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管理实践篇

上传人:s**** 文档编号:70751602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ERP系统管理实践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ERP系统管理实践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ERP系统管理实践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ERP系统管理实践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系统管理实践篇(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 . 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ERP方向)专升本教学计划大学网络学院教学部目 录一、培养目的3二、基本要求3三、学习形式和学制3四、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3五、主要课程简介31、管理学32、生产运作管理43、网络营销54、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75、产品数据管理76、管理信息经济学87、财务管理118、系统分析与设计139、信息管理1410、协同产品商务1611、ERP系统理论1712、ERP系统实践18六、考试与其他19七、教学进度表19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ERP方向)专升本教学计划一、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

2、以与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富有进取意识与开拓精神的企业ERP学科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到各类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与事业单位工作。二、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艰苦奋斗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全面掌握管理学、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能理论联系实际。4、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方法,熟悉企业ERP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的常用方法。5具

3、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以与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6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与资料。三、学习形式和学制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标准学制两年,弹性学制两至三年。四、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本专业共开设16门课,总学时1332学时,其中课件学时为896。五、主要课程简介1、管理学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是教育部制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ERP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分为3篇11章。第一篇为管理的涵,本篇包括两章容,分别是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与

4、管理理论。第二篇为管理的过程,本篇包括八章容,阐述了管理的过程容,即决策、计划、组织、人力、领导、激励、沟通和控制。第三篇为管理创新,本篇包括一章容,主要阐述了管理创新的容、过程和组织,要求了解管理创新的基本容和组织工作,掌握创新的过程。第一章:管理活动,本章主要在明确了管理活动的基本问题基础上,阐述了管理活动的定义、属性和管理职能,并阐述了管理者的有关容。要求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管理者的角色、能力和素质。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本章主要阐述了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史、管理理论的构成容、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以与管理发展的未来趋势。要求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管理理论的容和

5、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三章:决策,本章主要阐述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方法等容,要求掌握有关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决策分类,了解决策理论,并在次基础上能够理解决策过程,运用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来解决决策问题。第四章:计划,本章主要阐述了计划和战略计划的基本概念、制定程序和制定方法,首先要求掌握计划的概念、性质、分类,熟悉计划体系的容,掌握计划的制定流程;其次要求在熟悉战略计划的基本概念、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掌握战略选择的容;最后要求掌握计划的方法。第五章:组织,本章主要阐述了组织管理、组织设计、组织中的层级化和职务、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整合等容,要求重点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

6、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原则、组织层级化的概念与起容,掌握组织中职务的主要容,了解组织变革、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等。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本章主要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容,要求掌握人力资源计划、人员的招聘、培训、评估和职业发展等容。第七章:领导,本章阐述了领导的涵、领导者的类型、领导方式和领导理论,要求掌握领导的基本概念,了解领导的与管理的关系、领导与权力的关系,重点掌握领导方式和领导理论。第八章:激励,本章主要阐述了激励的原理、激励的容、激励的过程理论、激励的强化理论和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要求重点掌握激励原理和容,了解激励的强化理论,掌握激励的一般形式。第九章:沟通,本章主要阐述了沟通的原理、

7、管理组织沟通和组织冲突与谈判,要求重点掌握沟通的概念与其过程,掌握有效沟通实现的障碍和途径,了解组织冲突的管理和有效谈判的实现。第十章:控制,本章主要阐述了控制的概念、过程与其方法,要求掌握控制的概念、类型和控制过程,了解有效控制的形式,并能够理解预算控制的作用和方法,了解生产控制的有关容。第十一章:管理创新,本章主要阐述了管理创新的容、过程和组织,要求了解管理创新的基本容和组织工作,掌握创新的过程。2、生产运作管理本课程为管理学科的专业课,是研究生产运作活动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生产运作是将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服务)的过程,是创造顾客所需价值的过程。生产运作管理是

