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067856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人教版必修1(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描写历史人物的成语描写历史人物的成语背水一战背水一战( (韩信韩信) ) 完壁归赵完壁归赵( (蔺相如蔺相如) ) 负荆请罪负荆请罪( (廉颇廉颇) ) 望梅止渴望梅止渴( (曹操曹操) )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 (项羽项羽) ) 破釜沉舟破釜沉舟( (项羽项羽) ) 卧薪尝胆卧薪尝胆( (勾践勾践) )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 (赵括赵括) )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 (赵高赵高) )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刘备刘备) ) 东窗事发东窗事发( (秦桧秦桧) ) 如鱼得水如鱼得水( (刘备刘备) )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 (重耳重耳) ) 初出茅庐初出茅庐( (诸葛亮诸葛亮) ) 图穷匕见图穷匕见( (荆

2、柯荆柯) ) 草木皆兵草木皆兵( (苻坚苻坚) ) 围魏救赵孙膑)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自荐( (毛遂)毛遂) 一鼓作气一鼓作气( (曹刿)曹刿) 千金买骨千金买骨( (郭隗)郭隗) 讳疾忌医讳疾忌医( (蔡桓公)杀妻求将蔡桓公)杀妻求将( (吴起)吴起) 惊弓之鸟惊弓之鸟( (更羸)更羸)高山流水高山流水( (俞伯牙、钟子期)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一字千金( (吕不韦)吕不韦)指鹿为马指鹿为马( (赵高)赵高)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秦始皇)秦始皇)悬梁刺股悬梁刺股( (苏秦、孙敬)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一饭千金( (韩信)韩信)约法三章约法三章(

3、(刘邦)刘邦)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张良)张良) 破釜沉舟破釜沉舟( (项羽)项羽)手不释卷手不释卷( (刘秀)刘秀) 金屋藏娇金屋藏娇( (刘彻)刘彻) 暗渡陈仓暗渡陈仓( (韩信)韩信)十面埋伏十面埋伏( (项羽)项羽) 投笔从戎投笔从戎( (班超)班超) 马革裹尸马革裹尸( (马援)马援) 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韩信)韩信) 老当益壮老当益壮( (马援)马援) 萧规曹随萧规曹随( (萧何、曹参)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无颜见江东父老( (项羽)项羽)鞠躬尽瘁鞠躬尽瘁( (诸葛亮)诸葛亮) 煮豆燃萁煮豆燃萁( (曹植)刮目相看曹植)刮目相看( (吕蒙)吕蒙) 初出茅庐初出茅庐( (诸

4、葛亮)诸葛亮) 乐不思蜀乐不思蜀( (刘禅)七步成诗刘禅)七步成诗( (曹植)曹植)七擒七纵七擒七纵( (诸葛亮)诸葛亮) 言过其实言过其实( (马谡)宝刀不老马谡)宝刀不老( (黄忠)黄忠)才高八斗才高八斗( (曹植)曹植) 一身是胆一身是胆( (赵云)赵云) 课前的话课前的话: :1 1 初中历史高中历史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初中历史高中历史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初中历史学习初中历史学习: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什么. .历史事件的过程历史事件的过程高中历史学习高中历史学习: :历史为什么历史为什么. .即历史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特点即历史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特点孙中山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

5、孙中山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 3 什么是政治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为了保障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而设定为了保障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而设定的机构、组织,制定的政策与措施。的机构、组织,制定的政策与措施。 课前的话课前的话: :2 2 什么政治什么政治? ?4 4 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 p p夏夏 商商 西周西周 春秋春秋战国战国 秦汉秦汉三国三国(魏蜀吴魏蜀吴) 、西东晋、南北朝西东晋、南北朝隋唐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两宋两宋辽夏金辽夏金元明清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6、华人民共和国封建社会的朝代:封建社会的朝代: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两宋元明清。隋唐两宋元明清。5 近方法近方法 远题海远题海 促提升促提升做题的目的不在得出答案,而在把握规律;做题的目的不在得出答案,而在把握规律; 做题得分不靠感觉做题得分不靠感觉, ,而是要讲明道理而是要讲明道理; ; 习题的功效不在习题本身,而在它是知识的载体习题的功效不在习题本身,而在它是知识的载体 做题的窍门不在数量多少,而在做出心得;做题的窍门不在数量多少,而在做出心得; 做题的境界不是去猜别人出什么题做题的境界不是去猜别人出什么题而是让别人猜我们还有什么不会而是让别人猜我们还有

