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1029044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 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一.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100$90$80$70$60$50$40S30S20$0资料来源: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 1970 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 40 美 元以来, 2005 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 特别是在 2008 年 2 月,每桶价格突破 100 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 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 140 美元。两年前,当

2、油价突破 70 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 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 年初布伦特( Brent )原油价格在 30 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 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 40美元附 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 50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 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 60 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 50美元/桶以下,跌

3、幅达到了 20 以上。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 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 07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 美元。 2007年 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 11月份在 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 次冲击 100美元关口。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 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 100 美元, 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 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 10.75 美元, 或8.41%,至每桶 138.54 美元, 单日涨幅超过了 1998年12月 10日的 单日涨幅。

4、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 7 月 3 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 145.85 美元,再创新高。 NYMEX仝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 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2. 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近年国际油价节节攀高,对国际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油价的高涨使得国际市场对此日益关注,关 于油价高涨的原因, 众多机构和学者都有过分析。 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 2008年6月 30日开始正式议程, 但首日讨论却再度陷入无休止的争论,高油价谜局依然难解。作为产业界的重量级人物,英国石油公司 首席执行官托尼海沃德和美欧等石油消费国的立场相一致,他在当天的首场全会

5、发言中率先将矛头指 向了供求层面,认为油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在于供给没有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而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 则将矛头对准了投机行为。他认为,由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美元贬值,大笔资金 流向了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活跃的投机行为才是推高油价的幕后“黑手”。世界知名能源公司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7月8日表示,导致当前国际油价加速上涨的原因复杂,但供需紧张仍然是油价高涨的首要因素。而金融大亨索罗斯 6月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回答关于能源价格投机的质询时就 指出,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吹大了油价“泡沫”。他认为,目前商品期货指数市场的狂热投 资行为,与导致 1987年股市

6、崩盘的狂热投资组合保险行为惊人的相似。经分析总结,我个人认为对于高油价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1).脆弱的供需平衡是影响油价近几年长期走高的基本因素图表三:国际石油供需走势石油产量 石油消费量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 2008从需求方面看:石油需求增长迅速。20年前,世界石油需求只有约 6000万桶/日,而目前已经快速增长到8500万桶/日左右,增长幅度达到38.5%,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高达250万桶/日,远远高于 1990年代的100万桶/日的水平。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13年之前,国际原油需求将会以年均1.6 %的速度递增。该机构最新一期报告也

7、将今年的国际原油需求预测由日均8610万桶提高到8690万桶,明年的日均需求量甚至会增至8770万桶。经济因素无疑对石油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对石油的需求,甚至一些传统的产油国由于本身需 求的增加,而转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国,如印尼;而以往消费量较少的中东国家也由于经济增长使得国内 对石油的需求上涨,如沙特、伊朗等。尽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保持了 3尬右的较为强劲的势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达5.6%,而转型经济国家平均增长更是高达5.9%。

8、这必然造成其对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增加。截至2005年3月,全球日均消费总量8370万桶,同比增长 1.5%,其中中国和印度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给国际石油市场造成一定的紧张因素。 而美国在全球油价不断上涨之际,不但不动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SPR)平抑油价,相反不断地增加其战略石油库存,令市场供求更加紧张。与此同时,日均供给总量8430万桶,同比增长1.6%,剩馀产能仅为每日约100万桶左右。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构成了决定的油价为每桶40美元左右。从供给方面看:石油供给增长缓慢。欧佩克国家是石油供给的主力军。1980年代,由于非欧佩克国家如俄罗斯、英国、挪威等原油产量的增加,欧佩克曾削减过其产量,

9、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剩余产能,这对缓冲世界石油供给不足有很大意义, 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石油生产大减,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立即增产填补了伊拉克出口的下 降,成功防止了油价大幅波动。然而目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2005年及2006年的石油需求增长比 2004年要小,但是一方面由于美国飓风、石油项目延迟以及油田自然减产等因素造成了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尼日利亚国内石油生产受到袭击而一度中断、委内瑞拉国内石油工人罢工、印尼石油产量 快速下降,使得整个欧佩克石油生产受到影响,尽管沙特作为机动产油国试图弥补这些减产,但由于其 剩余产能只有2003年时的一半左右,因