8、对物资资料生产活动和劳务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包括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的管理。本课程包括11章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讨论生产运作活动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围与容、地位与作用与其历史发展过程。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主要讨论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生产运作战略的容以与如何制订和实施生产运作战略。第三章生产系统的设计,主要讨论生产系统的布置,生产过程的组织,流水生产线和生产平准化的组织与生产系统的生产率分析。第四章生产技术准备,主要讨论生产技术准备的任务与容,工艺方案、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准备,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第五章生产计划工作,主要讨论需求预测,企业的生产计划

9、体系,生产能力的核定,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与年度生产任务的统筹安排。第六章作业计划与其控制,主要讨论制造业、服务业、项目型作业计划的编制与其控制。第七章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主要讨论工作设计,劳动定额,工作研究和动作(时间)研究。第八章库存管理,主要讨论库存管理的基本问题,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系统与基本模型。第九章设备综合管理,主要讨论设备与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设备的选择与评价,设备使用与维护决策,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第十章质量管理与IS09000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第十一章先进生产管理系统,主要讨论准时生产方式,敏捷制造,制造资源计划,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3、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企业借助于现

10、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也是当前商务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它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加速发展网络营销是迅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营销作为一门融网络技术与营销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课程,从1999年开始开设这门课程以来,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验与实践环境、网络资源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并被确立为大学精品课程。开设网络营销课程对于ERP专业的学生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得学习者在理解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环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网络营销的本质,

11、掌握网络营销在不同企业中的经营模式和在信息时代的竞争策略,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深刻理解并掌握网络营销的理念、基础理论、主要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基于互联网进行成功营销的能力。因此,将网络营销课程列为ERP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与同类网络营销课程以技术为主线或以营销为主线构建容体系相比较,我们建设网络营销课程的特色是:以网络时代的营销理念为主导,融网络技术与营销管理于一体,将互联网环境、网络技术与方法、网络营销理论与应用有机融合,按照网络营销概论与环境、网络营销战略与策略、网络营销技术与方法、网络营销案例与实验四个层次设计了课程的容体系。第一章网络营销概论。本章介绍了网络营销的

12、基本概念、网络营销的容、特点和实质;并回顾了网络营销产生的各种背景,描述了网络营销在中国的现实状况以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营销的发展与未来做出了展望;在分析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异同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把网络营销整合到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中去。第二章网络营销技术基础。本章对市场营销的理论从纵向(市场营销理论沿革)和横向(支持网络营销的新营销理论)两个角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力图建立一个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体系,来支持我们的网络营销战略与策略。第三章网络营销理论基础。本章对市场营销的理论从纵向(市场营销理论沿革)和横向(支持网络营销的新营销理论)两个角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力图建立一

13、个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体系,来支持我们的网络营销战略与策略。第四章网络营销环境基础。本章从企业部到外部,从微观到宏观系统研究了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环境基础;把相关的环境影响分为市场基础、组织基础和宏观环境基础三个方面,研究了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组织要求、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与网络虚拟市场的竞争环境 第五章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本章引用大量调研数据对网络用户的基本现状、网络时代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营销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因素,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为在网络营销中制定以市场驱动为核心的营销战略和策略提供了依据。第六章网络营销战略。本章首先研究了战略研究对于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在此基

14、础上运用STP分析方法对网络营销的营销战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网络市场细分、网络目标市场的选择、以与网络市场定位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出网络环境下企业应当具备的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下一章网络营销策略的制定指明了方向。第七章网络营销策略。本章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市场营销组合的诸多要素,对网络营销的产品与服务策略、网络营销的定价策略、网络营销的分销策略、网络营销的促销策略以与网络营销的客户关系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适合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具体的营销策略,对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有指导意义。第八章网络沟通技术。本章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沟通特点的研究,展开对各种网络沟通工具的技术原理和应用研究,

15、其中主要对在线调查、网络顾客服务工具以与网络广告展开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为企业在网络上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与手段,并通过虚拟实验室实现了对该部分技术的互动式的学习和体验。第九章网页设计与管理。本章向学生介绍如何进行的规划与管理,使之学会制作网页并掌握进行推广与宣传的基本途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整合企业各种营销活动,最终实现网络品牌的推广与传播。第十章网络营销整合与案例分析。本章概括了目前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四种成功模式:企业间业务B2B模式、网络零售B2C模式、消费者之间C2C模式与注意力获取模式并通过相应的成功案例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企业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此类营销活

