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红外报警器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70966155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释电红外报警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释电红外报警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释电红外报警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释电红外报警器(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课题概述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空调等高科技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成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但是,除了环境因素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财产带来不安定因素,利用社会进步创造出来的技术产品达到个人犯罪目的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为监控设备在居家安全、政府文件保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当然,纯粹用于自然环境所带来的一些必要的监控处理方面的设计也是很广泛的。如何进行安全监控成了一个热点。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又开展了关于单片机的课程设计,我们小组设计的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热释电报警系统。基于对课

2、题的理解,本次设计要求我们完成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热释电报警的完整系统,即当有人闯入时,热释电便会采集到红外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放大,然后通过调理电路,有LED亮对信号输入进行提示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单片机处理的低电平;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判断当某一路有信号输入时,相应的LED数码管会显示房间号同时启动报警器,以实现报警的效果。二、设计目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仅仅止于纸上谈兵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单片机技术,将实践动手能力与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开展了此次单片机的课程设计。我们小组设计的课题为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热释电报警系统。这从

3、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锻炼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目的是为了考查:1能够读懂并分析技术资料2巩固、加深和扩大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3了解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4如何将采集到的信号送入单片机处理 5定时程序、延时程序、显示程序、功放、循环、串口程序的编写6学会设计热释电红外报警系统的电路 7学会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单片机用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三、 热释电红外报警系统的设计31 系统分析本系统是由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模块、电平转换模块、显示模块、串口模块、报警模块五部分组成。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探测

4、人体的红外辐射信号,经过调理电路,将人体的移动信号转为电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电平转换模块则是对电平信号进行处理,使其能够适合单片机读取信号。通过单片机查询后驱动报警电路并且在数码管和上位机上显示从而达到报警的目的。系统框图如图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被测目标 电平转换单片机数码管显示上位机显示功 放 报 警 图1 系统框图32 设计方案本系统根据上面框图共设计了三套方案,第一套方案如图2,在刚接到设计题目和要求的时候,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设计出第一套方案。第二套方案如图3,第二套方案是在拿到单片机试验板以后设计出来的简单的实现电路。第三套方案(如图4)是在第二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其

5、更加合理化。三种方案的比较:第一种方案是这样设计的,传感器在检测到人体移动信号以后,产生相应的电压脉冲信号,通过后边对电压信号的两次放大,窗口比较以后,使电压脉冲信号转换成TTL电平,然后通过单片机的查询来实现相应的现实报警操作。第二种方案是在拿到实验板和热释电传感器模块后设计的,因为热释电模块中含有了脉冲到TTL电平转换的电路,所以可以精简了这部分。第三种方案,除了第二种方案的功能以外,需要根据报警的方向和位置使数码管循环显示,而且需要灵活增加相应的模块和上位机显示一样,所以选取两个数码管,并且采用暂停按键模式。使系统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所以最后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图2 图 3 图 4 具

6、体方案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图如图5所示,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设置在监测点上的红外探头将辐射的红外光谱变换成脉冲电信号,经过调理电路,送出TTL电平至电平转换电路,转换后的信号送AT89C52单片机。在单片机内,经软件查询及识别判决等环节实时发出人侵报警状态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放大并推动功放报警设备完成相应动作。若是检测到有人走动的情况,就会产生报警信号,持续5秒,要是偶尔有人路过,持续五秒后自动停止,要是一直有人在走动,则报警器会一直持续响,直到监控人员通过按键手动解除,并通数码管显示报警位置而且在上位机中显示。鉴于本次试验仅仅是实验,所以并没有做的更复杂,及多增加传感器模

7、块和电平转换模块,本实验只用了两个传感器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已实现更多的功能,如果需要可以继续增加,灵活性较高。如图5所示,是本次设计的系统框图,亦即红外热释电报警系统的这个工作流程图数码管显示电平转换传感器模块监测点1单片机系统 . .上位机显示 .电平转换传感器模块监测点n功放报警 图 533 硬件模块设计331热释电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内部的热电元由高热电系数的铁钛酸铅汞陶瓷以及钽酸锂、硫酸三甘铁等配合滤光镜片窗口组成,其极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抑制因自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干扰该传感器在工艺上将两个特征一致的热电元反向串联或接成差动平衡电路方式,因而能以非接触式检测出物体放出的红外线

8、能量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该电阻阻抗高达,故引入的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源极跟随器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将高热电材料制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两面镀上金属电极,然后加电对其进行极化,这样便制成了热释电探测元。由于加电极化的电压是有极性的,因此极化后的探测元也是有正、负极性的。 图3是一个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漏极接电源正极,源极为信号输出。该传感器将两个极

9、性相反、特性一致的探测元串接在一起,目的是消除因环境和自身变化引起的干扰。它利用两个极性相反、大小相等的干扰信号在内部相互抵消的原理来使传感器得到补偿。对于辐射至传感器的红外辐射,热释电传感器通过安装在传感器前面的菲涅尔透镜将其聚焦后加至两个探测元上,从而使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制造热释电红外探测元的高热电材料是一种广谱材料,它的探测波长范围为。为了对某一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有较高的敏感度,该传感器在窗口上加装了一块干涉滤波片。这种滤波片除了允许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通过外,还能将灯光、阳光和其它红外辐射拒之门外。它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当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T

