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C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1130890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AGC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AGC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AGC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AGC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GC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目录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1第二章AGC 环路分析 .22.1AGC 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2.2AGC环路原理分析 .22.3对 AGC 电路的要求 .62.4AGC 系统主要质量指标分析 .72.5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82.5.1准备工作 .82.5.2运动方程式的建立及状态分析.92.6模拟 AGC 系统的一般设计考虑 .11第三章数字 AGC 系统特点及应用举例 .133.1数字 AGC 系统特点 .133.2数字接收机中 AGC 应用举例 .13第四章总 结.16参考文献.17I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第一章问题的提出自动增

2、益控制( AGC )系统是一个在电子学领域中应用很广泛的系统,在广播,电视,通信和雷达接收机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加以采用,且对它们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该系统之所以广泛用于接收机中,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接收机距离辐射源的距离可以有很大变化;电波在空间传播有明显的衰落现象;及其它的一些干扰因素,使作用在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强度有很大变化和起伏。但是接收机终端设备一般只能处理幅度变化不大的信号,信号过强过弱或忽大忽小都会使终端设备失效。因此,必须设置一个幅度调节系统,来保证接收机输出信号幅度的平稳性。1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第二章AGC 环路分析2.1AGC 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电子设备工作时,其输

3、出功率是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而变化的,输入信号强时,设备输出功率大;输入信号弱时,输出功率小。通信条件的改变,如通信距离和频率的改变, 电离层和对流层等传播条件的改变, 接收机所处环境的改变等等,会使接收机输入信号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许多情况下信号强度的变化是随机的甚至是快速的。我们希望设备输出电平变化范围尽可能的小,避免过强的信号使晶体管和终端器件过载而引起非线性失真及损坏器件。因此在输入弱信号时,接收机应有很高的增益,而在强输入信号时,接收机增益应小一些。只靠人工增益控制来实现这种要求是困难的,故必须采用 AGC 电路。AGC 电路的作用是稳定设备的输出电平,即当输入信号电平变化很大时保持

4、设备输出电平尽量稳定,或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此外,AGC 电路还可减小由于电路参数变化引起的接收机输出电平的变化。2.2AGC 环路原理分析信号输入信号输出变增益放大器放大器或电调衰减器AGC检波器DC 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直流参考电压图( 2-1)AGC 环路的一般模型如上图所示,是一个直流电压负反馈系统,控制信号代表信道输出幅度检波后的直流值与参考电压之间的误差值, 若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则控制信号也随着变化, 其作用是使误差减小到最小值。 AGC 系统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很难得到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非线性动态方程的通解。但是,对于一些系统,可以求得系统的闭环解。对于大多数系统可以根据系统

5、的小信号模型导出近似解。2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输入信号 vi可变增益放大器输出信号 voGain=GVCAGC 包络检波器V 1对数放大器低通滤波器V 2F(S)参考电压V r图( 2-2)线性(以分贝为单位)AGC 系统图( 2-2)是一个能用解析法求解的线性 AGC 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可变增益放大器 VGA 的增益为 G,服从以下的控制律:GK1eaVC(2-1)因此:Vo Vi K1 eaVC(2-2)Vi , Vo 表示输入输出信号的包络幅度,K 1 是一个常数, a 是 VGA 的一个常量因子,对数放大器的增益 V2ln V1ln K 2Vo 。控制电压VcF (s)(Vr

6、V2 )F (s)(Vr ln K 2Vo )( 2-3)K 2 为包络检波器的增益, F(s) 为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由(2-2)式得到ln Vo aVc ln K 1Vi(2-4)控制电压为:aVc ln Vo ln K1Vi(2-5)即:ln Vo 1 aF (s) ln Vi aF ( s)Vr ln K 1 aF (s) ln K 2(2-6)3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因为我们只对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则令 K1 K 2 1,得到对输入信号的响应为:ln Vo 1 aF (s) ln Vi aF (s)Vr(2-7)因为由对数运算有下式关系:ln Vo 2.3log10 Vo(2