10、此不能完全抵消其他欧佩克国家产量下降的影响。根据统计,2005年开始,供给的增加开始落后于需求,特别是2006年第一季度,由于在石油供应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影响, 供给增长只有26万桶/日,而需求则增长到131万桶/日,差距非常大。国际能源机构不久前也发表报告指出,市场对未来国际原油供应稳定性的担忧推高了油价。同时,根据跨国集团英国石油公司BP的报告,去年欧佩克原油日均减产35万桶,非欧佩克产油国仅增产23万桶,经合组织国家的产量则连续第五年下滑。这造成世界原油产量去年日均减产0.2 %。这也是2002年以来,全球原油产量首次出现下降。今年以来,俄罗斯的原油增产势头又出现减缓迹象。这都增加了市 场

11、对未来原油供给可靠性的担忧。而面对发达国家要求增产的压力,欧佩克方面坚持认为,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充足,油价飞涨并非供 求失衡,而是美元疲软、地缘政治动荡、市场投机以及炼油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的。沙特原油储备局专 家纳森沙勒尔说,虽然说全球剩余产油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均1000万桶下降到了如今的 150万至200万桶,但仍谈不上短缺,全球原油供应至少能再保证100年。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之前也公开表示,高油价更多是由投机活动造成的,对此,欧佩克“无能为力”。不可忽视的炼油行业问题使得国际原油供求情况更加扑朔。需求的增长和产量变化给炼油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炼油能力的增长突出地显

12、示了对石油的需求2002年的85%上升到目前的 90%程度,10年前世界炼油能力约 7600万桶/日,近年来已上升到8500万桶/日,各大炼厂都在加紧炼油。 20年前,美国炼厂开工率约 78%90%在一些国家某些石油炼厂甚至超负荷运行。根据EIA 的统计,由于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上升,全球炼厂的开工率从石油产品的季节性需求特点使得其价格变化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然而近年来,由于短期原油供需失衡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石油产品的季节性价格模式变得不稳定。炼油业也面临原油品质的挑战。世界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这种需求主要是针对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及航空燃料等,这就使得炼厂对轻质低硫原油的偏好

13、强烈,但世界原油品质的变化却是朝着重质化和高硫化的趋势发展,美国世界炼油杂志的预测认为,世界原油平均API度将从2000年的32.5减少到2010年的32.4、2015年的32.3,而含硫量比例将由 2000年的1.14%增大到2010 年的1.19%、2015年的1.25%,原油品质的下降使得全球炼油业压力上升,随着对轻质石油产品需求的增加,炼厂不得不提高开工率,一旦石油供给出现问题或是炼厂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产出的下降,必 然助推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 如2005年一2006年期间美国的飓风使得墨西哥湾地区的炼厂受到巨大影响, 因而造成石油产品价格的上升。总之,从供需角度看,世界石油需求增

14、长如此迅速,而作为市场上最受关注的欧佩克剩余产能不断减少,使得石油供给变得不稳定,因此造成石油供需平衡非常脆弱,如2006年上半年由于尼日利亚国内石油设施受到袭击而造成10%- 20%石油减产,就给石油市场供应能否得到保障带来了不安。经过总体分析可以看到,石油供给能力与消费稍有缺口;另外,高涨的石油价格会刺激新能源的开发,长期看对产 油国是不利的,有理由相信产油国会增加产量。同时美国的经济滑坡,与能源节约的推进也会减少对石 油的需求。供需严重失衡以及失衡仍将持续的预期,导致油价屡创新高并造成市场对实际或预期供应不 确定性的过度反应。在如此紧张的市场环境下,往往只能通过价格上涨来维持需求关系的基

15、本稳定。因 此,原油大幅波动并未偏离基本面,并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紧密相关。2) .地缘政治因素等突发事件产生恐怖溢价影响供求平衡,亦为游资炒作提供契机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局势陷入动荡。而恐怖袭击事件的时时悬在世界人民头顶令油价称为惊弓之鸟。近年来,伊拉克动荡政局内部矛盾加剧,破坏石油生产、输油管道事故层出不穷;沙特炼厂 遭遇恐怖袭击、朝鲜半岛核问题、2006年以色列军事打击黎巴嫩,对黎造成灾难;美国遭“卡特里娜”、“丽塔”飓风的袭击,炼油设施、油井遭到损坏减产;美国和伊朗等国的紧张关系升温,伊朗转而进行核开发活动;尼日利亚由于内部动乱使原来每天250万桶的石油产量下降到每天190万桶,加上输