16、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版。4、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思想是ERP管理思想的基础,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是面ERP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对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现代物流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思维模式等作用具有初步的掌握和了解,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能够进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规划与方案设计。对于ERP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阶段并不要求掌握太多的实务应用技能。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大量地理解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观念、物流管理理论以与供应链与电子商务等新的理论发展,适当的了解企业物流管理实务应用技能,拓宽视野,了解

17、企业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课程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掌握物流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该课程的教学要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理念、供应链管理思想以与物流管理实务应用等。对于管理学院的学生而言,物流管理是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其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本课程的容提要

18、: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系统、采购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一体化战略、供应链推动与拉动模式经济方案、供应链建模与优化、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管理最佳应用。第一章网络经济时代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使学生对物流管理的概念、涵积累性以与课程全貌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对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习重点:物流、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与其重要意义,物流管理容等。第二章物流/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外延。使学生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概念、涵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对物流过程与作

19、业经济分析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物流供应链系统规划设计步骤容有一定了解。第三章了解和熟悉现代物流市场经济方案;第四章,了解和掌握物流网络经济方案。第五章,了解和掌握供应链推动与拉动综合模式和供应链组织联盟。第七章,掌握企业供应链诊断与优化策略。第八章,掌握企业外包应用与研究。第九章,掌握供应链成本分析与优化策略。第十章熟悉和了解供应链管理最佳应用。第十一章,对迈向真正的外延型企业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提高对于外延型物流企业的经济优化过程和管理理念。5、产品数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开始的工程图档管理逐渐扩

20、展,迅速成为一门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所有与产品有关的过程的技术。由于它集数据管理能力、网络通信能力与过程控制能力于一体,因此提供了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能力,并为企业提供了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并行化协同工作的环境。本课程从应用角度介绍了产品数据管理(PDM)的概念与系统的主要功能;结合两个著名商用PDM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对象模型与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最后讨论了PDM的实施方法与应用集成技术,并用两个实例加以具体说明。本课程作为ERP专业的专业课,为学生以后从事CAD/CAM、PDM、ERP开发与应用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PDM有十分广阔的应用领域,包括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航天以与非制造业

21、(如交通、商业、电子出版)等,它不但用于文档管理、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变更管理、过程管理等方面,而且还可作为支持企业重组、协同设计与制造、ISO 9000认证、虚拟制造等方面的使能技术。实施PDM既是企业目前信息管理的需要,更是企业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战略需要。正因为如此,PDM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也在持续增长。在我国,随着CIMS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的应用和推广,PDM已在相当多的企业得到了应用,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这样说,对一个企业,实施PDM已经不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什么时候实施的问题。本课程即是对ERP专业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技术教育

22、,从PDM应用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应用与实施PDM技术。教程分八章。第一章是PDM技术的概论;第二章描述了PDM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三章从应用角度说明了PDM中对象的建模方法与对象模型;第四章对两个著名的商用PDM系统IMAN和Metaphase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五、六章叙述了PDM的实施方法与其在CIMS和并行工程中实施的具体情况;第七章阐述了PDM与CAx以与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集成技术;第八章是对PDM发展的展望。6、管理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经济学是以信息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工具,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信息技术与其应用为研究主线,对企业的信息管理做出

23、分析、规划和投资回报分析的一门学科。它的出现,满足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满足了我国IT、管理专家和学者对信息经济学进一步探索的要求,满足了企业管理者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鉴于此,管理信息经济学课程被定位于管理部分专业和经济学类部分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对于信息经济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首创性的研究,着重探讨了管理信息投入在企业中带来的价值增值作用,通过信息经济学的分析体现出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的真正经济销用。有助于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进行理性投资分析,用最少的钱完成最优化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管理信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

24、的是使学生能较为系统地理解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有关信息经济知识体系的学科群有一定的了解,诱导学生研究企业的信息经济学应用,研究企业信息管理的信息经济性回报。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可奠定专业学习的基础,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还可大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分析与实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经济学科的基本容。第一章 绪论。信息经济的发展是与科技先导相伴而行的,同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已经跨入了信息经济,等待我们的也是对我国产业经济的严峻