7、-8)所以,可得到下式:ln Vo2.3Vo 0.115Vo (dB)(2-9)20令 eo 和 ei 分别表示以分贝为单位的输出和输入,则:eoei8.7aF (s)Vr(2-10)1 aF ( s)1 aF (s)因此,只要给出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则具体的 AGC 电路便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该 AGC 系统就可以用如下图所示的线性负反馈系统等效方框图来描述。输入信号 ei输出信号 eo(分贝值)可变增益放大器(分贝值)+低通滤波器F(S)参考电压8.7V r图( 2-3)线性 ( 以分贝为单位) AGC 系统等效方框图图(2-3)中,环路的动态特性由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F

8、(S)和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系数 a 来描述。由于环路带宽必须受到限制,使它对存在于输入信号的任何幅度调制不作出响应,所以 F(S)必须是低通滤波器。环路的稳定性取决于滤波器的阶数和环路增益。随着输入幅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输出稳态增益为:eoei(2-11)1aF (0)4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式中 F(0)为滤波器的直流增益。应该使增量eo 随输入幅度的变化尽可能小。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使直流环路增益尽可能大。能够运用在此系统中的最简单的 F(S)是一阶低通滤波器,且它的传递函数被定义为:K(2-12)F (s)s/ B1式中, K 是滤波器的直流增益,B 是滤波器的带宽,那么直流输出增益特性为:

9、eoei(2-13)aK1则该线性 AGC 系统总的直流输出是:eoei8.7Vr aK( 2-14)aK1 aK1从中可以看出若环路增益aK 远大于1,则该线性系统的输出eo 几乎总等于8.7Vr ,即输出幅度只与参考电压成正比,输入端的稳态改变被大大的减小了。含有参考电压的 AGC 环路,称为延迟 AGC 。延迟 AGC 并不是指带宽的限制而延迟了增益控制,主要是指 AGC 环路包含有参考信号。简单的 AGC 环路里不含有参考电压,这在一般低要求的接收机中是常见的。具有一阶低通滤波器环路的 AGC 闭环传递函数为:eis1Beo(2-15)1 aKs1B(1aK )对于所有的 aK0 的闭

10、环极点总在左半平面, 所以这个系统基本是稳定的。 闭环系统频率响应的幅频响应图如下图所示。为了对输入信号幅度变化作出响应,AGC 环路应具有高通滤波器特性,即在高频时, AGC 的作用很小。对于幅度调制信号,角频率L 应低于最低调制频率M :LB(1 aK )M( 2-16)5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e oei0 BB(1aK)图( 2-4)线性 AGC 系统的频率响应这意味着滤波器带宽要比最低调制频率小得多,其原因是负反馈增大了闭环带宽。如上所述,为了保持输出电平尽可能的恒定,应该保持尽可能大的直流环路增益。一种方法是采用积分器作为滤波器,即F (s)1 ( =RC,是环路滤波的s时间常数

11、)。理想的积分器对直流的增益为无穷大,因此稳态输出幅度不会随着输入幅度的慢变化而变化。这种滤波器的输出为:ei (s) s8.7Vr aeo (s)as(2-17)sa在输入恒定时,稳态输出仍与参考电压成正比,即8.7Vrlim eo (t )(2-18)t2.3对 AGC 电路的要求(1)控制范围要大AGC 电路的控制范围是指输出电平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所允许的输入信号电平的变化范围。输出电平变化一定时,相应的输入信号电平变化范围越大,则说明 AGC 的性能越好(2)信号失真要小AGC 电压改变放大器增益时可能引起放大器工作状态, 输入输出阻抗等发生变6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化,由此引起的

