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报告注释修改版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1114222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报告注释修改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贵州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报告注释修改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贵州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报告注释修改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贵州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报告注释修改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报告注释修改版2(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报告(注释修改版)(子报告1)一、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设计(一)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的意义危房改造是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为广大农村中出现居住安全问题的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或物质的支持和扶助,让这些住户修缮或重建住宅以确保居住安全。我国从2008年7月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2009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对危房改造中农房设计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即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要体现民族和地

2、方建筑风格,要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这些从制度上保证了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贵州是农村危房较多的省份,且大部分危房分布在民族地区。2007年中央把贵州确定为全国首个危房改造试点省份,全省需要改造的农村危房总数为192万多户。而其中最危险,最急需改造的户数为80多万户。2008年6月贵州省出台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方案,同年7月,贵州省启动农村危房改造“万户试点”(21个县(市、区10800户)工作。2009年2月25日,贵州省委下发“中央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决定”。决定指出,贵州省的危房改造工程的目标任务是从2009年到2012年,争取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目前

3、188.15万户改造任务。同时要求,在危房改造时应遵循“降低成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群众的建筑智慧和能力。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各少数民族特色民居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建筑文化,对于应对现代化和全球化下的文化趋同性和单一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在相对偏僻独立的深山老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程度较深,居住环境较恶劣,居住条件较差,是危房改造的主要对象。因此,正确处理这些地区的危房改造和传统民居保护的关系更显紧迫性和急切性

4、。 那么就贵州省的侗族聚居地来说,其危房改造的具体情况如何?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对传统民居保护的状况又是怎样?该地在危房改造和传统民居保护上取得了哪些实效和经验?存在怎样的问题?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应对这些问题?(二)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的研究设计 1、研究框架在现代化迅速发展、全球化日益席卷的今天,传统文化受到侵蚀、破坏和摧毁,单一性、趋同性和单向性成为当今文化生态的主流。而富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珍宝,能给单一的主流文化提供丰富性内涵,能给趋同性的文化生态提供多样性的发展空间,能给单向性发展的主流文化提供多向度的审美思维。少数民族传统

5、建筑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乡土建筑文化载体的历史遗存,也是亿万中国普通百姓的居住现实,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不能只局限于抓重点、树典型地保护某一个单一的建筑物,而应该是保护好民族特色建筑整体依存生态。因此要保护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就离不开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这个重要的内容。危房改造工程作为一项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一方面对于改善居民尤其是边远地方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居民原来居住生态、居住风格、建筑传承等方面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回答的问题是,侗族聚居地区的危房改造现状如何?其危房改

6、造中传统民居保护状况是怎样的?取得了哪些成效和经验?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值得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是怎样的?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和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 侗族危房改造现状贵州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状况侗族危房改造和传统民居保护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侗族危房改造和传统民居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对侗族危房改造和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中出现问题的建议图1-1 本文研究框架本文将综合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围绕少数民族危房改造及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等核心内容,通过规范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用课题组亲自观察、访谈、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来探讨危房改造和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的现状、所取得的经验、成

7、效和可以推广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取得这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将用六个部分来展现危房改造及危房改造中不同利益主体的认知和行动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的影响作用。第三部分对贵州侗族聚居地(黎平县)的危房改造和传统民居保护的现状进行概述;第四部分分析贵州侗族聚居地(黎平县)危房改造和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中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第五部分析贵州侗族聚居地(黎平县)危房改造和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六部分评估黎平县危房改造和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中侗族传统民居保护中值得推广的经验模式和应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这四个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2、基本概念界

8、定1)危房改造 危房改造活动是人类为了寻求安全的居住环境而进行的一种自觉的活动,一般情况下属于居民个体行为。而本文中所指的“危房改造”首先是一项公共政策,指的是政府主导、从制度上予以保障,以现金或实物形式等支助危房住户进行修缮、重建住房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面向农村困难群众制定的一项公共政策 龙明玉,刘志林.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机制J.建设科技,2011(3):29-31。其次指这项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各行动主体参与其中作出自己判断,运用自己行动策略的过程。2)利益相关者(这个概念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改为行动者)利益相关者理论在20世纪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个理论的创始人弗里曼(R.E.Fr

9、eeman)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 付俊文,赵红,2006(付俊文,赵红,2006)。受这个概念的启发,我们把利益相关者作为一种观察问题的视角来分析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的关系及过程,关注民族地区参与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危房改造活动的主要成员的认知和行动策略,以认清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之间的实践关系,有助于危房改造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和实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助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传保护、传承和发展。本文认为参与危房改造中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三类成员:一是政府行动者;二是民间的精英群体;

