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入门讲稿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0679854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8.4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学经典入门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国学经典入门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国学经典入门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入门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入门讲稿(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v上世纪80年代,有科学家曾预言,随科技日益发达,在21世纪人们将有充足时间修心养性,建造我们 的 精神家园。v可现在看呢,事与愿违 ,我们享受这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可我们的精神却日益空虚,各种身心疾病越来越多。v怎样才能抚慰我们的心灵,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呢。19881988年年7 7月月1 1日,日,7575位世界诺贝尔奖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布了一份宣言:获得者聚会巴黎,发布了一份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回首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回首2500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智慧! 你知道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

2、的你知道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的一本国学经典著作,是哪一部吗一本国学经典著作,是哪一部吗? ?【尚书】【易经】【论语】【易经】易经是谁人所作?谁人所传易经是谁人所作?谁人所传? ?易经是一部刻图记事的史书,是从有易经是一部刻图记事的史书,是从有文字,有史官起就一代代记录的史书。文字,有史官起就一代代记录的史书。易经从人类的来源于洪荒潜龙起,一易经从人类的来源于洪荒潜龙起,一直记录到大禹治水成功后家天下的人类发直记录到大禹治水成功后家天下的人类发展过程。其中分为蛮荒年代,法律形成年展过程。其中分为蛮荒年代,法律形成年代,工农业,科技医药,黄帝战蚩尤,尧代,工农业,科技医药,黄帝战蚩尤,尧舜,洪水,

3、夏王朝的治理,特别强调的是舜,洪水,夏王朝的治理,特别强调的是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洪荒远古之世趋吉避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洪荒远古之世趋吉避凶的道理。的道理。易经的作者是我们的历代祖先易经的作者是我们的历代祖先. .不是不是某某一个人某某一个人, ,是中华远古历史的传承。是中华远古历史的传承。 上古伏羲所创上古伏羲所创西周文王所演西周文王所演春秋孔子所传春秋孔子所传 1703 1703年,德国自然科学家年,德国自然科学家莱布尼兹莱布尼兹首次发现首次发现二进制二进制时,时,十分怀疑,后来从传教士白晋的信中获得有关十分怀疑,后来从传教士白晋的信中获得有关易经易经和和伏伏羲八卦羲八卦的资料,从而正式发表关于

4、二进制的论文。题目是的资料,从而正式发表关于二进制的论文。题目是“二进制位计算的阐述二进制位计算的阐述”,附题是,附题是“关于只用关于只用0 0与与1 1兼用其用兼用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 莱布尼兹莱布尼兹意料不到他发现的二进制会在中国的伏羲先天意料不到他发现的二进制会在中国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中早有表述和使用,按此图予以数列比较,六十四卦图中早有表述和使用,按此图予以数列比较,坤卦坤卦相当于相当于000000000000、乾卦乾卦相当于相当于111111111111、此两卦简约为、此两卦简约为0 0和和1 1的二的二进位约数,他惊奇地发现易经图象中从进位约数

5、,他惊奇地发现易经图象中从6363到到0 0的二进位数字。的二进位数字。 他在钦佩之余说道:他在钦佩之余说道:“我发现二进数是我发现二进数是2020年前。到今天年前。到今天我才发现,中国人在四千年前已经了解到我才发现,中国人在四千年前已经了解到0 0与与1 1的二元数论的二元数论” 莱布尼兹莱布尼兹认为认为伏羲八卦伏羲八卦是是“最古老的科学纪念物最古老的科学纪念物”。 美藉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在美藉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在1955-19561955-1956年对当时公认的年对当时公认的“奇偶不灭定律奇偶不灭定律”提出怀疑并得到证实,因而获得提出怀疑并得到证实,因而获得19571957年的年的诺贝

6、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在获奖后对记者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并明确指杨振宁在获奖后对记者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并明确指出:灵感来源于出:灵感来源于易经易经学说,既有阴阳的道理,即同时也学说,既有阴阳的道理,即同时也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剥久必复(易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剥久必复(易经经第二十四卦),否极泰来(易经第十卦)的道理。第二十四卦),否极泰来(易经第十卦)的道理。 李政道李政道1972197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博士时提到:从哲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博士时提到:从哲学上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测不准定律”(现代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和(现代量