12、放大器输出信号的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要尽可能地小。(3)响应时间要合适从输入信号电平开始变化到放大器增益作相应变化这一段时间,称为AGC电路的响应时间。常用AGC 电路的时间常数RC 来表示。响应时间越短,则AGC 电路越能在输入信号电平快速变化时有效地稳定输出电平。但响应时间过短会带来其他问题,如接收等幅报信号时易产生点划不清而造成误码。一般来说,接收话音或调幅信号时取 0.02 0.2s,接收等幅报时取 0.1 1s。2.4AGC 系统主要质量指标分析(1)环路增益的动态调节范围AGC 系统中常用的质量指标是静态调节特性,静态调节特性是指:在恒定幅度的输入信号作用下, AGC 系统的稳态输

13、出电压幅度与输入电压幅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即U scG U sr。 G 是受控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此特性与受控放大器的幅度特性是完全等同的,图()是此特性的一般形状。由图可得AGC开始起作用的最小输入信号幅度2-5U sr min (称为起控电平)和相应的输出信号幅度U scmin ,AGC 失去作用的最大输入信号幅度 U sr min (称为失控电平)和相应的输出信号幅度U sc max 。U scU scU srU sr minU sr max图( 2-5)延迟式AGC 静态调节特性输入信号电压的动态范围 D srU sr max 或 Dsr (dB)20lg D sr ,输出信号电压的动态范

14、U sr minU围 D scUscmax 或 Dsc (dB)20lg Dsc ,被放大信号的压缩系数 CD sr 。定义,受控放大scminD scU器在起控点上的增益G maxUscmin,在失控点上的增益GminUsr minUscmax,则压缩系数sr minC Gmax 。 AGC 的压缩系数恒等于受控放大器在增益调节过程中放大量的相对变化倍G min数。压缩系数也常以分贝数表示,即,理想 AGC 系统的 D sc1,因而其压缩系数等于7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输入信号电压的动态范围。在实际的AGC 系统中恒有 CDsr 。(2)响应时间AGC 电路是通过对可控增益放大器的控制来

15、实现对输出信号振幅变化的限制,而增益的变化又取决于输入信号振幅的变化。因此,要求AGC 电路的反应既要能跟得上输入信号振幅的变化速度,又不会出现反调制现象,这就是响应时间特性。对 AGC 电路的响应时间长短的要求取决于输入信号振幅的类型和特点。根据响应时间长短分别有慢速AGC 和快速 AGC 之分。而响应时间长短的调节由环路带宽决定,主要是低通滤波器的带宽。低通滤波器带宽越宽,则响应时间越短,但容易出现反调制现象。(3)环路的稳定时间AGC 环路稳定时间是指输入信号强弱变化时 AGC 环路输出稳定的时间,是表征 AGC 环路的关键指标之一。 稳定时间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通信系统工作频段的衰落特性

16、,电磁环境,通信体制(信息传递速率,调制速率,信号功率变化频率)等因素。一般在满足平滑衰落的条件下,稳定时间要远大于信息的调制速率,小于该通信体制定义的功率变化频率,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以免因为稳定时间太短使环路随输入信号的包络变化过快而引起频率失真导致误码;或因为太长而跟不上环路输入信号电平的变化, 造成输出信号幅度超过 AGC 的幅度范围而引起误码。为了求得稳定时间,必须求得系统的动态运动方程式,运动方程式与输入信号有关。 AGC 环路的稳定时间是以传递函数的阶跃响应为准,指输出信号幅度Vo (t )VO ()从加上阶跃信号瞬间的起始值变化到满足下式所需的时间,Vo (0 )Vo ()Vo

17、 (t ) 是输出信号的瞬态值, Vo (0 ) 是输出信号的初始值, Vo ( ) 是输出信号的稳态值, 一般取 10%,5%或 2%。2.5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准备工作(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转移函数AGC 电路的动态特性由它的转移函数决定, 在线性系统中, 转移函数就是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且假定系统具有零初始条件,转移函数完全决定了线性系统的运动特性。若该线性系统的滤波器是最简单的一阶低通滤波器,则它的转移函数是1,时间常数RC 。AGC 电路的转移函s 1数可以由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转移函数适当组合而得到。由图( 2-3)方框图可假设参考电压 8.7Vr 对整个