10、三是普通的居民。 3)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本文所指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一是必须是少数民族民居;二这些民居必须是少数民族传统风格的民居;三是这些传统风格的民居属于危房改造的对象。具体来说本文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首先指有形的实物建筑物,即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的侗族聚居地区的传统少数民族民居,包括建筑物的结构、材质、外形、装饰等有形部分。其次,指附着于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实物之上的文化内涵、功能需求、精神诉求和象征意义。概而言之,本文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指属于危房改造对象的既包括建筑物质实体又包括建筑文化内涵和功能诉求在内的,有形物质实体和无形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 3、研究方法1

11、)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工具,是为研究目的服务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围绕自己的研究假设,对研究对象、研究场景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从而选出恰当的研究方法。接着采取科学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而分析资料背后隐藏的社会因素,探讨社会中成员的认知、态度、行动和隐藏其后的原因,试图找出社会事实之间的内在规律和关系特征。通过梳理文献可知,目前对少数民族地区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的现状、所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研究很少,因此,本课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危房改造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是一个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特征的概念。少数民族地区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的现状如何?取得了哪

12、些成效和经验?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调查;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危房改造和传统民居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是一种主观评价和判断,对此我们采取访谈法,了解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的认知、看法、态度和观点。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讲究研究的标准化和精确化,有一套比较严格的研究程序,能够利用数学的统计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作出比较精确的分析。定性研究跟定量研究相比,研究者主要通过收集调查对象的声音、相关的文字和图像等第一手资料,站在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理解其思想观点、社会背景、结构处境和行动意

13、义。这样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互相补充和互相印证。在危房改造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课题中,既有对危房改造、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的客观现实进行整理分析,又有对这个过程中存在的成效和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单一的研究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提高研究质量。2)资料收集方法和过程本子课题所获取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深度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本子课题调查的地点主要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选择黎平县进行调查研究,一是出于调查的方便和可行。课题组成员多次在黎平县进行相关调研活动,为本次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前期资料;二是我国的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

14、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而黎平县是侗族主要聚居区,其侗族人口约占全国侗族人口的一半,保留着比较多的侗族传统民居;三是黎平县从2008年我县开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四年,其中危房改造与侗族传统民居保护关系密切。本课题的实证调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0年7月到2011年10月整理文献资料,进行前期访谈,制定问卷,进行试调查。由于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对“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这个论题的系统研究,给本文收集资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课题的文献整理主要包括两大块,第一部分是对目前报纸上、政府机构中关于危房改造的报导、文件、指示、方案等材料

15、进行收集,第二部分是对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现状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政府机构中负责危房改造的相关领导人进行访谈,了解政府行动者对该地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话题的认知、态度;对实施了危房改造的少数民族居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民居保护情况的想法、看法,并观察危房改造后的少数民族民居中哪些传统的、民族性的特征发生了变化。第二个阶段:2012年5月到2012年8月对侗族聚居地实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由于本课题主要关注危房改造和贵州省侗族、布依族和苗族三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保护之间的关系,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8月是对这三个少数

16、民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调查阶段。对黎平县中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的侗族聚居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问卷是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咨询了有关专家的基础上设计的,并在2011年2月进行了15个样本的问卷调查。在正式实施调查过程中,大体的调查过程如下:首先利用分层抽样的原则,在黎平县的25个乡镇中抽取坝寨乡、洞寨镇和双江乡三个乡镇。然后从坝寨乡11个行政村中抽取青寨村,从洞寨镇10个行政村中抽取岩洞村,从双江乡9个行政村中抽取贵迷作为实地调查地点。在实地调查中,首先对乡镇负责危房改造的政府官员进行访谈,了解该乡镇危房改造的总体情况。然后在乡镇政府官员的帮助下,取得与各村领导的联系。在村组领导的帮助下,通过其危

17、房改造用户数据库,采取简单随机原则抽取危房改造居民,获取这些居民的详细住址或其他联系方式发放问卷。问卷采取自填式或调查员员代填式。问卷填完后由调查员检查并回收,调查员在回收问卷时赠送些小礼物以示感谢。本文的初衷是想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进行问卷调查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偏差,原因有两个:一是抽取的对象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调查,须要作调换。例如在调查过程中抽中的居民刚好外出打工,或是刚好有急事,因此只能作临时调换;二是有些访谈对象的选取是以滚雪球方式获得的。即在做完一个访谈对象后,研究者请这个访谈对象帮忙,介绍他们的一些邻居和熟人进行访谈。这样以此类推找到更多的访谈对象。访谈对象的确定主要也

18、有两种:一是是在做问卷调查时,咨询访谈对象是否愿意就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的交谈,在征得其同意后约定访谈的地点和时间;二是访谈对象推荐(滚雪球方式),由这个访谈对象跟其邻居或熟人约好,然后调查员再联系,征得其同意后再约访谈的时间和地点。访谈的地点主要是村民的家里、村民聚集的小商店里、村民劳动的田地里。访谈的时间都是选择在白天进行。在访谈过程中,主要围绕访谈大纲进行,充分运用访谈技巧,尝试多种提问方式,访谈中注意抓住重要信息,及时做好笔记,能录音的情况下尽量录音。此外,在访谈中,访谈员尽量打消访谈对象的顾虑,强调访谈的研究价值,尽量使调查对象表达其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从而保

