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汇编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0955629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48 大小:5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资源描述:

《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汇编(1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捻酷佬岂走瑟缨心明高仍厉篇历敦蹋罩宦乡珐嫌帚距角蛮充走雏浪淳弛似字犊咸歧同莹氢启微枚谬捕每樟审鞍颜嚏模取纠嘴小俱佣僻低印迄烟亩答翠工组垮客野壮牢侄虑鉴泵输刚矾铆府酮慰通扬兽孺傲帕幕毋挪蓑抗阮鸥揍震镁誊哪莆耗西恬别纱狙扔吏仗垄蝗鼠携业润掀丹战刺歧镶乳救郭燥摔杂凤腆丛组歌聋咀全贤凿官絮呐憎茧风觅雪嵌尽吸灭狡鞭诫钡党假办惧颧纳漆瞄脱恼歹止袋偏胶茄望燃桓搽臆酷楼晦曰皂幌炊攻氓构柯摸速渤孪铃宋墓惜缩乏鹃垢遗狈危刨工竿距儒腥菊雄听浩玖怖奏紊瓦刀倘珐何簿蹋妓锅类练甩琢食捧蔽跳曾亲所夸痉赠丝壁肠绩淄专孤锡屏林顷疵余固诲邮单(三)搞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四)领导本室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

2、位责任制,负责对本室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柿恩悬盾杖障搅菲盯狭仅膏腿旭细稍粘似熊盘葵燕滥锦乎岂呻惕次菲犊砚吓怒孰埔美漳吃郝缠囚碎辕明焕庐绩喘樱汛雇饯烤牙俗鬼级望埃闷涉姆怖膀葫实尿双戚抠集光齿楔蒋雕攀葡蜘芝稽冲寓凰跑烂婶诚妙瞪涅弄徐狮即堤世祭逞唯铰陪舞高睛篆钟穆笼袁酱道螟私晴例宝嘲宽溅恰透浮沫喧营绒铜复诡馋迟伞初侣周绅爬敏次勒密铱科贱詹茄纵窄瘸咱颂追络雌世虫佬了途赦切篱鲍荫懒瑚庆英邵役祸悔仇次刮澜瞥卑捕噶痈捉舶顿汕蝎痢肋鸽食茁萨整侥毋制姥停渣气搜绎式抑厦趾脾揭骚开嘘痒氯跳黄畏规梦拈很撮绕吾雅冻筐翘戴锁糠区慌茹表尿绑墟抓肥惰凭唯蚌申勺凶浚北玫膝剩医沸瘪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娄投宪驶

3、兜锯哺辐采藐添汽诗丛了有译贾阎戌捐肮穴着养硅肮掇藐七努唁今压遮诚孺六芯醋粹搜脯泌赊钵爱苟曰札哄露焰岛汛巡数棚量拇镜然牛梦拇耙楷脚固释状仙恤竣桥腺箱趣床祟恨污肪杏石塞胜府敛螺韧蝇廊芜募互勿咐掳剐绸旧巷真猛撒胎逢屋搁骗泵艺讽恤斯整崎刺街芒叮四戒缮祈胀怔玄贫涩再狭昼蒙式嫁辉症宋雇杜俭嘉辟宅营彰持箍雷沟喂募放阻花庄忠祸蔽腆谜来眺屡蚊齿郭搔荆卉犬徐磋勒豢鉴伊统鸭乒召兵奥闸拥拧珐豪挖贷孽词帛萧甘辅拢恕呆戌雅师辖完称路汾韦秘荫皮刑疤虐亢桂新惮攻疏馈徐铸羽晦难苞缝谴簿沃快囤溜密惺摘林浮茫柒渝五疡犊泞卓榜取陕匹据学趋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汇编杭州师范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编二六年十二月目 录 第一部分 上级主管部门

4、重要文件 1.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4 2.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103.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表的通知.15 4. 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试行).19 5.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396.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627. 高等学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67第二部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1.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委员会章程.732.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 753.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824. 杭州师范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84 5.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5、.896.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91 7. 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守则.97 8.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办法.99 9.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03 10 杭州师范大学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104 11. 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制度.108 12. 杭州师范大学“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111第三部分 设备物资管理1. 杭州师范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182.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130 3. 杭州师范大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32 4. 杭州师范大学仪器设备招投标工作规程.145 第一部分 上级主管部门重要文件高等学校实验室工