25、考验。要对管理信息经济进入深入研究,首先要弄清信息是什么,信息经济学的涵与发展现状,了解信息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与信息系统模型规划的关系。本章共分三节,依次解答了这几个问题,为进一步研究管理信息经济学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二章 信息经济学与其理论外延。本章共分三小节,分别阐释了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以与管理信息经济学形成的社会发展动因。非对称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往往导致市场配置资源低效率,甚至市场失灵。而传统经济理论并不能对这样的经济现实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了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它们是怎样导致市场运行低效率甚至市场失灵的,并

26、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三章 管理信息经济学构架。在信息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逐渐融合、现代企业与信息技术应用关系日益密切、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背景下,本书首创性的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于企业的经济性分析当中去,深入探索管理信息经济学。本章共分三个小节,分别讲授了管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信息经济学概念与其研究容以与管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四章 企业经营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分析。企业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与环境中创造和实现企业效益,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管理信息经济学的最初出发点,即通过企业信息的动态交互作用去除企业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去除可已经存在或者将要形成的风险。基于

27、此,本章着重进行了企业经营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分析,包括企业投入过程、企业生产转换过程以与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模型与系统模型第五章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与IT责任。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时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将信息化作为工业化的推动“引擎” 和提升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本章发掘我国企业信息化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对策,进行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应用企业信息化评价与其指标体系测评企业信息化有效性,并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IT责任进行剖析。第六章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分析。信息不对称

28、理论对于管理信息经济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章首先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涵义、应用、模型。企业信息化必须考虑三个可行性,即:经济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从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性出发,以企业信息化的成本为起点,来探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种种可能存在的机会成本,从经济成本中寻求企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或者失败的原因,即信息不对称,从而为本章提出论点和研究做好经济性分析铺垫。第七章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分析。在企业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分析阶段可以说是整个信息化过程的重点,要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明确自己的实际需求才能把握住信息化的主体过程,本节

29、主要分析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阶段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第八章 企业信息化甲方咨询的信息经济学思考。本章通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委托代理形式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现象(asymmetric information)入手,对当前我国政府正在推行的甲方咨询(第三方咨询监理制度,TPCThird-part consultation)进行信息经济学分析,从中寻找一种有利于克服因不对称信息所带来的在缺陷的较优契约安排形式。同时,对甲方咨询在我国企业信息化中的推广与优化提出适当的策略。第九章 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重组经济效应分析。本章主要从企业信息技术的投入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从企业具体操作的微观角

30、度入手,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的经验研究,分析检验信息技术的投资和企业预期生产力提高与流程重组之间的关系,同时论证在企业业务流程重组过程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生产力复杂的关系,并通过不同技术调节模型信息技术扩散与效能模型来分析。第十章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价值链再建。本章在分析论证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现状时,着重指出了目前企业中不健康的价值流是目前企业价值链效益低下的直接原因。在与国际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对比的同时,论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和重建企业的价值流和价值链。本章所强调的是,“基于信息技术企业价值链再建”是信息技术在企业价值链重建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以提

31、高企业的价值链升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是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的重要问题,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第十一章 基于管理信息经济学理论的企业信息管理战略。本章以企业为背景,提出在信息经济社会建立“企业信息管理战略(EIMS)”的设想,并论述了由信息技术(IT)战略、信息系统(IS)战略和信息管理(IM)战略所组成的企业信息管理战略(EIMS)的价值体现和价值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企业信息管理战略(EIMS)系统集成设计。第十二章 协同产品商务管理与其信息系统模型。本章我们将规划企业价值链全面信息管理战略系统,该集成系统是建立在企业全面信息管理战略整体解决方

32、案平台之上的价值链管理体系。该体系由集成化协同产品商务(CPC)管理、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知识管理(KM)、项目管理(PMP)、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等构成。第十三章 供应链管理信息模型。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正处于不断深入和优化的过程,形成了三个研究领域:1)供应链建模技术:研究如何通过模型来描述供应链系统的运营机制以支持对供应链管理的各种分析和决策活动, 如Petri网供应链建模技术。2)供应链管理技术:依据供应链的生命周期,研究供应链的构建方法和运营管理方法。其中包括供应链管理的各种决策,如供应链的关系决策

