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

上传人:J*** 文档编号:7100830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 一、根本情况。 (一)人数。我镇辖5个村一个居委会,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7914人。据统计,我镇现有“三留守人员”总数2459人,占总人口的31%。其中:留守老人1243人,留守妇女445人,留守儿童77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6%、5%、10%。 (二)生存状态。1、关于农村留守老人:一是生活负担重。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打工后,承当起了繁重的农活、细碎的家务活。特别是农忙季节,更加劳累。90以上的老人反映吃不消,太累。二是疾病困扰多。身体上劳累,精神上牵挂在外的儿女,生活过得十分困难,内心深感孤独,体弱患病者较为普遍。留守老人“生不起病

2、,拿不起药、有病 不医”的情况很普遍,“小病抗、大病捱”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三是生活质量差。目前除局部享受低保的户有得到扶助外,绝大局部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除子女少量接济外,主要依靠自身劳动维持生计,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一日两餐,生活质量较差。2、关于农村留守妇女:一是劳动强度大。农村留守妇女,由于丈夫外出,她们既要照顾孩子,又要赡养老人,既要烧火做饭,又要在田间劳作,有的还外出打零工。忙活、闲活、重活、粗活均压在她们肩上。二是精神压力大。由于长期两地分居,担忧夫妻感情疏远,担忧丈夫在城里干活,经受不了诱惑而抛妻弃子,遭

3、遇婚姻危机。三是缺乏安全感。农村社会治安相对较差,妇女没有依靠,安全感较差。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一是感情上缺乏抚慰。留守儿童主要靠信件、号码与父母联系,缺乏父母亲情。据调查有一半以上儿童思念父母,盼望父母留在身边。留守儿童遇到困难和苦恼时,盼望有渠道诉说,有亲人宽慰,但相应的监护人与儿童或多或少存在隔膜,不能完全代替父母。因缺乏父母照顾,多数留守儿童自制力较差,存在冲撞易怒的问题。二是学习上缺乏指导。所调查儿童均在镇中心小学寄宿上学,放假时,由于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有限,对儿童学习难以指导。三是行为上缺乏约束。监护人由于主要是隔代监护,对孩子比较溺爱,又由于农活繁忙,无暇照看孩子,与孩子交流少

4、、沟通少,对孩子约束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行为习惯好的占25%,中等占35%,说慌、打架、沉迷于看电视、游戏等不良现象约占30%。 二、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根本特点。 1、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劳动强度相对很大。除局部留守老人享受低保外,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绝大多数留守妇女居住自然条件较差,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劳动能力较弱,经济来源主要靠丈夫或子女外出务工所得。据了解,80岁左右的留守老人不得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本钱高,收入低。因农村在家劳动力少,留守人员在农忙时既难以请到人帮助也舍不得花钱雇工

5、,致使劳动强度极大。 2、生活缺乏相应照顾、隔代教育问题突出。由于子女或丈夫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对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而言都成为难题。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渐渐衰弱,患病的相应增多。妇女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大,身体状况普遍较差。而且,都承当着抚育儿女或孙辈的重担,留守妇女因精力所限,无法用心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老人因身体较差,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忧学习成绩差。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对他们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隔代教育问题突出。 3、家庭气氛严峻缺失、精神生活非常单调。近年来,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相对于城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老人、妇女、

6、儿童这些弱势群体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但是,子女或丈夫常年外出,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难以享受到亲情般的关爱和家庭气氛中的温暖,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特别是影响了儿童心身健康开展,造成局部儿童性格内向、孤僻,对人冷漠,缺乏安全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卑和逆反心理。同时,他们与外界的接触较少,除了电视,根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精神生活异常单调。 4、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医疗费用严峻缺乏。在调查中发觉,农村留守人员常年患病率较高,特别是留守老人的患病比率高达70%以上,许多老人是多病缠身,有的老人多年卧病在床。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但村里医疗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农村仍普遍存在“

7、生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情况。“小病抗,大病拖”是农村相当一局部家庭医疗状况的真实写照。 (二)原因剖析 农村留守老年妇女在养老、就医、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的一系列综合性问题,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二个主要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城乡差距拉大导致人口结构分布失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农村经济开展缓慢,城乡差异进一步拉大。我镇农村在交通运输、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先进地区和兴旺城市。城乡经济开展的不平衡加快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进程,导致了城乡人口结构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这是造成农村留守人员各种生存问题日趋严峻的根本原因。 2、农村社会

8、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纵向来看,我镇农村社会保障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横向比较和从现实需要来看,农村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养老、公益医疗、公共服务等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滞后的,农村老人能够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远远满足不了养老保障的各种需求。缺少针对特定地域、特别群体重要社会民生问题的社会救助应急机制和标准有序的服务措施。 三、对策及建议。 “三留守”人员的生存质量,关系到我镇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开展。他们面临的生存困境,需要党委_和相关部门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并加以解决。 1、加大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紧扣国家对农村的投资政策,加

9、大农村根底设施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农村道路、农村能源、农田水利等方面的投资建设进程,努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及农民生活环境。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留守人员生活质量。认真实施_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要求,努力推进农村医疗、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_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加强政策引导,鼓舞社会各界关怀支持改善留守人员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立对特定区域、特定人员的救助帮扶机制,切实有效地提升留守人员生活质量。 3、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开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投资效益。要彻底解决留守人员问题,就是要大力开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结合镇情,就是要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加快开展农业特色产业,扩大就业渠道,拓宽投资门路,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共同致力于开展本地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人回家乡、情注故里、福满家园”的美好愿景。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