7、什么不会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第1 1课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开始开始- - 发展发展 -强大强大- -瓦解瓦解 公元前公元前20702070BC.1600BC.1046BC.770夏夏商商西周西周东周东周春秋春秋战国战国公元前公元前475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开始一一 朝代,即政权更替和建立的新制度朝代,即政权更替和建立的新制度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西周建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西周建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讲授新课讲授新课1 1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原始社会原始

8、社会 奴隶社会,夏朝开始奴隶社会,夏朝开始 品质和才能品质和才能 血缘关系血缘关系, ,家天下家天下, ,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 天下为私有财产天下为私有财产 时间时间 继承人继承人标准标准( (原则原则) )原因原因 禅让制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 二二 夏商建立的新制度夏商建立的新制度经济的发展,即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即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夏朝历夏朝历1313代代1616王;商朝历王;商朝历1717代代3131王说明:王说明:2 2 夏商初步建立了行政制度夏商初步建立了行政制度参与决策,政权参与决策,政权 占卜和史官占卜和史官军权军权 中央中央: :内服官内服官地方:地方:(

9、( ?) )P5 P5 学思之窗: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学思之窗:商朝的相权有多大? 制定政治制度;制定政治制度;主持政务,辅佐甚至废除商王。主持政务,辅佐甚至废除商王。分封制的分封制的目的目的和作用?和作用?分封的对象?分封的对象?被分封者被分封者获得的获得的权利权利和应尽的和应尽的义义务务是什么?是什么?(3(3对象对象,2,2权利权利,3,3义务义务) ) 分封制的破坏分封制的破坏3 3 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巩固西周奴隶社会的统治巩固西周奴隶社会的统治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P5P5最多者最多者权力权力-得到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

10、得到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 义务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朝觐述职;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朝觐述职; 交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争霸,春秋争霸,王权衰弱。王权衰弱。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主人。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主人。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随从天子作战。子,交纳贡赋,随从天子作战。 “礼乐征伐出于天子礼乐征伐出于天子”据人教版必修据人教版必修I教材教材 材料材料1 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天

11、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诸诸侯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侯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六师移之。 孟子孟子告子告子 材料材料2 2 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左传材料所述是什么政治制度?材料所述是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材料2 2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分

12、封制分封制 问题:春秋争霸。问题:春秋争霸。王权衰弱。王权衰弱。诸侯不服从天子诸侯不服从天子 实质:分封制瓦解实质:分封制瓦解 小儿子小儿子4 4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一个诸侯娶了一位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一个诸侯娶了一位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他再娶了一个妾氏,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生了一个小儿子。当诸侯死时,他的两个儿子都生了一个小儿子。当诸侯死时,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故事:如何实行分封制故事:如何实行分封制目的目的 特点特点 内容内容作用作用4 4 血

13、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治等级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治等级, ,巩固奴隶社会的统治。巩固奴隶社会的统治。确立了确立了大宗、小宗大宗、小宗的关系;的关系;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子以贵不以长巩固分封制,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巩固分封制,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殷殷管管霍霍蔡蔡洛邑洛邑晋燕燕魯齐齐卫卫周族势力的扩张周族势力的扩张周族先世居岐山的周原周族先世居岐山的周原周文王時期周文王時期周武王灭殷时周武王灭殷时周公东征后周公