10、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会产生电荷Q,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电压V。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所以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进行阻抗变换。热释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荷Q会跟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而消失,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时,T=0,传感器无输出。当人体进入检测区时,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产生T,则有信号输出;若人体进入检测区后不动,则温度没有变化,传感器也没有输出,所以这种传感器能检测人体或者动物的活动传感器主要有外壳、滤光片、热释电元件PZT、场效应管FET等组成。图 6 热释红外传感器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所以会发出波长约10W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

11、射的10W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W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系统采用LN - 206P 热释电型红外温度传感器。硅窗是探测器的窗口。可使小于6m 左右的辐射不能进入窗口,避免太阳光或白炽灯及其反射光的干扰。332电平转换 此电平转换电路是这样设计的,因为从传感器模块过来的信号为0V或3V,所以为了使单片机能够识别到人体移动带来的高电平,采取是电平做相反转换。当有高电平通过基极的时候,高电平信号与三极管集电极的

12、高电平抵消,从而产生需要的低电平,同理,当有低电平通过基极的时候,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为所需要的高电平。 图7 电平转换333数码管显示电路 图8 数码管显示电路数码管LED1(A-G)与CPU的P0.0-P0.6口一一对应数码管LED2(A-G)与CPU的P2.7-P2.1口一一对应因为本次用的数码管比较少,所以直接用三极管驱动,并且接口直接接到I/O上,利用多余的口来实现数码管的显示。334.功放电路 3脚输入端接10K电阻用来调节音量。1,8脚之间接10uf的电解电容可以使放大倍数为200,电源端加一个滤波电容。此电路为驱动喇叭发出想要的声音的驱动电路。 图9 功放电路335串口电路串口电

13、路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利用串口和PC机或其他微处理器进行通信。RS-232规定的电平与一般微处理器的逻辑电平不一致,必须进行逻辑电平转换,所以用MAX232来完成这个工作,来满足与PC机的通信。这里有两个发送和接受,我们只用了其中一个。注意接收与发送和PC机的接法。具体接法如图10所示. 图1034软件设计341程序设计思想首先将子程序进行调试,将功放,串口,数码管显示,数据采集这几部分进行分别调试,将这几部分调试成功以后,再将这几部分进行整合,以得到最后的结果。按键是否按下?程序框图:是检查信号否检查是否有电平变化?否暂停报警产生500hz和1khz交替变化的一个音频信号是上位机显示扬声器

14、报警数码管显示位置总框图1 扬声器报警模块框图2定时器和串口初始化检查是哪一路电平变化启动定时器和串口检查到第n路检查到第1路将要发送的数据送到发送缓冲器. . . . . .检查是否发送完毕?是否还有其他路有电平变化?否. . . . . .否是继续发送发送中断清零,循环发送两次仅显示第一路的位置是循环显示各路的位置数码管显示框图3 串口发送框图4342重要程序设计1.初始化程序uchar code table=0xF9,0xA4,0xB0,0x99,0xC0;/显示位置uchar code table1=0x9f,0x25,0x0d,0x99,0x03;sbit L0=P10;sbit L

15、1=P11;sbit L2=P12;sbit L3=P13;sbit buz=P14;sbit key=P30;2.延时程序 void delay500(uint p)/延时500usunsigned char i;for(;p0;p-)for(i=250;i0;i-) _nop_; 3.扬声器程序void buz0(void) /响铃uint k; if(key=0) while(1) buz=0; else for(k=0;k0;count-) buz=buz; delay500(1); for(count=200;count0;count-) buz=buz; delay500(1);

16、delay500(1); 4.串口程序void chuankou(uchar temp)/与上位机通信,波特率为1200bit/s uchar table1=1,2,3,4;uchar m; /uchar temp=0; PCON=0x00; SCON=0x50; TMOD=0x20; TH1=0xE6; TL1=0xE6; TR1=1; for(m=0;m2;m+) SBUF=table1temp; while(TI=0); TI=0; 5.主程序的重要部分程序void main(void)while(1) P0=table4; if(L0!=1) if(L0|L1)!=1) P2=tabl

17、e10; chuankou(0); buz0(); P2=table11; chuankou(1); buz0(); else if(L0|L2)!=1) P2=table10; chuankou(0); buz0(); P2=table12; chuankou(2); buz0(); else if(L0|L3)!=1) P2=table10; chuankou(0); buz0(); P2=table13; chuankou(3); buz0(); elseP2=table10; chuankou(0); buz0(); else P2=table14; . . . . . . 四、课程设

18、计总结在这次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做了一次全面、较规范的设计练习,全面地温习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用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单片机原理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和扩展了有关单片机设计方面的知识。利用此次课程设计还让自己学会了DXP的使用方法,使自己不会只局限在99SE中。而且此次课程设计,第一次自己烧片子,自己调 试,对开发板的原理也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由于任务的分配,让我们的几个队友分别 学习到不同的设计过程,增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通过对通用89C52单片机机处理器、常用元器件的设计还有传感器的应用,除了掌握了单片机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外,也使我们对分立元件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前学习

19、的时候觉得自己会应用了,可是到了实践中才发现知识的匮乏。本次试验软件我们用C语言编写,让我们除了对汇编有了认识同时也学习了C语言对单片机的编写过程。增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也是一方面,把以前书本上讲的或是没有讲的,通过一次课程设计具体的实施,使自己真正得到锻炼,对于以后我们的发展与学习来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前面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尝试和探索。参考文献: 1 吴炳胜等编著.80C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9 2 王为清 程国刚编著.单片机Keil Cx51应用开发技术,2007.2 3 陈永甫.红外探测与控制电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课程设计评 语课程设计成 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