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106888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策略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作文课)都要有书面的教案。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十五夜望月学习目标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3积累咏月的诗词。一、学生活动1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

2、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二) 赏析十五夜望月教师印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十五夜望月赏析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

3、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三) 诵明月之诗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四) 思维训练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五) 学生小结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这既是使学生总

4、结所得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所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即使否定了这堂课,教师也要辨证地接受学生的否定。)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了解作者在写人的文章中运用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3)运用抓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感受泥人张高超技艺。(4)激发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课前准备:背景资料,拓展资料与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感受名字的“奇”。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出示图片)他就

5、是刷子李【板书:刷子李】2、师:一看名字我们就知道这不是真名,通过预习,你知道为什么叫他“刷子李”了吗?3、师:同学们,在天津,人们习惯把在某一行拥有高超技艺的人,用行当加上姓氏来的方式来称呼他。二、反馈预习,明确目标。1、检查词语师傅 包袱 匀匀实实 蘸浆 露馅儿2、整理问题(1)刷子李高超的技艺表现在什么地方?(2)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的高超的?【板书:技艺高超】三、抓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句子,感受高超技艺。1、初读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最能表现刷子李高超技艺的句子,想想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并在旁边写写批注。(2)、想想作者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2、交流句子,感受高超

6、交流句子一: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_一般美。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交流句子二: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交流句子三: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1)初步了解,理解高超。(2)抓“悠然”体会高超(3)想象,进一步体会高超(4)朗

7、读训练表达高超3、总结细节描写4、交流侧面描写句子,感受高超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5、总结侧面描写6、总结学法五、运用学法拓展阅读,激发读书欲1、初读文章泥人张2、交流句子交流句子一: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

8、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交流句子二: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交流句子三: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3、引出俗世奇人,激发读书欲俗世奇人是由19个短篇小说构成的,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六、总结激趣落实阅读。七、布置作业运用写法。八、板书刷 悠然 天衣无缝 细节子 技艺高超李 曹小三 侧面鄂教

9、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终南望余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图画,展开想象,在诵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终南山的绮丽雪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想象古诗意境,感悟内在诗情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大意,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美景,感悟诗人的情怀。教学过程:一、赏雪导入,解诗题。1、同学们,武汉入冬以来的两场雪带给我们无数快乐,现在我们再次走进雪中,欣赏那美丽的景色吧!(课件出示雪景图)绮丽的雪景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自由谈)2、古往今来,人们对雪都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唐代诗人祖咏感

10、受另一番雪景。请看老师板书诗题(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诗题。3、师:终南望余雪,这个诗题是什么意思呢?(远望终南山上未消融的积雪)残雪未消的终南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领略一番。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出示古诗)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2、指名读诗,集体正音,齐读古诗。三、自学交流,明诗意。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通顺,还要能明白古诗的意思。我们平时学古诗都有哪些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串联词义,明晰诗意;搜集资料,悟出诗情。)2、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自学古诗。看看自学提示,请位同学读

11、一读。(出示自学提纲:借助注释、插图和资料,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读懂的地方做批注,不懂的地方打上“?”。读一读,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4、学生交流: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并带着理解读诗句。5、秀丽的终南山上,洁白的积雪漂浮于云端,初晴的夕阳给树林涂上了淡淡的余晖,多美的景色呀!咱们回过头来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那精炼的语言。(齐读古诗)四、入情入境悟诗情。1、诗人祖咏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景)学生边交流,教师边板书(阴岭秀、浮云端、明霁色)2、(板书后配乐)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吧。(师

12、配乐朗诵)3、睁开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终南山北面被积雪覆盖,但白色的积雪中却透出了绿色的嫩梢。(能用你的读体现终南山的秀吗?)预设2:我仿佛看到了终南山上的积雪很多很厚,直插云天,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积雪。(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或读出“浮”的动感。)想看看这样的景色吗?(课件展示图片“浮云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过渡语:远望白雪皑皑的终南山,你看,高大俊秀的山峰直插云天,洁白的积雪漂浮云端,云、雪相映成趣,面对此番美景,诗人怎能不喜爱?不兴奋?他不禁赞道(读前两行)他不禁赞道(指名读)他由衷地赞道(齐读两行诗)师:除了白云积雪,你仿佛还看

13、到了什么?预设3:我仿佛看到夕阳西下时,落日洒满终南山的树林,树梢上闪着金色的光芒。(体会得真好,带着这种情感来读读这行诗。)师:(配乐欣赏雪后初霁图)残雪、余晖,此时的终南山是如此沉静、秀美,真是别有一番意境在心头。面对这样的景色,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指名交流。预设:陶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4、是呀,日暮西山,当夕阳慢慢坠下,那洒满林梢的余晖也逐渐消散,饱览终南山美景的祖咏回望长安,丝丝凉意已悄然而至,不禁情由心生,感慨道:城中增暮寒。(指名读)这行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此时的心境?(板书:寒)齐读诗句5、此时的诗人仅仅是感到了天气的寒冷吗?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许你会有不同的

14、感受(介绍诗作背景)。6、再来读读这句诗,说说你的感悟。(对“寒”的感悟:心寒)。7、引读:是呀,余雪消融的黄昏,长安城也挡不住那冬日里的阵阵寒意,诗人不禁感慨:(齐读“城中增暮寒”。)回望繁华的长安街头,却仍有衣不蔽体的百姓流落街巷,诗人不禁感慨:(再读)夜幕降临,长安城中谁来怜惜那些挨饿受冻的人们?诗人寒由心生:(齐读)。8、(配乐朗读)同学们,这就是诗人的情怀,终南山的美景带给他享受,却也挡不住他的忧愁。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读走进诗人的内心,感悟他的心境。女生读写景的诗句,男生抒情,合作读。9、我们一起齐读全诗。五、背诵,拓展延伸。1、终南望余雪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咱们学了还得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诵)2、终南山以其独特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骚客游览,唐代的孟郊、王维等就留下了吟咏终南山的佳作。课后大家可以收集积累。(课件出示课后拓展)优质文档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