16、油管道遭到武装分子攻击出口量锐减;挪威工人罢工;以及伦敦地铁爆炸等等,每一次都造成国际油价的短期走高。这些因素中,有些确实对石油的供给带来了影响,如尼日利亚石油生产中断和美国飓风对墨西 哥湾地区的破坏等,这些事件造成了石油供应的减少,不仅仅是在心理上对市场是种打击,对市场本身 也造成了影响;朝鲜、黎巴嫩、以色列等是非石油生产国,在这些地区发生的事件大多数是在心理上对市场造成影响;基金则利用这些事件的发生,加大了在期货市场上的进出,助长了油价在短期内的波动, 据估计,国际油价中存在10-15美元左右的恐怖溢价。I 燈刃方怡世界性件負WK卜真廨血sa .=一州1 -图表四:世界性事件对原油价格的冲

17、击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 2008地缘政治的风险是油价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从08年油价的连续“闯关”看,政治动乱、战争引发了人们的石油焦虑,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大的恐慌。如果再加上新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如国际恐怖 主义,或者因食品涨价而引发的多国骚乱,不仅影响人们对石油价格的预期从而极大影响石油需求以外, 还会为投机交易创造出理想的环境。有人估计,人们在购买每桶石油时都要多付10美元的“恐怖附加费”。从图表四中世界性事件对原油价格的冲击情况来看,几乎每次涉及到石油的地缘政治事件,都会 引起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甚至于飙升。美国的中东政策和伊拉克战争也产生了预想不到的后果;对伊 朗和伊拉克乃

18、至利比亚的经济制裁,损害了这些国家的石油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石油供应。而 伊拉克战争,则在事实上使这个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储藏量的国家陷入不安定状态,伊拉克的石油产 量至今也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伊朗核问题的久拖不决,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伊朗的石油生产和输 出。和以色列的关系则陷入了更加令人担忧的境地。2008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最为明显的是尼日利亚和伊朗。尼日利亚的罢工和绑架事件频传,而伊朗2007年5月以后,尼南部产油区社会治安急骤恶化,尼日尔三角洲地区的河流州、三角洲、巴耶尔萨州及其濒临的海上钻井平台经常发生绑架事件,迄今有超 过200名外国人在当地被绑架。当地武装组织对重要出口输油

19、管道进行破坏,原油生产及出口受到严重 影响,一些国际石油公司的钻井或输油设施被迫关闭。动荡的局势使尼日利亚的原油日产量仅为200万桶左右,比高峰时期 260万桶的产量减少了大约四分之一。伊朗是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2008年4月份伊朗日平均出口原油 390万桶,伊朗局势牵扯面大,每一次伊朗核问题比较紧张的时候,原油价格就会很敏感。6月6日,原油价格创下原油期货挂盘以来新高就是在以色列威胁不排除攻击伊朗的言论刺激下形成。伊朗声称一旦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将对霍尔姆斯 海峡实施封锁,而从海峡中经过的油轮每日运送的油气将近世界总产量的20%将会对全球的油价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缺少相应的替代方案,现有的东西

20、输油管已经不堪重负,一些已经废弃的输油线路缺少 维修。中东出口的石油最大消费者是亚洲国家,超过60%剩余消费者中欧洲为 16%美国仅为11%。而亚洲国家的资源十分稀缺,可能将成为最大的受损国;同时国际游资炒作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大油价的变 动。3) .非商业性的投资基金炒作及美元贬值等金融因素助长了短期内油价波动首先,国际游资炒作抬高了油价。基金原油期货持仓量与国际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每当基金净多持仓量大幅增加,国际油价随之飙升,而当基金大幅减仓时,国际油价便会出现快速下挫。影响国际 油价的各种因素都会成为国际游资炒作的题材,因而国际游资会对油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供需因素 造就了此轮油价的整体

21、上升的走势,然而各种投资基金利用造成这种脆弱供需平衡的各种因素,尤其是 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石油供求的不确定性作为契机炒作,助长了短期内油价的波动。美国舆论界宣传原油价格将冲破100美元关口以及石油供给能力不足的论调,使超过 1万亿美元的热钱进入石油期货市场炒作。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上是在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主导下确定, 美国和进入美国的投机金融家、期货原油投机商炒高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油价。据纽约期货交易所统计,纽约市场入市基金家数由一般情况下的4000-5000增加到8500多家,基金净多头寸一度高达 27万手左右,相当于 2.7亿桶,是正常全球需求量的3倍多.据估计,目前高油价中有15

22、-20美元的投机溢价。今年 3月30日,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第一次发表其油价超级上 涨观点时,激发了市场的想象力。它关于油价可能上涨至105美元/桶的观点,立即在市场引起轩然大波,宛如在当时一片牛市氛围中投下一个炸弹,当天油价大涨1.5美元,也为今年夏季油价突破70美元/桶埋下伏笔。之后,高盛先后共三次发表看多油价的观点,而每次都会激起原油价格的大涨。高盛公司发表的报 告全然不理会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油价高企已开始削弱原油的需求,它再次强调了原油市场供给紧张 的局面将维持数年。高盛的报告出台与油价走势有些巧合,每次都在油价处于下跌之际,市场对此也是将信将疑。有人将高盛报告的商品研究团队与高