19、证访谈资料的有效性。第三个阶段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整理资料,撰写子报告。这个阶段主要是为子课题收集一些补充材料。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要访谈员征得调查对象同意,留下联系方式。整理资料的时候再通过这些联系方式与被调查对象取得联系,进行回访或进一步了解需要补充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使调查到的资料切实可信和切实可用。关于侗族的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为76.2%。全部问卷经过核实进行编码并输入电脑,采取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访谈实施了危房改造的侗族居民15人。访谈时征得被调查对象同意的基础上用录音笔录了音,访

20、谈结束后转换为word文档进行保存,形成访谈材料7万余字。除了访谈少数民族居民外,由于危房改造工程涵盖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课题组成员还与相关政府官员进行了座谈,并向有关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咨询。这些座谈和咨询的文字材料也有2万余字。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实地调查回收问卷后,由调查员对问卷进行检测确认,剔除无效问卷,对问卷中可疑之处进行核实(如果该问题不能核实则此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在访谈结束后,由访谈员当天整理好笔记,并与录音笔中的声音材料进行比对,尽量使访谈内容完整、真实。资料的初步分析贯穿于实地调查的整个过程。对于个案访谈,由访谈员根据访谈材料和访谈过程围绕主题积极归纳,注意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

21、传统民居保护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话语、行动背后的社会结构原因;在分析访谈对象所提供的相关资料时,注意捕捉一些访谈提纲中没有涉及而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新信息,为后面展开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4)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资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决定了研究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为了保证研究资料的信度和效度,本课题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充分阅读相关文献,尽量采取过往研究中其他研究者使用过的指标来保证问卷调查中的效度。同时,在问卷设计上,尽量通俗化和简单化,确保研究对象能理解,并容易理解。在问卷设计出来后,与其他专家学者讨论,并请他们提出相关意见。在正式进行问卷调查前,进行小规模的试调查,进一步完善问卷。在正式调查时,

22、抽样方面尽量采取随机原则,在调查实施前严格培训调查员。在调查时间上尽量选择白天、农闲的时候进行调查。问卷回收后对留有联系方式的调查对象抽取5%进行回访和复查,对问卷中的遗漏或模糊之处予以补充,尽量使问卷资料完整真实。第二,在进行访谈时,调查员坚持客观中立原则。不对被调查者的看法和观点予以直接评价,只是客观地记录其观点。访谈过程中努力做到耐心倾听,仔细观察,不忽视一些非语言和文字的信息。访谈结束后及时进行整理,尽可能多地记录访谈中发现的一些重要信息。访谈整理完后与原始录音材料进行比对,尽量使整理材料忠实于访谈对象的愿意。通过以上的方式,尽量保证调查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从而确保研究具有较高的

23、质量。二、侗族及侗族传统民居保护现状概述(一) 侗族及侗族建筑文化简介1、侗族简介侗族 贵州侗族民居,贵州民族文化网上博物馆: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四省(区)毗邻的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南新晃、通道、芷江、靖州、会同;广西的三江、龙胜和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县交界处,以及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贵州的侗族人口最多,居190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贵州侗族人口为1400344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 贵州的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以糯谷为盛,以香禾糯为名。除了农业外,林业以盛产杉木为主。池塘稻田普遍养鱼。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

24、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原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侗族地区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极珍贵的价值。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都充分表现了侗族多彩多姿的传统文化特色。2、侗族的建筑文化侗族建筑 易风.中国少数民族建筑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

25、4:55-59的典型代表主要为鼓楼、风雨桥和凉亭。这几类建筑体现了侗族的水稻民族特质,是侗族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侗族人们生存艺术的杰出代表。 侗族的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核心标志,也是侗寨的心脏。鼓楼的楼宇式建筑样式尽管跟汉族的“楼”的称呼具有想通性,但鼓楼却非同于一般的楼房,在侗族人们那里,鼓楼不仅是一座座实体性的楼宇式建筑,不仅是侗族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集散地,而且已经幻化为侗族的一种民族团结的精神,一种体现民族核心意识的精神纽带。有侗族民歌为证:“未建寨子,先建萨坛(祭祀的坛堂)和鼓楼”。 侗族的鼓楼是木结构,属于重檐、多柱式的建筑。鼓楼建筑的用料、结构、尺寸、形状、用料配置数目、雕

26、花雕饰样式及整体的形构等都体现了侗族独特的审美倾向、艺术表现和文化意蕴。侗族人民不使用铁钉而是用木榫把大柱、衬柱和横梁等巧妙组合,使整个鼓楼牢固、紧凑、雄伟、美观,这显示出了侗族人们在民族建筑方面高超的技术和独特的审美倾向。鼓楼的命名源自鼓楼中的牛皮大鼓。鼓楼中悬挂的鼓一般长约三米到四米。侗族村寨的村民只有在进行聚会议事、节日庆典、聚集娱乐等村寨集体事物时才登楼击鼓。鼓声能起到互通信息,整合村寨村民的功能。鼓和鼓楼在侗族人们心目中已经不仅仅是实体性、形而下的器物存在,而是侗族村寨村民集体情感、精神诉求、审美情趣等的抽象性、形而上的精神象征。 除了鼓楼,侗族的风雨桥也是这个民族独特建筑技艺和建筑

