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代中国驱逐舰发展史

上传人:wkd****90 文档编号:7060091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晚清时代中国驱逐舰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晚清时代中国驱逐舰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晚清时代中国驱逐舰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晚清时代中国驱逐舰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时代中国驱逐舰发展史(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晚清时代中国驱逐舰发展史:共计进口和建造了13艘“飞霆”号驱逐舰清政府在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曾分别向英、德两国各订购一艘军舰,前者译作“鱼雷小快船”,被命名为“飞霆”号,与清政府70年代购入、此时仍在南洋地区服役的伦道尔式炮艇“飞霆”号同名;后者被译为“猎船”,命名为“飞鹰”号,而在外文资料中,都被列torpedo gunboat,故都属于早期驱逐舰。就中国海军发展驱逐舰的时间表上看,它同世界海军几乎同步。“飞霆”舰是1894年8月中国驻英国公使龚照瑗订购的。此时正值丰岛海战之后,中日两国已正式宣战,两国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紧急购买军舰。但一则没有合适的军舰,二则欧洲各国都对交战双方实施武器

2、禁运,购置军舰有点儿饥不择食,回旋余地很小。按龚照瑗的电报,他订购的军舰,时速22.59海里,炮4门,价格5万英镑,国内仅凭这寥寥数语,就批准下了定单。实际上,它是考斯公司在1887年建成的一艘叫做“海蛇”号的货船,引擎由梅斯贝里斯公司提供。1894年4月,阿姆斯特朗公司购买了“海蛇”号,并在埃尔斯韦克船坞进行改装,加装了两门最新式的95毫米快速火炮,每分钟射速为15发。国外的船史研究者认为,“飞霆”号在外观上很有个性,它的设计与当时著名的“迅速”号很相似。平齐的甲板,木制船尾,指挥台前面有两个并排的细长烟囱,船中央有坚固的舰桥。此舰订购后又被英国政府扣留,它在扣留期间做了一些改进,由于干舷较

3、低,它的前甲板和侧舷上都加装了钢制防浪板,以提高它的远航能力。1895年中日停战协议签订后,它被放行,于6月离开英国,8、9月间到达中国。“飞霆”舰长63.7米,宽7.2米,吃水3米,排水量正常情况下为349吨,满载时401吨。立式蒸汽机2座,功率为3000马力,锅炉2座,双轴推进。载煤量104吨,它的武器系统包括2门3.75英寸速射炮,4门3磅炮,2具双联装回旋式鱼雷发射管,1具舰首单管鱼雷发射管。1900年义和团事件时,“飞霆”正在大沽船坞修理。6月18日,八国联军攻入船厂后,该舰机件多被俄拆卸而去,无法行驶。1907年,清廷批准其在天津大沽船坞修理,1909年修竣,但海军编制中一直不见其

4、下落。“飞鹰”号驱逐舰“飞鹰”号是中国驻德国公使许景澄向德国伏尔铿公司订制的,许景澄以前曾经主持过“定远”、“镇远”、“济远”的验收,订购过“经远”、“来远”,还翻译出版了当时中国唯一一部军舰手册外国师船图表,对于近代军舰有着较清晰的了解。同样,“飞鹰”号订购后也被德国政府禁运,直至次年夏天回国。“飞鹰”号从外观上看最具有特色的,是4个烟囱的设计,这也是中国唯一一艘四烟囱的军舰。它与同时期克虏伯公司为巴西和土耳其制造的鱼雷炮舰十分相似,事实上,“飞鹰”号原先是西班牙定制的。“飞鹰”舰长79米,宽8.69米,吃水4.15米,排水量850吨。动力系统包括立式蒸汽机2座,功率为5500马力,锅炉8座

5、,载煤量170吨,航速22节。武器系统,包括2门104毫米速射炮,6门6磅炮,4门1磅炮,鱼雷发射管3具。“飞鹰”号1895年7月下水试航,10月启程,于年底到达中国。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同日,康有为搭乘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的“重庆”号客轮,于上午11时离天津南下上海。直隶总督荣禄获悉后,曾派遣“飞鹰”号追赶。依“飞鹰”的航速,若要追上“重庆”号客轮应当没有问题,管带刘冠雄驾舰航行至中途时,声称舰上煤尽,返回天津,其原因不详。有说刘是留英学生,同情变法;有说是荣禄故意放人,使得康有为无法与光绪帝当面对质,可以使慈禧太后更方便地掌控政变后的北京局势,但都属于猜测,没有史料依据

6、。在清末,“飞鹰”舰编属巡洋舰队。民国年间,“飞鹰”舰于1917年参与护法舰队南下后,长期驻扎广东。1932年,因粤系内部矛盾,广东海军总司令陈策命各舰开赴海南岛,7月6日,粤系首领陈济棠命广东空军飞机从雷州起飞,往海口轰炸“飞鹰”舰,海空互战-个小时,“飞鹰”舰中弹悬挂救生旗,表示不抵抗,但飞行员因陈济棠有20万元的悬赏,仍冒险低空飞行投弹,将“飞鹰”击沉。海龙级驱逐舰清政府还在德国硕效船厂订购“海龙”、“海青”、“海华”、“海犀”四舰。在当时中文资料中,该舰皆被称为鱼雷艇,从线图上看,它也更像是加大鱼雷艇,但在英文资料中则称作驱逐舰。其实,德国人在开发驱逐舰的过程中,并没有“鱼雷炮舰”的概

