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70689577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让阅读成为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阅读成为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阅读成为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让阅读成为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阅读成为习惯(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高尔基说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莎士比亚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读书是何等的重要。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赵丽宏说“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即使智商再高,那也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由此可知,大量阅读文学作品能提高人的文学素养和文明程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重视学生的读书问题,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让学生从书籍中吸收营养, 接受文学的熏陶,成为一个文明的、向上的、健康的人。这一切都离不开文学教育。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必须让其广

2、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堂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这足以体现课外阅读对于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的阅读习惯中还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 一种是不想读,学生因为没有品尝到阅读的快乐, 所以没有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于是,生活中没有了阅读。 一种是不会读: 学生无选择地读书, 或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书是读了,但一无所获。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3、,我认为:我们必须加强主导作用的发挥, 悉心进行阅读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其领略到阅读的快乐,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初中正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间 ,精力充沛、记忆超群。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高尚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必将对他们的一生起到积极的推动甚至决定作用那么如何帮助初中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呢?一、明确阅读目的,端正阅读态度首先,让学生做到放心读。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有的学生视课外阅读为学习的“负担”、深怕由此而影响其它功课的学习,怕影

4、响考试成绩;有些家长也对我们主张搞语文课外阅读持半信半疑态度,以为有点 “不务正业”,“那自己书还没看好呢”,担心孩子耽误前程;更有一些深受应试教育毒害的老师也宁愿把学生捆扎于课本、课堂,大搞题海战术,不愿让学生走出校外去呼吸新鲜空气。以上各不利因素都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想认识上的障碍。面对这些消极态势与抵触情绪,教师务必尽快消除“应试教育”带来的忧虑,帮助学生们解脱心头的困扰, 拨开学生学习途中的云雾烟霭。 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它对于语文素养的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 教师作为可以列举那些名人在学生时代博学强记的动人故事, 要使学生确信广泛阅读,将有

5、益终生。 而目前的家长和老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死啃课本, 不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阅读视野的开阔, 其实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其次,让学生做到尽情地读。由于初中生年龄的特殊性而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征。 他们的生理发育成熟较快,而心理成熟相对滞后, 由于他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缺乏全面与透彻, 对是非辨别能力又不强, 再加上他们还缺乏应有的文学修养, 自然便出现了课外阅读中的随意性、消遣性、好奇性、冲动性等行为。有些初中生一进书店,都是先找连环画,再找故事会,搜寻印有影星、球星、歌星作为封面的刊物,却并不欣赏其内在的美,而喜欢在画像上乱涂乱划,似在渲泄某种情感。他们读小

6、说,首选武侠,再找言情;看杂志选择插图多,内容有刺激的,也不辨内容的优劣,不分作品的善恶, 不思作品是否有意义。 在课外阅读不受时空限制的状态下, 更是随心所欲,寻找能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读物胡乱充饥。 显然,这样的阅读心态不健康,偏离阅读目标。即使耗时再多,也于事无补,语文的课外阅读自然成了一纸空文。根据初中生“生理渐趋成熟” 、“心理尚不成熟”的特点,我们教师一方面应正视其正常的好奇、 冲动行为,但同时也必须密切关注他们心理的变化动向。 学生健康高尚积极向上的阅读兴趣在教师的亲切疏导中培植, 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 教师要学会协调, 要组织丰富多采的阅读活动, 并在活动中指导他们自觉

7、形成高雅的阅读兴趣和健康的阅读情操, 帮助那些消极阅读者进一步认识阅读目的与意义, 培养他们健康的阅读情趣。 在阅读活动中, 我们应该经常开设专题阅读讲座、作品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制作名言警示录、写读书札记、编辑读书集锦小报、 开展作品中的审美演讲等有益的活动, 调节学生因单调、沉闷的课堂学习而导致的无聊空虚心态、 厌倦心理,引导学生走上充实、有益、健康的阅读轨道。教师还需要启发学生正确认识读物的价值与意义, 要求学生做到选择有利于帮助自己提高语文能力、 丰富和积累语文知识的读物阅读。 学生一旦明白了阅读的目的意义,手中有了安全可靠的阅读物,他们便会轻松自如、积极尽情地读,语文课

8、外阅读便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了。二、指导学生方法,做到读有所获(一)阅读计划的制定古人云:“预则立, 不预则废”。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可以克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计划要细致,种类有: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语文课程标准 中建议的篇目列入了中考的范围, 七八年级学生学习任务较轻,可利用在校和假期读完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的篇目,寒暑假还可根据兴趣爱好等自由选取一些阅读篇目。我们制定阅读计划应该还要结合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读书活动计划。 比如每年都有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活动计划, 我们就可以借此东风, 促进课外阅读活动开展。(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

9、著的阅读具有随意性、 消遣性的特点,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 也有利于提升阅读的研究性、 积累性,这样就会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阅读作品前让学生先阅读前言、 后记和目录, 要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作者生平、写作目的和作品的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奠定一下深入阅读的基础。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字典勤查,积累词语、排除障碍;参考文献勤翻阅,不仅能扩展学生视野,还能加深理解作品的内容。指导融合多种阅读方式。 精读要与略读结合,略读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而要精读那些感兴趣的内容、精彩的部分和主要内容。指导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形式多样: 七

10、年级语文课上指导的圈点勾画就是最基本的,另外还有抄写名言、编写提要、列写提纲、制作卡片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三)阅读过程的伴读我们的伴读就是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到不放手不管。缘于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同时以他们的阅历是无法完全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因此我们的伴读就是要在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搜集他们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单独的个别指导,而对于较为普遍的问题, 我们则要去开办相应的专题讲座,去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三、建立阅读档案,记录阅读历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

11、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课标要求我们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我们的课外阅读小组要给每个学生建立起一个阅读档案, 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员平时的阅读表现, 收集组员的读书笔记和自我反思。 各小组成员之间还要开展自评、互评,然后再加上教师评价,另外还要搜集家长的评价。对于这些评价,我们需要定期小结, 可以一学期一小结, 从而形成阶段性评价收入档案袋。 到学年终结再形成终结性评价。对于阅读成果我们要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来展示。 如开展手

12、抄报展览、读书演讲活动、书香校园活动等,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四、重视阅读评价,搭建交流平台好的习惯是在不断地与坏习惯作斗争的过程中养成的,学生阅读习惯的维持,还需要不断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以不断添加他们阅读的动力。为此,我努力地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 为的是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享受到阅读成果被充分展示和肯定的愉悦感。 为了把读书工作落到实处, 我还制作了班级读书反馈表, 我对班级同学在校读书及其他情况逐一作出评价, 便于沟通,周周都有读书进步榜、 明星榜,以鼓励表扬为主。读书反馈由同学们自己填写,包括读书时间、内容、收获和启示、家长意见等等,有了这些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我对

13、学生读书情况也就一目了然。 除此,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写作比赛, 并且鼓励他们积极投稿去各种杂志社及报社或者网上, 当学生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更广泛的阅读,慢慢地,形成良性循环,班级读书的氛围便会蔚然成风了。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这些都取决于教师, 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因此,教师特别是语文应该是热爱读书的人,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让书籍真正成为自己精神财富的不竭源泉。 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赵福爱两渡初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