23、盛的石油交易员联系起来,怀疑他们之间会不会出现共谋。因为每次报告公布之后,对冲基金以及所谓的投机商总会对掀起对油价的推波助澜。图表五:投机活动对油价的推动石油笑A1.5次贷低息短期罐险需求新兴市场国东 的外孔储蒂K老些金17万亿鬓元商品招数投费1800 亿 民中1/3为石汕w-n lb 约 2600 忆金融市场I-仆油供需实物市场资料来源:油价:傲临 PEAKS,国信证券行业深度报告,2008年7月8日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管理人乔治索罗斯6月3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回答关于能源价格投机的质询时说,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吹大了油价“泡沫”。他认为,这些指数基金为了对冲股票市场的 风险而涌入了商品期

24、货市场,与1987年股市崩盘前的情形非常类似。索罗斯当天表示,油价飙升的背后有一些重要的因素。表面上,勘探发现新的石油储备的成本在上升,同时像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的原 油产量在下降,这些因素可能都会使原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之外,石油价格“泡沫”在很大程度上受 到了养老金等机构的拉升。马斯特纳斯资本管理公司负责人迈克尔马斯特纳斯日前援引过去5年的数据指出,中国的石油需求在过去5年里增加了 9.2亿桶,与此同时,来自指数投机商的交易需求却增加了8.48亿桶。2003年一2008年之间,指数基金在商品市场相关的投资增长了20倍,从5年前的130亿美元飙升至目前的 2600亿美元之间。仅今年前 52个

25、交易日,新流入商品市场的投机资金就高达550亿美元。这样大规模的“热钱”远远超出了对石油的商业需求。但这类投机者实际并不真正持有石油,他们往往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合约, 在合约交割前卖出合约。美国市场研究机构 Gree nwich Associates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原油和其他商品价格近期大幅华尔街日报日前援引投资银行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机者大量涌入商品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商品投资者进入这些市场的时间不 到三年,而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则是帮助推动商品和金融市场的主力。雷曼兄弟公司的报告称,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一直在增加对大宗商品的投资。雷曼兄弟 公司称,石油价格疯涨主要受到了

26、非供需因素和对石油库存数据误读的影响。也就是说,美元疲软和投 资者需求促使了投资者进一步做多能源期货。从2006年1月到2008年4月中旬,有900多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到商品指数基金中。该公司计算,每流入1亿美元新资金,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的价格就上涨1.6%。其次,美元贬值刺激油价走高。先从油价上涨对美元的影响方面来看,一般而言,油价的走高对美元是不利的。因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油价的走高意味著美国的进口成本加 大,从而扩大了美国的贸易赤字。这从今年以来,油价节节创新高,而美国贸易赤字不断扩大可以看出。 此外,油价的走高还会打击美国消费者信心。美国作为汽车轮子上

27、的国家,汽车普及率非常高,而 油价的上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提高其消费成本。持续上涨的油价将使能源指出占据美国消 费者消费支出的份额增大,从而减弱其消费信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石油价格的结算大都是以美 元进行,因此美元的走低与石油价格的上涨形成一种顺循环的走势。这意味著,当油价上扬时,会打压 美元走低;而美元的走低又将进一步刺激油价走高。伊朗石油部长诺扎里如此评价:“问题不是油贵, 而是美元太便宜了!”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高油价虽然也推高了他们的通货膨胀水平,但是高油价对他们的影响较小。 美国次贷危机并非事出偶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严重失衡以及这种失衡所造成的 巨

28、大债务问题。当其国内储蓄无法满足投资需求时,美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样导致美元的流动 性过多。油价上涨,美元本身就是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可以获得铸币税,可以对冲油价上涨的损失。 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计价货币,美元近年来一直表现疲软,美元指数一路下滑,从美联储2007年9月19日第一次降息到现在,美国一年期基准利率从 5.25%下降到2%美元兑欧元的汇率从 1美元兑0.7161 欧元下跌到现在的 1美元兑0.6395欧元,降幅达10.7%。美元的不断贬值反映在石油价格上必然是油价 持续上涨,两者的相关系数超过0.9。因此,美元的持续贬值是近年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图表六:石油价格与

