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一中李绪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067709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孝感一中李绪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孝感一中李绪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孝感一中李绪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孝感一中李绪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感一中李绪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孝感一中孝感一中 李绪凡李绪凡一、“体验式”情景导入 大部分教学设计都是使用曲折的“骗局”事例来导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这些太过曲折的事例在学生身上根本没有发生过,学生没有真实的感受,吸引不了学生,建议把这样的“骗局”事例放到教学环节后面。而案例使用的是几幅有趣的视觉错觉图片,有的图片是学生见过的。图片一出现,学生就开始议论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体验式”情景,既简单,又是学生身边的东西,一眼看去,有的图片在动,而仔细鉴别又没有动,刚好阐述了主题,有点题的作用,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信息是需要鉴别的,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新知。二、基于问题的的学习过程基于问题的的学习过程 通过材料的

2、形式提出5个小问题,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每个问题的思考探究,都能总结出鉴别信息的某些方法。第一个问题通过几幅图片实例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也是学生平时见过的,办证贷款广告学校门口的马路边就有,高考答案的广告在校园的洗手间就有等等。学生身边的东西,更能引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探究技术奥秘的“间接兴趣”,能够提供丰富的感知觉刺激并进而引发学生对情景本身的直接兴趣。二、基于问题的的学习过程基于问题的的学习过程 在情景的选择上,长短适度,保证学生“进得去,出得来”,由于中小学生很容易被丰富的视觉刺激所感染并产生兴奋的情绪反应。而根据有关情绪与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结果,并非越兴奋越有利于学习,一

3、般来说,中度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于学习。整节课的任务问题设计具有“门槛低、坡度缓”的特点,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在学习思考,中小学生的兴趣具有“广度有余、深度和持久性不足”的特点,通过情景设计、教师的引导,能够长时间维持学生较高的兴趣,整节课,看似很平淡,实则学生思考问题一刻也没停过,让学生想思考、有兴趣思考。同时教师注重巡视学生的记录,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二、基于问题的的学习过程基于问题的的学习过程 通过综合案例的剖析,综合运用学生前面学习获得的鉴别与评价信息的方法,梳理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信息意识,主要使用了“相关社会问题类案例”,重在展示不恰当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以

4、及对肇事者的惩戒,已警示学生不用尝试类似的行为,也教会学生对类似不良信息的鉴别。要避免描述不恰当行为的详细过程或者过分渲染这些行为的刺激效果,防止学生因好奇而产生模仿行为。三、做得好的地方做得好的地方 1、问题设计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和兴趣。每个问题的探究都要求学生做记录。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记录,学生就有完成任务的兴趣、渴望。由于我们没有类似案例中的电子档案袋,我们可以采用博客平台将问题列出来,学生无需注册就可以跟进留言,通过实际尝试,学生是有兴趣的,并且有利于教师动态把握教学效果,及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以学生为主体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不断引发思考,课堂

5、虽不“热闹”,但对于问题,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炼出一般方法。三、做得好的地方做得好的地方 3、在讨论各案例所涉及的危害影响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渗透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4、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组织把握较好,采用“收放收放收”五个环节,融会讲解、讨论、指导、小结等教学方法,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又不失教师的主导地位,还能产生较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四、建议和思考建议和思考 在本课中,就“鉴别信息的方法”本身而言,人们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是一种相对结构良好的知识,这种知识本身不具备可探究性,适合采用

6、教师讲授或者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的方式。但本课却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值得商榷。本课让学生“根据查看电子学习档案袋记录情况,总结出鉴别信息的方法”。学生的所谓总结也无非是总结出教材中已经总结好的结论,对于这样一个有一定定论的知识本身,学生不应再浪费时间去探究。四、建议和思考建议和思考 本课真正值得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是信息鉴别方法在不同情境中的变通和灵活应用,即“如何在相对统一的信息鉴别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信息制定具体的信息鉴别标准和鉴别策略”,但本课的教学重点似乎未定位于鉴别方法的实际应用。四、建议和思考建议和思考 在列举有关“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案例的时候,单纯的记住一些道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我查阅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反面的案例占了多数,一节课下来,学生和老师满脑子都是“骗人”的故事,是不是能够向学生展示一些正面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模仿他人的正确行为。 案例教学视频观看及完整评析文字材料: http:/202.103.53.68:90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