14、东征后淮河淮河黃河下游黃河下游黃河中游黃河中游渭水渭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庶民庶民士士卿大夫卿大夫诸侯得田而耕,得田而耕,缴税、服役缴税、服役天子天子管辖国邑管辖国邑管辖食邑管辖食邑管辖采邑管辖采邑公公侯侯伯伯子子男男天子统治天下,天子统治天下,管辖王畿。管辖王畿。奴隶奴隶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法炮制。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血缘纽带(里)血缘纽带(里)政治制度

15、方面的表现(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宗法制 河北古称燕赵大地河北古称燕赵大地,山东又称齐鲁大地山东又称齐鲁大地,起因源于起因源于 A、分封制、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宗法制 D、禅让制、禅让制A、分封制、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课堂实践课堂实践5 5 礼乐制度礼乐制度 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根据礼乐制度,天子的舞用根据礼乐制度,天子的舞用“八佾八佾”(佾(佾yi yi是列,是列,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八

16、佾舞于庭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也!” 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旅”(祭祀)于泰山,这(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时季孙氏“旅于泰山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问题:礼乐制度的作用问题:礼乐制度的作用 确立政治确立政治、社会生活的等级标准:等级差别,贵社会生活的等级标准:等级差别,贵贱有序;确保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贱有序;确保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 成语成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来源的来源 5 5 礼乐制度的作用礼乐制度的作用礼记礼记中记载中记载 【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

17、有六【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 ,诸公十有六诸公十有六, ,诸侯十有二诸侯十有二, ,上大夫八上大夫八, ,下大夫六下大夫六.( .(豆豆: :古代盛食器具古代盛食器具) ) 【材料二】凡进食之礼【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食居人之左, ,羹居人之右羹居人之右 ( (食食: :干饭类食品干饭类食品; ; 羹羹: :有浓汁的食品有浓汁的食品) );以饮食之礼;以饮食之礼, ,亲宗族亲宗族兄弟兄弟. . 以飨燕之礼以飨燕之礼, ,亲四方之宾客亲四方之宾客.( .(燕通宴燕通宴) ) 【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 ,其无菜者不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 .(枝枝; ;筷子筷子)

18、 ) 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等;子等; 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一定的规矩; 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 .(不得直译和摘抄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原文)(13)(13分分) )【材料四】王仁湘【材料四】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饮食与中国文化记载考记载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和影响和影响.( .(不得直译和摘抄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原文)(13)(13分分) ) 饮食之礼能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

19、周饮食之礼能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周代已经形成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代已经形成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5 5分)分) 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 食具有筷子等;食具有筷子等; 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 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1 1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位和爵位实行世袭制;王位和爵位实行世袭制;按父系的血缘关系实行分封制按父系的血缘关系实行分封制, ,宗法制宗法制; ; 礼乐

20、礼乐制度确立社会生活的等级标准;制度确立社会生活的等级标准;神权色彩。神权色彩。 1 1 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殷民六族六族”。“殷民殷民”指:指: A.A.夏人后裔夏人后裔 B.B.商代遗民商代遗民 C.C.周朝百姓周朝百姓 D.D.少数民族少数民族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2“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反映了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政治原因主要是

21、 A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周朝吸取商亡教训 B B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C 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周王善于管理国家 D D西周人人的辛勤劳动西周人人的辛勤劳动 B3.(2013年安徽高考)年安徽高考)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武三思立,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武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

22、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还尔太子!” 根据材料,结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合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感悟感悟”的历史因素。的历史因素。(6分)分)a父系血缘关系或父系血缘关系或“家天下家天下”政治等。礼乐制度等。政治等。礼乐制度等。b中国社会皇位世袭的传统。中国社会皇位世袭的传统。C朝廷大臣的反对。担心引起李武两姓相互争斗残朝廷大臣的反对。担心引起李武两姓相互争斗残杀,甚至引起政治局面的动摇(杀,甚至引起政治局