7、念,他们的思路是沿着鱼雷艇、分队艇、公海鱼雷艇而发展到驱逐舰。分队艇、公海鱼雷艇都属于大鱼雷艇的范畴,即使其航速超过27节,德国人对它们的称呼仍沿用鱼雷艇的习惯。这就是“海龙”等四舰被称作鱼雷艇的缘故。“海龙”等舰的技术参数为:舰长58.98米,宽6.4米,吃水2.355米,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6000马力,排水量234吨,最高航速32节。武器系统包括:6门47毫米炮,2座单管装鱼雷发射管。军舰施工期间,中方派吕文经、蔡灏元、何嘉兰、吕调镛、林国僖赴德监造,1898年完工,1899年到华。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四舰均在大沽船厂修理,遂被八国联军所夺。“海龙”归英军,易名Taku(即“大沽

8、”号),驻扎在香港,1916年10月25日被出售。“海青”归德军,易名Taku,驻扎在青岛,后因锅炉无法使用,于1914年6月13日除役,同年日军进攻青岛,该舰9月28日在胶州湾自沉。“海华”归俄军,初易名Taku,后改名“博罗多夫上尉”号,驻扎在旅顺口,1904年11月24日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鱼雷艇击中。“海犀”归法军,易名Tak-ou(即法文“大沽”号),驻扎在越南西贡,1911年9月30日退役。国产驱逐舰“建安”、“建威”甲午战争之后,福州船政局开始自行建造驱逐舰(当时叫做“鱼雷快舰”、“猎舰”)。1897年初,船政局聘请法国水师制造学堂帮办教习杜亚尔(Doyere)担任正监督,杜亚尔

9、绘制了鱼雷快舰的图纸,经中方研究,认定其为新式舰船,决定开工建造2艘。第一艘“建安”号于1898年4月7日安装龙骨,正式开工,1899年1月29日下水。第二艘“建威”号1899年2月11日动工兴建,1900年3月3日下水。两舰长86米,宽8.83米,型深4.5米,排水量850吨,65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23节。以钢槽为胁,钢板为壳,船桅、船机、锅炉及配件皆为钢质。钢材购自法国地中海钢铁厂,8座燃煤锅炉也是从法国进口的。而船身、发动机皆由船政局自行建造(有资料说其三汽缸直立式蒸汽主机也是从地中海厂进口)。武器系统包括:1门100毫米主炮,3门65毫米炮,6门37毫米炮,2座双联装鱼雷发射架。

10、此外,舰上还配置电灯、新式暖气炉、电风扇等当时的先进设施,单舰造价为63.7万两白银。从各项技术数据看,“建安”、“建威”同“飞霆”、“飞鹰”相似,是福建船政局所造性能最好的军舰,也是最早的国产驱逐舰。二舰后来编入长江舰队。辛亥革命后,二舰归海军部第二舰队。1927年,北伐军进攻上海,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驻扎在高昌庙的“建安”、“建威”舰响应起义,炮轰高昌庙兵工厂。“建安”、“建威”到20年代末期成为废舰。1930年3月,南京政府决定将“建安”号交江南造船所勘验,改制船壳,更换船肋及锅炉水管,并添装长波无线电台。改建以后军舰外观上最大的变化,是将舰桥后到舰尾的尾楼甲板

11、撤去,使得干舷降低。改装后的军舰长79.2米,宽8.07米,吃水3.35米,4座燃煤锅炉,2台往复式主机,双轴推进,3884马力,排水量1050吨,最高航速重7节。武备的变化是火炮改为120毫米主炮2门,76毫米炮1门,57毫米炮2门,20毫米机关炮1门,机枪6挺。鱼雷发射管则拆去未装。同时,更换舰名为“大同”号,更换舰型为轻巡洋舰(也有资料称为炮舰)。次年,又将“建威”也做同样改造,命名为“自强”号,均编人海军第一舰队。二舰后来在1937年8月12日,参与江阴塞江布防,与“通济”、“德胜”、“威胜”、“武胜”、“辰”、“宿”等8艘舰艇及20艘商船一起最后的驱逐舰,同时打开船底阀门,灌水白沉。

12、1909年10月,清政府为重建海军,派遣海军大臣载洵与海军提督萨镇冰出访欧洲,考察海军。在意大利的时候,他们向安些度船厂订制驱逐舰“鲸波”号。“鲸波”属神枪手级,排水量400吨,6000马力,航速28节,武器装备为:76毫米炮2门,47毫米速射炮4门,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3具,水雷10个。该舰1912年12月6日下水,1913年5月31日建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因财政紧张,无力支付余款,此后,意大利政府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奥匈帝国开战,旋接收此舰,易名“艾思嘉罗”号,1921年7月1日,意大利又将此舰改为鱼雷艇,1930年5月31日除役。载洵接着前往奥匈帝国,在士他俾路勉图船厂订造驱逐舰“

13、龙湍”号。“龙湍”排水量400吨,6000马力,航速28节,武器装备为:76毫米炮2门,47毫米速射炮4门,双联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1具。该舰1912年下水,1914年建成。从技术指标看,它与“鲸波”相似,但从线图上看,两舰相差很大。后来“龙湍”同样因船款纠葛,未交中国。1914年8月1日,奥匈帝国为应付欧洲战事,接收此舰。改名“华兰土单亚”,并把武器换为66毫米45炮2门,66毫米30炮4门,450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奥匈帝国原拟以此舰为原型舰,再为其海军定造12艘驱逐舰,但最终无一动工。一战之后,奥匈帝国战败解体,“华兰士单亚”给协约国分给意大利,该舰1921年除役。载洵尔后前往柏林。在德国硕效船厂,他们又订购新式驱逐舰“豫章”、“同安”、“建康”,这三舰于1912年完工,1913年交舰。舰长63.4米,宽6.58米,型深3.84米,吃水2.74米,排水量390吨,4座燃煤锅炉,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功率6500马力。航速32节。武器系统包括2门76毫米主炮,4门37毫米炮,两具鱼雷发射管,造价每艘63000德国马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