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重型汽车分动箱箱体加工的工艺研究

上传人:xx****m 文档编号:7094082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重型汽车分动箱箱体加工的工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重型汽车分动箱箱体加工的工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论文重型汽车分动箱箱体加工的工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重型汽车分动箱箱体加工的工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重型汽车分动箱箱体加工的工艺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1前言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的民族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技术支持着制造业的发展。先进的制造技术能使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处于有竞争力的地位。机械制造加工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基础产业,它为各行各业提供各种设备,各行各业的技术改造都离不开设备更新,因此机械工业的发达程度是表征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机械制造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机械制造加工技术中加工工艺的发展与进步。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 世界各个工业发达

2、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营运,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汽车也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的保有量随着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汽车的占有量很多并已普与到千家万户,促使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自第一辆汽车 1886 年问世至今一百余年期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技术日新月异。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面临的机遇: 国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国际汽车工业全球化趋势为我国零部件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越

3、来越多的外国零部件公司愿意到中国投资设厂,这为中国零部件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会。分动箱箱体是分动箱的重要零件,分动箱箱体加工精度会直接影响分动箱的质量,其加工效率会直接影响分动箱的成本。由于分动箱功能比较复杂,零件较多,所以,分动箱箱体的加工比较复杂。本题目源于生产实际,研究分析分动箱箱体结构特点、制订完善的加工工艺,保证分动箱箱体加工质量和效率,是生产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重要的保证.2 分动箱箱体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条件2.1 零件图图2.1 分动箱壳体图 2.2分动箱壳体3零件图的分析3.1 零件几何要素分析分析零件图可知,分动箱壳体主要加工部分有:轴承孔120N7 、11

4、5P7 、110 N7等,拨叉孔,以与腔孔124H13()、101.6P7、190H8()、95、72、80S8,两个接合面和两个外端面,以与边缘的联接螺纹孔与通孔等。汽车分动箱箱体是汽车几个箱体中精度要求最高的一个之一,它的加工质量对汽车的工作精度和工作性能,对装配劳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分动箱箱体的加工质量就成为汽车制造中很重要的一环。此箱体的结构较一般箱体复杂,壁厚薄(最薄处仅8 mm ,轴承处也仅31mm),属于薄壁零件,加工时易变形,保证精度较困难。3.2 精度分析3.2.1尺寸精度分析本零件中主要的尺寸精度要求有: 1530.15 1270.2 1770.3 1980.3 142

5、0.2 1550.3 110.2 1770.3 173.50.3 89.70,1 18 15 47 20 8 153 23 12 16 6.3 22 28124H13() 190H8()本零件中主要的位置精度要求有:主轴孔:114S7 位置精度要 : 0.06mm 0.04mm120N7 位置精度要 : 0.06mm 0.04mm 101.6P7 位置精度要 : 0.06mm 0.04mm 115P7 位置精度要 : 0.06mm 0.04mm 110N7 位置精度要 : 0.06mm 0.04mm 80S8 位置精度要 : 0.1mm 0.05mm 225N8 位置精度要 : 0.06mm

6、0.04mm 螺纹孔:9-M12-6H 的位置精度:0.4mm4M6-6H 的位置精度:0.4mm4M16-6H 的位置精度:0.4mm8M8-6H 的位置精度:0.4mm7M10-6H 的位置精度:0.4mm5M12-6H 的位置精度:0.4mm5M8-6H 的位置精度:0.4mm6M8-6H 的位置精度:0.4mmM181.5-6H的位置精度:0.4mm通孔:28H13 ()的位置精度:0.4mm1114H13 ()的位置精度:1.0mm28H13 ()的位置精度:0.4mm29.4 的位置精度:0.1mm 面:B面的位置精度: /0.08mmC面的位置精度: 0.1 mmV面的位置精度:

7、 0.1 mm0.15mm /0.15mm3.2.2表面粗糙度精度分析本零件中的表面粗糙度精度要求有:115P7的轴承孔和110 N7的轴承孔、120N7的轴承孔表面粗糙度均为Ra 2,5um,拨叉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 3.2um,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 2.5um 外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 4um ,B平面和C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均为Ra 4um。3.2.3尺寸公差等级精度分析本零件中的尺寸公差等级精度要求有:115P7的轴承孔和110 N7的轴承孔、120N7的轴承孔的尺寸公差等级要求为H7;拨叉孔的尺寸公差等级要求为H7;5个M8-6Hmm的孔螺纹的尺寸公差等级要求为H7。6个M8-6Hmm的孔

8、螺纹的尺寸公差等级要求为H7。8个M8-6Hmm的孔螺纹的尺寸公差等级要求为H7。4个M16-6Hmm的孔螺纹的尺寸公差等级要求为H7。9个M16-H6mm的孔螺纹的尺寸公差等级要求为H7。4 分动箱箱体的加工工艺的分析4.1 确定生产类型(1)确定生产纲领: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计划。在计划期,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该产品的生产纲领。机械产品的生产纲领除了该产品在计划期的产量以外,还应包括一定的备品率和平均废品率。其计算公式为:N=Qn(1+a)(1+b)式中 N为零件的年产纲领(件/年); Q为产品的年产量(台/年); n为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a为

9、备品率(%);b平均废品率(%)。由生产任务得:n=3147, a=5%,b=3%,代入公式计算,N=3147*(1+5%)(1+3%)=3403(2)确定生产类型:最终分动箱壳体长703mm,宽460mm,高197mm,属于重型零件,重型零件生产纲领300-1000属于大量生产,最终分动箱壳体生产纲领为3403件,属于大量生产。大批大量生产的特点和要:广泛采用专用设备和自动生产线,广泛使用高效专用夹具和专用工具,对于毛坯制造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模锻、压力铸造等。4.2 毛坯分析零件材料为HT250铸铁。根据制造厂现有的毛坯生产条件和分动箱箱体属于大批生产类型的生产纲领,因而采用机器模机器造型

10、的方法生产毛坯。锻件广泛采用模锻。这种毛坯的精度低,尤其是铸孔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低,所留余量多而不均匀。选选择粗基准时,应特别注意加工表面上的余量分配以与与不加工表面的位置和尺寸要求。并且还必须注意合理安排消除毛坯应力的热处理工序。4.3零件定位基准的选择1定位基准是在加工中使工件在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定位基准不仅影响着加工精度,如基准不重合时产生的定位误差会影响着加工精度。作为一道工序的定位基准必须在前道工序加工出来因此要合理的选择定位基准。基准的选择原则:合理的选择定位基准是制定工艺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基准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基面的选择问题。在第一道工序中,只能使用毛坯的表面

11、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面就称为粗基面。在以后各工序的加工中,可以采用已经切削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面,这种定位基面就称为精基面。4.3.1 选择粗基面的原则是:1)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就应该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面。2)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工件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等。3) 应该用毛坯制造中尺寸和位置比较可靠、平整光滑的表面作为粗基面,使加工后各加工表面对各不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更容易符合图样要求。在最终分动箱壳

12、体的加工中,只有加工底面是需要采用粗基准,它是整个工艺过程的精基准,而轴承孔是整个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加工表面,为保证轴承孔的精度,加工底面时最好采用心轴穿进两主轴孔,和前段较大端面组成一面两销作为粗基准,这样有利于保证在加工轴承孔时余量的均匀。4.3.2 选择精基面的原则是:1) 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成为基准重合原则。特别是在最后的精加工时,这样可以避免因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2) 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加工各表面,以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成为统一基准原则。3) 有时还要遵循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4) 有些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