7、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和易经易经所说的所说的“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意义颇有符合之处。的意义颇有符合之处。所以与近代物理学很有一致的看法,同中国太极、阴阳二元所以与近代物理学很有一致的看法,同中国太极、阴阳二元的学说很有相似的地方。的学说很有相似的地方。v故易经为万经之首,它创造了中华文明,包括中医、建筑 、农田水利等、更重要的是儒、释、道。v道家:黄帝、老子、庄子。v主张:清静无为。v站在道德角度观察世界。v代表作道德经()、庄子v儒家:孔子、孟子。中国主流文化v主张:德、仁,忠恕思想。v儒家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处理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v代表作:四书、五经v释家:源于印度佛教,传至中

8、原,结合中国文化发展而成。中原为禅宗,西藏为藏传佛教。v代表人物:达摩大师、彗可大师v主张:不生不灭,因果报应,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帮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v代表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v打个比方 吵架v道家:站在两者之外,为方外之人,以道的观点,批评不应该这样。v儒家:站在对方的立场,总是责怪自己不对。v释家:站在弱者的立场,替别人受责 20世纪末,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类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国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乃至人类的精神家园。 1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9、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春秋之时春秋之时 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大争之世大争之世 学绝道丧学绝道丧夫子夫子乃宪章文武,删述六经,存道千古,以传万世。乃宪章文武,删述六经,存道千古,以传万世。 论语论语10篇篇20章章498条条12000字字学而第一学而第一 雍也第六雍也第六 先进第十一先进第十一 季氏第十六季氏第十六为政第二为政第二 述而第七述而第七 颜渊第十二颜渊第十二 阳货第十七阳货第十七八佾第三八佾第三 泰伯第八泰伯第八 子路第十三子路第十三 微子第十八微子第十八里仁第四里仁第四 子罕第九子罕第九 宪问第十四宪问第十四 子张第十九子张第十九公冶长第五公冶长第五 乡党第十乡党第十 卫灵公第十五卫灵公第十

10、五 尧曰第二十尧曰第二十温家宝总理在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曾引用演讲时曾引用此四句,借以此四句,借以表达自己的情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我中华民怀和我中华民族以文御武,族以文御武,和平崛起的坚和平崛起的坚强决心。强决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宋)张载四书v大学:三纲八目v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v八目: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平、天下治v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v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才者,末

11、也。故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v中庸:孔子孙 孔伋所著,阐述孔子的中庸之道。v中不偏,庸不易。v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v论语:孔子弟子记述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v主要观点:忠恕v温、良、恭、俭、让v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强调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五经v诗 书 礼 易 春秋v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上世纪初,上世纪初,19061906年,学者邓实在年,学者邓实在国学讲习记国学讲习记中中撰文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有地而人生

12、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爱其学。”“国学”,就是指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价值形态,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 “国学国学”这个概念首先是有代表性的,它区分了这个概念首先是有代表性的,它区分了“中学中学”和当时渐

13、渐流行的和当时渐渐流行的“西学西学”。 同时这个概念又是很大的,它包括了有中国特色的所有同时这个概念又是很大的,它包括了有中国特色的所有的学问。比如说我们前面说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比如说后的学问。比如说我们前面说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比如说后来从西域传来的佛家的思想,在我们中土发展为禅宗,甚来从西域传来的佛家的思想,在我们中土发展为禅宗,甚至包括文学,戏曲,书画,以至茶道。也就是我们喝茶,至包括文学,戏曲,书画,以至茶道。也就是我们喝茶,也有一本经典,乃陆羽写的也有一本经典,乃陆羽写的茶经茶经,里面从茶叶,到器,里面从茶叶,到器具,到制作茶叶,煮茶,喝茶,甚至关于茶的轶闻琐事,具,到制作茶叶,煮茶,