33、、库存决策和运输决策;供应链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合理分布和流动方式,以与应付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等。3)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一是企业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多种信息系统的集成,形成一个开放的网络应用平台;二是企业间或多个企业组成的虚拟企业部的信息共享和相互协作,形成供应链贸易联盟。第十四章 供应链管理信息经济方案。本章从供应链信息流构建和控制、非对称信息的两个角度研究对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模式以预测的市场需求为基础,向着消费者“推动”产品的市场发展。我们将使用推动模式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类型的公司与其支持供应链。推动模式方案由程

34、序和技术组成,把跨供应链的与程序效率相关的不可见成本的降低作为目标。供应网为跨所有贸易伙伴的交流而组织,目标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全方位响应。第十五章 客户关系管理信息模型与其增值效应分析。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旨在增进对客户需求和行为的了解,加强同客户的关系的商业策略。在实施一个CRM系统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整合效果最重要。2)实时响应是要点。3)优秀的CRM系统的设计,是围绕最终用户展开的。第十六章 电子商务经济学。本章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趋势与价值体现;然后通过电子商务经济学的有关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与信息平衡决策的制定,体现了管理信息经济学在电子商务领域与传统经济学互相结

35、合的特性。本章利用棉纺织集团的电子商务发展与建设的实际案例,对电子商务的建设与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建设方案与经验,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第十七章 信息技术投资经济学分析。本章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IT投资现状的分析,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来透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发挥的巨大作用,以量化的角度作出了实际说明,最终体现了管理信息经济学的经济效益的理论起源。第十八章 基于IT的组织成熟度信息模型与价值链增值效应研究。企业组织成熟度模型(organizational maturity model,OMM)可供制造业在推动信息化时做参考。OMM延伸自组织成熟度模型(OMM),

36、应用于企业信息化上,本章为企业的组织成熟度分级,并以成熟度等级来评估企业进行信息化后价值链增值的成效与提供预期改善目标与建议。7、财务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与加入世贸组织所产生的影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合理利用资源、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信息效应与财务信号、金融全球化等都与财务决策紧密相连。财务理论适应实务不断地快速变化,也已经取得较大进展。鉴于此,财务管理课程被定位于管理类各专业和经济学类部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分析与实例

37、、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学科的基本容。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本章是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初步介绍。学习本章,要求在认识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的基础上,掌握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与其相互关系。理解财务管理的环境与其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第二章 财务管理价值观念。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对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这两个观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熟练掌握货币时间价值中各种终值与现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了解风险与风险价值的概念、构成要素,掌握风险价值的衡量方法。第三章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

38、学习,使学生认识资金成本的意义,掌握个别资金成本计算与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含义与其运用;掌握资本结构与最佳资金结构的概念,了解资金结构决策方法的应用。第四章筹资管理。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筹资的基本容。使学生掌握企业筹资的含义、动机;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区别;了解筹资的渠道与方式。了解各种筹资方式的操作程序与有关法律规定。第五章项目投资管理。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现金流量的含义与构成;主要投资决策指标的含义、特点与计算方法。熟悉项目投资的特点;不同投资决策指标的比较。第六章证券投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含义、种类、目的和特点

39、;掌握证券投资的估价与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营运资金的概念和特征;掌握营运资金各项目的基本容和分析框架,掌握营资运金各项目的主要管理模型,熟悉营运资金各项目的管理方法。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利润的构成与利润预测的预测的方法。熟悉利润分配的原则和程序。正确评价股利政策适用条件。第九章财务预算。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务预算的概念、作用和体系,掌握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预算的编制方法,掌握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第十章财务控制与评价。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财务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熟悉财务控制的种类;理解责任中心的概念与特征;

40、掌握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的概念、特征、类型与评价指标,责任预算与责任报告的编制。第十一章财务分析。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主要指标的分析方法;掌握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的含义和方法。熟悉财务分析的基础和种类。了解财务分析的作用、目的与程序;企业财务状况趋势分析的含义与方法。8、系统分析与设计本课程是ERP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在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具备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从而具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方面工作基本技能。本课程的主要容包括信息系统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

