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宾语前置句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7108153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宾语前置句(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精品文档.文言文句式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目标:1、了解句子的 组成 成分。2、学会分析并掌握宾语前置句,并将其运用到文言翻译中去预习题(一)、翻译下面的句子,请对它们的宾语现象,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何以战?小结: 2、(1)恐年岁之不吾与。 (2)忌不自信。小结: 3、(1)惟利是图 (2)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小结: 总结宾语前置句:一、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三种类型在现代汉语中,宾语是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组成动宾短语或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用以叙述情况或说明问题的。在古代

2、汉语中,严格地说,是在秦汉以前的上古汉语即文言文(包括后人用文言写成的作品)中通常也是这样。但是,在文言文中,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构成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宾语前置结构,而且这一规则有时还非常严格。下面就结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实例来谈一谈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一)、疑问代词作动 词宾语或介词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例如:(1)彼且奚适也?(适:动词,到。)(2)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3)何以知之?君何以知燕王?(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疑问代词做宾语要前置的规则,在文言文中

3、是非常严格的,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况。(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在文言文中,如果一个句子是 否定句,而且又是代词作宾语,这时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构成宾语前置。例如:(1)恐年岁之不吾与。(2)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4)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例句(2)“忌不自信”不能理解为“邹忌没有自信心”,而应该看成“忌不信自”,即“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代词宾语“自”前置了。同样,例句(3)(4)分别应看成“莫能御之也”和“良人未知之也”,两个宾语“之”都前置了。由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

4、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两个条件中少了任何一个,宾语都不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远没有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的规则严格。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能找到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没有前置的例子,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弈秋)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另外,这种宾语前置的现象,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时不我待”。(三)、借助“是”或“之”将宾语前置这种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具有加强语气,强调突出宾语的作用。例如:(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

5、)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3)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惟是”“惟之”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典型格式,“是”“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惟”是“只”“只是”的意思,起强调突出作用。例句(2)的意思是“只有依靠兄嫂”;例句(3)的“何厌之有”即“有何厌”,意思是“有什么满足的”,这里的“之”字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在这类宾语前置的情况中,如果宾语本身是代词,通常用“之”来辅助构成“此之谓”“我之谓”等格式,并且形成了一种固定句式,翻译成“说的就是”。例如:“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节选)“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这类宾语前

6、置的情况,也留存于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如“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命是从”等。 (二)、请你提出一两个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后拓展:请翻译下面画线句子。1、乡曲(指乡里)无讥矣,然岂无草茅坐诵(指不做官)而忧天下其人者乎?而士之在高位者,曾乡曲之不若,何也?(清朱琦名实说)2、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文言文句式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导学案预习题答案:(一) 1、疑问代词做宾语2、小结: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3、小结:借助“是”或“之”将宾语前置课后拓展:1、答案:那些身居高位的读书人,竟然不如乡里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解析“士之在高位者”,定语后置句;“乡曲之不若”,宾语前置句;“曾

7、”,竟然。2、答案: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理由,你怀疑什么呢?解析“何疑”,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文言文宾语前置句课堂检测1、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古之人不余欺也。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 D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2、写出下面各句是属于宾语前置句中的哪一种类型。(1). 秦人不暇自哀。 (2). 时人莫之许。 译文:“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3).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 而今安在哉。 (5).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 吾谁敢怨?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7). 姜氏何厌之有? (9).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

8、唯命是从、唯才是举 当堂训练1.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宾语前置的翻译。(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导学案课堂检测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辨识判断句和宾语前置句的能力。答案A。 ( A 项是判断句,其余是宾语前置句)2、(1)(3):代词作宾语,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4)(6)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这类疑问代词有“谁”、“何”、“奚”、“安”等。(7)(8)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当堂训练1、(1)、答案(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解析两个“之”,为提宾标志。(2) 答案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解析“何羡”,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答案这样却还不能实行王道,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 解析“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之”字必须译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