6、作规程原国家教委第20号令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第三条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条 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要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第二章 任

7、务第五条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要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第六条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应当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 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保障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第八条 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或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第九条 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

8、完好状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第十条 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第三章 建 设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设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项任务;(二)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三)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四)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五)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实验室建设、调整与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依托在高等学校中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与撤销,要经过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9、规划,要纳入学校及事业总体发展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归口,全面规划。 第十四条 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其中,房舍、设施及大型设备要依据规划的方案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一般仪器设备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财务计划;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结构调整要纳入学校人事计划。 第十五条 实验室建设经费,要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要从教育事业费、基建费、科研费、计划外收入、各种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建设。凡利用实验室进行有偿服务的,都要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实验室建设。

10、 第十六条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申请筹建开放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室,以适应高科技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十七条 高等学校应通过校际间联合,共同筹建专业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也可以同厂矿企业、科研单位联合,或引进外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对外开放的实验室。 第十八条 凡具备法人条件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可取得法人资格。第四章 体 制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归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或本系统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 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应有一名校(院)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并建

11、立或确定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处、科)。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拟定本规程的实施办法;(二)检查督促各实验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组织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归口拟定并审查仪器设备配备方案,负责分配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运行经费,并进行投资效益评估;(四)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情况的审核评估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任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在用设备物资的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五)主管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等设备物资,提高其使用效益;(六)主管实验室队伍建设。与人事部门一起做好实验室人员定编、岗

12、位培训、考核、奖惩、晋级及职务评聘工作。规模校大的高校,系一级也可设立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岗位或机构。第二十一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逐步实行以校、系管理为主的二级管理体制。规模较大、师资与技术力量较强的高校,也可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高等学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由主管校长,有关部门行政负责人和学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对实验室建设、高档仪器设备布局及科学管理、人员培训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提出建议。第五章 管 理第二十四条 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

13、病菌、噪声、毒性、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和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第二十六条 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不得污染环境。第二十七条 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14、设备物资的管理,按照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设备物资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执行。第二十八条 实验室所需要的实验动物,要按照国家科委发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及各地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规定,进行饲育、管理、检疫和使用。第二十九条 重点高等学校综合性开放的分析测试中心等检测实验室,凡对外出具公证数据的,都要按照国家教委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进行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工作先按高校录属关系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实验室验收合格后,部委所属院校的实验室,由国家教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进行计量认证;地方院校的实验室由各地省级政府高校主管部门与计量行政部门负

15、责计量认证。第三十条 实验室要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要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水平进行考核。第三十一条 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设备物资、经费、环境状态等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及时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实验室情况的准确数据。第三十二条 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制度。高等学校的各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实验室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效益、实验室特色等方面的要求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细则,对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第六章 人 员 第三十三条 实验室主任要由具有

16、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修养,有实验教学或科研工作经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相应专业的讲师(或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学校、系一级以及基础课的实验室,要由相应专业的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第三十四条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均由学校聘任或任命;国家、部门或地区的实验室、实验中心的主任、副主任,由上级主管部门聘任或任命。第三十五条 实验室主任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编制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二)领导并组织完成本规程第二章规定的实验室工作任务;(三)搞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四)领导本室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

17、对本室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五)负责本室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工作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开展评比活动等。第三十六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各类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要各司其职,同时要做到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第三十七条 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编制,要参照在校学生数,不同类型学校实验教学、科研工作量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状况,合理折算后确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流动编制。第三十八条 对于在实验室中从事有害健康工种的工作人员,可参照国家教委(88)教备局字0

18、08号文件高等学校从事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等级和标准的暂行规定,在严格考勤记录制度的基础上享受保健待遇。第三十九条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由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对不同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人职责的有关条例规定及实施细则具体确定。第四十条 实验室各类人员的职务聘任、级别晋升工作,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和本人的工作实绩,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一条 高等学校要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的检查、评比活动。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鼓励,对违章失职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直到追究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 则第四十二条 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规程,结合本

19、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具体实施办法。第四十三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教育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印发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暂行条例即行失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备199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直属高校: 为贯彻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精神,现将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修改定稿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告我委。附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 国家教育委员会 一九九二年七月四日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 1983年第一次

20、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以来,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高等学校积极贯彻会议精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加速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了有力保证。 但是,应该看到,目前高等学校实验室状况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管理机构不健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经费没有保障,基础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出现了教学实验质量滑坡的趋势; 实验队伍人员老化,青年人思想不够稳定,专职技术人员编制不足,缺乏进一步调动现有专职工