27、风格的代表之一。侗族的风雨桥集美观和多样功能为一体。在外观形式上,风雨桥把桥、亭、廊等样式结合成一个整体。风雨桥一般跨越在河流之上,发挥着桥的功能,桥栏边设长椅,能让路人小憩。桥栏和桥上加盖顶棚,形成廊和亭的样式,并且加油漆、加色彩,加图画,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因此风雨桥又叫做“花桥”。大型的风雨桥的桥墩一般是大青石,在桥墩上一般采取托架简梁式的结构,用铺架成排的杉木做成桥梁,逐层挑出,然后再加上梁面,这样就增大了桥孔的跨度。桥亭是建在桥墩上的,整个桥亭,不用铁钉,全用木条,以木榫衔接,斜插直套,上下交错,浑然一体,独具匠心。 侗族的风雨桥给人们带来了建筑艺术上的审美享受,更是人们了解侗族风俗

28、文化的另一扇重要窗口。侗族人们把风雨桥当成是彩龙的化身,吉祥的象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不顺,不吉利、不幸时祈求平安、顺利、吉祥而祭祀神灵之所在。这样风雨桥便从一所普通的实体建筑物抽象成为侗族人们心目中的精神之桥,族群交往和认同的灵魂之桥。风雨桥上寄托了侗族祖先适应,也凝聚了现时代的侗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未来时代的侗族人们追求族群认同的源泉之一。 在侗族的公共建筑中,凉亭也是值得一提的代表性建筑。园治亭:“亭者,停也,所以休憩游行也。”侗族人们大多在山高路远之处劳作,为了在劳累之后能有一个地方小憩来恢复体力和精力,他们在高山的半腰上或是上山的小道旁修建了很多的小凉亭。凉亭的结构

29、简单,是一个仅靠柱子支撑的上有顶盖,四周敞开的建筑物。凉亭内的两边一般放有连柱长凳供路人休息。在冬天气候恶劣时,有些老人喜欢在凉亭中生火塘,为路人取暖用水提供方便。侗族人们喜爱为这些公共设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侗族村寨,有些年轻人庆祝自己生日的方式是去修葺凉亭,给破漏的凉亭添瓦补洞,这些举动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侗族人们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淳朴民风。 鼓楼、风雨桥、凉亭等建筑样式由于数量较少,结构别致、公益性功能取向,属于侗族建筑艺术的核心的、典型的代表,是侗族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在现时代,对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开发活动中,这些建筑样式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30、重视,因而最容易引起人们的保护和开发。比如,鼓楼和风雨桥的结构样式被复制在一些非侗族居住区的风景区、公园、旅游景点,鼓楼和风雨桥的建筑特点、建筑技巧被一些现代建筑工匠,被拉进建筑学对民族建筑特色研究中。这些活动从客观和主观上体现了人们对侗族典型性建筑的认知和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挽救民族传统建筑样式和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民族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作用。 然而一个民族的建筑特色和建筑文化不仅仅只蕴含在这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物质实体之中,也体现在与该民族个体成员自身居住的风格和习俗之中。因此,关注民族建筑文化的完整性和传承性就不能忽视对该民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的研究。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

31、和传承研究应该成为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研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宏大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历史,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宏大历史重要,但是平民的历史也不能忽视。)(二)侗族民居特点及民居文化的保护现状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第11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建筑是人类根据一定的“无”(即空间),利用石头,木料等搭建而成的一种供人类居住的“有用之室”,为人类因地制宜而与自然山水之介入生化的有机统一而构成的人类生存空间 罗中玺.黔东北“干栏式”民居建筑的哲学思想M:?161页。人类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

32、,往往因地制宜地在与自然的协调中建构自己的遮风避雨、防暑御寒的居住空间。这个空间的格局从最初的单门独屋到小村院落再到族群聚落逐渐拓展开去。如果说侗族的鼓楼、风雨桥以其功能取向的集体性,形式取向的唯美性,结构取向的复杂性而誉为侗族民族建筑中的“大家闺秀”的话,那么侗族民居建筑则可以称得上侗族民族建筑中的“小家碧玉”。民居建筑集实用性、社会性、普遍性、艺术性为一体,更能细致地记载了该民族文明演进历程,更具体地展示了该民族文化传承的轨迹。侗族民居建筑的典型特点属于“干栏”式。“干栏”式建筑源于古代的“巢居”。这可以从我国古代的史书或地理著作中得到考证。太平御览的始学编中有这样的记载:“上古皆穴处,有