13、率,这时就以加工面本身作为精基面,成为自为基准原则。5) 精基准的选择应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为此,精基准的面积与被加工表面相比,应有较大的长度和宽度,以提高其位置精度。根据上面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我们可知:最终分动器壳体的加工中,采用底面上左右两端的轴承孔和底面为定位精基准,这不但可以使加工方便,而且夹具设计简单,也易于保证各个面的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因此最终分动器壳体加工采用底面和两轴承孔作为精基准,既满足“基准统一原则,也满足第五条原则。而且轴承孔,工艺凸台这些面的工序基准也是结合面,因此也满足了“基准重合原则”。4.4零件加工方法的选择铣D115g8外圆与平面D115g8台平面D115

14、g8外倒角D114H7孔口平面、D112H7孔口平面C、D114H7孔口平面,D112H7孔口平面C190H8孔口平面K、M18X1.5螺纹孔口D40平面侧面Y、侧面X、 V面D120K7孔D124H13X3.2H13槽D225、 D190孔口倒角镗D80H8D120K7D225H8D101.6H7D112H7D190H8D114H7D110K7D115H7钻螺纹孔9-M12-6H深476-M8-6H深245-M8-6H深245M12-6H深28M272螺纹底孔8-M8-6H深2011-D14H13引导孔9-D14孔深104-M16-6H螺纹孔口D18沉孔M272底孔2-D14H13孔2-D8

15、H13孔7M10-6H深239-D14孔深10丝锥19-M8螺纹深189-M12-6H深28M272螺纹4M6螺纹深124-M16-6H螺纹深45M181.5螺纹4.5 加工阶段的划分(一)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在于:粗加工阶段中切除金属较多,产生的切削力和切削热都较大,所需的夹紧力也较大,因而使工件产生的应力和由此产生的变形也大,不可能达到高的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因此需要先完成各表面的粗加工,再通过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减小切削用量、切削力和切削热,逐步修正工件的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最后达到零件图的要求。划分加工阶段可合理使用机床设备。为了在机械加工工序中插入不

16、要的热处理工序。粗加工个表面后可与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与时报废或者修补,以免继续进行精加工而浪费工时和制造费用。精加工表面的工序安排在最后,可保护这些表面少受损伤或者不受损伤。(二)最终分动箱壳体加工阶段的划分先加工出底面作为定位精基准,接着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由于加工的余量比较大,所以先粗铣、半精铣几个主要加工表面;粗镗6对主轴孔;半精铣各个面,半精镗6对主轴孔,待半精加工完成后,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保证一定的加工余量;钻孔、倒角、攻丝;把精加工放在后面,需要超精加工的表面如D190H8、D114、D112、D110主轴孔放在最后用精镗完成。4.6 工序的集中和分散同一

17、个工件,同样的加工容,可以安排两种不同形式的工艺规程:一种是工序集中,另一种是工序分散。一个工件的加工是由许多工步组成的,如何让把这些工步组成工序,是设计工艺过程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工步本身的性质(例如,车外圆、铣平面等),粗精加工阶段的划分、定位与面的选择和转换等,就把这些工步集中成若干个工序,在若干台机床上进行。集中工序具备下列一些特点:1) 由于采用高生产率的专用机床和工艺装备,大大提高了生产率。2) 减少了设备的数量,相应地也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3) 减少了工序数目,缩短了工艺路线,简化了生产计划工作。4) 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运输工作量,因为缩短了生产周期。5)

18、 减少了工件的安装次数,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而且由于在一次安装下加工多个表面,也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位置精度。6) 因为采用的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数量多而复杂,因此机床和工艺装备的调整、维修也很费时费力,生产准备工作量很大。分散工序具备下列一些特点:1) 采用比较简单的机床和工艺装备调整容易。2) 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或只需经过较短时间的训练。3) 生产准备工作量小。4) 容易变换产品。5) 设备数量多,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4.7 加工顺序的安排(1)切削加工工序在安排加工顺序时有几个原则是需要遵循的:1) 先粗后精。先安排粗加工,中间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精加工和光整加工。2) 先主后