18、系统的转移函数的影响可以忽略,则可得该系统的转移函数是1(2-19)。s18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 2)对数折线法由( 2-1)式知系统的受控放大器的增益控制特性的增益与控制量成指数函数关系,因此,可把受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取对数之后,再分段线性逼近。即ln G ln Go(i ) b1( i ) y ,( yi 1 y yi )( 2-20)此方法称为对数折线法。式中 ln Go (i ) 第条对数折线段的截距; b1( i ) 第条对数折线段的斜率(取正值) 。运动方程式的建立及状态分析AGC 系统的过渡过程是指:当它的输入端上作用一快速变化的电压时,其输出电压幅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19、了求得此规律,首先必须列出系统的运动方程。在此我们仅对输入为小跃变的过渡过程进行分析讨论。输入阶跃电压的幅度不足以使受控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过渡过程中发生瞬时限幅的情况为小跃变情况。在此情况下,不出现新的物理现象, AGC 环路总是闭合的。V sct(t)/ V sct()1t1TS小跃变由( 2-19)式结合参考文献( 3) P175-P195可得,该一阶 AGC 系统在输入阶跃电压 A 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式(一级近似)如下:du sc(t )lnA(2-21)dt(1 Ne )usc (t ) u srU min( i )式中 NeEb1 (i),E=8.7Vr是延迟电压。由此可得到:usc

20、(t ) usc ( ) lnAt(2-22)Ausc( ) eU min (i )9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Alnusc ( )U min (i ) 是归一化的稳态输出电压,U min (i) 是虚拟的起控电平。系统的1 Ne时间常数 A1。 过渡过程的时间长度 Ts ,规定为 U sc(t) 从 t 0 的初始值变Ne化到满足式 U sc(t) U sc ()所必需的时间。是一个给定的小数,一般取U sc( )0.1。再由式(2-22)得出决定 TS的条件式:ln (1)U sc ( )U sc ( )lnAU sc ( ) eTs,由此解得:AEU min (i )N e lnAU m

21、in (i )TsA ln,在输入为小跃变情况下, U sc (t) 过渡过程的一般形状(1 N e ) ln(1)如图 (2-6)所示。在过渡过程中, AGC 电路输出的控制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通过下列推演得出, 由于 ln G ln Go ( i)b1(i ) y ,因而有U sc (t)U sc ()t图( 2-6)一阶 AGC 的过渡过程(小跃变输入)y(t)1ln G(t),考虑到 U sc (t ) ln(G(t)AE) 和式( 2-22),可以得出b1(i )Go (i )t1Ay(t)y()(1eA ), 其 中 y( )usc ( ) ln。 因 为b1 (i )U min

22、(i )y(t)M oM (t ) , M o 是 AGC 电路输出的起始控制量。由以上式子得出M (t) M ( ) M o M ( )et(2-23)A10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由此可见 AGC 系统的控制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输出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在实际中,测量M (t ) 比测量 usc (t ) 容易得多。2.6模拟 AGC 系统的一般设计考虑前面我们分析了发生在AGC 系统中的一些物理过程,得出了表征系统性能的数学表达式。当已知系统有关参数后,利用这些数学关系式即可进行系统中有关发生过程的计算。很多情况下,利用这些数学关系式可以解决相反的问题,即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去设计AG