14、喝茶,甚至关于茶的轶闻琐事,都有很详细的介绍。都有很详细的介绍。 像这些东西都是国学所包含的内容。所以国学这个概念像这些东西都是国学所包含的内容。所以国学这个概念相当广泛。相当广泛。 有以学科分的,有以思想分的,还有以四库分的。有以学科分的,有以思想分的,还有以四库分的。(1)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2)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国学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

15、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3)国学以)国学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为重,尤重经部。但以经、子为重,尤重经部。1、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就放在这里面。、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就放在这里面。2、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还有别史,传记,甚至地理。、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还有别史,传记,甚至地理。3、子部:包括诸子百家,后来的杂家,甚至小说。、子部:包括诸子百家,后来的杂家,甚至小说。4、集部:包括楚辞,诗文,词曲,就放在这里面。、集部:包括楚辞,诗文,词曲,就放在这里面。国学的基本分

16、类 美国同学问留学生:美国同学问留学生:“啊,你是从中国来的,我听说中国有一本书叫啊,你是从中国来的,我听说中国有一本书叫易经易经是很有是很有名的。名的。易经易经讲些什么,你是中国人,能告诉我么?讲些什么,你是中国人,能告诉我么?” 这个留学生怎么回答?他说:这个留学生怎么回答?他说:“I am sorryI am sorry,我没有读过。,我没有读过。”“那你们中国有一本那你们中国有一本老子老子。”“”“I am sorry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我也没有读过。”“你们是礼仪之邦,你们你们是礼仪之邦,你们礼记礼记讲些什么?讲些什么?”“”“I am sorryI am sorr

17、y,我还是没有读过。,我还是没有读过。”“你们孔子说:你们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诗经美在哪里?美在哪里?”“I am sorryI am sorry,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们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你们第一本史书叫你们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你们第一本史书叫春秋春秋,还有,还有左传左传,史记史记也很也很有名。什么叫有名。什么叫春秋春秋、左传左传?关公为什么要看?关公为什么要看春秋春秋?”“”“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离骚离骚文学价值很高,请问,那个作者他为什么要去跳河?文学价值很高,请问,那个作者他为什么要去跳河?”“”“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世说

18、新语世说新语?”“”“不知道。不知道。”“宋明理学家为什么要辨论?宋明理学家为什么要辨论?”“”“不知道。不知道。”“那么你们有一本书,叫作那么你们有一本书,叫作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噢,这个,我读过两句,噢,这个,我读过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长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口水长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 胡适之胡适之4 4岁岁就开始读古诗,就开始读古诗,6 6岁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上私塾就

19、开始背古文,到了9 9岁岁的时候读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就能看古典小说。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三年古文,他就能看古典小说。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当时只有了。当时只有9 9岁岁!到!到1111岁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教师教给他的第一本书叫教师教给他的第

20、一本书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1111岁岁就读完了。到就读完了。到1313岁岁就把就把左左传传读完了。读完了。 以后,他记忆也很好,英语也学得很快。所以以后,他记忆也很好,英语也学得很快。所以1919岁岁考公费留学,考公费留学,2020岁岁出出国去。到了国去。到了2727岁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一篇文章叫先秦名家研究先秦名家研究。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

21、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因为易就写出来了。因为1313岁岁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所以糊里胡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懂。所以糊里胡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2828岁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他凭他凭什么当教授?他凭1313岁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哲中国哲学史学史。他凭什么写。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你能吗?不到3030岁岁全国闻名,凭什全国闻名,凭什么?么?1313岁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

22、,从来不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它的书不用说了。在他成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它的书不用说了。在他成功之后,反而建议当时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从此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功之后,反而建议当时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从此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 晚眺晚眺 苏轼苏轼 长亭短景无人画,长亭短景无人画, 老大横拖瘦竹笻。老大横拖瘦竹笻。 回首断云斜日暮,回首断云斜日暮, 曲江倒蘸侧山峰。曲江倒蘸侧山峰。16 而今我们应大力提倡青少年从小而今我们应大力提倡青少年从小“读经典,学国学读经典,学国学”,原因如下:原因如下:1 1、青少