33、圣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 引文出自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而在林邑记中进一步进行了补充:“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 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对“巢居”记载更为详细:“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考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近代以来,学术界对“干栏”式建筑进行了考古、考证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安志敏认为“干栏”式的出现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长江流域一带 安志敏“干栏”式建筑的考古研究J考古学报,19

34、63:2。费孝通在其著作中也明确指出:“到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建筑已分为南北两大系。南方从巢居发展为干栏式建筑。”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76徐仁瑶等在其著作中指出干栏式民居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居中的典型民居 徐仁瑶,王晓莉.中国少数民族建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0-51。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取向对传统建筑的改造、破坏、颠覆和取代,建筑风格呈现“单向度”的发展态势,为了维护、保护传统建筑,挽救传统建筑文化的消亡,学术界对“干栏”式等传统建筑样式进行了关注、论证和深入研究。向龙等从建筑文化价值保护的视角对土家吊脚楼

35、进行了研究 向龙,龙湘平.论土家吊脚楼的文化价值取向J.装饰,2005:6,杨婷从生态美学的视角揭示了西南壮侗族的干栏文化体系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 杨婷.西南壮侗民族地区干栏文化体系的生态美学思考及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J.语文学刊,2006:1。历史告诉我们,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前后一直到汉晋时期,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最古老的族群是百越族。百越族演变至今分化为众多的民族,如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土家族、壮族、傣族、水族等。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既发展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又保留了一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其中干栏式建筑便是许多少数民族建筑的共同特征。干栏式建筑在傣族、仡佬

36、族、壮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都保留着。这些民族的建筑风格尽管在做工、用料、装饰、雕刻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由于其建筑都属于一种底层架空的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因而统称为“干栏式”建筑。贵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是苗、侗、布依、仡佬等百越族的后裔们的生息繁衍地之一,在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干栏式建筑文化便是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黔南苗蛮图说中就记载过仡佬“所居屋去地数尺,架以巨木,上覆杉叶。”溪蛮丛笑中记载:“仡佬所居不着地,虽酋长之富、屋宇之多,亦皆去地数尺,以巨木排比杉叶覆屋。”这些著作表明了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民居普遍的建筑样式就是干栏式建筑 转引自罗中玺.黔东北“干栏式”民居建筑的

37、哲学思想?:162页。 在易风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一书中,作者用一章的内容从侗族吊脚楼的地理分布、建筑选址、用料讲究、结构特点、功能分区、外形特征等方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侗族民居的吊脚楼。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侗族吊脚楼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等地和湖南的通道以及广西的三江等处。吊脚楼大多分布在山区,依地形地势而建筑。在用料方面主要是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木头、竹子、茅草或土瓦和石灰等。一般的吊脚楼是两层、三层或四层等,大多是六排五柱五空式,每空宽约4米,深约10米,中间三空为正屋,两头为偏厦,屋顶是四斜面的,整个楼房的梁、柱、枋都用榫卯合,不用一钉。底层关猪喂鸡,或是堆放农具、柴禾等杂物,第二

38、层比较干燥,是人居住的地方,一般放火塘,神龛、凳椅等。此外有长廊供家人休息或妇女织布纺纱。第三层主要是谷仓和晾晒禾把的地方。卧室在火塘、厅堂的后面。顶棚一般堆放杂物。屋檐一般涂抹成白色,或是雕刻图案。屋顶一般用杉木皮或土瓦覆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侗族吊脚楼的外形整体看像一个“凹”字,平房为单檐结构,开口屋为双檐结构 易风.中国少数民族建筑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57-58。贵州的侗族 贵州侗族民居,贵州民族文化网上博物馆)分为“北侗”、“南侗”两个部分。北侗地区的居民与当地汉族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有些侗

39、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批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南侗地区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其地僻处苗岭南麓,溪流遍地,沟壑纵横,流水淙淙。当地侗胞,依山傍水,修建房屋。由于深受山区地形和潮湿气候的影响,几乎都建干阑式吊脚楼。楼下作猪牛圈,楼上作起居室。南侗地区盛产杉木,民居建筑体积较大,房屋高度很不一般。不少侗族民居以杉木为柱,杉板为壁,杉皮为“瓦”,尽是杉树家族,全然杉的世界,极富民族特色。这种民居建筑的一大特点是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占地。每层楼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如用栏板,还特意凿一圆形孔洞,供家犬伸头眺望。由于层层出挑,

40、檐水抛得很远,有利于保护墙角,且可以利用层层檐口,晾晒衣服和谷物。除利用檐下晾晒谷物外,侗族同胞还在住房附近利用杉杆搭建梯形禾晾,利用杉木修建吊脚粮仓。粮仓也多修建在水上,有利于防火、防盗、防鼠、防潮。就目前侗族吊脚楼的保护情况来看,在一些旅游景点或是准备进行旅游开发的地区进行了集中的保护,而其他没有作为旅游景点或是没有被纳入到旅游开发的侗族村寨的民居就面临着自生自灭的局面。而民居和其他特色公共建筑物一样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少数民族民居是中国各少数民族人们集体描制的建筑图本。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民族传统民居面临着传承、保护和发展的问题。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危

