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

上传人:hm****62 文档编号:7064355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凝聚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的中华传统家具文化。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花园中的奇葩,中国传统家具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瑰宝,一直都是为世人所影仰,研究、收藏的对象。人类学之父泰勒把文化定义为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随着民族的产生,文化具有民族性,它通过民族语言、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民族形式,形成民族传统性格、生活方式等民族形式,形成民族传统与特色。这种特色有唯一性、继承性、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开展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传统家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

2、的重要组成局部。家具在满足人们坐、卧、支撑或储藏功能性需求之后,就成为了传统、特色和民族性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文化形态、文化载体和文化现象;成为了物质、精神、艺术文化的综合;更成为了由一定习俗、观念和规形成的*一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因此,家具所表达出来的历史信息与人文气息以及特殊的文化涵说明,中国传统家具开展的进程就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对传统家具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具包含和表达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涵,其独具特色的造型、精妙奇巧的构造,无不凝聚着中国历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下面笔者尝试从传统文化对传统家具的影响这一角

3、度出发,进展一点浅显的探讨。1、古代哲学、道德思想对传统家具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思想。早在周代,易传乾卦中就有云:夫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道出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外的和谐等普遍和谐的观念。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一,在对质地坚硬、色泽幽雅、肌理华美珍贵认识、运用中,力求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之美;其二,传统家具稳健凝重、简洁流畅均给人以舒展之感,有大气;其三是灵气,马蹄腿、三弯腿、椅子搭脑、牙板、撑子等曲线形式表达了予情于理、予动于静的哲学要义:黄花梨木圈椅不

4、正是一番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吗?其四,传统家具通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求方。圈椅上圆下方的设计,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承天象地的哲学思想;其五,传统家具具有严密的比例关系,舒适宜人的惊讶,家具的外形比例、尺度与其使用功能严密联系起来,力求到达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中国古代道德以中庸为至高的德性。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他的子,子思在中庸中强调: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涵上主凡事都不要过度,以免适得其反。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一,传统家

5、具着力塑造木材色泽与纹理之美。但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补简,相素而不俭,精巧而不繁缛。束腰带罗锅枨方凳就是一例;其二,传统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以及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都非常适宜。例如,圆后背交椅的比例恰到好外,坐上令人感到非常惬意;其三,在传统家具,如各类御宝座、太师椅、官帽椅等的造型中以及在屏风、平头案、翘头案、品子栏杆橱架、书架等的雕刻图案上大多按中轴线对称分布,表达中规中矩这美。 2、古代、学术思想对传统家具的影响中国历史自汉代以后,和学术思想流派形成了主要以儒、佛、道三家并举的文化格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三家共同维

6、系着中国古代社会心理构造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自然也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形成和开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倡导顺应自然、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不与物迁的处世原则和抱朴守真、寂空无为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特点是:空灵、飘逸、柔婉、沉穆等。其一,传统家具的造型多采用曲线与直线比照与变化。集中了直线与曲线的优点,柔中带刚,虚中见实。如运用于圈椅、交椅、官帽椅、灯挂椅、圆角柜、架子床等家具中的罗涡撑、搭脑、S型靠背、马蹄腿、三弯腿等简洁、流畅、舒展、刚毅的线型变化。其二,传统家具如四足带托泥坐墩、弯腿带托泥高香几和玫瑰椅均以上下构件为实,中间开光为虚和靠背留空的形制为其构

7、造要素,让人产生空灵寂静中而富含流动、在厚实弥笃中又处处向虚的意境,无不给人静谧、深邃以感。3、古代审美思想观念传统家具的影响自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审美观念就开场逐渐形成了:早在夏朝以前的大禹时代,人们道在席子缘包边,并开场使用漆来装饰器物了;至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油漆,彩绘、雕刻、镶嵌和错金银工艺空前开展;到明清时期各种工艺手法趋于完善,审美观念走向成熟。审美思想观念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家具的每个部件施以不同艺术造型,或以各种手法对构件外表装饰各类纹饰,使器物既具实用性,又具欣赏性,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舒畅的感受。对传统家具的影响主要表达在彩绘、雕刻、镶嵌图案的题材上,根据古代传统习俗

8、立意选题。例如,在飞禽题材的选择上,传统风俗认为燕子落在好人家、凤凰落过出人才、白鹤到过有桔祥之兆、孔雀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安宁、喜鹊报喜、相思鸟痴情、鸳鸯忠贞等;在走兽题材的选择上,传统风俗认为龙能兴云雨利万物、狮子猛以示以寓意中华太平、瑞象敦厚,喻五谷丰收、虎示圣明之世为祥为祯、麒麟祥瑞,喻人生有德,早生贵子、瑞鹿纯善,喻禄寿康宁;在植物题材的选择上,传统风俗把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把竹、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寓意高风亮节和傲霜斗雪的品格。此外,将桔祥要素相互组合成纹饰题材,如六合同春、年年有余、凤穿牡丹、莲生贵子、祥云捧日、双龙戏珠、洪福齐天、五福捧寿等。汲取民族传统家具文化精华,开创

9、中国家具特色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开展,使经济、生活、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同化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工业产品无个性的后果。因此越富有个性和民族传统的东西就越能被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所承受。中国有希望成为家具强国的关键在于其设计的家具产品能引起世界的广泛兴趣、能赢得世界的青睐和认可,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占领国际市场。实现这一理想的要本是潜心技术先进和树立中国家具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家具的核心竞争力力是指家具产品在剧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能力,是有可能超越对手的关键之处,是可持续开展的源泉和动力。笔者认为,中国家具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优秀民族传统家具的融

10、会贯穿和继承开展。则作为炎黄子,我们终究该怎样面对世界上这份绝无仅有、博大精深的民族家具传统遗产而开创中国特色呢?日本现代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认为对传统的继承包含两方面的容:一方面是眼睛看的见的容,比方传统家具的造型要素、构造特征、装饰风格等外在的东西;另一方面是眼睛看不见的容,比方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的要义等等在的东西。继承发扬民族家具传统应表现在:其一,对传统家具文化的超越与创新;其二,对传统家具功能的取舍与形式仿造;其三,对传统家具风格的修改与简化;其四,传统家具造型符号如:构件、线脚、装饰图案等的提炼与重构。因此,我们在设计实践中不能只停留在把继承理解为将家具外形设

11、计成与古代相近或相似的模样,在这样浅薄的层面上,用死搬硬套的方式来维护传统。因为仅仅将样式和构造作为家具设计考虑的要素,就会很容易落入到单一俗套和条条框框之中去。笔者认为,必须更深层次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和家具装饰、造型要素的涵,领悟其实质,只有在把这些元素注入到设计师的大脑中,扎下根来,作为创作灵感的一局部这后,设计才能真正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也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风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具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永远追求的目标,尽管在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仍要坚决地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样就要求中国家具设计师们以一种负责作的态度和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姿态将自己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勇于借鉴国际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创造凝聚中国风格、现代风和人文精神的家具产品;去设计与制作技术先进兼具民族、国际与时代性,富有强在生命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外乡家具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