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71113115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比较与测量第1课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内容:在观察中比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明白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学习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2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培养学生对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反思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2.引导学生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学生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等(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

2、;最好是缩放 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师准备:课件。课 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情境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2.聚焦问题。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3.揭示课题:在观察中比较二、引导学生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1.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2.提出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

3、比较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3.引导学生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 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三、学生交流讨论: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 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1) 个别学生发言:自己是如何比较恐龙的大小的?(2) 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找出不同的方法。3. 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

4、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21cnjycom四、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完成P8页比较的表格:给恐龙模型排队:从高到矮:1 2 3 4从长到短:1 2 3 4从胖到瘦:2 4 3 1第2课 起点和终点教学内容:起点和终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知道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2.引导学生明白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过程与方法: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3.让学生掌握测量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4.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5、测量的认同感。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4.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学习用纸带测量。教学难点: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课 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游戏导入。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2. 问题聚焦。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根据回答,让学生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3.揭示课题:起点

6、和终点二、活动探索:纸蛙跳远比赛1. 体验纸蛙跳远。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跳跃一段距离。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 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老师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

7、部要对齐终点线。全班要统一标准。3.纸蛙跳远比赛。(1)老师发材料,分小组活动。(2)教师需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3)学生自己练习。4.谁的纸蛙跳得最远。比较自己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蛙的跳远距离。比较小组成员的纸蛙,确定“哪只纸蛙跳得最远”。要求对齐起点,然后比较终点。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比较 “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三、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可以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 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关键步骤,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接着可以提问:“观察

8、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 教师在比较中需反复提醒:对齐起点确定终点。四、贴纸带让学生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五、展示活动: 用同样大小的纸折一个飞机,看看谁的飞机飞得远。 第3课 用手来测量教学内容:用手来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3.知道 “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2.引导学生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3.

9、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4.意识到细致的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教学重点:知道 “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教学难点: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教师准备:课件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1. 问题引入。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比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

10、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教师可以追问:“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测量工具呢?你怎么用它测量的?”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2. 聚焦主题。教师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 “一拃”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二、探索活动:测量桌子的高度1. 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拃。让学生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手指一拃的长度,最后做出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拃的预测。2. 请几位学生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拃与一拃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随后

11、请学生谈谈测量的体会。3. 匹配一条测量纸带。向学生说明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我们要用一条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注意提醒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桌子的高度要一致。4. 测量纸带的长度。先讲解探究步骤,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学生注意:用相同的手指测量;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纸带上写上姓名、日期。5. 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 (代表地面)粘贴好。三、组织学生讨论:1. 请学生先观察一会儿纸带。2.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 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 结果不一样的呢?”“比较纸带上

12、的拃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不同?”3. 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去反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可能包括: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拃紧连着一拃;很难做到每一拃的长度都相同;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短。4.教师小结:人手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一般都是以拃作为测量单位。但由于人为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四、拓展与思考1.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长短不同,用脚测量自己家的房间宽度,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2.完成P10页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第四课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内容: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

13、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明白我们除了可也用手作为测量工具外,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如小棒、橡皮、书本等。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在课堂上积极动脑的好习惯3.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测量学习事物的长度学习观察和比较的方法。2.引导学生尝试使用手中各种各样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3.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3.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

14、基本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小组一块橡皮(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用的班级记录表。教师准备:课件课 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使用课件出示第3课用手来测量桌子高度和桌子长度的数据,设疑:我们能不能还可以用其它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长度和高度?2.学生思考,同桌位商量方法。3.分小组汇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方法,其他同学考虑行不行,老师一一把合适的方法罗列在黑板上。4.发布活动任务:我们就用橡皮、小立方、小棒

15、、铅笔盒、书本来测量桌子的长、宽和高。二、探索活动:测量桌面的长、宽和高。1.指导学生分组首先用小棒测量自己桌子的长、宽和高,并做好记录。2.分小组进行汇报,老师把各小组的测量结果都写在黑板上。3.提问:你有没有从这些数字中发现什么?4.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每个小组测出的都不一样。5.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用书本、回形针、小立方体测量桌子的长、宽和高。三、讨论交流:1.老师提问:为什么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长、宽和高,结果会不一样?2.学生讨论,个别回答。3.老师总结:由于用来测量的物体,同学们在测量时产生了一定的误差,所以结果不太一样。四、布置课外活动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家里的沙发、床或学