41、。理论部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认识,掌握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容、熟悉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与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了解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各种类型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使用围与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影响等理论。实践部分是注重于学生分析、设计能力以与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第一章 信息系统概述。主要容:信息的概念、性质与度量。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具有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变换性与价值性等性质。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第二章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信息系

42、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和原则,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管理。第三章 信息系统规划。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等六个阶段。第四章 信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信息系统计发的重要环节,包括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等步骤,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形成系统分析报告。新系统的开发往往来自于对原系统的不满,在系统开发之前,应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用户要求,对原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对要开发的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包括管理上的可行性、

43、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可行性,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五章 信息系统设计。系统设计也称为系统的逻辑设计。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前一阶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新系统如何满足管理系统的要求。系统设计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第六章 信息系统实施、运行和维护。系统实施是系统开发的最后阶段,也是将前一阶段的设计结果最终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系统调试与系统的切换、运行和维护、系统的评价等。第七章 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给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面向对象技术最初起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

44、日趋完善,面向对象的思想与方法逐步成熟。系统开发人员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编程,将现实世界的空间模型平滑而自然地过渡到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使系统开发过程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利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得到的信息系统软件质量高,系统适应性强,系统可靠性高,系统可重用性和维护性好,在外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系统易于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第八章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包括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开发与运行两大阶段的管理。本章从开发项目管理、运行管理与评价等三个方面叙述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知识。第九章 信息系统开发案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讲授一两个具体的信息系统

45、开发案例。9、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ERP方向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着重强调企业管理息技术所起的作用,以与企业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信息管理者。学习信息管理这门课程,要求掌握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的关系。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企业信息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构架,并能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当中。本课程的容提要:信息管理的科学基础、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信息行为论、信息交流论、信息产品的开发、信息产品的流通、

46、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的管理。第一章 信息管理的科学基础 介绍了信息的概念、类型与其特征,信息的度量方法,信息的功能,信息论、信息科学的基本容,信息与管理的关系,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以与信息管理学的产生、发展与其进化。本章的重点是:信息的概念、类型;信息度量的方法;信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难点:多种关于信息概念的解释,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的区别;信息熵、条件熵、冗余度的概念与公式。 第二章 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其围,2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信息处理技术与其通信技术的简单论述。本章难点有:信息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辅人率、拟人率、共生率与其倍增率;理解摩尔定律的

47、真正含义。第三章 信息行为论 介绍了信息需要、信息动机的概念、信息需要的层次机构、容结构、信息动机的形成和转化、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用户的信息选择行为、用户的信息利用行为。本章难点:信息需要、信息需求、现实需求、信息提问的结构转化;信息动机的函数解释;威尔逊信息查寻路线、可近性和穆尔斯定律。第四章 信息交流论 介绍了信息交流的概念、信息交流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符号的概念与其特征、编码的概念与其分类、二次编码与其编码规则、信息交流的模式与其适用围、社会信息流的分类与其相互关系。本章难点:申农第一定理、申农第二定理、传信率、信道容量;哈夫曼编码法;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施拉姆模式、维克利模

48、式。第五章 信息产品的开发 本章介绍了信息源的概念与其主要类型,信息采集的原则方法,信息整序的的概念与方法,信息分析的程序与方法,本章难点:确定标识、容分析法第六章 信息产品的流通 主要容有:信息产品的概念与其主要特征、信息服务的三个基本因素、信息市场的概念、信息市场形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市场的主体和客体结构、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本章难点:信息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区别点;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信息商品的定价方法。第七章 信息系统管理 主要容有: 系统的概念与其共性、特性,系统工程的实质和系统工程方法,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其开发原

49、则,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演变路线,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章重点: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信息安全研究的三个阶段、CIO的地位和职能、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模式和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模式、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本章难点:生命周期法、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法;计算机安全等级;MIS、DSS、IRM、SIS的演变模式、SIS的外壳和核。第八章 信息产业的管理 主要容:信息产业的概念与其形成条件、信息产业理论、信息产业的结构和测度方法、信息产业的部结构和外部关联、信息产业化政策、信息化的涵、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与计算公式。本章重点:信息产业的结构和测度方法、信息产业的部