23、C 系统。以下就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的一些方面。(1)受控放大器增益变化范围的决定受控放大器应当具有的增益变化范围,至少要等于 AGC 系统的压缩系数它由下式决定:Gmax (dB)Gmin (dB)Dsr ( dB)Dsc(dB)C( dB),式中Gmax ,Gmin 分别是受控放大器的最大和最小增益。Dsr ,Dsc 分别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C AGC 系统的压缩系数。Dsr , Dsc 是事先规定好的已知量, 于是,根据上式即可决定受控增益应当具有的变化范围,而增益的绝对大小主要从接收机的灵敏度考虑决定。(2)延迟电压 E延迟电压 E 决定了输出电压的最小幅度U sc

24、min ,一般 E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当已知受控放大器的初始增益GO 时, E 也决定了输入信号的起控电平U sr minE 。实际的延迟电压可以加在 AGC 电路的任何一个组成级上,但E 却Go是将这些延迟电压折算到 AGC 电路输入端上的数值。实际的延迟电压值 e 与 E 的关系为 e kE , k 是从 AGC 电路输入端到引入 e 那一点的放大倍数。若对接收机噪声或杂波进行有效的自动增益控制, 延迟电压应加在 AGC 检波器后面。 若对调幅波的平均幅度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同时又要保持调制规律不失真,延迟电压只能加在 AGC 滤波器之后。( 3)受控级的位置在确定受控级的位置时应当考虑

25、以下要求:a.保证接收机各级都不过载;b.不能恶化接收机的输入信噪比,即在控制增益的过程中不能增大接收机的噪声系数;c.不能在放大信号中引入过大的非线性失真。当用改变直流工作条件的方法进行自动增益控制时,起控前受控级的工作点总是选择在最佳状态:对于前置级可以获得最小的噪声系数;对于后置级可以获得很小的非线性失真。随着增益控制深度的增加,受控级的工作点将移至截止状态附近。会出现以下现象:前置受控级的噪声系数显著增大,且由于增益降低后对后级噪11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声的抑制能力也大为减弱,从而使接收机的噪声性能显著恶化。若受控的是末级或末前级,由于输入到这里的信号幅度较大,当此级增益降低时,

26、其非线性失真将表现得更明显,而且输出限幅电平也要减小。为了防止信号的非线性失真过大,希望受控级的位置尽量靠前;但是,受控级过于靠前,将会引起接收机噪声性能的显著恶化。实际操作中,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合适的受控级的位置。( 4)受控级的数目受控级的数目n 由算得的总的增益变化范围C 和一个单级所能提供的增益变化范围 c1 决定: nC(dB) ,一个单级所能提供的增益变化范围与具体的电路型式C1 (dB)和控制方法有关。上式是在各个受控级具有相同的增益控制特性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若各受控级的增益变化范围互不相同,则所选级数只需使下式成立就可以了:C1 (dB)C2 (dB)Cn (dB)C(

27、 dB)12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第三章数字 AGC 系统特点及应用举例3.1数字 AGC 系统特点数字接收机中,增益控制需要处理的问题,研究的途径及解决的方法同模拟接收机基本相似,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数字 AGC 也要求输出电平和过载保护,可是信号经 A/D 转换器数字化后,其增益衰减主要是通过采样数据的运算处理完成的,基于 DSP 的增益控制线路简化了很多相同功能的模拟电路。其次,模拟接收机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信号过载和外界环境对电路的影响,而数字接收机的主要问题则是A/D 转换器的过载。由于窄带中频滤波在A/D 转换器后,因此带内的信号将不再是设置接收机增益的主要参考。DSP 处理

28、器必须监测A/D 转换器的输入电平,防止A/D 转换器发生过载,所以,若在A/D 转换器的带宽内接收到一个强信号,同时窄带中频滤波器内有用信号很弱,就必须降低增益防止A/D 转换器过载,通过减少模拟增益,增加数字中频处理增益,保持输出信号为一固定的幅度。用 DSP 实现的 AGC 有以下优点: a.相对于二极管检波器,能够更准确的测量信号强度; b.更精确的增益衰减步进;c.更强的 AGC 控制能力; d.在 DSP 软件中任意改变建立时间和衰落时间。3.2数字接收机中AGC 应用举例图( 3-1)是一种数字接收机的方框图,采用了模拟和数字增益两级AGC 控制,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混频变为中频,