19、次。先安排主要表面的加工,后安排次要表面的加工。3) 先基面后其他。加工一开始,总是先把精基面加工出来。如果精基面不止一个,则应按照基面转换的顺序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的原则来安排基面和主要表面的加工。4) 在安排加工顺序时要注意退刀槽、倒角等工作的安排。5) 为保证加工质量的要求,有些零件的最后精加工须放在部件装配之后或在总装过程中进行。4.8 机床的选择机床的选择首先决定于现有的生产条件,应根据确定的加工方法选择正确的机床设备,机床设备选择的合理与否不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还影响工件的加工效率和制造成本。在确定了机床设备类型后,选择的尺寸规格应与工件的尺寸相适应,精度等级应与本工序加工

20、要求相适应,电动机功率应与本工序加工所需功率相适应,机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应与工件生产类型相适应。汽车分动箱箱体是汽车几个箱体中精度要求最高的一个之一,它的加工质量对汽车的工作精度和工作性能,对装配劳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分动箱箱体的加工质量就成为汽车制造中很重要的一环。所以此分动箱箱体的加工采用的是大隈高精度的卧式加工中心MA-600HB。MA-H系列卧式加工中心具有稳定的加工精度,高的可靠性,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大隈MA-600HB型卧式加工中心适用于各种加工领域,大批量生产加工行业,由其配以各类物流装置以与信息网络组成的FMS柔性制造系统、流水生产线已在日本、中国、欧美得到

21、广泛应用。TAS-S型主轴热变形补偿机构保证长时间高速运转的精度稳定性 X、Y、Z直线滚动导轨的高刚性、低摩擦和大隈独制的绝对位置编码器的高跟踪灵敏度同时采用光栅尺控制使各轴运动快速、无爬行、位置精度高达0.003mm、重复定位精度0.001mm。以下是日本大隈卧式加工中心MA-600HB的主要参数:卧式加工中心MA-600HB主要参数工作台面积630 x 630mm(2)交换工作台X,Y,Z行程1000 x 900 x 900mm主轴最高转速6000rpm快速进给速度X/Y/Z:60m/min切削进给速度X/Y/Z:60m/min刀库容量40把主轴电机功率30/22Kw(VAC)4.9夹具的

22、选择机床夹具是在切削加工中,用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工件牢固地夹紧的一种工艺装备。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要:可靠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夹具总体方案应与生产纲领相适应;操作方便,工作安全,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排屑;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夹具的种类很多,按夹具的应用围分类,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按夹具上的动力源分类,可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电动夹具、磁力夹具和真空夹具等。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应尽可能采用通用夹具。为提高生产率,在条件允许时也可采用组合夹具。中批以上生产时,应采用专用夹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夹具的精度应与工序的加工精度相适应。最终分动箱壳体的生

23、产属于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生产率,加工中应该采用专用夹具。为此要为生产线上的工序专门设计一套夹具。对于动力源,由于最终分动箱壳体的加工属于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气动或液压夹紧,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缩短辅助时间,大大提高生产率。4.9.1 夹具的设计根据以上原则,设计分动箱壳体专用夹具如下:1) 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要求,仔细的阅读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这里要设计一个镗分动箱壳体D72孔的专用夹具,零件材料为HT250,毛坯为模锻件,年产量为3403件,所用机床为卧式加工中心MA-600HB。加工部位如下图:图4.1 镗D72孔2) 精度与批量分析。本工序有一定的位置精度要求,属于批量生产

24、,使用夹具加工是适当的。在这里要考虑零件加工工艺所给的定位基准和六点定位原理。3) 绘制夹具总图,标注有关尺寸和技术要求。本工序加工要求保证的位置精度主要是中心孔的同轴度0.1 与垂直度公差0.05mm。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应选择190H8孔为主要定位基准。为使夹具结构简单,选择间隙配合的刚性心轴加小端面的定位方式。又为保证小头孔处壁厚均匀,采用活动V形块来确定工件的角向位置。理想的加紧方式应使夹紧力作用在主要定位面上,虽然可采用涨心轴等但这样作夹具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为简化结构,确定采用螺纹夹紧。前面已经说过,分动箱箱体属于薄壁零件,在加工时易变形。应在靠近工件的加工部位增加辅助支承。4