23、年记忆力是最好的,在少年时期开始诵读经典,可以叫他先记下来、青少年记忆力是最好的,在少年时期开始诵读经典,可以叫他先记下来以后慢慢理解。随着孩子人生的成长阅历的增加会使其对自己的人生观价以后慢慢理解。随着孩子人生的成长阅历的增加会使其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相对正确的指导也会在其人生某个阶段对其所学经典有所顿悟。值观有一个相对正确的指导也会在其人生某个阶段对其所学经典有所顿悟。2 2、当今社会人心不古,社会道德水平空前下滑,如大家心中有一份经典存、当今社会人心不古,社会道德水平空前下滑,如大家心中有一份经典存在,将使其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在,将使其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3 3、

24、经典都是文学性很高的篇章,对孩子将来演讲口才、写作文笔都有极大、经典都是文学性很高的篇章,对孩子将来演讲口才、写作文笔都有极大益处。你应该知道一个博学多才、口才极好的人在社会是多吃香吧!益处。你应该知道一个博学多才、口才极好的人在社会是多吃香吧!4 4、就像我前面说的儿童刚读理解不了,大人刚读也不是完全能理解只是比、就像我前面说的儿童刚读理解不了,大人刚读也不是完全能理解只是比孩子感触深一些,经典需要人生的感悟。所以说读经越早理解越深。孩子感触深一些,经典需要人生的感悟。所以说读经越早理解越深。5 5、而且越小越能静下心来感悟,青少年时期,可以有时间去读,培养其兴、而且越小越能静下心来感悟,青

25、少年时期,可以有时间去读,培养其兴趣,现在而成年人由于生活、工作压力的压力太大,反而难以安心去感悟。趣,现在而成年人由于生活、工作压力的压力太大,反而难以安心去感悟。 我们说国学的本质就是从中学到一些先贤理念,哲学思想。那么我们学我们说国学的本质就是从中学到一些先贤理念,哲学思想。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自我,提高自我,从而达到培养自己德行的目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自我,提高自我,从而达到培养自己德行的目的。 一个人的成长,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古人讲究德才兼备,一个人的成长,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古人讲究德才兼备,而更重视的是德。为什么呢?只有一个有德的人,他

26、的才能,才能够为国家,而更重视的是德。为什么呢?只有一个有德的人,他的才能,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造福。换句话说,他的这个才,才是有用之才。为社会,为人民造福。换句话说,他的这个才,才是有用之才。 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德行的培养,从大了说,是可以造福于天下。从小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德行的培养,从大了说,是可以造福于天下。从小了说,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同时知道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都说人了说,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同时知道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都说人生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幸福来自什么?其根本,就来自于自我的德行,来生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幸福来自什么?其根本,就来自于自我的德行,来自丰富的

27、精神世界,而不是糜烂的物质世界。自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糜烂的物质世界。 所以孔子说:所以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不改其乐。”你看这个颜回,每天吃点萝卜白菜,住的地方也破破烂烂。你看这个颜回,每天吃点萝卜白菜,住的地方也破破烂烂。要换了别人早苦不堪言了,而颜回他却要换了别人早苦不堪言了,而颜回他却“不改其乐不改其乐”,还是那样快乐。为什,还是那样快乐。为什么呢?是因为颜回他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说了一句话:么呢?是因为颜回他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说了一句话:“兴于诗,立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8、礼,成于乐。”做学问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做学问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乐乐”。大乐则国泰民安。小乐呢,。大乐则国泰民安。小乐呢,我们说没事偷着乐。说知足常乐。如何才能知足,还是要靠个人的德行。我们说没事偷着乐。说知足常乐。如何才能知足,还是要靠个人的德行。 所以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德行,而不是为了显摆自所以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德行,而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学问。己的学问。 诵读经典的教育,在台湾称之为诵读经典的教育,在台湾称之为“读经教育读经教育”,我们内地,我们内地称其为称其为“经典诵读经典诵读”,这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就是都去读国学,这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就是都去读国学经典著