16、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第5课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内容: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 交流。2.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3.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2.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小立方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3.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3.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教学重点:

17、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小立方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小组一块橡皮(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用的班级记录表。教师准备:课件课 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使用课件出示第4课用不同物体测量桌子高度和桌子长度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个更长。然后指出,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数值不能比较,所以我们需要全班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2.统一选择测量标准物。用课件展示供选择的标准物,介绍标准物。提问:“我们应该选

18、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呢?” 发标准物。学生观察标准物后,尝试测量桌面的长度,然后小组讨论。3.分小组汇报。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几种标准物的优缺点。 教师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可以堆叠,能直接测量桌子高度;比较小,可以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测量数据的误差也会比较小。小立方体的缺点是,如果只用一个小立方体的话,测量会很慢,首尾相连很难做到准确。二、探索: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1.预测桌面和讲台的长度。学生观察桌面、讲台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2.教师提问:“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也可在学生测量 遇到问题后再问,增强学生

19、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减小组织教学的难度。学生回答后,上台演示。十个小立方体一组,用透明胶带连接起来。3.教师提问:“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 (纸带、棉线等)。4.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分发材料,学生分小组动手测量。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用小立方体制作更长的测量工具时,小立方体 之间要紧紧挨着,不能有缝隙;测量过程中也要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把数据 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5.汇总数据。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学生汇报后由教师填写。三、布置课外活动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的

20、沙发、床或学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第六课 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内容:做一个测量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可以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2.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3.在教师指导下,能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行制作。2.引导学生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2. 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3.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

21、教学难点:能制作出自己的测量带。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十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一支标记笔、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塑料桶 测量带课 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可先询问学生,他们是否用小立方体完成了课外测量活动以及他们是如何测量的。实物展示十个连接起来的小立方体和一个小塑料桶,提问:“我们该如何测量这个小桶的边沿长度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2.教师小结: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条可以卷的测量纸带,这样的测量纸带可以弯曲,可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3.今天我们来制作自己的测量带,并用它来测量物体的周长。二、制作、测量。1.介绍

22、如何制作测量纸带。(1)展示并介绍工具和使用的材料。(2)介绍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每段纸带首尾要相连;粘接时,纸带要直;用数字做标记;写上姓名和制作日期。2.学生制作纸带。教师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个别辅导有问题的学生。3.用测量纸带测量物体。先测量书的长度。填写活动手册。再测量小塑料桶边沿的长度。先让学生观察小桶,预测小桶底部边沿的长度,然后 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注意帮助在测量时读数困难的学生。三、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观察数据。2.老师提问:测量纸带与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3.学生分组讨论,个别说说,其他同学补充。4.老师总结:测量带可以测量圆的物体,比手、小立方更

23、轻,方便携带、能快速读出测量数值、不用数小立方体的个数、比用小立方体测量更准确。四、布置课外活动使用测量纸带测量更多你想测量的物体,建议测量前先预测,再实测,并比较预测,和实测的结果。第7课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内容: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知道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2.引导学生了解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2.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4、测量的认同感。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3.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4.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5.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 测量纸带 、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 课 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演示引入尺子,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或使用尺子的经历。视频播放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

25、尺子的情境,介绍世界各地统一使用相同标准单位的尺子,这样使测量结果有可比性,便于交流和使用。2.明确任务。老师:今天我们来观察和比较测量纸带与尺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二、探索活动1.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1)分发材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的纸带。(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观察、比较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交流。2.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1)教师使用课件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介绍如何读数。(2)请学生示范测量并读出长度。(3)学生分别使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测量橡皮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教师需要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三、学生交流讨论:1.教师提问:“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2.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3.老师小结: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拓展活动: 回家后用家中的卷尺测量一下家中家具的长、宽和高,并试着用表格记录下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