25、.2 夹具图毛坯粗基准定位,工件四周夹紧,并配有辅助支承4.9.2 夹具定位误差的分析夹具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保证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使用夹具加工时,影响被加工零件位置精度的误差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定位误差;夹具制造与装夹误差zz;加工过程误差gc 。 定位误差,该夹具图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基准不重合误差为零。基准位置误差取决于心轴与工件大头孔的配合间隙。粗铣D115g8外圆与平面夹紧力的计算:夹紧力的方向与切削力的方向相互垂直,根据机床夹具设计手册2P36,在分动箱箱体加工中铣削的夹紧形式如图4.13所示:图4.3如图所示的夹紧力为:Kp (N)式中:Wk-工件所需的夹紧力 ; P-切削力

26、 ; K-安全系数 ;1-夹紧件与工件表面的摩擦系数 ;2-工件与夹具支撑面的摩擦系数。安全系数K,粗加工时一般取1.52.5,本设计中取K=2。取1=0.3,取2=0.25。查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3P472,计算铣削切削力,径向的力可看作相互抵消。在圆周方向的周向力为: FZ=9.81*54.5*ae*af0.74 *ap0.9*z*d-1式中: ae刀具切削宽度为42mm; af进给量为0.2mm ap背吃刀量为2.5mm; d刀具直径为65mm代入数据计算得FZ=18758 (N) 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P473:沿铣刀径向的切削力:FR/FZ=0.5,得FR=9376(N)沿垂直于铣刀进给方

27、向的切削力:FH=0.2Fz=3751.6 (N)夹紧力合力:F合= =10098.7 (N)F合 FZ ,所以由气缸所提供的夹紧力很小。4.10加工余量与切削用量的确定加工余量是指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加工余量有工序余量和加工总余量之分,工序余量是指某一工序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加工总余量是指某加工表面上切去的金属层总厚度。由于工序间余量,目前不采用计算的方法来决定,一般工厂都按经验估算,也有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手册资料。对于一些精加工工序(例如,磨削、研磨、垳磨、金刚镗等),有一最合适的加工余量围。加工余量过大,会使精加工工时过长,甚至不能达到精加工的目的(破坏了精

28、度和表面质量),如果加工质量过小,会使工件的某些部位加工不出来。此外,精加工的工序间余量不均匀,还会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对于精加工工序的工序间余量的大小和均匀性必须予以保证。确定加工余量有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估计法等单三种方法。查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4P1050页,各面的加工余量取6mm,粗铣时的余量取3mm或3.5mm,半精铣时取1.5mm,精铣余量取为1mm。粗镗孔时单边加工余量取3.5mm,半精镗单边加工余量取2.5mm,精镗时的精度要求就很高了,单边加工余量取0.2mm,细镗为超精加工,单边余量取0.05mm。钻孔时,查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P1045可以查出各个孔可以加工出来的底孔直径,

29、如钻底孔5时先钻到4.8,再铰到5。另外,加工时的工序余量可以分为几次走刀来完成,以减小切削力,保护刀具。4.1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把工艺过程的各项容归纳写成文件形式,就是一种工艺文件,即工艺规程。经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评比和估算以后,就可尽量考虑工序的集中,减少安装和调整的次数,以利于保证加工表面间的位置精度。经过综合分析和调整,就得到大批量生产条件下的分动箱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刀号No.刀具名称加工容加工部位转速工作进给加工长度加工次数加工件数N rpmfeed mm/minLength mmpasspcs.装卸工件,工作台交换D01面铣刀490粗铣D115g