23、面的动摇(6分)分) 4 4、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地位的是: A.A.周王周王 B.B.鲁国国君鲁国国君 C.C.卿大夫卿大夫 D.D.士士 5 5、通过宗法制,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通过宗法制,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1 1)周王室)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 2)周王室)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 3)诸侯国)诸侯国

24、诸侯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 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A.1234 B.123 C.234 D.23CB6.6.王位世袭制代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从根本上讲是 A A、社会历史的倒退、社会历史的倒退 B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发展的结果7 “7 “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反映了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

25、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政治原因主要是( ) A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周朝吸取商亡教训 B B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C 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周王善于管理国家 D D西周人人的辛勤劳动西周人人的辛勤劳动 B8 8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氏于国,则齐鲁秦吴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 A官名官名 B B爵位爵位 C C溢号溢号 DD行业行业9 9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关于

26、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 A族名族名 B B邑名邑名 C C爵号爵号 DD官名官名AC8 8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者推断此地应是( )A A夏人的活动地域夏人的活动地域 B B周朝的重要都城周朝的重要都城C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27、D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汉初同姓王的封国B9 “9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A.分封制度分封制度 B.B.王位继承制度王位继承制度 C.C.郡县制度郡县制度 D.D.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A 此题考察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0.(10.(楚庄王楚庄王) )八年,伐陆浑

28、戎(在洛阳西南),遂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问也。”楚王乃归。楚王乃归。楚王问鼎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的真正用意是什么?A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C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想

29、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C1616(1 1)变化: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奴隶社会的王)变化: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或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位世袭制所取代(或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标志:启传位于自己的后代。标志:启传位于自己的后代。 (2 2)服从周王室的命令,朝觐述职;交纳贡赋;)服从周王室的命令,朝觐述职;交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3 3)现象:西周后期,周天子地位下降)现象:西周后期,周天子地位下降 。原因:春秋时期王权衰弱,一些诸侯国壮大;根本原因:春秋时期王权衰弱,一些诸侯国壮大;根本原因是经

30、济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课外练习答案课外练习答案再见再见左图左图“结构结构”最能反映是:最能反映是: A A秦朝郡县制秦朝郡县制 B B西周宗法制西周宗法制 C C唐朝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六部制 D D元朝行省制元朝行省制B B西周宗法制西周宗法制结果形成的等级是:结果形成的等级是: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 都是世袭的爵位。都是世袭的爵位。9 9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大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几夫

31、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几个子女都想争夺王位和家业,请问王位和家业应个子女都想争夺王位和家业,请问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为什么?如果是现在,他的遗产又该由谁继承?为什么?如果是现在,他的遗产又该如何分配?该如何分配?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鼎。这说明了什么?西周实行礼乐制度西周实行礼乐制度西周实行礼乐制度(周礼)是维护什么制度?西周实行礼乐制度(周礼)是维护什么

32、制度?宗法分封制度宗法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的内容:宗法制度的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等级、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大宗、小宗体系;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治隶属关系。 例举中国姓氏例举中国姓氏现在姓氏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类:现在姓氏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类: (1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如赵

33、、西门、郑、苏等。 (2 2)以古姓命氏、)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如任、风、子等。 (3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如伯、仲、叔、季等。 (5 5)以职官名称命氏)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 6)以职业技艺命氏)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如巫、屠、优、卜等。 (7 7)以祖上谥号为氏)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如戴、召等。 (8 8) 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

34、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 (9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常氏 。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10) 因逃避仇杀改姓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仇改牢姓等。西周礼乐文明西周礼乐文明 在各种典礼、仪式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是周代礼制的基本精神。 礼仪的系统化与制度化,一方面意味着一个统治阶层的权力已由使用武力作强制性的统治,逐步演变到以。另一方面,规整的礼仪也代表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固定,使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白可知的规律可以遵循,。 礼记礼记:战国至秦汉儒家所作礼制资料汇编,共49篇。或记制度,或述思想,内容较杂。后代五经中的礼经指此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