41、房改造工程作为政府主导的一项重要活动必然会对当地少数民族民居产生重要的影响。给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如果能使改造和保护并举,那么既能保护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特色,又能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居住水平。因此正确处理危房改造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三、黎平县及相关调查村寨的危房改造和民居保护现状概述(一)调查地点情况简介1、黎平县情简介黎平县 黎平县.百科名片,百度词条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东接湖南靖州、通道县,南连贵州从江县和广西三江县,西倚榕江县,北靠锦屏、剑河县。全县地跨东经108 度

42、37分109度31分,北纬25度44分26度31分,县城地处东经109度08分,北纬26度24分。辖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1497个自然寨。国土面积4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87公顷。2008年末总人口52.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9.62万人,非农业人口13.56万人,人口出生率12.16,自然增长率5.33,符合政策生育率92.81%,人口较多的民族有侗族、苗族。2006年末人口51.7万人,其中侗族人口35.9万人,占总人口的70%,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和侗族文化中心腹地。黎平县的主要矿藏有硅、黄金、煤等。森林覆盖率78%。,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示

43、范区和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黎平现有特级旅游景点2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25。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51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超过全州3.6个百分点,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的18亿元目标。农业总产值完成10.27亿元,同比增长7%,粮食总产量16.92万吨,同比增长1.14%。工业总产值完成12.87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9.01亿元,同比增长21.8%。争取到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75个,总投资3亿元,当年下达中央资金1.53亿元,占全州中央新增投资下达资金的10.69%,排名全州第一。

4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两高”建设)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102.4%(其中,县级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22亿元,同比增长37.1%),增长额度、增长速度均创历史新高,增速超过全省30.8%和全州39.8%的水平。财政总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28.56%,增速排名全州第5位,大幅超过“十一五”1亿元目标。金融存款余额27.32亿元,同比增长14.76%;各项贷款余额13.25亿元,同比增长22.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5亿元,超过了“十一五”7亿元目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35元,增长7.6%,比“十一五”目标增加9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

45、98元,增长10.7%,比“十一五”目标增加398元。全年木材加工企业完成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220.35%,创历史新高。通过努力,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3亿元,同比增长30.9%。2009年,共接待游客93.87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905万元,同比增长17.8%。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39.6亿元,比2006年增长1倍;财政总收入3.8亿元,增长3.5倍;工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1.4倍;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增长3.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31亿元,增长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1000

46、元,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940元,增长83%;银行存款余额43.5亿元,贷款余额22.5亿元,分别增长3.6倍和2.5倍。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厦蓉高速公路(过境)已于2011年3月建成通车,贵广高速铁路(过境)将于2013年底建成通车,黎平机场至洛香高速公路将于2012年6月建成通车。县城至天生桥二级旅游公路城区段、中潮至洪州的红色旅游公路、东风林场至锦屏敦寨(果园)出县油路、坝寨至大稼通乡油路建设进展顺利,肇兴景区过境公路改道工程完工,平途经尚重至德化通乡油路开工建设。通村公路建设任务超额完成,新修通村公路309.3公里。开通了黎平到广州的航班,黎平至贵阳航班

47、加密并实现良好运营。黎平作为贵州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对于侗族民居的保护非常重视。现已作为旅游开发的侗族村寨有肇兴侗寨、岩洞侗寨、堂安侗寨三处。肇兴侗寨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戏楼、歌坪点缀其间,全寨共1100余户,45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美称。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国网、凤凰网、南方网等全国34家媒体协办“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被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评选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肇兴侗寨作为贵州省唯一景点入选。肇兴最出名的是五座鼓楼、五戏台和五

48、座风雨桥。岩洞侗寨距黎平县城28公里,着有优越、浓郁、古朴、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东接肇兴鼓楼群和地坪风雨桥景区,南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鼓楼景点,西邻茅贡乡高近、地扪、腊洞等“侗戏之乡”,北与黎平古城、高屯天生桥风景名胜区相通。岩洞是侗族风情、侗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清代侗歌宗师吴朝向就出生于岩洞宰拱,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要数“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宰拱“万麻墓”,各村寨的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民间工艺品有用楠竹制成的蒸笼、饭笼、提篮等别具一格,民间刺绣十分美观、艳丽,特别是岩洞侗族服饰已成为侗族地区服饰的代表之一。堂安侗寨

49、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2、黎平县坝寨乡情况简介坝寨乡位于黎平县城西面,乡驻地距县城28公里,东接德凤镇,西界茅贡乡,南邻岩洞镇,北连孟彦镇、罗里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541090,北纬260 09260 17。全乡总面积138.5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768米,最高海拔在犀牛坡,为1091