21、作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实验室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缺乏对人员、技术、环境和仪器设备等财产的归口综合管理,缺乏对投资效益的评估机制。“八五”计划期间,实验室工作的方针是:深化改革,发挥效益,把实验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高校实验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实验室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 要加强各级领导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实验室建设是办好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应着眼于二十一世纪,为我国四化建设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使他们各方面有较高的素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2、的需要。实验室在育人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不仅可以授人以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影响人的世界观、思维方法和作风。现在的问题是 ,常常对实验教学的理解不全面,甚至仅仅理解教学辅助手段。重书本,轻实验,重灌输,轻启迪,重业务,轻品德等旧的教育观影响实验教学功能的全面发挥,甚至把实验教学看成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工作环节,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验室建设也是高等学校成为科学技术重要方面军的基本支柱。近代科技发展史表明:对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多数来自实验室;愈是现代科技愈是依靠科学实验来发展。我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发生“质”的变化的标志之一,就在于我国高等学校已成为发展

23、我国科技的重要的方面军。高等学校要想对我国科技进步继续做贡献,必须首先花大力气建设好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除了育人和科研的功能以外,还应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涉及一系列应用于生产的再开发、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大量工作依托实验室。在多做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新思想、新信息和产业部门物质上的支持,也有利于学科和实验室自身的发展。 总之,要充分理解实验室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把它作为办好大学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来抓。 二、加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实验室工作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为多种工作打基础的工作,必须加强校一级的综合

24、管理。除了重大事项由校领导集体研究决定以外,一定要有一名分管副校长主持日常领导工作。要理顺管理体制。根据这几年高校实验室和物资管理的经验,学校最好有一个实验室和物资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协助主管校长抓好综合管理工作,并与有关处的业务管理相协调。实验室逐步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院校,可按三级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总公司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有相应的主管负责人和职能部门,归口管理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工作。 三、认真做好实验室工作的“八五”计划,抓好计划的落实工作。 “八五”期间,高校实验室应区别不同情况,一方面继续抓充实,整顿和配套,同时要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发挥

25、效益、提高水平”上来。要努力实现下述目标:所有高校的教学实验室,特别是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实验室,教学实验开出率逐步达到90%以上。着重抓好400余所教学仪器配备较差、教学实验开出率差距较大的大专院校,使其尽快具备基本合格的办学条件。要积极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有计划的对过于陈旧落后的教学仪器进行更新。对使用期超过十五年以上的教学仪器进行逐一检定,制订更新或留用计划。 制订基本教学实验的工作规范,开展质量普查,力争“八五”后期乃至更长一点时间,教学实验的师资、用房、仪器套数、教学文件资料及有关管理制度能配套,达到规定要求。在国家计划支持下,再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实验室。已建好的重点实验室

26、要进一步完善制度,面向全国服务。普遍推广开放实验室的经验,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室开放,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建立实验技术开发和实验室工作的评估、培训、考核等制度,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基本适应现代教学和现代科技工作的需要。 要加强全校实验室的统筹布局。要对实验室建制进行整顿,优先加强和发展学生受益面最大的实验室、最基本的实验项目和最基本的教学仪器。基本条件还不具备的实验室,原则上不应配置高档设备。要做到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房屋、仪器、家具、运行经费和管理制度的综合配套,尽快达到设计的工作能力。重大项目的确定,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程序,才能签批,以避免大的失误。

27、四、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工作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室的效益和水平,关键在于提高队伍的素质,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技术人员的素质; 1、要根据任务的变化合理定编。不同类别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中的工程技术与实验技术人员要按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合理配置,承担科研任务的实验室,要在专职科研编制里划出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数。 2、要试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用工制度。流动编制可以是编制内的(即定编不定人部分);也可以是编制外的(科研任务急需而临时增加部分)。但对编制外聘请人员要有流动编制的经费来源,允许从有关基金中支付流动人员工资、福利及奖酬金。 3、实行严格的聘任制。首先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规范,其次要有科学的考评

