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传人:dc****87 文档编号:7088961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子测量论文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开展趋势:班级:*:.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开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开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开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外乡测试测量技

2、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开展。关键词:L*IATE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I. .目录摘要I前言 1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2第二章 电子测量技术的开展方向2一总线接口技术2二软件平台技术3三专家系统技术3四虚拟测试技术3第三章 展望未来4参考文献5. .前言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开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开展做出了巨大奉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开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开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开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假设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根底。进入21世纪以来,

3、科学技术的开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开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开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根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开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第一章 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现在人们通过

4、实践已越来越认识到测试技术的重要性,国测试技术也已有了很大的开展,现在已根本上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体制。已从CAMAC、PC总线、STD总线向V*I、P*I总线开展,从堆叠式测试系统向标准化、模块化测试系统开展,并先后研制出国产化V*I模件、V*I测试系统及P*I系统,使我国测试系统技术水平逐步进入国际先进展列。在航天器、武器系统的单元系统中也设计了自检测功能,但在实用的自动测试系统中,尤其在武器系统的测试中,缺少实用的人工智能测试技术,故障诊断水平低、实用性差、网络化水平低。从测试体制的变革方面,国尚没有边缘扫描技术和完善的智能装测试系统。因此,与国外存在比拟大的差距,国外20世纪八十年

5、代末,九十年代初即提出了装测试系统和可测试性概念,随后研制出了设备,并制订出了相应标准。近年来中国测量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得到了很多方面的重视,状况有了很大改观。第二章 电子测量技术的开展方向我国测试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设计阶段,而且已采用了工业界先进的计算机I/O总线标准和数字化总线、仪器总线相结合的标准,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如何进一步开展,开展的主要容是什么,这是摆在从事测试技术的每个工程人员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任何技术的开展均取决于社会开展的需求。根据安捷伦公司在1996年对检测本钱统计:硬件本钱6%,检测开发24%,检测操作57%,维护本钱占13%。除了硬件本钱外,其它三项根本是

6、软件开发、维护、操作本钱。因此,对TPS的开发、移植、维护、重用,应是测试系统的重要研究容。一总线接口技术总线是所有测试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的根底和关键技术,是系统标准化、模块化、组合化的根本条件,国外都是依据总线系统来组建各类测试系统,以确保硬件、软件、系统级的兼容性、互换性和重构功能,研究和开发总线系统是设计、研制开放式体系构造的核心任务,也是测试系统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采用总线构造设计的系统,具有简化系统设计、可靠性高、维护性好、产品易于升级换代,便于组织生产工艺和本钱低,真正能变串行生产为并行生产等重要优点。V*I总线技术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一个新的母线技术。它首先出现于美国,应用于美国空

7、军电子测量仪器。V*I总线将VME总线和GPIB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标准,这种模块式仪器平台可以满足未来仪器应用的需要,使电子测量仪器和系统步入一个新的开展时期。V*I总线是一个新的行业标准接口母线,是一种完全开放的、适应多厂家仪器产品模块、插卡式的行业标准。二软件平台技术软件是组建系统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测试软件、TPS可兼容、可移植和重用一直是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拟建立测试软件通用平台,重点研究CORBA、D、等中间件语言。这些软件充分利用了现今软件技术开展的最新成果,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应用环境下实现应用软件的集成,使得面向对象的软件在分布、异构环境下实现可重用、可移植和互操作。主要原理是引

8、入中间件Middleware作为事务代理,完成客户机Client向效劳对象Server提出的业务请求,实现客户与效劳对象的完全分开,客户不需要了解效劳对象的实现过程以及具体位置。同时提供软总线机制,使得在任何环境下,采用任何语言开发的软件只要符合接口规的定义,均能集成到分布式系统中。三专家系统技术由于专家系统具有很好实用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制造,尤其是宇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自由号空间站、欧洲尤里卡平台、哥伦布空间舱,以及日本的吉姆舱都设计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新一代载人航天器航天飞机、载人飞船,作为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由号空间站是美国大型载

9、人航天工程。由于该工程构造庞大,设计复杂以及高可靠和高自主性要求,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其重要组成局部。NASA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空间站系统级管理、故障诊断以及分系统级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制工作,包括诊断推理专家系统。四虚拟测试技术通过虚拟测试系统,可以使产品历经虚拟设计、虚拟加工、虚拟装配、产品性能虚拟测试和虚拟使用全过程。虚拟测试的结果信息可用于优化、改良虚拟制造技术中有关的设计和过程参数。由于虚拟测试在虚拟制造技术中应用的普遍性,能促进整个虚拟制造技术体系更为完备和工程实用化。因此,开展虚拟制造环境的虚拟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和测试技术的开

10、展,以及大量工程实用数据的积累,也使得建立虚拟测试系统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我们开展虚拟测试技术研究,就是用虚拟工程概念解决型号研究中的实际测试问题。通过构造型号虚拟测试环境解决型号研制过程中的测试具体问题,包括参数精度测试,各种物理参数的虚拟产生,过程测试方法的模拟、测试程序的执行检测,对象模拟,以及虚拟模发、模飞等。第三章 展望未来综上所述,21世纪的电子测量仪器随着芯片技术和DSP技术的开展将到达前所未有的高性能,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仪器的进一步融合,仪器的易操作性,易升级性,测量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软件无线电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仿真技术将为用户的

11、设计和验证提供了更加强大和方便的工具。自动测试系统经历了从GPIB系统到V*I系统,从V*I系统到V*I与GPIB混合系统的开展历程,越来越多的军工用户希望拥有一种长寿命且高性能的系统标准体系来承当日益复杂的测试压力和维护本钱的压力,面对未来的挑战,L*I仪器将在继承现有测试技术的根底之上,为下一代测试技术和测试仪器,特别是ATS测试系统的革新带来新的希望。参考文献【1】保安,行善的基于组件的自动测量系统ATS软件体系构造,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2年04期【2】何玲松,蓉,【基于Web的网络化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09期【3】唐德琴军用电子侧量仪器技术开展战略研究电子科学技术199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