29、作。教材就是国学经典,教法就是国学诵读。经典著作。教材就是国学经典,教法就是国学诵读。 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读经,也应该读经。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读经,也应该读经。 从古至今,读经的要诀皆是:先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从古至今,读经的要诀皆是:先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多薰习薰习而已。而已。 吾人现在之所以不能读古典,不能懂传统,过错不在我们吾人现在之所以不能读古典,不能懂传统,过错不在我们笨,也不在我

30、们不用功,而是在于我们的反古文运动思潮,它笨,也不在我们不用功,而是在于我们的反古文运动思潮,它拒绝提供我们接触的机会,而且整个时代风气更势同大禁。所拒绝提供我们接触的机会,而且整个时代风气更势同大禁。所以时至今日,当我们梦醒过来,便要自己重新读起。以时至今日,当我们梦醒过来,便要自己重新读起。 首先选定一本书,只要觉得有价值,不管深不深,难不难,懂不懂,首先选定一本书,只要觉得有价值,不管深不深,难不难,懂不懂,打开第一页,就开始读!首先只读原文即可,不必读注解,以免搅杂。打开第一页,就开始读!首先只读原文即可,不必读注解,以免搅杂。如问: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如问: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1、则答:照读过去!则答:照读过去!又问:遇到不懂的文句怎么办?又问:遇到不懂的文句怎么办? 则又答:照读过去!则又答:照读过去!复问:连续几页都不懂怎么办?复问:连续几页都不懂怎么办? 则又答:一一照读过去!则又答:一一照读过去!再问:这样一直照读过去,有何功效?说是读经,岂不自欺欺人?再问:这样一直照读过去,有何功效?说是读经,岂不自欺欺人? 则又答:不仅不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大有功效!则又答:不仅不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大有功效! 朱熹教人读书之法,曾引用礼记上的话说:朱熹教人读书之法,曾引用礼记上的话说:读书如锯木头读书如锯木头相似,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相似,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请你不要被那些不

32、懂而含糊的请你不要被那些不懂而含糊的盘根错节盘根错节的的节目节目所拘绊而畏惧不前,因为纵使有百分所拘绊而畏惧不前,因为纵使有百分之九十不懂,应当还有百分之十是其中的之九十不懂,应当还有百分之十是其中的易者易者,而可以懂,而可以懂得的。须知读经典和读一般知识性的书不一样,知识性的书是得的。须知读经典和读一般知识性的书不一样,知识性的书是有机械结构的,前面懂,后面才能懂,整本书是连贯的。有机械结构的,前面懂,后面才能懂,整本书是连贯的。 而经典,是智慧的发露,灵光遍洒在任一角落,不一定有连而经典,是智慧的发露,灵光遍洒在任一角落,不一定有连续性。前句不懂,后句不见得不懂。无论从前面懂起,或从中续性

33、。前句不懂,后句不见得不懂。无论从前面懂起,或从中间懂起,甚至从后面懂回来,均无妨害。间懂起,甚至从后面懂回来,均无妨害。一本书读上一遍,只一本书读上一遍,只要懂得其中十句二十句,乃至两句一句,要懂得其中十句二十句,乃至两句一句,有所会心,便不枉费,有所会心,便不枉费,此便是文化之根苗,教养之开端,或许此一句二句便可终身用此便是文化之根苗,教养之开端,或许此一句二句便可终身用之而不穷。之而不穷。 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 蒋一葵蒋一葵咏春咏春莺啼岸柳弄春晴,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晴春弄柳岸啼莺。 况且何必

34、只读一遍,一个人开始读一部经典以后,可以况且何必只读一遍,一个人开始读一部经典以后,可以读它第二遍第三遍,乃至十遍百千遍读它第二遍第三遍,乃至十遍百千遍 姑举读姑举读“易经易经”为例,为例,易经全文易经全文2402024020个字个字,每日读三,每日读三十分钟,三天之内便可读完一次,一个月便可读十次,对此十分钟,三天之内便可读完一次,一个月便可读十次,对此书必将渐次熟悉而生亲切之感,进一步可以用同一含糊之法书必将渐次熟悉而生亲切之感,进一步可以用同一含糊之法看注解,半年之内可看十家八家,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而看注解,半年之内可看十家八家,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而语文能力之浸润已在其中,文化心怀之