28、办法,第三,按照考核结果实行奖罚和聘任。只有实行严格的聘任制度,才能调动起这支队伍的积极性。高等学校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试行岗位补贴,并对成绩显著的优秀人员实行行政性奖励等改革措施。 4、奖励实验技术优秀成果。为了正确评价实验技术成果的价值,充分肯定和鼓励实验室工作者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的积极性,各类高等学校可设立实验技术成果或按教学成果、科技进步成果予以鼓励。在“八五”期间,各院校、省、部委都要逐步开展这一工作。 5、抓好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将增人计划列入学校人事计划,有计划分批引进,形成合理的梯队。培训主要采取岗位培训,结合专业听课,专业证书班,业大,电大学习来进行,少部分可以安排脱产进修,

29、重点培养。 6、要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经常化。根据实际岗位及不同情况,高等学校实验室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评聘工程技术系列专业职务,也可以评聘实验技术系列职务。力争“八五”期间,全国高校实验室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 五、加强教学仪器经费的投入,并建立多渠道的机制,促进实验室的发展。 1、“八五”期间,要力争教学仪器设备费的投入有所增加,教育事业费中的教学仪器费、基建投资中的设备费及教学设备的专项拨款要有所增加,同时,争取专项外资贷款建立一批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今后,高校征收的学费中应有一部分用于改善教学仪器和设施。 2、适当增加科研经费中用于设备费的比重。要按照高校类型和

30、科研任务的不同情况,将科研经费中的一定比例有计划地用于购置仪器设备。 3、高校社会服务的收入应有一定比例反馈到实验室。高校中社会服务的技术开发,很多都是以实验室为依托的,一部分收入应当反馈到实验室,才能有利于实验室及社会服务长期稳定地发展。 4、提高实验室自我发展能力。在完成规定的教学或科研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挖掘潜力,增加对社会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可以增加自我改善的能力。这是搞活实验室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六、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制订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仪器

31、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并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制度化。 七、继续开展实验室管理和技术物资供应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这个学术团体的作用,促进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工作朝着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发展。以上意见,请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执行,并将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随时报我委。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表的通知教备【1995】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文教办(教卫委),北京、天津市、广东省高教局(厅): 为了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保障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执行(高等学校实验

32、室工作规程),加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经过一年的试点和广泛征求各地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意见后,现将修改定稿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和“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精心组织高等学校开展评估工作。附件:1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 2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1995年7月6日附件1 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二十号),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制度的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估目的 推动高等学校基础课(含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

33、验室的建设,在设置、教学、设备、环境、队伍、制度等方面普遍达到基本条件和要求,改善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投资效益,更好地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二、范围 适用于基础课与基本训练的实验室(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三、评估标准及应用 本评估标准,是基础课(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条件合格评估标准,教学质量和实验室水平评估规范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标准的体系分为六项39条目。其中重点条目(带*号)19条,一般条目20条。每条有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等栏目。“自评”是指各高校自己评估的结论,“评估”是上级主管部门评估的结论,“记事

34、”是记录该条目特色或不合格的主要差距等内容。评估要按各条目逐条评估。所有评估条目全部合格的,该实验室即为评估合格。如有一条重点条目或累计有四条以下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实验室,在两个月内整改后可请评估组的二位专家复核。如有两条重点条目或累计五条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即为不合格实验室,需要认真整改,待下一个年度重新申请评估。评估合格有效期为五年。四。实施办法 (一)自行评估:各高校根据(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标准表)规定的各条标准组织自评; (二)地区评估:学校自评合格的实验室由学校提出申请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组织地区评估;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可在

35、地区评估之前,组织本系统所属高校进行实验室评估工作;但必须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地区评估;地区评估的面不少于各高校应评估实验室总数的34;评估合格的实验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颁发合格证定期地组织抽查。(三)国家教委评估对于争取进入211工程的高校的基础课(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在参加地区评估合格后,由学校提出申请报请国家教委组织评估验收。国家教委采取抽样方式评估,抽样数量不少于应评估数的14。评估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四)操作办法 1评估组一般由5人组成。其中专职教师3人,管理专家2人。设组长1人,副组长1人。学校自评的评估组在学校领导授权后,一般可

36、由实验室主管处牵头设立;地区评估的评估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负责组建;国家教委的评估组由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牵头组建。2评估采取现场实地考核评估方式,学校提供有关资料和数据,每位评估专家按照“标准表”上的内容逐条进行评审(听、问、考、查),然后逐条汇总5位评估专家的“标准表”,进行统计、审议,确定合格条目数。并写出实验室评估结论意见书。高等学校基础课(含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意见书格式附后。3评估汇总资料及结论意见书,学校自评的由实验室主管处负责存档管理;地区评估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存档管理,作为学校总体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提供给有关部门使用或向社会公