30、8外圆与平面 D21,F27 796 1274 2360 1 1 D02面铣刀245铣D115g8台平面 F28 1011 1011 300 1 1 面铣刀245铣D115g8外倒角 E21 1011 1011 560 1 1 D03镗刀镗D72,粗镗D80H8与D120K7并口倒角 B26,E26,B23,E23 708 142 20 2 1 D04镗刀粗镗D101.6H7与D115H7并倒角 B 75,E75,B25,E25 505 101 35 2 1 D05槽刀铣D120K7孔D124H13X3.2H13槽 E23 758 379 390 2 1 D06镗刀粗镗D225H8 B24 K

31、-K 213 43 30 1 1 D34倒角铣刀铣D225 孔口倒角 B24 K-K 764 459 600 1 1 D07钻头钻9-D14孔深10 H221-229,H-H 2275 455 16 9 1 D08钻头钻9-M12-6H螺纹底孔深47 H221-229,H-H 2474 371 55 9 1 D09钻头钻6-M8-6H螺纹底孔深24 H215-H220.P1C1 4683 703 30 6 1 钻头钻5-M8-6H螺纹底孔深24 H201-205,P1C1 4683 703 30 5 1 钻头钻8-M8-6H螺纹底孔深20 H207-H214,P1A5G-G 4683 703

32、26 8 1 D07钻头钻11-D14H13引导孔 H101-H111,P1A4 2275 341 160 11 1 D10钻头钻11-D14H13通孔153 H101-H111,P1A4 1820 273 160 11 1 钻头钻2-D14H13孔 H121-H222,P1A4 1820 273 40 2 1 D11钻头钻M27X2螺纹底孔 H230,P1G1B-B 1529 306 40 1 1 D12钻头钻2-D8H13孔 H231,H206,P1A1 3981 597 40 2 1 D13点钻铣 19-M8螺纹孔口倒角 H201-205,H207-220 2389 358 3 19 1

33、 铣 M27X2 孔口 H230,P1G1B-B 1990 299 70 1 1 D14丝锥19-M8 deep 18.攻19-M8螺纹深18 H201-205,H207-220 398 498 46 19 1 D15丝锥9-M12 deep 28.攻9-M12螺纹深28 H221-229,H-H 265 464 66 9 1 D16丝锥M27X2 .攻M27X2螺纹 H230,P1G1B-B 118 236 56 1 1 D17面铣刀390精铣D115g8外圆 D21 809 404 639 1 1 D18镗刀精镗D80H8 B26, 597 60 25 1 1 镗刀精镗D120K7 B23

34、 398 40 32 1 1 镗刀精镗D225H8 B24 K-K 212 21 25 1 1 D19镗刀精镗D101.6H7 B 75 470 47 35 1 1 镗刀精镗D115H7 B25 415 42 35 1 1 工作台旋转180D02面铣刀245铣190H8孔口平面K F11 M-M 1011 1011 600 1 1 D02面铣刀245铣D114H7孔口平面,铣D112H7孔口平面C F12 K-K 1011 1011 1350 1 1 D20镗刀粗镗D112H7并倒角 ,B14E14,K-K 427 85 18 1 1 D20-1镗刀粗镗D190H8 B16E16,A-A 25

35、2 50 25 1 1 D34倒角铣刀铣D190 孔口倒角 B16E16,A-A 764 428 450 1 1 D21镗刀粗镗D114H7并倒角 B13E13, A-A 449 90 20 1 1 D22镗刀粗镗D110K7并倒角 B76,E76,A-A 465 93 28 2 1 D23钻头钻7XM10-6H螺纹底孔深23 H114-H120,P2G1 2997 450 30 7 1 D08钻头钻5XM12-6H螺纹底孔深28 H123-H127,P2F4 3092 464 5 34 1 D11钻头钻M27X2 底孔 H128,P2G5 N-N 1911 287 30 1 1 D24复合钻