50、.7米;最低海拔在青龙村下青龙寨,为570米,相对高差521.7米,地形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年平均气温1520,最高气温达36,最低气达温零下5;无霜期180230天;年均降雨量为1300毫米左右。境内有四条主要河流,即高场河、器寨河、坝寨河、连硐河,均属亮江上游源头,全部流经乡境内各村后汇入八舟河流入亮江。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乡政府驻地设在坝寨,辖原器寨和坝寨两个小乡的11个村民委员会80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寨。聚居有侗、汉、苗三种民族,以侗族为主,侗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5%以上。有吴、杨、石、徐、张、宋、何、潘、林、陈、薛、李、左、钟、刘、彭、黄、周、唐、谢、龚、王、程、冷、罗、闵、

51、胡、段、粟、袁、陆、赵32个姓氏。2005年底全乡共有2850户,总人口14231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231人,非农业人口1100人。总耕地面积6650.42亩,其中稻田面积6271.58亩,土378.84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5亩,属人多田少的乡镇之一。黎榕省道和坝尚县道两条公路主干线穿越于境内8个行政村。高场、连硐、锦团、青龙四村的村级公路从60年代起陆续修通。全乡除连硐村的阡洞、登应两个边远自然寨未通公路以外,其余30个自然寨全部通公路。全乡境内公路总长69公里,其中省、县道29公里,乡村公路40公里。大部分村寨都修有纵横交错的农用便道。青寨行政村位于黎平西部,距县城29公

52、里,离乡政府驻地1公里。地跨东经1080 58,北纬260 12之间。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东与坝寨接壤,南与连硐交界,西与茅贡寨头村接边,北与蝉寨为邻。308省道公路从寨中穿过,交通十分便利。海拔620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最高气温3536,最低气温零下35,无霜期260天。村前一条小溪把田坝分成两边,南边住有岑寨、平寨,北边住川寨。南北两寨由一座建造独特、雄伟壮观的水泥结构单拱加建木质风雨桥横跨河岸连接。川寨鼓楼建于1883年,198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旁边有1876年立的安民告示石碑一座相忖。该村侗族风俗和文化传统浓厚,各种侗族习俗文化得到保护和继承。如演侗戏、唱侗歌、吹芦笙

53、、斗牛、踩歌堂、走众亲(多耶)、民族节日、婚丧嫁娶等民族礼仪沿袭至今。青寨村辖4个村民小组,住3个自然寨。2011年有225户、944人,全村都是侗族,全部姓吴。1984年有耕地305亩,人均2.12亩。有耕地272.44亩,人均耕地0.28亩。减少原因为人口增长、基建占地。农业主产水稻,次为油菜、红薯、豆类等作物。过去种稻只有高杆和矮杆,产量极低。3、黎平县岩洞镇情况简介岩洞镇位于黎平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区域面积1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58亩,林地面积16.4万亩,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8个自然寨,75个村民小组,共3556户,15221人,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林业和种植业,

54、次之为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仅为2017元,是省级三类重点贫困乡镇之一。岩洞村侗族之乡,位于黎平县西南部,距县城有28公里。东邻竹坪,南接岑卜,西连述洞,北抵德凤甫洞村。先后是区乡镇所在地,是区乡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全村共有9个自然寨,20个村民小组,824户,3692人,男为1946人,女为1656人。以侗族为主,杂居少数汉苗族,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吴家姓氏为主,杂有赵、石、杨、李、陈、封、邵、江、邓、潘等姓。全村总面积为33.6平方公里,分别在海拔360-800米之间。耕地面积2421亩,其中田2260.6亩,土169.4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6亩。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副

55、业。森林覆盖面为50%。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村民勤劳朴实,年人均纯收入1491元,人均占有粮食330公斤。交纵横通车。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和谐生活着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创造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尤其是有二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民风质朴,村民热情好客,洋溢着浓郁的侗乡豪放之气,是旅游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岩洞镇的岩洞村是这次课题组调查的重要地。岩洞村位于黎平县西南布,距县城28公里。东邻竹坪,南接岑卜,西连述洞,北抵德凤甫洞村。先后是区乡镇所在地,是区乡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全村共有9个自然寨,20个村民小组,824户,3692人,

56、男为1946人,女为1656人。岩洞是典型的侗族之乡。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汉苗族人口只占2%左右。全村以吴姓为主,杂有赵、石、杨、李、陈、封、邵、江、邓、潘等姓。全村总面积为33.6平方公里,分别在海拔360-800米之间。耕地面积2421亩,其中田2260.6亩,土169.4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6亩。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副业。森林覆盖面为50%。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村民勤劳朴实,年人均纯收入1491元,人均占有粮食330公斤。岩洞村是侗族独特的名村古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依山傍水而建寨,风别坐落在小河两岸,青山环绕,古树参天,中间是田园小坝,小河潺潺流淌,穿坝而过。两