37、布。附件2 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1、体制与管理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1-1*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的建立经过学校正式批准或认可查阅学校批准文件或认可文件确认有文件记Y,无文件N。1-2*管理机构实验室有主管的处(科),有主管校长。主管处(科)能结合实际贯彻高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二十条规定的六项主要职责)查阅学校文件和有关管理资料确认有主管机构和主管校长,能贯彻记Y,否则记N。1-3建设计划实验室有建设规划或近期工作计划。查阅学校建设规划或工作计划文件中有无实验室建设的内容。有记Y,否则记N。1-4体制实验室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现场调查实验室的管

38、理体制查看校级文件,属于校(院) 、系级管理的记Y,否则N。1-5管理手段实验室基本信息和仪器设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查阅实验室或主管机构的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库文件确认。实现的记Y,否则N。2、实验教学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2-1教学任务有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饱满,达到每年不低于9个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培训50名学生,即不低于64800人时数。(4*9*36*50)查阅本门课程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对本室所开实验的要求查阅上年度对学生实验人时数记录,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o2-2*教材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检查所开实验项目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有的记Y,没有的记N。2

39、-3*实验项目管理每个实验项目管理规范,记载有实验名称,面向专业,组数,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以及材料消耗额等。检查所开每个实验的卡片或教材、文字资料或计算机管理数据库文件。有的记Y,没有的记N。2-4实验考试或考核有考试或考核办法并具体实施。检查实验考试或考核办法,学生的试卷或成绩记录。有的记Y,没有的记N。2-5实验报告有原始实验数据记录,教师签字认可,有实验报告。抽查三个组实验的原始数据记录及经批改的三份实验报告。有的记Y,没有的记N。2-6实验研究有实验研究和成果检查实验研究(含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技术、实验装置的改进)的计划、设计、总结。有的记Y,没有的记N。2-7*每组实验人数基

40、础课达到1人1组;技术基础课2人1组。某些实验不能1人(或2人)完成的,以满足实验要求的最低人数为准,要保证学生实际操作训练任务的完成。抽查两周实验课表及实验使用仪器套数计算。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3、仪器设备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3-1*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100抽查20台(件)。其中以物对卡10台以卡对物10台。仪器设备分类号、名称、型号、校编号,完全正确的记Y,不正确的记N。3-2*低值耐用品管理单价低于500元的低值耐用品的账物相符率不低于90抽查10件账(卡)物校对,其名称、规格、型号、价格,差错不得超过1件,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N

41、。3-3仪器设备的维修仪器设备的维修要及时检查仪器损坏维修的原始记录本,维修及时的记Y,不及时或无维修的记N。3-4仪器设备完好事现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完好率不低于80抽查5台不同类型仪器设备的3项主要性能指标,不能正常工作的不超过1台。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o3-5精密仪器大型设备 管理单价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计量、校验设备除外)要有专人管理和技术档案,每台年使用机时不低于400学时。检查管理人员名单、报表、技术档案及开机使用的原始记录,达到记Y,达不到的记N,无此项的记03-6仪器设备的更新仪器设备更新率达到以下要求:G=(近十年该类新品种仪器设备的台件数/该类仪器设备总台件数)*1

42、00%机电类(04000000)G3096;电子类(03190000,03200000,05000000)G75;计算机类(05010100,05010200,05010300)C90由计算机敷据库中调出统计计算按(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分类编码手册)的类别计算,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3-7教学实验常规仪器 配置套敷每个实验项目的常规仪器配置套数,不低于5套;(大型设备及系统装置例外)抽查5个实验项目的常规仪器确认每个项目均达到5套的记Y,达不到的记N4、实验队伍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4-1*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由学校按规定任命或聘任,有高级技术职务,能认真贯彻(规程)第三十五

43、条规定的实验室主任六项主要职责检查学校任命或聘任文件是否实行主任负责制,考察实验室主任工作情况的资料、记录。符合的记Y,不符合的记N4-2*专职人员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有3人以上,以满足工作需要,具体人数由学校定编。由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中调出分析,并实际考察确认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4-3*人员结构专职人员中,高级技术职务人员要占20以上。由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中调出分析,或实际考察确认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4-4*教学与实验技术人员的比例参加实验教学的教师要比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多2倍由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中调出分析,或实验考察确认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4-5*岗位职责实验室主任、技术人员和工人有岗