29、 中频放大器是受 AGC 电压控制的可控放大器,放大后的中频信号经 A/D 采样后输入 DSP, DSP 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经过 AGC1 系统产生中频放大器控制电压, AGC1 的作用是使输入信号的峰 -峰值限制在 A/D 的最大允许电压之内,防止输入采样的 A/D 溢出。数字放大器的增益由软件 AGC2 控制,使输出的音频信号电平恒定。可控中频数 字 放混频A/D解调放大器大器AGC1AGC2计算计算图( 3-1)数字接收机方框图13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以此图为例阐述用软件的方法来实现AGC的功能。设AGC1的延迟电压为,E即阀值电压,信号输入值设为S(n)。当 S( n)E 时,

30、放大倍数 Gn 偏大,需减小放大倍数,即 AGC1 电压增大,相当于模拟 AGC 中的“充电”过程。当 S(n)E时,放大倍数 Gn 偏小,需增大放大倍数,即AGC1 电压减小,相当于模拟AGC中的“放电”过程。若S(n)E ,则增益 Gn 在上升时间内应该下降,即增益应降低了G 20(log S(n) log E) dB(3-1),因此每个样点增益应下降20(log S(n)log E),其中N 与AGC的N时间常数有关, N =上升时间抽样频率。假设 AGC1 的总增益控制量为 a ,单位为 dB ,电压变化范围为 b ,则有20(log S( n)log E) b(3-2),GaN单位为

31、 V ,则 AGC1 电压在每个样点应增加,将上式用下式替代得到G C20b(lg S( n) lg E )(3-3),(lg S(n) lg E )Na变量 C20b ,这是与 AGC 的时间常数有关的一个变量, 也称之为时间常数。NaAGC2 的算法原理与 AGC1 相似。在下图中给出的一个数字AGC 的算法实现框图,可以用来控制接收信号的输出幅度,输入信号 X (n) 与增益因子 M (n) 按比例相乘,输出信号 Y(n) 通过 Hilbert变换 ,平方根运算后求得信号包络,经过对数运算与理想参考电平R 比较,产生一误差信号e(n) ,再经积分和反对数运算处理确定乘积 M (n) 。若

32、包络过大,乘积就被减小,若包络太小,乘积就被增大。实际应用中若数字接收机中可直接使用 I (同相分量)和 R(正交分量),就不需要 Hilbert 变换。14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X (n)Y (n)M (n)希尔反对数变伯特换变换I2R2E y n对数变换M 1 (n)E y1 (n)门限 R(n)增益G积分器图( 3-2) 数字 AGC 算法实现框图这种软件编程实现的 AGC 模块,硬件配置少,性能优良,对于采用 DSP 的通信接收机来说,这种数字 AGC 设计方案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5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第四章总 结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在电子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较深入

33、地对一种模拟 AGC 环路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对实际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通过一种数字接收机中 AGC 的应用分析,提出了数字 AGC 的系统特点。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偏重具体的理论分析,缺少实际的模拟验证;( 2)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许多内容只是定性的而没有进行定量分析; (3)只是对 AGC 系统其中的某些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上这些不足是下一步工作应该重点改进的地方。16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参考文献1 王卫东 傅佑麟 . 高频电子电路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P295-P300.2 李棠之 杜国新 . 通信电子线路 北京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P188-P193 。3 袁孝康 . 自动增益控制与对数放大器 北京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P14-P16 。4 Isaac MartineZ G .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Theory and design. ECE1352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I Term Paper.5 喻斌等 . 数字 AGC的分析与设计 .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6 吴大正 杨林耀等 .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徐成忠 . AGC 环路分析和设计考虑 . 电信技术研究, 1994,第九期 .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