57、边寨中两座鼓楼耸立寨上,工艺精巧,美观古朴,特别是四州寨的独柱鼓楼更为雄伟壮观。远有木结构的民居民宅吊脚楼,玲珑巧妙的寨门、戏台、风雨花桥混为一体。象征着侗乡,古老神奇,清新爽直,环境优美,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统一见岩洞村基本情况资料。 4、黎平县双江乡情况简介双江乡距黎平县城62公里,总面积262平方公里。东北和西北分别与该县的岩洞镇,口江乡相连,东面与永从乡,肇兴乡相邻,南面和西南面分别与从江县的落香镇,贯洞镇,高僧乡,谷坪乡,网洞乡接壤。全乡辖17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55个自然寨,共4287户,总人口19255人,侗、苗、汉、壮、瑶等多民族杂居,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全

58、乡共有耕地面积12766.96亩,其中田12093.72亩,塝坡田占80,人均0.65亩,土面积673.64亩。双江乡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区,最低海拔240米,最高海拔1218米,年平均气温17.1,年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无霜期达290田,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农业气候条件优越,特别是双江、四寨、寨高、贵迷、觅洞、吕孖年均气温17-18.8,1月均气温5.4-6.1,大于10积温4754-5527,极端最低气温-6.4,是发展柑桔的适宜区。主产水稻、油菜、松脂、天麻、茯苓、香稻等。现有椪柑480亩、蜜桔600亩、沙田柚150亩、板栗2500亩、核桃225亩。 双江乡森林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59、。全乡共有林地面积4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其中松脂基地1500亩、楠竹基地2000亩、天然草场资源1200亩。境内双江河属都柳江上游水系,主河长54.6公里,平均流量18.19立方米/秒,水能资源蕴藏量2.13万千瓦,水能资源占全县开发量47.68。共有水库5座。乡境内有全县最大的双江水电站,库区容量2345万立方米,库区面积为8.4平方千米。 双江是黎平县人均国土面积最大的乡、是黎平县水能资源最丰富的乡、是黎平县发展柑桔的最适宜区。辖内的17个村中,通公路的有15个村,村村通电,移动电话覆盖17个村,通程控电话的有6个村,通自来水的有9个村。四寨村是侗族传统摔跤的发源地,享有“侗族摔跤之

60、乡”的美誉,斗牛节等活动最为壮观,是侗歌声声电视剧外景拍摄基地。双江乡是中国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科学研究基地,2004年被国家评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二)调查地点危房改造情况分析1、黎平县危房改造户数和危房改造面积情况经2008年5月份的调查统计,黎平县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的106997户农户中,共有危房户53034户,占农户数量49.575,其中,普通危房户51679户,地质灾害危房户1355户。该县的危房改造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四年。在这个过程中,共完成22531户农村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在危房改造过程中,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

61、、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原则,坚持优先安排最困难群众和最危险房屋等原则,采取超常规措施,精心组织,赶工期,抓进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任务全面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四年来共完成的危房改造户和危房改造面积情况见下表:2009-2010年黎平县危房改造户数和面积改造户数(户)改造面积(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改造户数(%)改造面积(%)合计2253112.71-200914290.81-201030321.711122111.12011136957.72351.7351.5201243752.47-68.1-68.02、危房改造对象的构成情况分析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充分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让最

62、困难的群众优先得到扶助。黎平县的危房改造对象的确定遵循严格的步骤进行。政府部门首先做好危房改造政策的宣传工作,然后由经济困难的居民自主申请,由村上报乡镇或街道进行资格审核,在上报县级部门终审和备案,然后在村、乡、县三级部门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后,群众无异议后方可以得到危房改造扶助指标,获得扶助资金。从下表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2年四年时间里,黎平县危房改造扶助对象绝大多数是经济最困难的家庭,2010年扶助的这类家庭占全年危房改造对象的95.8%。2009-2012年黎平县危房改造的救助对象情况合计2009201020112012户 数(户)占比(%)户 数(户)占比(%)户 数(户)占比(

63、%)户 数(户)占比(%)户 数(户)占比(%)合计2253110014291003032100136951004375100最困难家庭合计1231654.7106674.6290595.8556340.6278263.6其中五保户、低保户812436.140728.5238478.6439432.198422.5受灾户429119.065946.1 52117.212689.3179841.1一般困难户1021645.336325.41274.2813359.4159336.4 3、危房改造投入情况分析 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各级政府把下达的各种惠民政策进行整合,从而减轻了居民危房改造的经济负担。随着各种惠民政策的持续颁发和财政补贴资金的如实发放,黎平县地危房改造户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2012年跟2011年相比,政府所投入的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在一级危房上户均提高了0.23万元,而二、三级危房政府补助标准户均提高了0.15万元,详细情况见下表:2009-2012年黎平县投入的危房改造资金情况家庭类别危房等级补助标准2009201020112012低保户二级3000300055007000三级2000200050006500困难户一级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