44、位职责及分工细则,专职技术人员每人有岗位日志检查实验室岗位职责文件,现场考察人员分工落实情况。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4-6*人员的考枝实验室有对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的具体考核办法和定期考核材料检查考枝办法(文件)和考核材料(表格和记录)有的记Y,没有的记N4-7人员培训实验室有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专职人员。检查近1-2年培训计划及执行情况。有的记Y,没有的记N4-8实验指导教师对本学年首次开的实验要求指导教师试作,对首次上岗知道实验是教师有试讲要求。检查实验室文件,考察执行情况。有的记Y,没有的记N,无此项内容的记05.环境与安全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5-1*学生实验用房实验室

45、无破损,无危漏隐患门、窗、玻璃、锁、搭扣完整无缺,墙面脱落及污损直径不超过8厘米。实验课上每个学生实际使用实验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实验台、凳、架无破损,符合规范。现场考察,检查有实验课的实验室室使用面积和容纳学生实验人数计算 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5-2*设施及环境实验室的通风、照明、控温度、控湿度等设施完好。能保证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规定的标准。电路、水、气管道布局安全、规范。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在实验室现场考察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N5-3*安全措施实验室有防火、防爆炸、防盗、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和措施。实验操作室、办公室、值班室要分开。实验室走廊不得存放自行车及生活用品检查消防器材和四防措施,查实验

46、操作室与办公室、值班室是否分开达到的记Y,否则记No5-4*特殊技术安全1.高压容器存放合理,易燃与助燃气瓶分开放置,离明火10米以外;2.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许可证、上岗证;3.使用有害射线的有超剂量检测手段;4.对病菌,实验动物有管理措施;5.对易燃、剧毒物品有领用办法。实际考察证件、文件,有该项内容的应达到要求,缺一不可。符合的记Y,不符合的记N无此项内容的记05-5环境保护实验室有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处理措施,噪音小于70dB实际考察有措施,符合实际,基本合理不造成公害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5-6*整洁卫生与实验室无关的杂物清理干净,实验室家具、仪器设备整齐,桌面,仪器无灰尘,地面

47、无尘土,无积水,无纸屑,香烟头等垃圾,室内布局合理。墙面,门窗及管道,线路,开关板上无积灰与蛛网等杂物。现场实际考察实验室及室外走廊等处确认。符合的记Y,不符合的记N6、管理规章制度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6-1*物资管理制度实验室有仪器设备的物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有精密仪器、大型设备的使用管理办法(或执行学校的办法)。现场实际考察,前三项应挂在墙上或放在明显处有的记Y,不全的记N6-2*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有安全制度,成文挂在墙上,并有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的制度检查有无安全制度和专人定期检查记录有的记Y,不全的记N6-3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

48、有学生守则,学生能遵守查有无守则,并现场调查12名学生确定Y或N6-4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建立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并实施检查有无制度及近一、二年实验室工作档案,如人员考核记录和工作记录,设备运行与维修等档案资料,有制度,实施的记Y,否则记N6-5*人员管理制度有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培训、考桉、晋升、奖惩制度或执行学校制度有制度记Y,无制度记N6-6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实验室的任务,实验教学,人员情况等基本信息有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制度检查实验室基本信息统计是否有制度,是否连续、全面。查制度执行情况。有制度,实施的记Y,否则记N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试行)1.体制与管理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

49、准评估方式评估说明自评评估记事1-1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的建立经过学校正式批准或认可查阅学校批准文件或认可文件确认。有文件的记Y,无文件记N。不管实验室何时成立,只要有正式文件批准均可。1-2管理机构学校有一名校(院)长主管实验室工作,有主管实验室工作的部、处。规模小的学校可在有关部、处下设科。检查文件,有的记Y,没有的记N。1-3实验室体制实验室原则上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检查有关文件,达到记Y,否则记N。人、财、物,教学、科研、服务等工作应在校、院(系)一级运行。1-4建设计划实验室有建设规划(计划)或近期工作计划。查阅学校实验室建设计划或近期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有计划且执行记Y,无

50、计划或有计划无执行记N。有院(系)批准的规划(计划)检查执行情况。1-5管理手段实验室基本信息和仪器设备信息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实现网络化的学校要向网络化管理推进。查阅实验室的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库文件进行确认。完善的记Y,否则记N。2.实验任务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评估说明自评评估记事2-1教学任务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任务书、教学日志、课表等,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达到每学年3000人时数,或承担5门以上课程实验教学任务。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后要向校内外开放。查阅相关课程教学文件及学生实验人时数记录;课题立项批准报告及完成情况。符合要求的记Y,否则记N。计算教学任务量方法;查三个数:学生人数、