35、涵养已在其中。语文能力之浸润已在其中,文化心怀之涵养已在其中。 一个本来对一个本来对经典经典心怀恐惧的人,渐渐有兴趣去阅读心怀恐惧的人,渐渐有兴趣去阅读有关的文章,渐渐能参与讨论,而渐渐在生命的各方面产生有关的文章,渐渐能参与讨论,而渐渐在生命的各方面产生受用,这是所谓的无师自通。如有幸能遇到名师指导,则预受用,这是所谓的无师自通。如有幸能遇到名师指导,则预先有了受教的基础,其收获将更为确实。先有了受教的基础,其收获将更为确实。 你家里有你家里有“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吗?如果有,请你从尘封中吗?如果有,请你从尘封中取出来,拂掉灰尘,翻开第一页,从今开始读起吧!立取出来,拂掉灰尘,翻开第一页,从今

36、开始读起吧!立志先读它半年再说!如果家里连一本志先读它半年再说!如果家里连一本经书经书都没有,都没有,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惭愧,赶快准备一本就是了,也可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惭愧,赶快准备一本就是了,也可以从今天读起。以从今天读起。 荀子说:荀子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要让我们的要让我们的经典天地经典天地从今打开,在乎一念之间而已!从今打开,在乎一念之间而已! 读读,也就是朗读(读出声音),是多念、多反,也就是朗读(读出声音),是多念、多反复,乃至于会背诵;复,乃至于会背诵;经经,就是指国学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指国学中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这些书有无穷的涵意,所以我们今天提书、永

37、恒之书。这些书有无穷的涵意,所以我们今天提倡,要及早灌注在同学们的心灵之中,好让它在人倡,要及早灌注在同学们的心灵之中,好让它在人生成长历程中渐渐酝酿,发酵,成熟。生成长历程中渐渐酝酿,发酵,成熟。 这,就是这,就是“读经读经” ” !(1 1)【三字经】)【三字经】(1 1)【三字经】)【三字经】(1 1)【三字经】)【三字经】v 【古代传统文化典故】v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三字经】【三字经】v燕山教子燕山教子 【三字经】【三字经】v (1 1)【三字经】)【三字经】 (2 2)【弟子规】)【弟子规】 (3 3)【千字文】)【千字文】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入則孝父母呼

38、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古代传统文化典故】v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三字经】【三字经】v燕山教子燕山教子 【三字经】【三字经】v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弟子规】【弟子规】v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弟子规】【弟子规】(1 1)【三字经】)【三字经】 (2 2)【弟子规】)【弟子规】 (3 3)【千字文】)

39、【千字文】(4 4)【孝)【孝 经】经】 (5 5)【四)【四 书】书】 (6 6)【五)【五 经】经】(7 7)【诸)【诸 子】子】 (8 8)【史)【史 书】书】(9 9)【诗)【诗 文】文】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论语论语10篇篇20章章498条条12000字字学而第一学而第一 雍也第六雍也第六 先进第十一先进第十一 季氏第十六季氏第十六为政第二为政第二 述而第七述而第七 颜渊第十二颜渊第十二 阳货第十七阳货第十七八佾第三八佾第三 泰伯第八泰伯第八 子路第十三子路第十三 微子第十八微子第十八里仁第四里仁第四 子罕第九子罕第九 宪问第十四宪问第

40、十四 子张第十九子张第十九公冶长第五公冶长第五 乡党第十乡党第十 卫灵公第十五卫灵公第十五 尧曰第二十尧曰第二十【古代传统文化典故】v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三字经】【三字经】v燕山教子燕山教子 【三字经】【三字经】v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弟子规】【弟子规】v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弟子规】【弟子规】v子夏问孝子夏问孝 【论【论 语】语】v文帝尝药文帝尝药 【孝【孝 经】经】 【孝经】【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诸侯章第三卿大夫章第四卿大夫章第四士章第五士章第五庶人章第六庶人章第六三才章第七三才章第七孝治章第八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圣治章第九纪孝行章第十纪孝行章第十五