50、结构和关联效应,信息化发展的阶段、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本章难点:波拉特的信息产业理论、波拉特的信息产业结构分析和测度方法、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区别、社会信息化指数公式。10、协同产品商务随着大规模定制时代的到来,企业迫切需要改善产品的开发、制造和管理,捉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课程从协同产品商务的发展历程着手,解释了协同产品商务的涵和意义,构建了协同产品开发体系的要素和基本模型:介绍了协同产品商务的核心功能与技术,以与相关的软件和厂商,阐述了协同产品商务的实施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ERP专业的学生需要深刻了解和掌握协同产品商务技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重点和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容是:协同产品商务CP

51、C是企业全球化和协作策略与Internet技术结合的必然结果,是一组集成的企业信息系统,也是已有数据和系统集成的框架。可以说,CPC是一个同时涉与产品开发过程、全局协同过程和商业合作过程的复杂解决方案。ERP已经在中国企业中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PDM则提供了企业的基础数据。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ERP专业中其他课程,深刻认识和掌握企业大规模定制的方法,掌握构建协同产品商务体系方法。第1章企业的大规模定制之路。本章共分以下章节:导读;大规模定制的号角已经吹响;什么是大规模定制;如何实现大规模制造和大规模定制的转换;大规模定制时代的成功产品;大规模定制时代的挑战;应对大规模定制的挑战;支

52、撑大规模定制的IT系统;大规模定制的企业系统。第2章 如何认识协同产品商务。本章共分以下章节,分别介绍了:产生协同产品商务的驱动力;CPC的涵;CPC的作用。第3章构建协同产品开发体系。本章共分以下章节:导读;产品开发的新理念;卓越的产品开发体系;协同产品开发体系释义;协同产品开发要素剖析;构建协同产品开发体系;CPD能带来的效益。第4章 剖析CPC核心功能与技术。本章共分以下章节:导读;CPC核心功能;CPC项目协作;CPC核心技术。第5章 国外的CPC厂商与产品。本章共分以下章节:导读;主要的CPC厂商与产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CPC的作用与效益。第6章 CPC的实现过程。本章共分以下章

53、节:导读;CPC实施特点;CPC实施步骤;CPC成功的关键因素;CPC实施中的信息模型;CPC实施的效益评估 11、ERP系统理论本课程系统地介绍ERP系统的理论形成过程、理论基础、体系架构等重要容。课程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ERP系统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对ERP系统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第二部分介绍ERP系统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思想;第三部分介绍ERP系统的模块构成和各个体系之间的关系,对ERP系统的部架构和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ERP系统的形成过程、理论发展和应用案例等,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ERP的本质,掌握ERP基础理论和体系架构,以与在企业中的应用

54、模式和决策利用,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应用到ERP专业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应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综合能力。第一章 绪论。针对专业要求,企业现状,管理理论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对学科容进行了概述。第二章 ERP系统综述。给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狭义和广义定义,建立ERP的概念;简单介绍ERP的发展的历程;讨论了ERP的运作模式和基本功能;分析企业对ERP的需求与作用,通过案例描述各种类型的ERP。第三章 供应链管理思想Supply Chain Management。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实现的不仅是企业部资源的集成,而是是对整个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到客户的资源的集成。企业之间的竞

55、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同竞争对手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正是适应这种竞争形势的需求发展起来的。第四章 BPR业务流程重组 Business Processing Reengineering。介绍BPR的基本概念和理论,BRP源于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等,是ERP系统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五章 生产管理理论。主要介绍了与ERP系统理论密切相关的一些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如约束理论、准时制生产、精益生产等,这些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尤其是在生产方面的应用,是ERP发展的基础,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第六章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