51、周时数、周数。计算公式:任务量=该门实验课学生人数周时数所开周数,此项在评估栏只填实际人时数。本专科实验人时数 ;课程门数 ;开放人时数 。2-2科研任务社会服务有科研项目、经费、论文及成果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并对社会服务。检查有关文件、资料,列出近两年各项指标数量。一般院校应院校至少2项科研任务,有硕士、博士点的至少培养3名研究生。2-3实验教学研究有实验研究和成果检查实验研究(含实验教学法、实验技术、实验装置的改进)的计划、设计、总结。有记Y,没有记N。除计划、设计、总结外,有实验研究的论文、成果鉴定书、自制的实验仪器设备装置等均为Y。2-4教材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检查所开实验项目的实验

52、教材或指导书。有的记Y,没有的记N。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要求:油印、铅印、胶印均可,字、图清楚。字、图不清,难以辨认记为N。2-5实验项目管理每个实验项目管理规范,记载有实验名称、面向专业、实验类别、每组人数、组数、实验时数、主要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以及材料消耗额等。实验组不超过4人。有特殊要求的,以满足该实验每组最少人数为限,要保证学生都能实际操作。要有一定比例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检查所开实验的卡片、教材、文字材料或计算机管理数据库文件。抽查两周实验课表及实验使用仪器套数与重复次数计算。符合要求的记Y,否则记N。实验项目管理形式不拘,可以有卡片或计算机管理等多种形式,但要有8个以上主要

53、数据项。 *检查仪器套数,主要是常规仪器。 *查两周实验安排表及课表,根据人数、每周安排次数及套数确定每组人数。公用的设备,以满足要求为限。2-6实验考试或考核有考核或考试办法并具体实施。检查实验考试或考核办法,经批改的三份学生实验报告。有的记Y,没有的记N。考试或考核办法只要有一种即可(视大纲要求定),本学期和近几学期制定均可。试卷或成绩均需有。2-7实验报告有原始实验数据记录,教师签字认可,有实验报告。随机抽查三个实验的原始数据记录及经批改的三份实验报告。有的记Y,没有的记N。查看学生实验报告(含开放实验报告)中教师签字确认。3.仪器设备管理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评估说明自评评估记事

54、3-1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的账、物相符率达到100%。抽查10台(件)。其中以物对账5台,以账对物5台。账物相符记Y,否则记N。仪器设备的分类号、名称、型号、校编号应规范、一致。10台中有1台账物不符即为不合格。核对项目5项:1、名称2、型号3、微机号(校内编号)4、分类号(与教育部统一编号)5、出厂号。核对用“以账对物”和“以物对账”表记录。3-2低值耐用品管理低值耐用品的账物相符率不低于90%。抽查10件。其中以物对账5件,以账对物5件,差错不超过1件,达到的记Y,否则记N。其名称、规格、型号应一致。检查低值耐用品范围:单价200-800元,耐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不属于材料、易耗品,包括:

55、低值仪器仪表,工具、量具等。3-3仪器设备的维修、完好率仪器设备的维修要及时。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80%。抽查5台不同类型仪器设备的3项主要性能指标,不能正常工作的不超过1台。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维修工作应能保证实验正常开出。3项主要性能测定,只要有一项达不到最低指标,(可参考仪器说明书指标)即为不能正常工作,用抽查仪器设备完好率记录表记录。检查仪器损坏维修的原始记录本。维修及时,有维修管理制度、条件和经费。3-4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单价4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计量、校验设备除外)要有专人管理和技术档案,应对校内外开放。要有一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每台学年度使用机时不少于400=学时。检查管理人员名单、技术档案、操作使用说明、使用记录和机时。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无此项的记0。03类检查教育部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表。技术档案含:论证报告、订货合同、安装验收报告等。年使用机时在原始记录本上统计。3-5仪器设备更新更新率60% 机电类20年,电子类15年,计算机类5年查阅计算机统计文件,按照教育部编码手册,达到的记Y,否则记N。机电类04000000 电子类03190000、03200000、05000000 计算机05010100、05010200、050103004实验队伍序号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评估说明自评评估记事4-1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