41、刑章第十一五刑章第十一广要道章第十二广要道章第十二广至德章第十三广至德章第十三广扬名章第十四广扬名章第十四谏诤章第十五谏诤章第十五感应章第十六感应章第十六事君章第十七事君章第十七丧亲章第十八丧亲章第十八 “论孝论孝”v“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v“百善孝为先百善孝为先”。 v“圣朝以孝治天下。圣朝以孝治天下。” v(学而第一)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学而第一)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可谓孝矣!v(为政第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为政第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v(里仁第四)子曰:事父母几谏。见

42、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第四)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v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孝论孝”v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孝也。甫刑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v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

43、亲、扬名,则闻命矣!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v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

44、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论孝论孝”v亚里士多德说: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v孔子这里就说:孔子这里就说:“吾爱吾父,吾更爱仁义。吾爱吾父,吾更爱仁义。” v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v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v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v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v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大概地解说了一下。中

45、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大概地解说了一下。v这个相当的重要,是国学入门的第一步。这个相当的重要,是国学入门的第一步。v后面所谓的后面所谓的“仁仁”,“礼礼”,都是由,都是由“孝孝”衍生而来的。衍生而来的。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是“四书四书”和和“五经五经”的合称,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四书”指的是指的是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大学大学和和中庸中庸;“五经五经”指指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周易周易春秋春秋; 在在“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 之外,还有一本之外,还有一本乐经乐经,合称,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诗、书、礼、乐、易、春秋”, ,这六

46、本书也被称做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六经”,其,其中的中的乐经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学子们的必读之书。基本书目,学子们的必读之书。【中庸】v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v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v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v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v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v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v其味无穷。皆实学也。v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v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古代传统文化典故】v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三字经】【三字经】v燕山教子燕山教子

47、 【三字经】【三字经】v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弟子规】【弟子规】v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弟子规】【弟子规】v子夏问孝子夏问孝 【论【论 语】语】v文帝尝药文帝尝药 【孝【孝 经】经】v秉笔直书秉笔直书 【春【春 秋】秋】v(伯、仲、叔、季)(伯、仲、叔、季) 【诸子】【诸子】v中国春秋战国时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等10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以孔子 、孟子为代表)、墨(以墨子为代表 )、道(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 、法(以韩非子为代表)4家 。 代表他们政治和学术观点的著作分别是论语、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道墨法,名阴

48、阳,问诸子,先老庄。】【道墨法,名阴阳,问诸子,先老庄。】v 史记史记与后来的与后来的汉书汉书(班固班固)、)、后汉书后汉书(范晔范晔、司马彪司马彪)、)、三国志三国志(陈寿陈寿)合称合称“前四史前四史”。v 史记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黄帝黄帝时代,下至时代,下至汉武帝汉武帝元狩元年(元狩元年(公元前公元前122年),共年),共3000多年的多年的历史历史。作者。作者司马迁司马迁以其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的史识,使史记史记成为成为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上第一部纪传体纪传体通史通史。v史记史记全书包括十二全书包括

49、十二本纪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世家(记汉代诸(记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列传(记重要人物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记重要人物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后一篇为自序)、十表表(大事年表大事年表)、八)、八书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乐音音律律历法历法天文天文封禅封禅水利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v史记史记对后世对后世史学史学和和文学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编

50、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正史”所传承。同时,所传承。同时,史记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鲁迅誉为誉为“史家之绝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无韵之离骚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刘向等人认为此书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不华,质而不俚”。 【史书】【史书】【古代传统文化典故】v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三字经】【三字经】v燕山教子燕山教子 【三字经】【三字经】v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弟子规】【弟子规】v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弟子规】【弟子规】v子夏问孝子夏问孝 【论

