) +(1)方程(1)中,ZLj代表高技术各产业的专利,K与L分别表示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伏为各变量系数。Sj,代表行业的专业化指标,用以衡量 mar溢出:=三3 1VAi, j,代表i地区j产业t年的工业增加值,VAi,代表i地区t年的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VAn, j代表全国高技术j产业t年的工业增加值,VAn,代表全国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Djt代表行业的多样化指标,用以衡量JOCOBS溢出:Dj,t31 2=1 /*(VAj,jt/VAn,jt).COMj代表行业的竞争性指标衡量

10、,用以衡量Porter外溢:1 3 NUM i j t/VAi j t4 士 丄LbPCOMjt= 刀 j 丄,NUMn,j,代表i地区 j 31 i NUM n,j,t/VAn,j,tj企业数,NUM i,j,代表全国j产业t年的企业数。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历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我国31个省的医药、航天航空、电子及通信设备j产业t年的。本文对、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五大高技术产业的1998 2007共十年数据,分别计算了专业化、多样化与竞争性指标数 值。对此,我们分别进行了分地区与分行业的计算。4变量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411变量检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理论已经比较成熟 ,但

11、对于面板 数据单位根的检验还是处于计量经济的前沿阶段,目前经常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Levin - L in - Chu (1992, 2002)、B reitung t-Stat(2000)、Hadri( 1999)、m, Pesaran and Shin (1997)、ADF - Fisher Chi - square (1999)和 PP - Fisher Chi - square( 1999)和 检验。前三种检验假设变量服从相同的单位根过程,而后三种检验假设各个序列的单位根可以不同。变量的检验结果如表1。表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一歳 u X I :. Ji变量LN (ZL)LN (S)LN

12、 (DLN (J)LN ( K)LN ( K)LN (L) LN (L)StatisticStatisticStatistiStatisticStatisticStatisticStatisticStatistic-51473 3-21253I)-41033-2159-1192-3191-1151-41153LLC(0100 )(0101)(0100)(0100)(0103)(0100)(0107)(0100)-11163 3-010073-2137 3-1 1530133-1 18701 29-1146IPS(0112)(0150)(0101)(0106)(0163)(0103)(0161)

13、(0107)20121 3 3191393241231913891092313261 8218105ADF - Fisher(0103 )(0104)(0101)(0104)(0152)(0101)(0174)(0105)34191 3 315199316124231086153321601219620154PP - Fisher(0100 )(0108)(0109)(0101)(0177)(0100)(0123)(0102)3 表示 In dividual in tercept 检验;3 3 表示 hdividual in tercept a nd tre nd 检验;3 3 3 表示 No

14、ne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LN(ZL)除了 IPS检验没有通过平稳性 检验外,其它检验都通过检验,我们认为可以把它认作平稳序 列。LN (S)、LN (D)和LN (J)通过平稳性检验,而LN ( K)和LN(L)未能通过平稳性检验,而ALN ( K)、LN (L )则均通过了平 稳性检验。所以,我们把模型修正为:LN (ZLj,t)=悅 +SLN (Sjt + B2LN (Djt) +B3LN (COMj,t + 色LN (Kj,t) +p5 LN (Lj,J +(2)412实证结果对面板数据的估计,首先需要判断面板数据的模型形式。面板数据模型的判断,首先采用F统计量判断是属于变系数 模型、

15、变截距模型还是不变系数模型,然后再运用 Hausman检验方法判断是采用固定影响还是随机影响模型。经过计算与验证,最后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截面加权模型,其结果如下:LN (ZLjt) =20132 +8106LN (Sj t) - 7129LN (Dj, t) - 0126LN (COM j, t)(t= 3114) ( t= 3197) ( t= 3100)(t = 1149)+ 2113 LN ( Kj, t) +4103LN (L jit) + + (t =1181)(t = 1163)R2 = 01687 D1W = 1194行业医药航天航空电子及 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 办公设备医疗设备

16、及 仪器仪表-01276-41638310251141101479表2各行业对高技术平均专利创新的偏离()的估计从模型结果来看,产业专业化对行业的专利生产存在正 弹性,产业多样化与竞争性则存在负弹性,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的增量对专利生产存在正弹性。这也就表明,在高技术产业中,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与行业知识的生产与创新,验证存在着MAR溢岀效应,而多样化与竞争性则不利于行 业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存在负向的Jocobs溢出和Porter溢出。 相对资本投入的增加,R&D人员投入的增加更加有利于促进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绩效。从行业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电 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创新绩效远高于均值水平,而航天

17、航空则远远低于均值水平。5结论在高技术产业中,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产业创新与 发展,而多样化与竞争性增强则与行业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存 在负相关。这也是就意味着集聚程度的提高产生正向的溢岀 效应,促进了知识的扩散与交流,并进而迸发新的知识与更多专利创新。而产业的多样化对行业专利的负弹性反映了产 业的分散分布不利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这也解释高技术产业为什么往往都是以集群形式存在,创新知识更多产生于资本 与人才密集区域。产业竞争尤其是过度竞争往往会导致创新 收益的消散,降低了企业创新的投入一产出比。R&D资本与人力资源的投入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各地区应根据各自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加大投入,促进高技

18、术的发展。参考文献:1 G_AESER E L, KALLAL H D, SCHE N KMAN J, SCHLEIFER A.Growth in Cities 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 (100).2 HENDERSON V, KUNCORO A, TURMER M. Industrial Develop2 ment in Cities 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5 (103): 101-102.3 RAFFAELE FAC I, STEFANO USA I The Role of Speci

19、alization and D iversity Externalities in the Agglomeration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Z. Working Paper CRENOS, 1999: 67 - 89.4 GRL ICHES Z Issues in A ssessingthe Contribution of R&D to Pro2ductivity Growth J .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10:92-116.5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7 ( 1):37 - 44.6 龙志和,蔡杰.中国工业产业发展中的知识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8 (2) : 45 - 52.作者简介:刘斯敖(1975 -),男,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 江工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创新研究。鲁炎根(1973-),男,浙江工业大学产业集团445厂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企业管 理研究。(本文责编:廖政权)52刘斯敖等: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52刘斯敖等: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分析& 9942( 10Ilina Academk Joutual LlevircHMC Futhshitig llxHise, All reserveJww.ikiTne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