56、与ERP系统理论密切相关的一些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如约束理论、准时制生产、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这些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尤其是在生产方面的应用,是ERP发展的基础,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第七章 ERP生产管理体系。ERP系统中的生产管理模块包含了BOM、MPS、MRP、设备管理等,是实施ERP系统的基础模块,也是最重要的模块,其中细节的地方比较多,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第八章ERP物流管理体系。本章介绍ERP系统中的物流管理模块,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领退料管理等。物流管理模块与生产管理模块以与财务管理等密切相关。第九章 ERP销售管理体系。介绍ERP系统中的销售管理体系,包括销售管理,分销资源计

57、划和客户关系管理。第十章ERP财务管理体系。现代化的物流过程是ERP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本章主要容包括介绍物流概念的演进、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ERP物流的特点和容、ERP物流系统以与ERP物流技术。第十一章 ERP协同工作平台。ERP控制了整个企业的资源利用和整合,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平台,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和知识管理平台等。12、ERP系统实践本课程系统地介绍ERP系统的实施环境分析、ERP系统选型、企业实施ERP的业务流程重组、ERP实施的项目管理等重要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以与ERP实施过程中系列活动的介绍,并经过ERP的试验课程,充分掌握ERP

58、系统实施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ERP的本质,进一步掌握ERP基础理论和体系架构,掌握ERP项目管理的技能。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应用到ERP项目的管理中。第一章 ERP系统定义。本章主要介绍了,ERP的概念与发展历史,著名ERP厂商与产品,并进行了案例介绍。第二章 ERP实施环境分析。本章共五节,分别介绍了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企业环境分析;宏观需求分析;微观需求分析;ERP项目目标;ERP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第三章 ERP选型。本章分为两节,分别介绍了投资回报分析以与ERP选型策略。第四章 ERP项目管理。本章分为五节,分别介绍了ERP实施理念;ERP项目目标;ERP项

59、目组织;ERP项目风险管理;ERP快切实施法。第五章 ERP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本章分为七节,介绍了ERP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的步骤,分别为系统调研;数据准备;用户化与二次开发;模拟运行;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系统切换;业务流程重组。第六章ERP应用评估。本章分为四节,介绍了ERP应用评估的方法与准则。这四节分别为企业保持优势的方法;ERP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企业ERP的方法;建立ERP应用和管理的工作准则。第七章 ERP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本章分为五节,介绍了ERP对企业运营各个方面的影响。分别体现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与工程管理这五个方面。第八章ERP实务篇。本章分为五节,介绍

60、了市场上常见的5种ERP品牌与软件。分别是SAP、ORACLE、用友ERP U-8、金蝶和浪潮。六、考试与其他1成绩考核:课程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环节,必须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严肃进行。凡是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各门课程均须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公共课的统考,并成绩合格。2毕业论文:本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阶段,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本人日常工作,选择论文课题,进行课题设计,调查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拟写论文。论文经评审后,进行论文答辩,以达到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毕业与学位:学生学完教学计划所规定

61、的全部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准予毕业。各科成绩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位考试科目:英语、管理信息经济学、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财务管理。七、教学进度表序号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各学期课程安排总学时课件学时实验实习考核一学年二学年1学期2学期3学期4学期1公共课理论概论#47233必考42大学英语#12216210必考4443计算机文化基础#4724624必考44专业基础课管理学#59070必考55管理信息经济学47245必考46财务管理#610894必考67协同产品商务59064必考58信息管理59055必考59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47243必考410现

62、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59050必考511生产运营管理47230必考412网络营销#47241必考413专业课ERP系统理论47237必考414ERP系统实践47236必考415产品数据管理PDM47236必考4论文合计8013328962417242118注:作“#”记号的为已有课件课程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ERP方向)专科教学计划大学网络学院教学部2006-09-06目 录一、培养目的3二、基本要求3三、学习形式和学制3四、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3五、主要课程简介31、管理学32、会计电算化53、电子商务64、物流管理85、市场营销106、管理信息系统107客户关系管理158人力资源管理169、

63、数据库原理1710、企业信息化1711、ERP系统理论(中级)1912、ERP系统实践(中级)21六、考试与其他21七、教学进度表22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ERP方向)高起专教学计划一、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以与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富有进取意识与开拓精神的企业ERP学科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到各类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与事业单位工作。二、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艰苦奋斗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