51、【论 语】语】v文帝尝药文帝尝药 【孝【孝 经】经】v秉笔直书秉笔直书 【春【春 秋】秋】v(伯、仲、叔、季)(伯、仲、叔、季) v仲尼求贤师项橐。仲尼求贤师项橐。v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尚书】【尚书】v 尚书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 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v 尚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进去的。v 西汉初存西汉初存28

52、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今文尚书尚书。v 另有相传在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梅赜所献的伪所献的伪古文尚书古文尚书(较(较今文尚书今文尚书多多16篇)。篇)。v 现在通行的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本本尚书尚书,就是,就是今文尚书今文尚书和伪和伪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的和编本。的和编本。v 康诰康诰,大甲大甲,帝典帝典 【古代传统文化典故】v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三字经】【三字经】v燕山教子燕山教子 【三字经】【三字经】v程门立雪程

53、门立雪 【弟子规】【弟子规】v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弟子规】【弟子规】v子夏问孝子夏问孝 【论【论 语】语】v文帝尝药文帝尝药 【孝【孝 经】经】v秉笔直书秉笔直书 【春【春 秋】秋】v(伯、仲、叔、季)(伯、仲、叔、季) v仲尼求贤师项橐。仲尼求贤师项橐。v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诗经】【诗经】v诗经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风”包括包括“十五国之国十五国之国风风”,有诗,有诗160篇;篇;“雅雅”分分“大雅大雅”、 “小雅小雅”,有诗,有诗105篇;篇;“颂颂”分分“周颂周颂”、“鲁颂鲁颂”、“商颂商颂”,有诗,有诗40篇。篇。v诗经诗经共收集

54、了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其中篇诗歌,其中6篇为篇为笙诗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容,现存305篇篇(即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即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诗经。先秦称为。先秦称为诗诗,或取其整数,或取其整数称称诗三百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并沿用至今。,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

55、,就只剩下诗歌了。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v诗经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v行人采诗说行人采诗说。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载: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知得失,自考正也 。” v孔子删诗说孔子删诗说。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载: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v公卿献诗说公卿献诗说。 在周代,当时天子为了在周代,当时天子为了“听政听政”和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考其俗尚之美恶

56、”, 而命诸侯百官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刺,是有史籍考正的。而命诸侯百官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刺,是有史籍考正的。论 语【佛教文化典故】【佛教文化典故】 有一个人跑到一个庙里找到一个老和尚,说我想向你有一个人跑到一个庙里找到一个老和尚,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下佛法。老和尚说好,施主请问。结果呢,这个人请教一下佛法。老和尚说好,施主请问。结果呢,这个人却不问问题,只是滔滔不绝地说他对佛家的看法。却不问问题,只是滔滔不绝地说他对佛家的看法。 这个老和尚听了一阵子,就叫他的小徒弟拿了一壶茶,这个老和尚听了一阵子,就叫他的小徒弟拿了一壶茶,一个茶杯过来。老和尚就端着这壶茶向茶杯里倒水。不一一

57、个茶杯过来。老和尚就端着这壶茶向茶杯里倒水。不一会儿茶杯里的水就满了,可是这老和尚好像没看到一样,会儿茶杯里的水就满了,可是这老和尚好像没看到一样,还是不停地往茶杯里倒水。还是不停地往茶杯里倒水。 那人说了一阵,突然发现老和尚在向一个盛满了水的那人说了一阵,突然发现老和尚在向一个盛满了水的茶杯里倒水,那水都溢了一地了。于是奇怪了,就问老和茶杯里倒水,那水都溢了一地了。于是奇怪了,就问老和尚。尚。 那老和尚说,你不是想向我请教佛法吗?这就是你首那老和尚说,你不是想向我请教佛法吗?这就是你首先要了解到的佛法。先要了解到的佛法。 25002500年前,先师孔子已为年前,先师孔子已为2121世纪世纪

58、人类和中国的发展倡言而明表之,人类和中国的发展倡言而明表之,记以记以礼运礼运大同大同,礼仪三百,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 我们我们我们的同学,可履先贤我们的同学,可履先贤之迹笃而行之!之迹笃而行之!【礼记【礼记礼运礼运大同】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