36、头钻M27X2螺纹底孔,孔口倒角与D40沉孔 H128,P2G5 N-N 1062 159 25 1 1 D13点钻铣 7-M10与5-M12螺纹孔口倒角 H114-H120,P2G1 2389 239 3 12 1 D25丝锥攻7XM10-6H螺纹深18 H114-H120,P2G1 318 478 46 7 1 D15丝锥攻5XM12-6H螺纹深22 H123-H127,P2F4 265 464 54 5 1 D26镗刀精镗 D190H8 B16 251 25 24 1 1 镗刀精镗D114 B13 419 42 20 1 1 镗刀精镗D112 B14 427 43 20 1 1 镗刀精镗

37、D110 B76 434 43 28 1 1 工作台旋转90(P向)0 0 0 0 D02面铣刀245铣侧面X与V面 F63,F62 1011 1011 550 1 1 D12钻头钻X面2-D8H13孔深14 H609-610 P向 3185 478 20 2 1 D27钻头钻X面4-M6-6H螺纹底孔深14 H05-608 P向 3822 382 20 4 1 D28钻头钻V面4-M16-6H螺纹孔口D18沉孔 H601-604 P向 L-L 1769 265 40 4 1 D29立铣刀铣M18X1.5螺纹孔口D40平面 H611,P2E1C-C 2548 764 94 1 1 D30钻头钻

38、M18X1.5螺纹底孔,通孔 H611,P2E1C-C 1930 386 30 1 1 D13点钻铣4-M6螺纹孔口倒角 H601-605, 2389 239 4 4 1 粗铣 M18X1.5 孔口 H611,P2E1C-C 1990 299 50 1 1 D31丝锥攻4-M6螺纹深12 H05-608 531 531 34 4 1 D32丝锥攻4-M16-6H螺纹深45 H601-604 199 398 70 4 1 D33丝锥.攻M18X1.5螺纹 H611,P2E1C-C 177 265 60 1 1 工作台旋转180D02面铣刀245铣侧面Y F41 1011 1011 200 2 1

39、 D28钻头钻Y面4-M16-6H螺纹孔口D18沉孔 F401-404 1769 354 40 4 1 D32丝锥攻4-M16-6H螺纹深45 F401-404 199 398 70 4 1 5结论此次设计完成了最终分动箱壳体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和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经过开始的零件分析,我遵循了工艺规程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大致指定了两套工艺过程。经过分析比较,选择了更符合加工的合理性、经济性、实用性的第二套工艺过程。由于零件是成批生产,所以生产线也是专门设计的。本次设计中用典型的两点浮动式夹紧方式解决了加工零件的端面、孔的夹紧问题。在铣倾斜的端面时用倾斜夹具体的支撑面的方法,使被加工面垂直于水平面,

40、方便刀具加工。在采取上方夹紧的时候零件不方便采用吊装的方法,于是用伸缩式定位销解决安装的问题。由于理论知识水平有限,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夹具的实用性还有待完善。参考文献1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机械工业,20052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科学技术.19883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机械工业.20014 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科学技术.19905其文材料成型工艺基础M:华中科技大学,20036王章忠机械工程材料M:机械工业,20077宏钧使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机械工业.1996 8周世学.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理工大学.20089王军,劲松.数控加

41、工工艺.:大学.200910 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第5版). :工业大学.200511 Toshiharu Kajita and Akihiko IshikawaNoise Level of Precision Ball ScrewsMotion & Control NSK,1996.1(3):37-4112濮良贵,纪明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200613宏均,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员手册.:机械工业.200814 Joong-Ho Shin,Ho-Eop Yoon and Yuhua ZhangStudy on Profile Generation of Conjugate PlateCams for aRoller Gear Cam Mechan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PrecisionEngineering,200215杜君文机械制造技术装备与设计M:大学,200716吴宗泽,罗胜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高等教育,200617进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机械工业,2007 18 巳德.机床夹具图册.:机械工艺.198419田萍.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设备.:电子工业.200520绪祥,王军.机械制造工艺.:高等教育.2007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