29、美元走势(单位:美元 /桶)2005 1Q06 2Q06 3Q06 IQ06 1Q07 2007 3007 JQ07 1008 2Q08资料来源:中国等新兴市场定价权缺失造成高油价,上海证券专题研究,2008年6月28日二. 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1. 08年油价现状图表七:2008年国际油价走势图WMS refine7113鰹Jt芦毎溝辑注M下掩帕in粗110100401R3S 申喪 100AXLn月n日7AUB147飞心,* 附2R 1R 4R 5R 4R 7fl 1RTOR T1R资料来源:新闻晨报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一直看涨。自1月3日盘中突破100大关以来,7月11日国际油价

30、达到历史最高纪录147.27美元。但7月11日后,对世界经济衰退影响能源消费的担心使国际油价急转直下, 一路下跌。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在7月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后,于10月16日经“腰斩”跌至69.85美元。虽然10月17日消费者受欧佩克可能减产的信息影响,增加了一定量对石油的需求是的油价11月7日油价受美元贬值影响,连小幅涨至71.85美元,但总体上依然无法改变国际油价下跌态势。在续下挫至61.04美元后,到11月11日为止下跌3.08个百分点,价格跌为59.33美元。及到11月12 日, 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价跌至56美元,创22个月来的新低。图表八:国际油价跌破50美元国际

31、油价跌破50美元创3年半新低c4“lrli社 M资料来源:新华社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于11月由于美国能源部再次调整原油需求预期,纽约商品教育所20日跌破50美元创下历史49.62美元的历史新低。2. 08年油价形势分析08上半年:1) .全球经济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对石油需求仍然旺盛。2) .世界石油供给有所改善,剩余产能的恢复亦有助于稳定国际市场油价。3) .地缘政治因素左右油价发展趋势,而伊朗核问题仍是影响国际油价的最大变数。4) .国际游资炒作作用持续影响油价波动,美元不断贬值也推动油价走高。08下半年:08年下半年,尤其是 7月11日以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速度之快及幅度之

32、大都让人始料未及。影响油价走势的原因:从长期来看,石油价格的走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对近期油价大幅下跌的形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和高油价抑制消费等因素影响,市场对原油的需求下降,再加上美元升值,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投机炒作风潮有所减退。首先,经济衰退抑制原油需求,美元升值影响油价走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进入萧条时期,经济危机频发,抑制全球原油需求。美国经济大规模衰退,并带动全球经济同步衰退,使得全球的石油需求下滑;同时也使得原油期货交易商对未来油价将长期下跌的预期,从而大量抛售原油期货, 最终导致油价的回落。而目前非常时期的油价大幅下滑,也进

33、一步确认了美国经济以致全球经济走进衰退。除原油需求得到抑制外,美元升值也大幅降低了投机性交易者对原油期货的青睐。纽约汇市美元对 欧元汇率创6个月来的新高,美元对英镑汇率也达到2 5个月来的最高点。由于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一方面会增加原油期货对于持有其他强势货币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会推 动部分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转而买入原油期货,以避免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反之,美元升值则会抑 制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投机炒作风潮,助推油价回落。其次,欧佩克的举动与此番油价走势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年初,欧佩克组织的减产成为了直接导致石油价格一路彪高的原因之一。如今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慢,

34、甚至部分欧洲国家出现负增长,美元 反弹升值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急转直下,一度冲破价格线创下历史低点。欧佩克对当前油价形 势表示极度不满,并表示要再次限制石油产量以控制油价持续走低。面对油价下跌的现状,我们对其影响亦不可小觑: 近四个月来,国际油价跌幅超过60。同期,国内市场的汽柴油供应也从“油荒”惜售演变为目前一些地区加油站降价促销。资源类商品的价格总会在 市场供需关系的指挥棒下波动,各地加油站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零售基准价的基础上进行上下8的浮动,乃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随着国际油价屡创新低,国内加油站降价趋势或愈演愈烈。1) . 油价下跌将使消费者减少用于汽油等燃料的开支,从而可能增加其他领域的消费。对于美国经 济来说,油价下跌将减轻因住房市场降温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2) . 油价下跌大大减轻了石油消费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从而也减轻了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紧缩银根的压力。3) . 油价下跌将导致产油国和石油公司的收入下降。4) .国际油价下跌将影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我国有70%的城市汽油跌破批发规定价,批 零差价急剧扩大,一些歇业的民企油站恢复营业;有4 0%的城市柴油跌破零售到位价,但资源偏紧局 面并未改变,国际油价的下跌也没有改变国内原有的供求关系。经贸英语 2 班 林弋丁20071312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